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第二十二集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9 18:45
tags:

-

2021年2月9日发(作者:死机英文)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二十二集)



蔡禮旭老師



2013/11/2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


03-004-022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 br>我們課程從


《群書治要》


當中看



歷代皇帝沒有不尊師的



「師


嚴而後道尊,道尊而後民知敬學」


。尊重老師,


進而尊重道德學問,


那每一個人就有智慧、就有德行,天下才能夠安定。所以這幾節< /p>


課我們談的主題是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



上節課是第七個重點


「自


我教育的重 要性」當中第四個要點: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 p>


在「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中,我們又分為三項跟大家做深


入的交流、探討。盡自己的本分,在為師的角色上,要「作之君,


作之親,< /p>


作之師」



延伸開來,扮演任何一個角色 ,要扮演得圓滿,


要讓人家接受、信服,這個


「君親師」


的精神都要能夠到位。


「君」



以身作則;


「親」


,愛護,不棄不捨;


「師」


,循循善誘,機會教育。


< br>而為師者,他也為人臣子,他也為人弟子。尤其我們這個時


代,縱使在學校從事教 育工作,我們所接觸到的師範學院的培訓


也是只有四年的時間。像我自身在學校服務之前 ,我是讀師資班,


是大學畢業之後再讀一年的教育學分,讀了一年,人家就叫我們


老師了。看著我們老祖宗的經典,被人家叫「老師」


,戰戰兢兢,


如履薄冰。為什麼?德不配位,名不符實。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p>


也」


,傳什麼道?授什麼業?解什麼惑?甚至於自己人生還有很多


疑惑不能解決,自己都不能度,怎麼去度別人?自己都不能覺,


怎麼去覺悟他人?所以從事教育工作要名符其實,自己在經典當


中要下大的功夫、不斷的 深入才行。而且首先要具備一個做弟子


的態度,假如我們今天在學校教學,覺得自己已經 可以是老師了,


那這個就已經我們自身沒有自知之明了。自己都不明,怎麼去啟


發別人的智慧呢?所以人貴自知,自己的程度到哪裡,自己心裡


有數。< /p>



我們在這個時代,兩、三代人忽略了聖賢教育,我們都是補


習的狀況,更要從根本紮根做起。所以這個「敦倫盡分」當中,


為人 弟子的本分要做到。我們跟大家分享到,要主動發問,有不


懂的地方要詢問。其實這個是 《弟子規》當中對追求學問的一個


基本態度,


「心有疑,隨札記 ,就人問,求確義」


。我們聽到這句


話,大家都點頭、都認同。 那請問,上個禮拜七天過去了,我們


面對那麼多人事物,有沒有不了解的地方?針對不了 解的地方,


有沒有請問經典、有沒有請教他人?假如沒有,那這句話還是知


識。



為什麼我們不去主動的請教他人?因為我們覺 得還有明天,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 br>,所以這


種主動學習的態度不足。再來,利益他人的心不切。學聖教,

< p>
「慈


悲為本」


,要利益人的心很切,我早一天明白 ,我早一天可以利益


孩子、利益他人。總是要在遇到的事情當中,清楚自己的心不足


在哪裡,這個毛病出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個行為,心需要在哪


方面 去修正、去提升。孟子說到: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矣 」


。真正的真心,應該念念要利益他人,那就要主動提升自己、


主動突破自己,這個是愛人的表現。



不只是為人學生



為人弟子


(我們是聖賢弟子)



還有為人臣,


在學校裡面我們面對校長,我們也是為 人臣。其實我們想一想,


我們到底要教給我們的學生什麼學問?我們要教給他,首先我們


要明白這些學問,進而要去做到這些學問。假如我們自己沒有用


心去做,知行不合一,學生要信任我們也不容易。



而學什麼呢 ?「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


,倫常不外乎


五個關係,在 家有三個倫常關係,出外延伸出君臣(領導跟被領


導)


,還有朋 友關係,家裡面就有夫婦、父子、兄弟,這個五倫,


學問沒有超過五倫關係的。


假如我們在學校裡面跟領導都處不好,


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懂得怎麼「君仁 臣忠」嗎?所以這一些都是值


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今天假如一個老師,他在家裡的倫常關 係都


處不好,他每天甚至還要帶著情緒到學校去,可能學生還要受池

魚之殃。大家求學過程當中有沒有經驗,某某老師今天走進來,


學生說:

< p>
「小心一點,今天好像有點暴風雨的前兆。」那我們在講


台當中就表不了法 了。


「學問深時意氣平」


,我們在講台上常常讓


學生感覺帶著情緒,甚至於言語當中還會針對五倫關係批評、發


脾氣,那已經沒 有辦法給孩子學到怎麼人與人和睦相處了。



夫子有一個精神, 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一定要時時能夠這樣


去期勉自己:


「聞善必 躬親行之,然後導之」


。聞到好的教誨,必


然自己,這個「躬親 」就是親自去落實了、做到了,然後去引導


學生做到。這是以身教來做示範。

< p>


那這個態度對於我們接下來談的第三個部分,就是一個為師


者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他怎麼去對人、怎麼對事、怎麼對物?


他對人的態度 ,可以是隨時隨地都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什麼時候


是教育?可能有人會覺得上講台才是教 育,當父母的人覺得把孩


子叫到面前來,就是開始教育他。其實,一舉一動潛移默化都在


影響;甚至於沒有見到孩子,光是思想波都會影響。之前有跟大


家講到一個例子,有一個母親本來學習傳統文化挺認真,有一陣


子看韓劇(不看韓劇好像 還要有一點定力才行)


,結果就迷了,看


到三更半夜。突然發現 她的女兒在學校不認真學習,都在偷看小


說。她在那裡看韓劇也沒讓她女兒看到,但是她 這個不認真的念


頭就影響到她的女兒。所以父母跟子女是連心,確實如此。



我們上一次跟大家就「對人」談到,第一,知恩報恩、飲水


思源,這個是做人的大根大本。



第二是愛敬存心。不 管任何時候,哪怕是跟人有摩擦、衝突,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有沒有尊重對方?有沒有愛護、為他


設想?這個愛敬之心「不可須臾離也」


,要時時能提得起來,不然


學聖教會學成應付。你對某些人尊重、某些 人不尊重,這不學成


不平等、學成大小眼、學成傲慢了?瞧得起的就尊重,瞧不起的


就不尊重,這樣學是學偏了。不只對人平等恭敬,任何時刻也要


平等 恭敬。老師看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恭敬,老師不看我們的時候


我們還是要恭敬;在眾人面前 要恭敬,自己獨處的時候也要恭敬;


上班的時候要恭敬領導,下班的時候還是要恭敬領導 。不然就學


成做樣子,應付給人家看。



第三,我們提到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


互助合作。其實這些對人 的態度,說難,不難做到;說簡單,也


不容易。關鍵在哪?能不能放下自我,念念為別人 著想,這樣就


不難做到。不然以自我為中心,容易放縱自己的念頭跟言行。



第四點,我們提到要離愛憎、離好惡,要平等恭敬、平等慈


悲。



第五點,


有一句跟大家 共勉,


「別人錯的,


也是對的;


我對的 ,


也是錯的。


」這樣的存心,他懂得寬恕,懂得時時觀自己的心 有沒


有偏頗、有沒有高下、有沒有傲慢。其實,我們的心偏了,又有

什麼資格去講他人、去論對錯呢?所以必然我們自己先做好了,


自自然然感化他人< /p>




「正己化人」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處事態度。



比 方,我們可能在跟人談話當中會談到,


「哎喲,那個人買那


個名 車,要幾十萬呢。」我們可能接話,


「有什麼了不起,我才不


稀 罕那些東西,我安貧樂道,我不追求那些虛榮的東西。」別人


在貪物質,其實我們講這些 話的時候,自己有沒有在貪呢?還要


標榜自己挺高尚的,不追求那些東西,可能我們當下 也在貪這個


高尚之名。所以看別人貪的時候在批評別人貪,可能當下我們也


在貪。所以蘇東坡先生那個公案很好,


「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

< p>
中有糞,見人是糞。


」心裡面沒有貪瞋痴慢,遇到人家貪瞋痴慢,


他不會起現行,他遇到這個緣不會起現行。



比 方說一個人跟你講話很傲慢,你可能他一離開,說:


「有什


麼了 不起,就是碩士畢業而已,有什麼了不起。


」其實我們在講這


個 話的時候傲慢心也起來了。比方說,


「你不要生氣好不好?你講


話小聲一點!」我們在講別人的時候,我們自己不也是沒有做示


範嗎?我們也動氣了。所 以聖賢學問用功處在「善觀己心」


,時時


能洞察心念是覺還是迷 、是正還是邪、是清淨還是染著。



第六,跟大家談到處事不猜 疑。當然,我們在跟大家探討這


些處事的態度,我們當下在吸收,心態也要對。比方,我 們說知


恩報恩,那是自己做知恩報恩。不然我們懂了這個理,又去看別

< br>人的過,他沒有知恩報恩、他沒有愛敬存心。所以學聖教的人求


之於己,不要求別 人,


「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 /p>


我們不猜疑別人,但是遇到別人猜疑我,


「嚴以律己,寬以待


人」


,別人猜疑我了,反求諸己。


「君子恥 不修」


,這句話在《群書


治要》


當中也 有,


「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


恥不能, 不恥不見用」


。君子羞恥自己沒有真實的修養,不羞恥別


人誤會 他、侮辱他。別人誤會、侮辱我們就動心了,那哪來的修


養呢?


「受侮不答,聞謗不辯」


,才是功夫。我們要重實質的東西,


而 且對於什麼該羞恥、什麼不該羞恥要搞清楚,人會覺得說被別


人瞧不起很羞恥,不是的, 做不到聖賢的教誨才是真正要羞恥的。


「恥不信」


,羞恥自己沒 有做出讓人家相信的事情、言行出來,不


羞恥自己做到了但別人還是不信任我,我們已經 心安理得,不去


強求,日久見人心。我們不能人家一個不信任,我們就跳起來了,


那是變成什麼?強求別人、要求別人要相信我們。任何事情要讓


它水到 渠成,不是強求來的。


「恥不能,不恥不見用」


,羞恥自己


沒有能力把這個事情、把這個位置扮演好,不羞恥別人不給我這


個機 會。所以在每一個當下都是要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



比方在 一個活動當中,沒有被派到重要的工作任務,那你很


傷心,


「這 個工作一定要給我做,你不給我做,我就不幹了,我就


不學了。」那是很在乎表現,這個 心態都不對啊。有機會,別人


可以做的,讓給別人,沒有問題。你今天沒有表現的機會就 說不


幹了,那叫威脅領導。我們剛剛說這個心念止在哪,自己清楚不

清楚?這種心態在情緒用事,所以主管不用我們是正確的。你要


成就一件事情,要為 大局著想,不能常常動氣。所以當自己不被


理解,或者不被重用的時候,反而應該回過頭 來反思自己有哪裡


不足,這樣會更上一層樓,不會在那裡鬧情緒。



我們上一次談的第六點,不猜疑,但不要求別人要信任我。


而為什麼不猜疑?因為學聖教的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他相


信每個人都有本善,所以對人不會有成見。縱使在發生事情的時


候,因為對人沒有成見 ,不會妄下判斷。我們看到一個動作、一


個情況,


「他一定怎樣 怎樣」


,那個都已經內心對人家有成見,太


武斷。要充分了解情 況,


然後不要造成誤會。


真正充分了解情況,

< br>對方真的有錯呢?那也沒有成見,為什麼?「苟不教,性乃遷」



那是他後來染上的習氣,不是他的本性。所以相信人有本性,對


每一個人,他始 終保持信任。跟對方有緣,更要進一步盡自己的


道義,因為他本性迷失了,他現在貪心做 主、瞋恨做主,所以這


個時候是做《弟子規》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 p>
昨天有朋友跟我交流到說,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 br>」我


說,這個「不見世間過」


,是心上沒有他的過,沒有 把他的過放在


心上,那變成成見了,但是不是不清楚是非對錯。你今天看著孩

< p>
子在那裡發脾氣,然後你說,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那你


看你的孩子以後會怎麼樣?


「我老子都不敢管我 了。」


那還得了?


所以我們依文解義,不能依這個文字的相去解 ,要依它的義理去


理解。心上沒有成見,始終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 br>,但是很清楚


判斷,這不叫分別,這叫「了別」是非善惡,了了分明,清清楚


楚自己的職責在哪,有幾分緣分,就盡幾分力量。所以法是圓融


的,


「不見世間過」跟「善相勸」是相融的。


我們接著跟大家談第七點,處事要懂得包容。今天是印度教


的印度同胞們過年,是吧 ?好,我們應應時節,以我們印度教的


教誨來談這個包容,那當然頗具意義。為什麼?因 為這個大時代


比較紛亂,可謂空前的亂世,這個一點都不夸張。你看現在家庭

< p>
的矛盾,以前沒有這麼嚴重過;現在翻開報紙多少地方發生戰爭;


還有天災 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我們在這個大時代都有責任,


「天


下興亡 ,匹夫有責」


,這是讀老祖宗聖賢書應該有的心量,沒有這


個心 量,我們的書就白讀了。


《大學》告訴我們,


「古之欲明明德< /p>


於天下者」


,是以這樣的心來學這一部《大學》

< br>,


「先治其國;欲治


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我 們不誠意正心,這個心怎麼去


包容別人?那怎麼達到真的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沒有把自 私自


利放下,怎麼去包容別人?沒有把是非對錯放下,怎麼可能不跟

人對立呢?



師長跟我們前首相敦馬哈迪先生曾經交流過, 兩位長者都是


胸懷天下的仁者,他們見面一開始談的就是世界和平的問題。這

< p>
一段話大家都聽過吧?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國家與國家和睦相


處、平等對 待;種族與種族和睦相處、平等對待」


,這個在我們馬


來西亞應 該很有感受,好幾個種族、好幾個宗教生活在一起,


「政


黨與政 黨和睦相處



平等對待



宗教與宗教和睦相處



平等對待」

< br>。


而現在宗教徒佔全人類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師長說從宗教徒先


開始帶頭,這個世界是慢慢可以走向和平、安定的。



那跟我們當前處事待人接物很有關係,我們要互相尊重、互


相學習、互相包容。那他們這 些種族、宗教當中好的教誨,我們


也認真學習,在談話的時候彼此讚歎,大家就很歡喜。 因為你很


尊重他們的經典、他們的聖賢。


「敬其父則子悅;敬其 兄則弟悅;


敬其君則臣悅」


;敬耶穌則基督教徒悅;敬阿拉則伊 斯蘭教徒悅;


敬這些宗教的經典,他們的宗教徒都歡喜。那剛好這裡有一句印

< p>
度教的教誨,這個也是包容,叫:


「高貴的心靈是把自己奉獻給促


進他人平靜快樂」


,人心靈高貴在哪?「奉獻給促進他人平靜快


樂」


,他們體會這個是生命的意義,所以助人為快樂之本,這人生


的意義,


「即使這些人曾傷害他。」



人與人的相處,要真心對待,這個不是交易,不是說對方對


我好,我才 對他好,這是我們做人應該如此,要愛敬對待別人,


不會因為任何的情況而改變。假如我 們改變了,那我們就變心了,


就不是用真心了。清朝有一個神醫叫喜來樂,他有說到,< /p>


「今天有


一條狗受傷了,那我是當醫生的,救死扶傷是我的本分, 我把那


條狗給治好了。有一天牠心情不好又咬了我一口,結果沒多久牠

< br>又病了,我治不治牠?」這個就是每個人回到自己內心深處,愛


敬對人是我做人的 根本,怎麼會因為他的態度而改變?那我是利


害心,不是道義的心,那我學聖教學了這麼 多年,不是白學了嘛,


義跟利我都分不清楚,


「君子喻於義,小 人喻於利」




還有一句伊斯蘭教的,


「在憎恨與喜悅的日子說公道話;接濟


與我斷交的人;照顧與我 絕情的人;原諒對我行不義的人。


」您看


那個包容心有多大。我 念這一段話的時候,感覺想到《了凡四訓》


說的,行仁愛大道要「先難」


,要從最難的地方下功夫,這句話不


容易。人要在憎恨,你對他有怨恨,可是你 講話還要公道;你很


喜歡他,你很高興的時刻,你也要講公道話。那個心要時時保持


公平、平等,這是功夫。



你要接濟跟你斷 交的人,其實也對,他都跟你斷交了,冤家


宜解不宜結,剛好遇到他有大難的時候,你去 幫助他,不都化掉


了嗎?「照顧與我絕情的人」


,實實在在講, 人沒有愛哪有絕情,


是吧?你會不會去面對路邊的一個人說,


「 我要跟你絕情」?他會


覺得你腦子有問題。但是回過頭來再想想,孔子有說:

< p>
「愛之欲其


生,惡之欲其死。」你喜愛他的時候,他什麼都好,什麼都幫他


想;發生了一件事以後怎麼看他怎麼不順眼,甚至於還詛咒他。


他有沒有問題暫且不論,我們的心也變得太厲害了。所以回頭想


想,這個絕情還是因為我 們有愛憎,他的行為我們很不高興,這


個愛就起化學變化了。



孟子那句話,我們時時觀照,


「求其放心」

,迷失的真心,把


它找回來。我們因為境界而改變了處事的態度,這個都是真心迷< /p>


失掉了,所以要「照顧與我絕情的人」


。他與我絕情,我不與他絕


情;他不跟我和,我跟他和;他跟我斷交,我不跟他斷交,保持


自己的真心,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因為實在講,他生氣、 怨


恨,那也是一直在變化,也不是真的。只要你堅持對他好,慢慢


的他就知道,原來你是對事不對人;假如他生氣了,你也看他不


順眼,那這個梁子就愈 結愈嚴重了。



「原諒對我行不義的人」


。這些道理好像都是相通,


「別人錯


的,也是對的」


,他對我不義,因為他沒有學,


「人不學,不知義」


怎麼沒學我們都不原諒他,那我們不學成苛刻了嗎?可能我們又

< br>說了,


「他有學啊,學了十年了!


」他學十年都學成這樣 ,不是比


沒學更可憐?你看這念頭一轉不就天下太平。為什麼轉不了?因


為我們執著,因為我們對立。因為我們一對立,就沒有設身處地,


沒有想到他的 家庭背景,沒有想到他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想到


他未來的淒慘可憐。你從過去看、從未 來看,你對任何人不會對


立、不會怨恨的。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9 18: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23036.html

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第二十二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