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史料学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9 20:34
tags:

-

2021年2月9日发(作者:diagram)


第一讲



陈寅恪对中国史料的断代分布有一总体 看法:



上古去今太远,无文字记载,有之亦仅三言两语,语焉 不详,无从印证。


加之地下考古发掘不多,遽难据以定案。画人画鬼,见仁见智,曰朱曰 墨,言人人殊,证据不足,孰能定之?中古以降则


反是,文献足征,地面地下实物见证时 有发现,足资考订,易于着笔,不难有所发明前进。至于近现代史,文献档册,汗


牛充栋 ,虽皓首穷经,迄无终了之一日,加以地面地下历史遗物,日有新发现,史料过于繁多,几无所措手足。



(见王钟


翰《陈寅恪先生杂忆》)

< p>



这一看法,不仅左右了陈寅恪的研究范围和方 向,而且透露出他对史料之关系于史学研究的基本见解。显然,他之


所以一再声明:



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





上古史之范围,非寅 恪所敢置词



,非唯谦虚


之论,而有深 意在焉。在他看来,近代史料太多,上古史料太少,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前者令研究难以全面;


后者使研究难以定案。而中古以降近代以前,史料既非多到无从下手,也非少到无从印证,治史者 最有用武之地,成果


也足以征信。因而他的治史范围始终以中古民族文化之史为重点。< /p>





张尔田< /p>


(近代知名史家,参加撰写《清史稿》,张东荪之兄)曾说历史被史料所表现的,可能真是 千万中之一二;


且其所表现的,还往往随时间环境之转变而更易。



一、



史料引用导致错误的几种主要原因



1


、史料本身无错误,没有正确理解原意或者标点不正确造成错误



例一: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过百五十钱,每月 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


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 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


-----


《苏东 坡集》


卷三十《答秦太虚书》




思考:黄州物价当时高还是低?



理解 错误之处


-------


日用钱


是苏轼 个人一天的零用钱,不是全家一天的生活费。哪个家的柴米油盐吃一天买一天。



何忠礼《围绕苏轼在黄州的日用钱问题》


----------


《杭州大学学报》


1989


年第四期



《司马光奏议》

(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p>


)


卷三八《乞以十科举士札子》中一段话的标点:





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 舍谏


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太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 内举三人。




点校者没有弄懂宋代什 么叫



职事官



、什么叫



寄禄官



、什么叫





,而妄下雌黄,把所有官名都当作职事官一口气点


下去了,结果当然是难以使 人卒读。



正确的标点应是:



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太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 至


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内举三人。




2



史料本 身没有错误,由于引用者推断不正确造成错误



例一

< p>
------------


雍正十一年四月上谕载



朕览本朝人刊写书籍


,


凡遇胡、虏、 夷、狄等字


,


每作空白


,


或改易形声


,


如以夷为彝


,



虏为卤之类


,


殊不可解。揣其意盖为本朝忌讳


,


避之以明其敬慎

< p>
,


不知此固背理犯义,不敬之甚者也。


嗣后临文作 字,及刊刻


书籍,如仍蹈前辙,照大不敬律治罪





思考


--------


从此之后清朝皇帝的确这样做了?



答 案例证


----


《四库全书》中这种修改俯拾即是。

< p>


常见推断错误:


丰收地区粮价推断为全国性的粮 价;个别农业生产条件好地区粮食产量推断为各地的普遍产量;只有高官


才有的待遇推断 为所有官员的待遇;某一历史人物偶尔一句同情穷人的话,推断为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竺可桢文集中关于灾荒数字的分析



3


、史料内容比较含蓄,由于引用者缺乏深入辨析造成错误



例一:《史记





高祖本纪》: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兴,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

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秦汉以后皇帝出身此类记载仅此一例。



为什么?



奥妙:刘邦不是太公亲身孩子



王云度 《刘邦血亲析疑》《中国史研究》


1997


年第四期

< p>


4




没有直接引用原书,造成以讹传讹






例子太多






年轻学者最容易犯此种错误



5


、因为版本不善造成史料的错误或者脱漏



例 一


---------



有读史记者曰


:?


晋师三豕涉河。


?


子夏曰


:?


非也


,

< p>
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


,


豕与亥相似。


?”——


《吕氏春秋


·


察传》



古籍中二与三、三与五、十与千错误不少



郑州大学教授点校的《安阳集》非常糟糕。



宋江投降问题与邓广铭先生的失误




6


、史料本身就有错误



这是史料引用致误的最主要原因。原因有多种,主要有两种。(


1

< p>
)、有意错乱史实,屈从于统治者权势,或者为了个人


名利、或者为了个人 恩怨、或者出于宗派利益,故意湮没、歪曲、丑化乃至捏造史实。(


2

< br>)、无意识的错乱史实,作


者依据错误的记载和传闻,或者记忆抄写错误导致。< /p>



例一:其(魏收)自序云:



汉初,魏无知封高良侯,子均,均子恢,恢子彦,彦子歆,歆子悦,悦子子建,子建子收。



无知于收,为七代祖,而世之相去七百余年。其妄如是,则其述他人 世系与夫事业,可知矣!


----------


洪迈《容斋三笔 》卷


二《魏收作史》



竖题字、毛笔抄写太容易错误



举烛例子



二、如何正确引用史料和鉴别史料



1


、搞清楚史料确切含义,尊重史料的客观性


< br>例一


---------


乾德元年,令诸州岁奏男夫二十 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预。


-----------


《文献通 考》卷十一


·


户口考二




宋代统计户口女性算不算,至今没有结论。


< br>2



引用它书所录史料,要核对原文,尽可能引用第一手 史料



例一


---------


西汉前期的一些事情,《史记》(第一手)、《汉书》(第二手)、《西汉会要》(南宋人编写 ,第三手)



3


、要尽可能使用好的版本



版本学,好版本(时间早、校勘精、注释详的版本和足本)


< /p>


多找几种版本进行核对。史料的流传会有不同的版本


,

< p>
这就提供了比较的可能。近年出版的藏传史诗《格萨尔王传》是



个版本之众的典型。


据说通过近


20

< p>
年的收集


,


共找到藏文手抄本、

< br>木刻本近


300



,

< p>
除去异文本还有大约


100


,


目前已出版


70


余部。


一般说来


,


越近的版本越完善。



例二


---------1949

< br>年


7


月北新书局出版的《守常文集》,收集的李大钊的文 稿只有十几万字。


1959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李大钊选集》有


133


篇文稿,近

< br>40


万字;


1984


年该社出版 的《李大钊文集》,有文稿


500


多篇,


120


万宇。


2001


年河


北教育出版社所出《李大钊全集》,共收文稿


577

篇,


192



7

< br>万字。其中新发现的


61


篇,


6 0


余万字,占全书文稿总数


11%


和总 字数


31%




4


、要详细占有史料,才能去伪存真




史料是否正确


,

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这有一个深入分析、比较和研究的过程。为此,必须拥有足够的史料,投入


更多的注意力,才能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陈垣先生


在论及自己如何做学问时,谈到这方面的体会,他说:



一、凡事之传说,不论真伪,必各有因;二、研究讨论一事,如证据未充分时,决不可妄下断语;三、读 书时遇细微


异同之处,亦不可忽略。






以前提到宋高宗生母韦氏被俘时的 年龄,据《宋史》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书所载推算,是


48

岁;可是《靖


康稗史


·


开封府状》 却记载为


38


岁,这


10


岁的细微差别,往往容易为人忽略。可是一旦抓住了这个差别以后,在广泛搜


集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考证,可以证明《开封府状》的记载是正确的。


< p>
宋廷所以要将韦氏的年龄增加


10


岁,原来是为了 掩盖她在金国时再嫁女真贵族并生有二子的



宫廷丑闻



。看似一位后


妃年龄记载的差异,无足轻重, 却揭开了宋钦宗和被俘北去的所有宗室、后妃、公主、驸马所以不能返回南宋和绍兴年


间 严禁野史的真实原因







5


、是正 确采用反证、理证等方法来鉴别史料。






为证明史料的错误,最直截了当的 方法是举出一个与史料所言意思刚刚相反的证据,也就是


反证


。 如汉文帝时,


有人诋毁中大夫直不疑



善盗嫂



,直不疑回答说:



我乃无兄。





真相立即大白,这就是反证。





但是,在鉴别史料时能用上反证的毕竟只是少数,多数情况是 明知其不可信,却苦于找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这时


只好用


理证 的方法


,


即以自己的学识积累为基础,按情理进行判断,以逻辑 推理加以证明。如《宋史


·


艺文志》经解类有

< br>颜师古《刊谬正俗》八卷,儒家类又有颜师古《纠谬正俗》八卷。






< br>纠



意思基本相同,从书名判断,两书当为一

< p>
书。考《新唐书


·


艺文志》经解类有颜师古《匡谬 正俗》八卷,可知宋人为避太祖





字之讳,或改




,或改




所至。



6


借助考古发掘来核实史料



例一


---------


《战国策》卷二一有



左师触



愿见太后



一句,《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却作


< p>
左师触


龙言


愿见太后


”< /p>


。过去


人们对






抑或




龙言



的是 非一直争论不休。


1973


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 中,有一部类似《战国策》的


书,整理者定其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在同一篇中作



触龙言



, 证实














上下两字连写所造成的失误。



例二

< p>
---------


史书记载南宋京城有一座属于修内司的官窑,


由于长期找不到窑址,


人们对这条史料一直持怀疑态度。


直到


1998


年,考古工作者在杭州凤凰山老虎洞附近 找到了那座官窑,才证实了这条史料的正确性。



7

< p>
、要全面客观地运用事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功过好坏的材料


< p>
材料记载着当时就有感情因素支配,没有绝对的客观,包括司马迁;正面人物有缺陷,反面人物有优 点。商纣王没有那


么坏,诸葛亮没有那么好,都受层累地层说支配。


例一


--------



洪皓尝奏事,而论及先臣(岳飞),不觉为恸,以为虏中所大畏服,不敢以名称者惟先臣,至号 之为岳爷


爷。及先臣之死,虏之诸酋莫不酌酒相贺,以为和议自是可坚

< br>”



------


岳珂《鄂国金 佗稡编》卷八




例二


----------



如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 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


然谓所记悉为信史,


吾亦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


不免将


真迹 放大


也。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也。


”< /p>


(注: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


1996


年,第


110


页。




8


、本证、旁证是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



本证


-------


使用史书自身的有 关记载进行鉴别,证明真伪。



例一


- -------


如果要考证《史记




高祖本纪》和《汉书



高祖本纪》中跟 从刘邦起义的五诸侯记载的错误,可以参考二


书中的《陈平传》和《功臣表》。



旁证


-----


使用 别的史书所载内容进行鉴别,辨别真伪,适用场合多于本证。



例一


---------


如《元史


< /p>


李谦传》载:



谦幼有成人风,始就学, 日记数千言,与徐世隆、孟祺、阎复齐名,而谦为首。



为证明 上述



徐世隆



实为



徐琰



之误,有人以《秋涧集》和《新元史》二书之《徐世隆传》所载,证明世隆乃谦之前辈,


两人非同时代人;又以《国朝文类



祭徐承旨文》、


《王文忠集



书徐文贞公诗后》所载,证明此处之



徐世隆< /p>



应为



徐琰< /p>



之误(参见赵树廷等《元史李谦传勘误一则》,载《中国史研究 》


2001


年第


3


)


9


、正确采用理证方法



理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判断和推理,上面所举几例皆然;而另一种是消极的判断和推理,就是 说如果在史书中


找不到某一人物或事件的记载,就表明这个人物或事件在当时和以前并不 存在。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



时代 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



;第二,


< /p>


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



;第 三,



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


道某一件事 的真确的状况,至少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10



运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 训诂学、音韵学、年代学、避讳学知识进行鉴别。



《避讳研究》


作者:王新华



著出版社:齐鲁书



社出版日期:


2007-1-1



三、避讳学介绍



1


、避讳的产生和变化




1


)、先秦避讳及其规定




夏商以前没有避讳,


殷墟甲骨文中, 商代


30


个王的名字都有;《诗经




大雅




公刘》中六处直呼公刘。




西周避讳开始出现。


但是,人活着时候不避讳,死后避讳。



先秦避讳规定


-------


A


、活着不避讳


B


、卒哭方避讳


(


百日后)



C


、避讳名字不避讳姓氏


< p>
D


、不避讳嫌疑名字


(同音或者近音的字,比如禹 与雨、丘与区)



E


、二名不偏讳


(双名中只有一字相同,不必回避;比如孔子母亲名徴在,孔子言徴不言在,反之也然。



F


、《礼记


·< /p>


曲礼》曰: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祖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



G


、君所无私讳



(私讳



指士大夫及其父祖的名讳,也 叫家讳,只能在家庭内部搞,不能在君主面前或者官方文书搞。)


H


、《诗》、《书》不讳,临文不讳



作诗、写文章、读文章不必回避。另外一种说法。



I


、庙中不讳



(在庙中依礼致辞发言可不避讳



;一次庙祭中,只能有一个死者享受避讳,不能同时避讳)


< /p>


J


、已祧不避讳(


tiao



(


指的祖先牌位已迁出庙堂。古代祭祖一般是祭近 祖,太祖牌位永远在,永远维持左右三昭三穆格


局,第八代开始外迁。礼规定天子祭七祖 。这样随着世系的延续,越出七世的祖先牌位要迁入另外的庙堂。那么,已祧


的祖讳就不 用再避了。



K


妇讳不出门,大功


(堂兄弟辈)、


小功不讳


(伯叔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辈)



总之,先秦避讳不严格。专制的初级阶段。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


、秦汉以降避讳的逐渐严格化



根本性变化,避讳生者名字,避讳越来越严格,两宋时候,发展到不近人情地步。

< p>


A


、二名偏讳



B


、避嫌名


(宋代法律要求必须这样,宋高宗 嫌名


55


字。有的还要回避属相,元仁宗属鸡,首都禁止倒提鸡 )



举例


----------








初,明宗(后唐)崩,太常卿崔居俭以故事当为


礼仪使


,居俭辞以


祖讳蠡


。 冯道改居俭秘书监,居


俭怏怏失职。中书舍人李详为居俭诰词,有



闻名心惧



之语,(刘)昫辄易曰



有耻且格



。居俭诉曰:



名讳有令式,予


何罪也 ?



当时闻者皆传以为笑。


----- ---


《新五代史》卷五十五




举例


-------





(卢)文纪素与宰相崔协有隙,协 除工部郎中于




文纪以鄴与其父名同 音


,大怒,鄴赴省参上,文纪


不见之,因请连假。已而鄴奉使未 行,文纪即出视事,鄴因醉忿自经死,文纪坐贬石州司马。



----- --------


《新五代史》

< br>卷五十五




C


、追该古书(前人要避后人之避讳)



例一


---------


宋英宗名赵曙 ,


1063


年即位后,改签署枢密院为签书枢密院,于是史官修 史,不管什么年代,一律修改。



D


、私讳盛行



例一


--------


杜甫父亲名闲,诗歌里没有闲;唐代诗 人李贺,因为他父亲叫李晋肃,









同音,遂不去考进士。北


宋某人父亲名乐,一辈子不听音乐;北宋有 一人父亲名石,一辈子不用石器,遇到石桥让人背着走;



例二


------------


宋代诗人杨万里作监司时,巡历至一 郡,郡守设宴,令歌伎唱《贺新郎》词侑酒。因其中有



万里风 帆何时




之句,他听了很不高兴,马 上接上说:



万里昨日到


< p>
,搞得郡守很尴尬,因此监禁了这个歌伎。



E


、避讳改姓



例一


---------


严氏原先 姓庄,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




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避



< p>


讳,诏令全国姬姓改周,这是周姓的一大来源






F


、科举考试中的避讳(牵涉避讳字最多)



例一:庙讳(已经故去的帝王名字)、国讳(当今帝后、外戚的名字)、圣人(孔子、孟子)、主考官之讳、家讳 等。



G


、避讳的法律化





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 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


< p>


-----------


《汉书》卷八



宣帝纪第八






諸上書若奏事,誤犯宗廟諱者,杖 八十;口誤及餘文書誤犯者,笞五十。即為名字觸犯者,徒三年。若嫌名及二名


偏犯者, 不坐。



【唐律疏议】卷十



3


、常用的几种避讳办法



(1)


、改字



举例


-----


《汉书》邦一律为国;东汉秀才为茂才。



改字的原则是既不可同音,但要尽可能同义。




2


)、空子



一种是写成空格。



一种是以





字代替。


有司皆固请曰:



子某最长,


纯厚慈仁,


请建以为太子。



-----



史记》


卷一十



孝文本纪第十



(某


指汉景帝刘启)



一种以





字代替





九月癸丑,立第二皇子浚为始兴王,第三皇子



为武陵 王。(讳代替刘宋孝武帝刘



之骏)




3


)、缺字






鄂州城 北凤凰山之阴,有佛刹,曰兴唐寺。其小阁有钟,题志云:



大唐 天祐二年三月十五日新铸。



勒官阶姓名


者两人,一曰金紫光禄大、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陈知新,一曰银青光禄大、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杨琮 。



字之下,皆当有夫字


,而悉削去, 观者莫能晓。五代《新、旧史》、《九国志》并无其说,唯刘道原《十国纪年》,载


杨行 密之父名怤,怤与夫同音


。是时,行密据淮南,方破杜洪于鄂,而有其地,故将佐为讳之 。


------------


《容斋三笔




卷第十






4


)、缺笔






从宋代 一直到清代,从皇帝到平民百姓,无不对这个





字避而远之。写起来或缺一笔成





,或写作





,或用


朱笔圈之。读起 来或读为





,或读作






不一而足。





5


)、以 字、号和住地代替名字









在当时和后人的言谈和文字中,为表示尊重,避免直呼其名字。



欧阳修


----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 居士



王安石


-----


字介甫、号半山



毛泽东


- -----


字润之



蒋介石

< p>
-------


字中正



王阳明


-----


阳明洞


< p>
王夫之


--------


石船山

< br>



6


)、以官职(阶)、封号 、谥号代替



杜甫


------


杜工部



司马光(温国公)、王安石(荆国公)



范仲淹谥文正(范文正公)、朱熹谥文(朱文公)


< p>


7


)、该名称



西汉改雉为野鸡。



东晋郑太后名阿春 ,凡东晋境内,凡带




< p>
字的地方都改名为





,如富春改为富阳(今浙江富阳县),宜春改为宜


阳(今江西宜 春市西北),蕲春改为蕲阳(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平春改为平阳(今河南信阳市),春谷改为阳谷(今


安徽繁昌县西北),



寿春


也自然就改为



寿阳

< p>


了。




8


)、其他



如果本人和皇帝同名则曰


与今上御名同。



宋神宗名顼(


xu),


写成


从王从页。



4


、避讳的复杂性


< br>(


1


)、历朝历代避讳宽严不一,


先秦避讳比较少,秦汉以后,避讳逐渐严格,东晋、南北朝父祖、父子名字重复字比较


多,两宋最严最繁。元代最为宽松,皇帝不懂汉语,他们名字是音译,也没有汉文名字。明代比元朝严格,但是远 不及


唐宋。清朝初期松,康熙开始严格,道光之后走向宽松。




2


)、避讳不尽


例子:汉武帝名



,但是《史记 》中彻字多处出现。



字出现七十多处。




3


)、后人追该和回改不尽。< /p>



例一



--- ---


钱大昕在考证《隋书》时指出:



《隋史》成于唐太宗时,其时不避世字


,如王世积、阴世师、冯世基、薛


世雄、虞世基诸人传皆未回避。此纪(指《隋书


·


高 祖纪》)


?


风骨不似代间人


?



?


代称纯孝


?



?


彰不代之业


?< /p>



?


精采不代


?



?


周辅及宏道于代

< br>?



?


代俗之徒


?



?


德为代范


?



?


与代推移

< p>
?



?


行歌避代


?



皆唐人追改


。而< /p>


?


风流映世


?



?


世子


?


,< /p>


?


世孙


?



?


世禄


?



?


世人


?


,及韦世康 、王世积、虞世基之类,仍用本文者,


盖唐以后人又据它书回改


,而改之复不能尽也。民部尚书之


?



?


不讳,而启民可汗则改为


?


启人


?


,皆因校书者展转改易,非史家之例不一也。


由于避讳,后人来回校改史书,但又改


不胜改,徒自增 加文献舛误。




5


、避讳学知识的运用




1


)、鉴别成书年代



最晚一个字的避讳年代,应该就是该书成书年代。


< p>


2


)、鉴别伪撰伪作



如《新唐书


·


艺文志》载有隋王通著《 中说》一书


,


但王通既为隋人


,


当避隋文帝父杨忠嫌名



< br>”


字。陈垣《史讳举例》


据此认为


,


《中说》并非隋王通所撰


,


而系伪 书





(< /p>


3


)、鉴别史料讹误


< br>“


绍熙二年二月,


金遣完颜亶




dan)


等来告哀

< br>”


---


《宋史



光宗纪》



金熙宗名完颜亶,


使节不会和皇帝同名,



《金史





聘表》原来是?






4


)、鉴别史书有无后人增补改动





例一:



魏 收撰《魏书》,凡提到广阳王渊名,无论本纪、列传,皆以实记载。可是在该书卷一四《神元平王诸帝

< p>
子孙》、卷一八《太武五王传》中,俱作广阳王深。改


< br>深



为渊乃避唐讳所至,魏齐间人不当有此举。


原来《魏书》阙


失甚多,卷一四、一八也属阙失之列,这两卷乃后人取《 北史》补入,《北史》乃唐初人所修,故有是讳。









二:


杜佑《通典》撰于唐德宗贞元年间(


780



~804

年),而卷一七八《州郡典八》书恒州为镇州,且云:



元 和十五


年改为镇州》



卷一六五《刑典 三》十恶条载:



六曰大不恭。



注云:



犯庙讳,改为恭。



按唐诸帝无名恒、敬、宋真宗


名恒,宋太祖之祖名敬 ,


这两处的避讳和增加文字,显然都是宋人所为。



(5)


、鉴别文物制作年代及真伪







岳珂的《桯史》记载了一则利用避讳辨识赝品的事。有人携一具古琴卖给李奉宁,琴名叫冰清 ,断纹鳞皴,制作奇


崛,不管懂不懂古董的,都说应该是几百年前的东西。琴的腹部还有 铭文,落款是晋陵子题,铭文为:卓哉斯器,乐唯


至正,音阴阳潜感,否臧前镜,人其审 之,岂独知政。又书大历三年三月三日,上底蜀郡雷氏斲,内书:正元十一年七


月八日再 修,士雄记。


作者指出正元为唐德宗年号,本应为贞元,在宋朝为昭陵(仁宗赵祯)讳, 数百年前怎么可能


预知宋朝的避讳而预先把年号改了,所以一定是赝品

< br>。




先秦史史料



胡厚宣

< br>-------


《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12


月第一版



赵世瑜


-----


《历史 学即史料学:关于后现代史学的反思》(别人博客转载)



罗志田



《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



《历史研究》


2000



4

< p>



一、史料特点




1


)、大部分史书记载简单、内容晦涩, 利用比较困难



例一:《春秋》一条只记一事,前后条之间互不 联系,如果没有《左传》,春秋根本读不懂。




2


)、由于先秦史书散佚十分严重,造成史料极端匮乏



A


、根据中国远古的传说,伏羲时代已经创造出复杂的符号 体系(八卦符号),黄帝时代已经创造出完整的文字体系


(苍颉造字)。对于中国来说, 在先夏时期(一般来说即早于


4200


年前)已经出现了相当多 的文字符号或类似文字的


图画、图案、符号,它们通常被保存在陶器、骨器、岩石等耐久 性的载体上。






在中国古代文字中,有


< p>







字,它们又连称为



典册



;从其文字的象形结构可知,它们是 用绳子将若干个长方


条形的木版或竹版串起来,其用途则是在上面刻写或书写文字。根据 古人的记忆,殷商先人



有册有典


”< /p>


,也就是说,那


时已有图书。可是,


我们 今天能够见到的典册实物,最早的只是战国时代的竹简。










根据《尚书序》记载,上古帝王遗 书有《三坟》(记述三皇事迹,





可能指泥版图书)、《五典》(记述五


帝事迹,





为木简或竹简图书)、 《八索》(即易经八卦的原版,





为结绳纪事符号体系)和《九丘》。《尚书序》


解释《九丘》为 :



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 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显然,《九丘》

可谓当时的



国土资源白皮书


”< /p>







中国的图书档案文献馆,至少夏代已经出现。


《吕氏春秋


·


先识》记有:



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


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 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以其图法归周。



这 表明,夏代已有图书典籍,商代


当然也有典籍图书,而且这些图书最终又都被收入周王室 图书档案里。






西周平王东迁、王室衰微,春秋争霸、战国争雄,历时五百年 之久,社会动荡不已,


诸侯之间的争战就是毁坏文献


的主要原因 。因此,至少从春秋初期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毁坏中国上古文献,历经战国而不休止,致使文化典籍遭到严


重毁坏,散佚殆尽。





据研究,早在


2500


年前,周朝的图书、档案、文献典籍神秘地失踪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是占卜后被遗弃的殷


商和周朝的甲骨文),它们记载的中国上古历史文明与文化信息也随之消失。

据古籍记载,原因是这样的:


公元前


520


年周景王去世,嫡长子不久亦去世,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乱,嫡次子王子丐被立为周敬王,庶长子 王子朝将王子


丐驱逐出王城(今日洛阳)并自立为王;公元前


5 16


年秋冬之际,晋国出兵支持周敬王复位,王子朝见大势已去,遂携

< br>带周室典籍投奔楚国。此事件有《左传


·


昭公二十六年》 记曰:



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


籍以奔楚。



公元前


505


年,周敬王派人入楚刺杀了王子朝。





《左传》在记录此事时没有再提及 周室典籍。


从此,这批图书文献便消失无踪


。事实上,除了商周 甲骨文和金文之


外,我们没有见到任何春秋战国以前的图书档案文献资料的实物。令人百 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此之后的


2500


年的时间


里,再也没有文人学者去追寻周室典籍的下落,这批人类文明史上的无价之宝就这样被国人遗忘了。


(见王红旗:


《人


类文化史的巨大损失,我 们今天仍然有希望找到》,引文有变动)



B

< br>、同时,诸侯内部为了放弃自己对王室的责任和义务,也自动销毁图书。


《孟子< /p>


·


万章下》中记载:


< br>北宫问曰:


?


周室班


爵禄也,如 之何?


?


孟子曰:


?

< br>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


?”


经 过这段时期,中国上古文献已经毁坏


无几。



C


、战国时期的所谓造伪运动新辨






这种情 况发展到战国晚期,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已经丧失殆尽。于是,当时的有心之士(诸子)积极奔走,拯救文化典


籍,他们凭着对曾经阅读和研究的古代典籍的记忆,进行补写追记。这就是

< br>战国时期



曰若稽古



式的抢救运动,


因此,战


国晚期涌现了关于古史 的新著作和新说法。


这些图书虽出自当时的人之手,


但要署上原 来作者的名字,


即上古圣贤的名字。



这种现象


被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



古史辨派



错误地称作



伪造古书




而署上古代圣 贤名字的现象反被当作古书作伪


的证据,实在是对当时这场文化抢救运动的真正意图的歪 曲。




至于很多新书署名黄帝等,并 非假托先圣之名来抬高身价,树立权威,而是



曰若稽古



,补写出来只有依旧要写上古


人的名字,以 明确作者的真实归属。


因此,战国晚期的所谓



造伪运动



是一场重要的文化抢救和拯救运动,很多濒 临


绝迹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思想,由此得以保存。


至于这些为抢救 古代典籍而形成的新著作,内容存在着矛盾、抵牾之处,


也在所难免,合情合理。




本来,诸子之学就是


道术为天下裂



的产物。古代王 官之学衰落之后,文献流散到民间,现实的种种弊端也促使人


探索拯救的方法,于是,私 学兴起,诸子各得一隅,各执一偏。我们只有抱着一致而百虑的态度,才能将诸子百家整合


起来,从中看到上古王官之学的整体面貌,以及诸子的继承和发扬。同样,我们只有从总体上来认识它的合理性 ,才能


从纷纭复杂的抢救运动中,看到同归而殊途的历史潮流和卓越贡献。





< br>对古史古书的质疑本无可厚非,但20世纪初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对中国历史的怀疑,是基于一种根 本错


误的观念之上。因此,它在学术怀疑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虚设了历史的真相以及文化 发展的规律。实际上,经过春秋战


国五百年之久的战乱动荡,燃眉之急是希图社会恢复秩 序,根本无暇顾及文化传承,


因此,中国文化经过春秋战国的动


荡时期,根本没有



层垒地造成



的历史条件,只有灭绝之虞和补救之急。



D



秦朝的




焚书



和< /p>



坑儒











后世对 秦始皇



焚书





坑儒



的评价夸大失实。秦朝的焚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都不是主要的部分。秦朝当


时明令 :



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 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 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


吏为师。< /p>



可从后来传下的图书看,秦记、博士官所职之书并没有流传下 来,而百家之书倒流传下来得非常多,而上古


文献之



诗、书



则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

< p>
这只能说明,上古文献在秦朝推行焚书令前已经被长期的战乱毁灭殆尽,否


则,就会和百家之书一样多地流传下来。



另外,造成秦始皇< /p>



焚书





坑儒



的恰恰是 诸如淳于越之流的儒生。他们迂腐无知,脱离当时天下尚定、百废待兴的


形势,以古非今 ,求全要求现实,与整个社会迫切渴望安定、改弦更张的现实要求发生严重的错位。同时,他们又受当

< p>
时功臣阶层的鼓惑和怂恿,主张推行分封制度,这样,那些新朝功臣就能裂土称王。这与秦朝认为封 建制度是造成春秋


战国动荡局面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倡加强集权的认识完全背离,从而酿 成了



焚书



之祸。



坑儒



的原因也与此基本一样。





一批儒生(方士)投机钻营,以知晓长生不老之术蒙骗秦始皇,后来被揭穿,受到

< p>



坑儒



的惩罚。至于



坑儒



也只


是杀了460名方术之士,要说这460名的方士正好就是中华 上古文化的载体,那只会贻笑大方!相反,列国长期相


互征发,杀人盈野。一个长平之战 ,秦国就坑杀了赵国40多万的俘虏。与此相比,



坑儒



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可后世


却没有



坑民



< p>


坑俘



的频繁声讨,这 只是说明



坑儒


是被后人过分歪曲和放大而已





还有一个证明,战国中晚期,在中国的东西方,出现了两大学术中心,这就是西方以秦国 吕不韦为首的



咸阳派




东方以齐国首都临淄为中心的稷下学宫派。


双方都 聚集了数量庞大的学术队伍。


可我们从他们留下的学术著述中,


看不


到稷下学宫派对上古文化的研究、引述和总结,




咸阳派



也只是保留 下来上古文献的依稀的影子。这主要见于《吕氏


春秋》。《吕氏春秋》由秦国丞相吕不韦 召集门客集体写成,成书于秦国统一六国和焚书之前。








而且,秦国占有西周的故地,应该保留西周大量的文献乃至上古文献,可我们从《吕氏春秋》 中只能看到,主要


则是整合诸子百家的企图。


这就说明在当时, 古代文献不待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就已经毁坏散佚殆尽。


真正保留下来的,


只是后来成为



六经



的几部文献中的部分内容。即使是这些文献,作为上古文献的残留,也只是沧海一粟,何况其 中还有


非上古的文献夹杂其中。到了秦末战争,项羽一把大火烧了咸阳宫,焚毁了多少上 古文献已不得而知了。这自然是中国古


代文献的又一次浩劫。




因此,西汉初期,经过民间多方搜求,能够找到的中国上古文 献实在稀少,而其中被奉为



六经


”< /p>


的书中,真正属于


古代文献的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保留下来 的上古文献,实在是劫灰之余。司马迁写《史记》时,可依赖的文献更


是稀少,这大概是 他四处寻访,探听民间遗闻作为辅助史料的主要原因。而上古的历史影子,其实主要保存在战国诸子


的书中,


虽然零散并相互之间有抵牾,


可毕竟是各家 努力贡献各自记忆的成果。


因此,慎重对待和梳理诸子著作中的古


史记载,是探求古代历史和古代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 /p>


3


)、相当一部分史料来自对口传史料的追记,真实性较差




顾颉刚先生硬将



瞽史



一分为二,分指

< br>





< /p>




两种人物,实在大可不必,所谓



瞽史



,正是



以瞽而为史



者,即盲< /p>


人史官。


盲人看不见,


不识字,


更无法书写


(那时肯定没有盲文)


< p>
自然不能用文字记事,


但记事又何必非用文字不可?


在没有文字之前,


人类就早已使用口头语言记忆和流传历史了,


文字流通之后,


人类才开始使用文字这种更便于保存的


媒介记 录历史,


但是,


一方面由于文字书写的困难和书面语言的笨拙,


另一方面由于用口头语言叙事更容易做到绘声绘


色、生动感人, 因此,在文字产生后的一段时期内,人们仍保留了



口述历史



的传统,





由于盲人有非凡的记忆力,因此,王廷中诵吟历史的职责多由 此辈担当,所谓



瞽史



是也。







瞽史


”< /p>


一名表明了历史原本是口耳相传、


层累而成的


故事




故事与古史这两种后来被视为泾渭分明的事物在瞽史的


身上天衣无缝地重合在一起。< /p>


这实在正是建立



层累说



的一个绝妙的理论支点,也是对



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



这一方法

有效性的有力支持,但是,顾颉刚先生硬是对



瞽史



这一类人物的存在视而不见,从而放过了一个从发生学和本体论上证


明其古史观的绝佳机会。





4


)、许多史料保存在儒家经典中

< p>


五经亦史


---------

< br>王阳明



六经皆史


------ ---


章学诚



二、

< br>先秦史料介绍


-----


甲骨文与金文中的史料



1


、甲骨文史料


< /p>


局限性


------


记事多是无意识的、 零散的、简单的,缀合、释读十分困难。



十部甲骨文拓片著录 书、六部甲骨文字典或者词典、五部参考著作。



郭沫若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p>


1928


年―


1937

< br>年流亡日本期间,以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研究为突破点,运用


< br>新兴科


学的观点



认识中国古代 社会,推出三部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独辟



草径



,确立起全新的中国古


代文化体系。



《卜辞通纂》通过传世甲骨精品确立起认识甲骨文的



系统



,洞悉了甲骨卜辞的诸多奥秘,使其跻身



甲骨四堂



之列。

< br>《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把考古纳入



美术视野



,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历史系统与地域分布结合,建立起


认识中国青铜器的科学体系,迄今仍被奉为研治青铜器的圭臬。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首先从



文籍考订



入手,打开



< br>累地造成




《周易》


这座神秘殿堂,


其第一篇


《周易的时代背景与精 神生产》


(后定名为



〈周易〉


时代的社会生活》





让《易经》自己来讲《易经》



。 因此,郭沫若成为用《周易》打开认识



古代真实



大门的第一人。





第二篇


《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 想上的反映》


(后定名为



〈诗〉


〈书〉


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




指出今文《尚书》


28

< p>
篇经过后世儒者的粉饰,其可靠性依据时代的远近而递减。因为翻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



言》,引用了



亚细亚的、古典的、封建的和近代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法,大体上可以作为经济的社会形 成之发展的阶




的论述,并推论说< /p>



这样的进化的阶段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很正确的存在着的








几乎同时,


感到文献中有



后人的虚伪的粉饰




必须找寻



没有经过后世的影响,


而确确实实足以代表古代的那种东西


”< /p>



踏进甲骨文、金文研究领域,朝着


“< /p>


古史新证



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履。依据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摩尔


根《古代社会》,借助王国维古史考证的成 果,写出第三篇《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作为


导论,以摩 尔根《古代社会》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



必须知道的准备知识



,把殷代作为



中国历史之


开幕时期



、周代作为



奴隶制



,对于



周代以来至最近时代之概观



有一颇为深刻的揭发:


革命一次便受欺骗一次。奴隶革


命一成功,狡黠者立刻又变成新的支配阶级。尽管一 部二十四史成为流血革命的惨史,然而封建制度的经济组织和政治组


织依然无恙。



最后,为



中国社 会之概览







《自序》开头即

< br>“


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


会的要求



的名句。序文提出,世界文化史关于中国

< p>


还是一片白纸



,中国 人应该自己起来



写满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页


,自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p>


提供出恩格斯



未曾提及一字的中国的古 代




性质为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p>


续篇









青铜器来说出它们所创生的时代



,又赶写 了第四篇《周金中的社会史观》(后定名为《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论


证西周社会 是奴隶制社会。








李一氓 兄督促斡旋



下,上述文字结集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30



3


月由 上海联合书店出版第


1


版。附录《追


论 与补遗》的


10


篇短文,是在


3




5


月初版、再版 、三版过程中陆续增补的。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杰出成就集


中表现为三个

< br>“


破除



、一个



建立



:一,破除以历史文 献为



国故



的局限,将



国故


< br>拓展到地下出土实物。书中写道:



中国


之旧学自甲骨之出而另辟一新纪元,


……


< p>
?


整理国故


?


,言


?


批判国故


?


而不知 甲骨文字之学者,盲人摸象者之流亚而已。



二,破除



国故



中包含的



后人的虚伪的粉饰


。书中强调:



我们是要从古物中去观察古代的真实的情形 ,以破除后人的虚


伪的粉饰



。三,破 除研究



国故



不需要辩证唯物论的观念。



自序指出,摩尔根《古代社会》 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虽然没有一句说到中国古代,但




?


国故


?


的了解上,有





莫大的帮助



,并对




?


国故


?< /p>


的夫子们



疾呼:



没有辩证唯物论的观念,连


?


国故


?


都不好让你们轻谈。



由此三点,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国学体系


——“


跳出< /p>


?


国学


?


的范围 ,认清国学的真相




20

< p>
年后,



甲骨四堂



之一的董作宾概


括《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历史功绩说:

< p>


唯物史观派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领导起来的。


……


他把《诗》、


《书》、《易》里面的纸上材料, 把甲骨卜辞、周金文里的地下材料,熔冶于一炉,制造出来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


文化 体系。






郭沫若所走学术文化道路,归结一句话:引进外来思想,以中 国的传统考验其适应度,吸吮其科学的甘乳,促进民


族新文化的创造,用以填写世界文化 史上的白页。《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集中反映了他的这一特点,在中国现代社会进程


中产 生出巨大影响,引



发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 带领出一支宏大的学术骨干队伍,占据着


20


世纪


30



代以来中国学术文化的主导地位。迄今关于中 国文明起源、夏商周断代诸多重大研究,无不是沿着郭沫若开出的


草径




继续前进,基本没有突破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所创建的学术体系。




2


、金文史料



研究商朝、西周和春秋、战国的重要史料,缺陷和甲骨文一样。



十部拓片和字典书籍介绍



六部著作介绍



3


、历史著作与官方用书中的史料



《尚书》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


事的


公务文书



准 确地讲,


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


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 p>
西汉初存


28



,因用汉 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


尚书》。另有相传在


汉武帝时 从孔子住宅壁中


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


东晋梅赜


所献的伪《古


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


16


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 伪《古文尚书》的


和编本。









《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 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


《尚书》,意即


上古帝王之书



(《论衡


·


正说篇》)。





《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

汉人传说


先秦时《书》有


100



,


其中《虞夏书》


20


篇,《商书》、《周书》



40


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


·


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 修《书》。但


近代学者多以为


《尚书》编定于

< br>战国时



。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今存《书序 》,为《史记》所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汉初,《尚书》存


29

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 墙壁,发


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


,


所以称《古文尚书》


,


它比《今文尚书》多


16


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


因未列 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






东晋元帝时,梅颐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这 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


25


篇,又从《今


文尚书》中


多分出


5



,


而当时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共< /p>


58


篇。唐太宗时


,

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


义》


,


就是 用古今文真伪混合的本子。清代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等,才将《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乃属伪造< /p>


的性质断实。(虽伪作,但不是没有一点依据,也有一定史料价值)








其中虞、


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 而写成,


不尽可靠。





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





是记君臣谋略的;





是臣开导君主的话

;“




是勉励的文告

< p>
;“




是君主训诫士众 的誓词;





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


《微子》


;


有以事为标题的


,


如《西伯戡黎》


;


有以内容为标题的


,

如《洪范》、《无逸》。




《逸周书》




原名《周书》


,


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

,


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


孔子删定《 尚书》后


所剩


,


是为

< br>“


周书



的逸篇


,


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关于《逸周书》的来历


,

< p>
一种说法以为它是晋武帝时汲郡古墓所出


,


是汲冢 古书的一种


,


所以又称之为《汲冢周书》


,


《隋书


·


经籍


志》



《新唐书


·


艺文志》


等皆如此著录


;< /p>


另一种说法以为它自古流传不绝


,


而非出 于汲冢


,


并以许慎


《说文解字》



郑玄《周礼注》等所引材料及《汉书


·


艺文志》所载



《周书》七十一篇



为证。亦有人折衷两种说法


,


认为今之所见《逸周书》


实为后人合传世本与汲冢本而成。








今本《逸周书》共十卷

< p>
,


正文七十篇


,


另有序一 篇


,


文字讹缺很多


,

< br>其中《程寤》、《秦阴》、《九政》、《九开》、


《刘法》、《文开》、《保开》 、《八繁》、《箕子》、《耆德》、《月令》等十一篇有目无文。每篇篇名上均赘有一个






,< /p>


据说是晋五经博士孔晁注解此书时所加


,


后人误以为是篇名原有而以讹传讹。



《逸周书》内容庞杂


,


各篇体例、性质


不尽相同


,


正文大体上按史事之年代早晚编次


,


记事上起周初的文王、武王


,


下至春秋后期的灵王、景 王。该书记载了许多重


要史事


,


保存了 不少上古时期的历史传说


,


对研究先秦历史文化很有价值


,


其中《克殷》、《世俘》等篇记武王伐纣经过


,


是研


究商周之际史事的重要依据之一。



《世本》


战国时


赵国史书


。《汉书


·


艺文志 》载


:“


《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诸侯大夫 。



《世本》唐时


已有残缺

< p>
,


南宋时其书不传。


今所见


《世本》


佚文


,


称赵国末代国君赵王 迁为



今王



,


当可推断出自赵



国人之手


,


可能为赵国史


官的私人撰述

< br>,


亦可见其记事下限至战国末年。也有人以为


,


春秋之后的内容可能为后人续补。从现有佚文来看


,

《世本》除


了有记上古帝王世系的《帝系》篇和记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诸 侯、卿大夫世系的王侯、卿大夫世系篇外


,


还有记


姓氏的《氏姓》、记都邑的《居》、记发明创造的《作》及记谥号涵义的《谥法》等篇


,


在体例上则有











世家






等。可见《世本》是包含了多种体裁和多方面内容的通史著作

,


反映了先秦史学开始走向综合的发展趋势。


《世本》对< /p>


后世纪传体的创立有不小的影响


,


《史记 》体例即多受《世本》启发。郑樵《通志》立有



氏族略





都邑略





谥略



,


显然


也是受《世本 》的影响。




东汉末以来


,


宋衷、宋均、孙检、王氏等人皆曾为《世本》 作注。清代《世本》辑佚颇有成就


,


出现了钱大昭、王谟、


孙冯翼、陈其荣、洪饴孙、秦嘉谟、张澍、雷学淇、王梓材等十余家辑本

,


钱大昭、孙冯翼两家今已不存


,1957


年商务印


书馆汇印有《世本八种》。



《竹书纪年》







战国时


魏国的史书


,


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最早 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该书原称《纪年》


,


亦称< /p>


《古文纪年》



《汲冢纪年》

< p>


,


北魏郦道元注


《水经 》


引该书时以



纪年

< br>”




竹书


连用


,


方有

《竹书纪年




之称。





西


晋太康二年


(281



,


或说咸宁五年、


太康元年


),


汲郡汲县


(


今河南卫辉西南


)


人盗掘当地古墓


,


得战国古文字书写的竹简数十


车。后 经荀勖、和峤、束皙、卫恒和杜预等人整理和研究


,


得书


16


种、


75



,


其中《纪年》


13



,


是较为完整的一种


,

< p>
亦被


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竹书纪年》内容


,


上起传说时代


,


下迄战国后期


,


按年编次


,


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


,



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书中有不少 史事的记载与传统说法大异


,




益干启位


,


启杀之





太甲杀伊尹




文丁杀季历





伯和干王位



等。但亦有些记载与甲骨文和金文相符。





至宋代


,


《竹书纪年》再度亡佚。今天所见的《竹书纪年》有


两种


:


一种被称为《今本竹书纪年》


,


是明代以后出现的二卷本


,


此本多认为是伪作


;


另一种被称为《古本竹书纪年》

< p>
,


是清


代以来的学者从古书中辑收《竹书纪年》的 各种引文而成的辑本


,


先后有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


,


王国维《古本竹书纪


年辑校》


,


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及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等 。




《穆天子传》



又称《周王游行记》、《周王传》等


,


西周历史神话典籍< /p>


,


是西晋出土的汲冢竹书的一种


,


也是汲冢竹书中唯


一比较完整地流传至今的文献。作者不详

< p>
,


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有学者主张《穆天子传》源自游牧部落河宗氏 的


传说


,


后被魏国史官整理成书。亦有 人怀疑是伪书。



《穆天子传》初分五篇


,


东晋郭璞注此



书时


,


将同出汲冢的杂文《周


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一篇加 入


,


编为六卷。宋时全书有八千五百余字


,


元时损为六千六百余字


,


是以今本 有所残缺。




今本

< br>前五卷详载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


,


驾八骏


,


从宗周出发


,


西游昆仑


,


会西王母的故事


,


沿途之奇珍异闻均予记录。


《穆天子传》


所记行程皆记有日月


,


属于编年性质


,

其体例大致与后世的起居注相似


,


《隋书

< br>·


经籍志》、《新唐书


·


艺文志 》都把它列入


史部起居注门。《穆天子传》有大量神话传说的成分


,


所述西王母、赤乌氏、盛姬等故事成为后世小说的滥觞。但《穆

天子传》毕竟不可以



小说



视之


,


其记载的一些地理、史事和人物的真 实性


,


已经得到不少资料和研究的证明。如人物毛



,


不见于其他古书记载


,


却可见于青铜器班簋铭文。总之


,


《穆 天子传》为我们研究先秦的历史、地理以及古代西域各部


族的分布和中西交通提供了许多 有用的史料。




《山海经》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旧传为禹、益所作


,

当代学者一般认为并非一人一时所作


,


最早编写时间应当是


在战国


,


经后人逐渐附益


,


至秦汉成型。另有不少人认为


,

< br>《山海经》本当与图相配


,


是图的说明文字


,


只是



图后世失传。今< /p>


所见之插图


,


是后人据文所绘。




《山海经》原有三十二篇

< br>,


西汉末年刘歆整理校定为十八篇


,

至东晋时郭璞又进行了全面


的校订和注释。今传本《山海经》已非刘歆整理的原貌< /p>


,


共十八卷


,


分 为



山经





海经



两个 部分。



山经



五卷


,


内容约占全


书的三分之二


,


主要记述各方名山大川、动植方物


,


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


各一卷


;“


海经


< br>十三卷


,


主要记载海内外殊方异国传闻

< br>,


包括《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

< p>
《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 荒西经》、《大荒


北经》及《海内经》各一卷。



由于《山海经》夹杂了大量的古代神话传说


,


历来多 被斥为荒诞


,


但书中记述的山水矿藏却


并非虚构


,


很多可以得到证实。《山海经》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


涉及地理、物产、医药、神话、宗教、民俗、巫术、民


族等多个方面


,


保存了珍贵的上古社会的资料


,


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春秋》




编年体史书,记载鲁隐公元年


(


公元前


722



)


至鲁哀公十四年

< p>
(


公元前


480



)



242


年的史事 。它的文字非常简单,每


条最长的不过


40

多字。


所以,



《春秋》


所记的文字很难看出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王安石就称

< br>《春秋》




断烂朝报




后来不少人对《春秋》进行注释。传


(


即注释


)


《春秋》 者有五家,即左氏、公羊氏、毂梁氏、邹氏、夹氏,后二家不传,


现仅存前三家





例一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夏,珲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



辛巳,取防。



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铖。



《 左传》(史料价值很高)


六十卷,十八万多字,鲁太史左丘明采各国史作。《左传》只叙 史事,不解《春秋》经义,但


以《春秋》为纲,并仿照其体例,按鲁君隐、桓、庄、闵、 僖、宣、成、襄、昭、定、哀、悼十二公次序,记载了自隐公


元年(公元前


722


年)至悼公十四年(公元前


454

< p>
年)间的春秋史。其内容广采当时各国史书及口头历史传说,删繁就简裁


编 而成。不但反映了春秋时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各方面代表人物的活动,且保存了夏商周时期的部 分史


料。汉代许多著作如《史记》、《新序》和《说苑》等,都曾以《左传》为据。



但《左传》详于记事,略于制度的记述,


既是一优点又不能不说是一缺憾。注本有: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始将《春秋》与《左传》合编为一书, 博采汉


儒解说,考订异同,自成专门之学。其后《左传》地位逐渐超过《公羊传》和《谷 梁传》。唐孔颖达作疏,一遵杜注。


《十


三经注疏》收杜注、孔 颖达等正义,称《春秋左传正义》。。另有明曹宗儒《春秋左传叙事本末》,清顾炎武《左传杜解


补正》,惠栋《左传补注》补



杜注


所遗,高士奇《左传记事本末》,焦循《左传补疏》,马驌《左传事纬》,章太炎《 春


秋左传读》等。近人杨伯骏作《春秋左传注》,有很大影响。



《诗经》



通过对和《诗经》有关的战 国竹简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今本的排列次序和篇数有问题,原书恐怕远远不止


305


篇。









俞凯《战国竹简开口说话


----


诗经将要 重新认识》



《杭州日报》


2000< /p>



8



19




《周易》




占卜用语,意义十分隐晦,很难直接作为史料应用。




但是


《易传》


是战国到秦汉时候儒生所作,可作为史料


进行研读和参考。



《国语》





记载西周和春秋史事的国别体史书


,


记 事上起周穆王征犬戎


,


下迄晋国智伯被灭


,


前后达五百余年。


所谓





,


按晋

< p>
人韦昭在《国语解》中的解释


,


即为



治国之善言





旧说《国语》为左丘明所撰。《史记》





左丘失明


,< /p>


厥有《国语》



之说。韦昭以为


,


左丘明作完《左传》又作《国语》。因此《国语》又被称为《春秋外传 》。唐宋以来


,


此说逐渐受到质


疑。现 在一般认为《国语》成于战国早期


,


作者不详

< br>,


应非一时一人之作。



《国语 》共二十一卷


,


计有《周语》三卷、


《 鲁


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 卷、《越语》二卷。所记各国史


事详略多寡不一


,


以晋国最详


,


郑国最少。全书取材多途


,


文风不很统一


,


体例亦不 严谨


,


带有明显的资科汇编的性质。在内


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辞议论


,


并采用以事引理、以事 证理方法将记言和记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国语》语言简


洁、文字质朴


,


保存了大量春秋时期的重要 史料


,


和《左传》有许多可以互相补充的地方。它善于指陈历史 形势或对重大


政治事件作出历史的总结


,


包含了不少有价值的政治见解和历史思想。《国语》开创了国别史的体例


,

< p>
后世《战国策》、


《三国志》、《十六国春秋》、《十国春秋》等史书皆为 国别体。




《战国策》


,




记录战国时期史事的国别体史书


,< /p>


记事上起前


490


年知伯灭范氏


,


下迄前


221


年高渐 离以筑击秦始皇。《战国


策》初时叫《国策》、《短长》、《事语》、《长书》、《脩书 》等


,


大约是战国末年至秦汉间人杂



采战国各国史官和


私人所记存的史料编纂而成。


西汉刘向以国为别


,


以时相次


,


除去重复


,


整理得三十三篇


,




战国时游士辅所 用之国


,


为之策



,


定名《战国策》。此后的流传过程中

< br>,


《战国策》散失严重


,


至北宋 中期曾巩作了校补。南宋初年


,


在曾巩校补的基础



,


出现了两种本子


:


一种是姚宏的续注本


(


姚本


),


另一种是鲍彪的重定次序的新注本


(


鲍本


)


。元代吴师道在鲍本的基础上


又作了补正。







姚宏搜罗当时可见的十几种本子< /p>


,


整理排定三十三卷


,

< br>与刘向校订后总数相符


,


共十二国策。姚本计有


:


东周一卷


,


西周一卷


,


秦五卷


,


齐 六卷


,


楚四卷


,


赵四卷


,


魏四卷


,

< br>韩三卷


,


燕三卷,宋、卫一卷,中山一卷。而鲍本则打乱 刘向


校订的篇章安排


,


按国别分为十卷


,


各国之下又以君王世次为序。



《战国策》属以记言为主的史书


,


内容主要 是战国时期


各国说客辩士的策谋权变及政治、军事大事和各国关系。它善于述事明理


,


大量运用寓言、譬喻


,

< br>语言生动


,


富于文采。虽


然书中 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


,


但其仍是研究战国社会的重要史料。




《三礼》



《仪礼》


(约成书战国初期或者中期)


内容主要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


其中今天 我们所能见到的体现



亲亲尊尊



原则的礼仪,


《仪礼




丧服》最为详细明确,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血


缘关系,而且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礼记》



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


者不止一人,


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


其中多数 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


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周礼》又名《周官》


是三礼之首,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

< br>而成。


《周礼》共分六篇,包括



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 br>春官宗伯





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




< p>
冬官司空



。其中,


“< /p>





一篇早已 散佚,西汉时补以



考工记



,称为



冬官


考工记< /p>




研究先秦科技史的重要文献


)。全书共分四十二卷。



< br>于《周礼》的作者,众说纷纭。基本上可分两大类:第一类认为是周公旦所作,肯定此书的价值,称之为< /p>



周公致太平


之迹





太平经国之书



。但也有人认为虽为周公所作,但未曾付诸实行或局部为后人添入。



?


第二类认为


非周公 所作,认为是西汉晚期刘歆校书时,加以整理补充而伪造成书,或与


王莽


合作窜改,以致对此


书的价值持否定态度。


还有人认为


既不是周公所作,又不是刘歆窜改,而是出于他人之手,作者可能是一人,也可能是


许多人。时间为西周初,晚至西汉之末。近代学者根据考古出土文物的周秦铜器铭文所载官制 ,参考该书中的政治、经


济制度和学术思想,


基本上可以断定为 战国时代的作品


。《周礼》是记载古代设官分职的政典,共记载了王室大小官

< p>
377


名,并详列各官的职权。书中保存了不少


西 周



春秋战国


时期的重要史料,如井田 制、分封制以及秦汉的


五刑


、田


制、乐 舞等。还记载了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包括纳税、负担力役、兵役,每家一兵,不仅战时要作战,而且每年要进行< /p>


四次军事演习等。此外,还有农业、工艺、礼俗等方面的史料。有关《周礼》的著疏,主要 有


东汉


郑玄的《周礼注》,


唐贾公彦的 《周礼正义》,清


孙诒让


的《周礼正义》等。

< br>



《新序》



十卷



,(汉)刘向撰



,宋刻本



。《新序》采集舜、禹时代 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杂事、刺奢、节士、善谋四类编


纂,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 策》、《史记》等颇有出入。原本三十卷,至曾巩时则已残缺不全,经曾巩的整理和


校订 ,保存了十卷。此本刻于南宋高宗朝。曾经钱谦益、季振宜、徐乾学、黄丕烈、汪士钟、杨以增、周叔弢等藏书大


家递藏,至为可宝。今藏国家图书馆。



《说苑》




西汉


刘向


撰。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 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


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 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


经宋


曾巩


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 、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


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 、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分类纂辑


先秦


至汉代 史事传说,


杂以议论,借以阐明


儒家


的 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



《史记》《汉书》



《吴越春秋》



东汉赵晔撰,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


《隋书》和新旧 《唐书》均著录为十二卷,至《宋



·


艺文志》则只著录为十卷,当已有亡佚。该书今存十卷,前五篇述吴事,称内传,计有《吴太伯传》



、《吴王寿梦


传》、《王僚使公子光传》、《阖闾 内传》、《夫差内传》,记载了从太伯立国到夫差亡国;后五篇述越事,称外传,


计有《 越王无余外传》、《勾践入臣外传》、《勾践归国外传》、《勾践阴谋外传》《勾践伐吴外传》,记载了从大禹< /p>


治水到勾践称霸后传八世失国。其中,于越王勾践谋吴事记载尤详,几乎占了全书一半的篇 幅。























《古史考》




谯周是我国三国时期的


< p>
通才达学



,所撰《古史考》

(已佚,有辑本)曾



与《史记》并行于世



。《古史考》


乃通考古史,而非专纠《史记》之谬; 除考史之外,还多考古制,并兼杂考。其对《史记》的考辨,除纠史之外,还对


部分记载 不详的地方有解释性的补充与说明,对地名有所考究,对太史公论赞亦有纠驳。其考多确实可信,有较高学术


价值



《帝王世纪》






皇甫谧专述世系、年代及事迹的一 部史书,所叙上起三皇,下迄汉魏。内容多采自经传图纬及诸子杂书。载录了许多


《史记 》及两《汉书》阙而不备的史事,博而有据,足资考稽。



《通鉴外纪》






共十卷,起西周共和庚申(前


841


年),至威烈王二十二年丁丑(前


4 02


年)。是北宋刘恕作品。刘恕在编辑《资治通


鉴》期间,不 满意司马光《通鉴》文不起上古,只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后的大事。于是写是书。这部书常舍《左传》


而取《国语》,又多取先秦诸子书的史料,失之于滥,且未加考证,是其缺点。

< br>


《古史》


苏辙《古史》是北宋中期义理之学兴起后出现 的一部重要上古史史著,是书不仅补正了《史记》所存在的某些疏


略和讹舛,于《史记》 有拾遗补阙之功。




《皇王大纪》八十卷



绍兴十一年


(1141)


,胡宏作成。此书编年而著。起自盘古。终于周赧王。 研究先秦史学有一定参考


价值。



《路 史》


47








(



)


罗泌


撰,前记


9


卷,后记


14


卷,国名记


8


卷,发挥


6

< p>
卷,余论


10


卷。此书为


杂史


。路史,即大史之意,记述了


上古


以来有关


历史



地理

< br>,


风俗



氏族

< br>等方面的


传说



史事

< p>
,取材繁博庞杂


,



神话


历史


集大成


之作


.



秦汉史史料专题



一、史料特点



1

、史料范围扩大,种类增加,经史开始分家。



2


、出现《史记》和《汉书》等史学巨著,史书主要有私人修撰。



3


、首创纪传体,为以后正史奠定基础。



《史记》



1


、重要(略)


2


、缺陷


-------


文学色彩 比较浓厚,列传尤其如此,作为史料要注意鉴别。



《汉书》



1


、重要(略)


2


、缺陷


-------


史学观点 比较保守,竭力美化封建统治者,大肆宣扬正统思想,文句艰深,不易通晓。



《后汉书》



1重要(略)



2没有食货志



《汉纪》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9 20: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23775.html

史料学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