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应该怎么写
论文的摘要,应该怎么写才好呢?
首先,论文的摘要,应该是在论文写好、写定之后,才去写它。既然是摘要,
主要内容应是从文章中摘录出来的,是论文这只母鸡下出来的蛋,得先有母鸡才有
< br>蛋。但是有的作者在写论文时,先写摘要,再写正文,顺序搞反了。文章都还没有
定型,怎么写得出摘要来呢?难怪很多稿件的摘要要么未说到点子上,要么写得象
序言、
前言,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倒比较合适。
其次,摘要应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观点、精华、结论,是池塘里的大鱼,是精
简提炼的、直接了当的、直接陈述的、不带自评的。不是引导的、次要的、非文章
主旨
的、与文章无关的、罗罗嗦嗦的、远远道来的、含糊不清的、莫名其妙的、自
我吹嘘式的
东西。
再次,论文的摘要,
其主要的成分、句子,应在论文中出现过的,挑选出来整
理、连接一下即可,用不着作者
去全部用另外的语言写一段“摘要”。
再次,论文的摘要也应讲究意思完整、语言流畅,做到有头有尾、有条有理,
让人看得清楚明白。
另外,
理工科论文的摘要,一般应交待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论。
如果论文的正文本来就写得比较“烂”,条理不清,废
话连篇,没有多少深度、
新意、价值,连作者自己都不清楚到底说了些什么,那就确实会
觉得“摘要”也不
大好写。这就象是:如果母鸡肚子里本来就没有孕育出蛋,就下不出蛋
来;如果池
塘里全部是小鱼、小虾和水,就会捞不出大鱼来。
论文摘要写法
摘要:简洁、具体的摘要要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
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
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展现论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体研究的对
象、方法、结果、
结论四要素组成。
对象——是论文研究、研制、调查等所涉及的具体的主题范围,体现论文的研
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问题的提出,研究方向的确立与目标的定位。
方法——是论文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运
用的原理、理论、条件、材
料、工艺、结构、手段、程序,是完成研究对象的必要手段。
结果——是作者运用研究方
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效果、
数据,被确定的关系等,是进行科研
所得的成果。
结论——是作
者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是
结果的总结,
显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
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
是决定论文被检索的窗口。
中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1.
摘要以主题概念不遗漏为原则,中文摘要字数为<
/p>
200-300
字,英文摘要为
100-
150words
2.
用重要的事实开头,突出论文
新的信息,即新立题、新方法、结论与结果的
创新性等
3.
叙述要完整,清楚,简明扼要,逻辑性要强,结构
完整,删去背景与过去的
研究信息,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杜绝文学性修饰与无用的
叙述
4.
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的,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
5.
不以数字开头,中英文必须对应
举例:
题目:声带振动功能模式识别
摘要:应用小波变换估计传导语音的谐波噪声比(具体方法),研究了不同发
声方式、发音及声带病变对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影响,并与口腔语音的谐波噪声
< br>比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对象),发现发不同元音时,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
范围是
5bB
,口腔语音谐波噪声比的变化范围为
20dB
;不同发声方式的传导语音谐
波噪声比的变
化范围可达
18dB
,口腔语音的变化范围为
< br>12dB
(具体结果)。结果
表明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能
够更好地反映声带振动模式,是一种研究声带振动功能
和模式及喉部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具体结论)。
关键词:口腔语音;传导语音;谐波噪声比;小波变换
(
2
)英文摘要实例
THEME
:
Identification of
vocal cords vibration functions and modes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stimation of harmonic to noise
ratio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具体对象)
by wavelet
transform
(具
体方法)
.
When normal and laryngeal pathological subjects
phonate
sustained vowels in breathy,
falsetto, leakage and pressed modes in
normal loudness, these HNRs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were estimted
and pared with the HNR in human
voice
(过去时态)
. It is pointed
that
for normal subjects in a variety
of vowels, the 20 dB. For normal
subject in a variety of phonation
modes, the variation of HN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exceeds 18 dB
and in human voice signals in
within 12
dB
(具体结果)
.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HR in
transmitted
sound signals could more accurately image vocal
cords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asurement for
studying vocal cords vibration and
clinical laryngeal disease
diagnosis
(具体结论)(现在时态)
.
Keywords: human voice; transmitted
sound; harmonic to noise ratio;
wavelet
transform
-
-
-
-
-
-
-
-
-
上一篇:论文摘要写法
下一篇:动物名字大全-全部动物名字大全-全部动物名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