-
必修一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重点知识点不完全归纳(仅供参考)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
、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
1
)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
它有价值,价值是商
品交换的基础。
)
(
2
)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
(
3
)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
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
价值必须让渡使
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
、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
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
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
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p>
3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4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
本职能。
(
1
)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
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
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
2
)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p>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
W
< br>--
G
――
W
< br>’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
3
)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5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区别
含义与实质
通货膨胀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
持续的
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
过
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
是其
主
要原因之一
,
其
实质是社会总需
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形成原因
有四种类型,
需求拉动型、
成本推
动型、
结构型、
综合型,
其中纸币
发行量过多
属于需求拉动型。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与之相反的一种经济
现象,
它表现
为物价水平在较长时
间内全面、
持续下降,
通常伴随着
经济衰退的出现,
其实质是社会总
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由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
转为
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
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
下降等
原因造成的。
表现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经济过热的
现象
危害
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p>
如果
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
生活水<
/p>
平就会下降,
购买力降低,
商品销
售困难,
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
乱
物价持续下跌、
市场疲软、
< br>经济衰
退的现象
引起物价下降
,
在短期内对居民生
活有好处
,但物价
总水平长时间、
大范围下降,
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和居民的消费心理,
导致市场销售
不振,
对经济长远发展和居民的长
远利益不利
解决方法
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
p>
增加有效供
给。
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
贷
规模,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
量
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努力增收节
支等措施。
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
消费和出口
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
实行稳健的
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
对于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
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的方针。
联系:
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6
、外汇和汇率:【多数选择题,会考汇率提高或降低的
影响】
(
1
)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
2
)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比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①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人民币既不贬值,也不升值。即对
内保持物价总水
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
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升值后果
(
1
)积极影响
:
①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②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
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③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④外债还
本付息压
力减轻。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⑤中国
RMB
国际地位提高。
(
2
)负面影响
:
①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
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②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
的下降,
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伤害
③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
业的利润率,增大就
业压力。④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
、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
习俗。②各种因素
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
、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
、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p>
B
、
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
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
求,价格降低。
A
、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
类型。
B
、表现;由于供过于求,
买方
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
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
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
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
越低。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
价值量。【多数选择题】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
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
/p>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
品的需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
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
意义。
A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处于有利地位
盈利。
B
、个
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处于不利地位亏损。
C
、相等不亏不赚。
它决定了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社会劳率↑单位时间产品
数量↑劳动时间↓【多数选择题】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关系: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 高意
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减少,
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
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
(单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总量
p>
=
价值总量)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
间,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
-
-
-
-
-
-
-
-
上一篇:(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框架
下一篇:医学术语的读音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