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的高考被称为
“
大学入学考试
< br>”
,
今年是民国
98
年,
所以今年台湾高考全称即是
“98
学年大学入学考试
”
。大陆统一由教育部负责组织
试卷的编写工作,而在台湾,则由财团法
人负责组织。
台湾的考试文化与大陆多有相同,
在台北,
有着名的补习一条街,
而且往
往生意兴隆。
台湾高考的试卷标准化做得很好,
选择题较多,<
/p>
而主观题则偏少。
以下是今天台湾语文高考
试卷。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九十八学年度指定科目考试试题
国文考科
第壹部分:选择题(占
p>
55
分)
一、单
选题(
34
分)
1.
下列各组文句中,
「」内的字读
音相同的选项是:
(A)
「裨」补阙
漏(诸葛亮〈出师表〉
)/侍「婢」罗列(杜光庭〈虬髯客传〉
)
(B)
若「剟」刺状(方孝孺〈指
喻〉
)/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屈原〈渔父〉
)
(C)
贫贱则「慑」于饥寒(曹丕《典论.论文
》
)/农夫「蹑」丝履(司马光〈训俭示康〉
)
(D)
乃使人修「葺」南合子(归有光〈项脊轩志〉
)/无「揖」让拜跪礼(陈第〈东番记〉
)
2.
汉字是目前极少数还保留表意功能的文字,早期汉
字尤其明显,例如:
「斗」字,甲骨文
写作「」
,像两个人徒手搏斗的样子。根据下列「册」
、
「明」
、
「监」三字在早期汉字所表示
的意义
加以判断,与字形配对正确的选项是:
册:用绳子编缀成篇的竹简
明:月光照在窗上
监:一个人低头对着器皿中的水照脸
(A)
册=
c
明=
a
监=
f
(B)
册=
a
明=
b
监=
e
(C)
册=
b
明=
d
监=
c
(D)
册=
e
明=
d
监=
f
3.
下列文句完全无错别字的选项是:
(
A)
寄居陌生异地的老李,整日面对着窗外一大片荒漠的原野,口里默不作声,心中满是
寂
寞
(B)
他喜欢教人如何为人处世,但是细加推敲,这些道理往往似是而非,听后反而更叫人无
所
是从
(C)
向来隐忍退让的班长,如
今遇到事关全班厉害,立刻鼓励全班同学一齐苦思各种方法来
应付利害的对手
(D)
想想以前年少时的荒唐,李文后悔不已,
大家只有劝他往者以矣,今后唯有以己身的决
心毅力,更加的力争上游
< br>
4.
下列各文句,
「」内的
语词不作动词用的选项是:
(A)
有
一母见信饥,
「饭」信
(B)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C)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
/p>
(D)
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
/p>
5.
下列文句的用法,语意无矛盾或语词使用正确无误的选项是:
(A)
毒奶粉造成商家、民众重大损失,机关应避免此类中毒再
度发生,损害公家机关负面形
象
(B
)
景气寒冬中,求职市场亦委靡不振,然保险业、民生消费业可望释出多数职缺,为低迷
的人力市场注入活水
(C)
昨夜一场大火夺走两口性命,一对夫妻逃生不及,双双命丧火窟,遗下的三子一女如丧
考妣悲恸万分,难以接受噩耗
(D)
卡玫基台风重创中台湾,不只造成台中市道路多处坍塌、河川溃堤,同时还造成一百四
十多栋大楼地下室淹水,上千辆轿车、机车泡水,付之一炬
6.
下列文句中,
______
p>
依序而填,最适当的选项是:
这本名着的
作者究竟是谁,一直(甲)
,莫衷一是,但对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大家却
都(乙)加以推崇,毫无争议。
全书角色刻画
(
丙)
,
情节发展
(丁)
,
具有令读者爱不忍释、
废寝忘食的魅力。
(A)
议论纷纷/七嘴八舌/井然有序/汹涌起
伏
(B)
言人人殊/有志一同/唯妙
唯肖/千锤百炼
(C)
众口铄金/同
声附和/别开生面/波澜壮阔
(D)
众说纷纭/异口同声/栩栩如生/千回百折
7.
下列各文句「」中的句意,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A)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追亡逐北」
:是说秦军大胜,追赶败逃的敌军将之驱逐至北方(贾
谊〈过秦论〉
)
(B)
「而君虑
周行果」
,非久于布衣者也:是称赞对方思虑周密,故行事皆能有好的结果(方
孝孺〈指喻〉
)
(C
)
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
「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
:是指见到欧阳修后,欧
阳修还以为苏辙尚未见过韩琦之面(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
(D)<
/p>
武陵人误入桃源,余曩者尝疑其诞,
「以水沙连观之,信彭泽之非
欺我也」
:意谓从水沙
连的风土人情来看,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
源的确不是虚构骗人的(蓝鼎
y
〈纪水沙连〉
< br>)
8.
斟酌下引诗歌的意境
、旨趣,
□□
内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夜渐渐地冷了,我犹对灯独坐
冬夜读书,忍对一天地间的
□□
仅仅隔一层窗,薄薄的纸
我犹挑灯夜读,忍受一身
□□
每一个字是概念,每一句子是命题
是力量,是行动,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宇宙
有热,有光
在沉寂如死的夜心,我听到一个声音
呼唤我的名字:我欲
□□□□
(方思〈声音〉
)
(A)
黑暗/创伤/乘风归去
(B)
黑暗/寒意/推窗出去
(C)
寂寞/创伤/推窗出去
(D)
寂寞/寒意/乘风归去
9.
斟酌下引律诗的诗境,
□
内的语词最适宜填入的选项是:
独有宦游人
,偏
□
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
□
。
淑气催黄鸟,
< br>□□
转绿苹。忽闻歌古调,
□□
欲沾襟。
(A)
惊/春/晴光/归思
(B)
逢/明/晴光/离愁
(C)
惊/明/南风/归思
(D)
逢/春/南风/离愁
10.
「我忍住泪回转身看视野迷蒙的山下,
半腰一棵大榕树,
再下去一片芒草坡;
视线拉平,
p>
是田埂纵横的稻田,松山区信义路尾。
《诗经》说:岂无膏沐,谁适
为容?这不正是她的写
照吗?她黑褂黑裤,
脸上不施脂粉;
p>
久久才站起,
用手背抹去脸上的泪水,
招呼
大家收拾祭
物,回家。
」
(陈义芝〈宁
波女子〉
)
上引文字,依文意推敲,文中的「她」祭吊的对象是:
(A)
父亲
(B)
丈夫
(C)
子女
(D)
兄弟
11.
下引文字,依文意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是:
「替老人家扣了安全带,他没说太紧/我们深深潜入月光,开车沿着滨海/我是鲑鱼/
甲、我们一道游向宜兰老家归去/每遇到大转弯就觉得父亲要离我而去
乙、我侧头看看他/父亲的回眸是大理石坛盖溅过来的月光
丙、骨灰坛子里的父亲,他也是鲑鱼
丁、银色的世界风景连绵/这是我的世界,在公鸡未啼的凌晨/更像是父亲的世界
p>
而此刻正是我们父子共处对话/今天父亲不再咳嗽,比往常沉默」
(
黄春明〈带父亲回家〉
)
(A)
丙丁甲乙
(B)
丙甲乙丁
(C)
甲乙丙丁
(D)
甲丙丁乙
12.
以下引文都是历史人物自述情怀的歌辞,其中最可能是
汉高祖刘邦之辞的选项是:
(A)
太
(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B)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br>(C)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p>
(D)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
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13.
下引各文句,据文意判断其学派归属,排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甲、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
德
之至。
乙、于此有人焉,入则孝,
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
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丙、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
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
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
〔
奚仲、王尔:两位古代巧匠〕
(A)
道家/儒家/法家
(B)
儒家/墨家/法家
(C)
道家/法家/墨家
(D)
儒家/墨家/道家
14.
下列有关电话的应对或信件的书写方式,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
打错电话时,应向对方致歉,并询问清楚对方姓名,以免
日后再度犯错
(B)
写信给师长时,
在信首宜尊称对方老师;但在信末署名部分,则可直接写上自己的小名、
昵称,以拉近和
老师的距离
(C)
写信时,信封应针
对长幼、性别、身分而有不同的称呼,现今写信常不分对象,一律冠
以「
○○○
君收」的写法是不正确的
(D)
近日诈骗横行,写信时为防泄漏身份资料,信封应该不写寄信地址,也不必署
名,而以
「知名不具」或「内详」替代,双方彼此明白即可
1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br>(A)
传奇是小说的代称,明、清两代的传奇都是传述奇闻异事的小说
(B)
词是可以歌唱、配乐的韵文,藉由词人所
用的词牌,即可了解词作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