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介对于当代受众
的影响分析
摘要: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
/p>
数字报纸、
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
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
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媒体被形象
地称为“第五媒体”
。
随着新媒体的使用,人们生活在一个
“
符号世界在形式与内
p>
容上发生了变化
”
的新媒介传播环境里。新
媒体传播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
生存状态和思维方式,从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诸多
影响
。
关键词:
新媒体、受众、互联网、信息
一、
新媒体特点介绍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
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
“相对于
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
体
(
电视、广播、
报纸、通信
)
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
p>
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
①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
同时,
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
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
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
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
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
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
点对多点”
。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
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
进行大众传播;
‘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
传播的
‘小众化’
”
。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
“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
免费,
这对传
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
”
张毓强还以
“伦敦爆炸案”
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
< br>“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
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
p>
‘报道’
了灾难现场状况。
这些照片很快<
/p>
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
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
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
二、新媒体对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
新媒介环境下,
媒体在传播观念、
采访
报道方式、
发行传输方式乃至其物质
存在形式及其与受众的关系
上都带来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
影响。
p>
从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上来说,
传播的渠
道变多,
信息传播的畅达性大大提
高,
在新媒介的影响下,
“世界是平的”
。
电子媒介的传播速度是纸制媒介说无法
企及的,
一条消息能通过
多种渠道,
以最快的方式传达到世界各地,
地球正在以
最快的速度向“地球村”靠拢。
在传播理念和
处理与受众的关系时,
媒介本身也应更新自己的观念。
从技术<
/p>
角度看,
新媒介只是一种传播手段,
但从
社会关系的角度看,
传播者与受众的关
系已发生了变化,
“网民”已成为有影响力的受众主体,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文
化素质,
这就要求传播者不能再把受
众当成无差别的整体,
而是应该针对受众的
不同群落和不同层次
,
分别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
由于传播的双向性、
互动性变
强以及受众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受众不再是一味被动的“靶子”<
/p>
,他们变成个
性、
观点鲜明的个体,
p>
有时甚至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
这就要求在处理与受众关
系时,媒体应一改往日“无冕之王”的派头,而应把受众当成一个平等的叙述对
象。
三、新媒介对受众生活的影响
新媒介
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简而言
之,
< br>可以归纳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上,
新媒介的发展
提升了受众对政治
民主的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受众应对危机传播
的能力;
微观上,
新媒介对受众的
生活
以及建构新的日常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媒介为信
息交互平台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提供了受众了解和接受更多
信息的机会,
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
改变了
传统媒体中由传
者到受众的单向传播模式。
新媒介信息传播渠道
更加多样,
受众接收信息更加畅
通,从而加强了公共信息的透明
度②。
由于新媒介本身自产生之日起就有的商业化和娱乐化思
维方式,
工作与娱乐
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
工作与生活也越来融合在一起。
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介了解
时
事新闻、
查看证券行情、
购买商品甚至是交友恋爱。
随着不断融合的媒介越来
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众正在有意无
意受到媒介的影响。
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也在新媒介环境下发
生改变,
在乘车途中、
等候电梯和
在电
梯中等。遇到困难时,受众可能会向媒体求助,这是新的媒介环境下,受众
使用媒介方式
发生的质的变化。
当受众有精神的或身体的疾病以及生活中的其他
困难时,
往往会选择比传统媒体更为安全和隐匿的新型传播渠道来咨询这些难以
启齿的问题,
传者和受众都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
与此同时,
受众的问题往往通
过媒介能得到解决,媒介也拉
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四、新媒介对于受众的行为方式的影响
人的感觉
——
一切媒介均是其延伸
—
—
同样是我们身体能量上固持的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