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9 06:04
tags:

-

2021年2月9日发(作者:igrt)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目录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 .................................................. .................................... 1


耻感文化


................................... .................................................. ..................................... 1


比较


.................................... .................................................. ........................................... 3


罪感文化


............................ .................................................. ............................................ 3


许兰:耻感文化溯源


.................. .................................................. .................................... 6





耻感文化







所谓


“耻感文化”


是海内外学者对我们东方 文化的一种概括,


这个概括主要是针对


我们的儒家文化而作的。 它的提出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对应的。



[1]




顾名思义,


所谓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


特征是这种文化中的非常


在乎别人怎么说、


怎么看、


怎么议论。


故其行为将被以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


约、支配,即具有“耻感文 化”特征的人多由别人左右着自己的行动。从另一个层面讲,在


耻感文化下培育出的像极 了工业生产中从流线下来的一件件大同小异的产品,


缺乏自己的个


主张,更多的心态是一种随大流、少数服从多数。





中的道德观念中在关于耻辱方面有较强的社会倾向。


如果大多数觉得这是对的,



么即使你自己坚信 这是错的,为了自己的“廉耻”


,也多半会随声附和:


“这是对 的。


”即真


正的耻感文化是靠外部的约束力来实现的,


一旦失去了外部约束力,


或外部约束力发生改变,


那么便必然会导致众多的社会畸形。




背景






中国文化曾被称之为“耻感文化”


, 因为古代文化经典一再把“知耻”作为中国人


为人处世的最后底线,而“礼义廉耻”四字 格言又把“耻”字作为归结。耻感,是法律之外


的集体内控力,但在当代中国,特别在文 化人中间,已普遍麻木。这一点,在批判余秋雨先


生的事件中,


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


其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曾被迫在报纸和法 院向余先生正


式道歉,


但道歉过后又转身继续诽谤,

< p>
那些报刊也没有感到有任何不妥;


又如,


那个不断 对


余先生的文章


“咬文嚼字”


的人受到 读者严厉质询,


因为余先生书上并没有他伪造的那些问


题,他居 然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轻松地一笑,说:


“我是想当然!


”凭 着“想当然”就写了


那么多文章、出了那么多书,实在是创造了中外文化史上的某种纪录 。





作为 “耻感文化”的子民居然变得如此不知羞耻,根子不在他们。那么多报刊凭借



“政府喉舌”



“党的喉舌”

< br>的身份糟践一个无权无势的个体文人达十年之久,


鼓励了那批

诽谤者有恃无恐,不再言耻。





这种心理背景,


也就是那么多人天天制造假酒、


假药、


假奶粉而毫不知耻的共同原


因。


那些疯狂的制假者一旦案发会被判刑,


但是,


为他们作 了


“不再言耻”


的示范的文化人,


却还 很安全地活跃在媒体上,继续示范。




本质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 资料分析后,给日本


文化类型下的定义。


在二战结束前夕,


日本战败投降已成定局,


美国军方为了准确掌握日本


社会特质,


便于战后选择适当的方式对日本进行占领和管治,

< br>委托鲁思·


本尼迪克特研究日


本社会文化以及分析日本民 族行为方式。


由于当时战争尚未结束,


她本人无法亲身到日本实


地考察,


研究结论主要是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

< p>
日本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以及与日本军


俘访谈得出来的。

< br>由于在二战之前,


日本民族的残暴根性尚未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


她所研


究的文学和艺术作品远远不能反映日本真实面目,


又由于美国和日本两国的台底交易,


二战


期间日本的大部分战 争罪证被隐匿或销毁,


直至战后多年,


这些证据才慢慢被披露或 挖掘出


来,


所以当时的本尼迪克特根本无法掌握历史真相的万分 之一,


更无法义客观的眼光审视日


本民族特性,


“耻感文化论”就自然难免失之偏颇。




耻感心理





按照一些心理学家的划分


,


人的内在情 绪制裁大致可分为


“耻感”



“罪感”


两类。


与西方社会的“社会化”主要体现为“罪感取向”不同< /p>


,


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的“社会


化”


主要体现为


“耻感取向”


< p>
若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和评价不佳


,


作为主体道 德良心的


“超


我”


便会产生耻感。


东方社会的


“耻感文化”


体现的正是这样一 种特别注重他人反应和评价


的文化。古代中国的“耻感文化”强调外在的约束力


,


即主要表现为他人对主体行为的反应


和评价。


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为他人所敬仰


,


为群体所钦佩


,


就会产生荣誉之感


;< /p>


反之


,


一个人


感 觉自己的行为为他人所鄙视


,


为群体所贬斥

,


就会产生羞耻之心。


孟子所说的君子三大乐事

< p>
,


其一为“仰不愧于天


,


俯不怍于地”


(


《孟子·尽心》


),< /p>


这是耻感文化的典型表现。这里所谓


的“天”和“地”显然都是虚 幻的


,


真正使人感到愧怍的是主体之外的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 /p>


应和评价。




耻感文化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儒家和法家


,


都非常强调“知耻”的重


要性。耻感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儒家 强调


:


“耻”意识是道德的基础


,


“羞恶之心


,


义之端也”

< br>(


《孟子·公孙丑》


),


并把“ 礼、义、廉、耻”称为四德


,


当作为人处世的根本。

< p>
《礼


记·哀公问》曰


:


“ 物耻足以振之


,


国耻足以兴之。


”孟子 又说


:


“人不可以无耻


,


无耻之耻


,


无耻


矣。



(


《孟子·尽心》


)


他甚至认为


,


“无羞恶之心


,


非人也。



(


《孟子·公孙丑》



)


宋代著名


理学家朱熹说


:


“人 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


《朱子语录· 卷十三》


)


清末的龚自珍将个人的知


耻 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


,


提出了著名的“廉耻论”


。他指出


:


“士皆知有耻


,


则国家永





无耻矣


;


士不知耻

,


为国之大耻。



(


《明良论二》


)


由此可见


,


儒家不仅早就认识到耻感


在指导和制约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 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


并将其视为修身齐家、安邦治国

< p>
的有效手段。法家虽然主张“信赏必罚”


,


以“专 任刑法”以臻于治


,


但其在强调法治、主张

“一断于法”的同时


,


也同样重视“知耻”对治理国家、安 定社会的重要性。如《管子·牧


民》篇就认为


,


“国之四维


,


礼义廉耻。四维不张

,


国乃灭亡。四维张


,


则君令行< /p>


,


故省刑之要在


禁文巧

< br>,


守国之度在饰四维。


”由此可见


,


管仲虽为法家之代表


,


但他对于廉 耻观念也是相当重


视的。





中国古人将“耻感”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

< p>
,


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


,


对国人


的行为和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国家制度的设计。耻辱刑就是


统治者运用耻感文化对国家 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与肉刑、


自由刑等通常意义的刑种有


明显区别的是


,


耻辱刑的制刑目的正在 于希望激活罪犯的耻辱感


,


使其感受到罪恶、耻辱进而


对自身行为感到懊悔、自责并寻求宽恕、愿意赎回和补偿


;


同时


,


对其他人也有一种明显的警

< br>示作用。孔子说


:


“太上以德教民


,


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


,


导民以 刑。



(


《孔子家语·刑政

< p>
第三十一》


)


东汉陈宠亦说


:



礼之所去


,

刑之所取。


失礼则入刑


,


相为表里 者也。



(



后汉书·



宠传》


)

< br>耻辱刑正是古代统治者把伦理道德与法律制度有机结合的产物


,

< br>体现了统治者把


“礼”


与“刑”融为一体


,


“以法辅德”



“以德彰法 ”


,


以期实现“制礼以崇敬


,


立刑以明威”的治国


理念。




比较






“耻感文化”是在区别于西方“罪 感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鲁思认为:提倡


建立道德的绝对 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


这种社会可以定义为


“罪感文化 ”


社会。



然她没有直接定义“罪感文 化”


,不过将其基本特征与“罪感文化”作了概括比较:


真正的


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来行善,真正的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恶在内心的反映来行善。





罪感文化社 会的人们按照心中的绝对道德命令生活,一旦犯错,即使别人毫无察


觉,也会痛苦自责, 所谓“耻感文化”社会的人依照外人的观感和反应来行事,只有当被


发现时才有羞耻感, 失去外来强制力便要瞒天过海,是缺乏自省力的文化。


日本人在二战

中的行为固然远远低于“耻感文化”所蕴涵的道德水准,不过并未脱离“耻感文化论”所指

< br>斥的终极思想本质——


不存在恒定的德行标准,即毫无道义可言。





其实,


自人类学会用树叶来遮盖耻部开始,


耻感就已存在于人类的心灵,


并作为人


类区别于野兽的特质,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 史中发展出更高级的文化,


而在人类文明高度发


达的现代社会, 鲁思却用“耻感”来定义日本文化类型,以区别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和中


国的“忠恕之 道”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


已经把日本文化的倒退本质揭露 无遗。






罪感文化








所谓“ 罪感文化”


,就是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其发展人的良心的社


会可以定义为罪感文化。


从这个定义上来理解,意思就是

在“罪感文化”社会中,人如果


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就会感到是有罪的。


这一点,与我们惯常所认为的“天主


教”中的“人生来是有罪” 的说法略有不同。但也还是能够从“罪感文化”的定义中得到解


释,因为人类的始祖—— 亚当和夏娃一开始便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


,听信了蛇的


谗言,偷吃了禁果,犯下了罪恶,并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9 06: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19354.html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