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描写场景
第一个方法:先写点,然后写面。由点到面。例如:
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
(点)这
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
,
这雄
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
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大江南北,
使全中
国人民的
心一齐欢跃起来。
(面)
<
/p>
在“宣布成立”这个场面中“点”是什么?“点”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面”是什么?
“面”是首都人民欢呼雀跃。
第二个方法:先总写后分写。例如:
放风筝
风筝比赛开始了,
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飞上瓦蓝的天空。
//
(总写)
嘿!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马褂”
< br>、
“单脚燕”
、
“蜻蜓”
、
“金鱼”
、
“蝴蝶
”
、
“孙
悟空”??(分写一)它们在
空中各显神通,使人目不暇接。你瞧那翩翩起舞的
“红蝴蝶”多艳丽,它好像在骄傲地说
:
“蝴蝶中间我是王,我的美丽谁也比不
上。
< br>”
(分写二)你看那猴王“孙悟空”多神气,手举金箍棒,两眼烁烁放金光,
p>
扶摇直上。
(分写三)其中,王卫民扎的:
“黄马褂”放得最高。他沉着、冷静,
时而慢慢向后退,
时而使
劲向后拉。
风筝好像领会了主人参加比赛的心情,
越飞
越带劲。
(分写四)
//
这篇片段作文描绘了放风筝比赛的热闹场面。
作者的观察视
野广阔,
观察到
许许多多风筝,
也观察
到放风筝的人。
先对五颜六色、
各式各样的风筝概括描写,
p>
使读者获得总印象后,再对“红蝴蝶”
、
“
孙悟空”进行具体描写。最后重点写了
“黄马褂”
,不仅写了风
筝,也写了放风筝的人。写风筝写人,都偏重于动态描
写。这样写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
看到了放风筝的场面,也把整个场面撑起来,
有力地突出了“比赛”二字。
要写好场面,
观察的视野要全面,
既要看清看全一次活动的整体情况,
又要
善于捕捉到典
型的人和事,
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描写,
才能把场面写真切,
p>
写生动。
第三个方法:描写一个场面,既
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情、神态表现,又
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
才能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
在描写的过程中,
还要恰到好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
体会。
这样有面上的
概
括,
有点上的详写,
有内外的呼应,
有感情地表露,
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灵
活现。
拍皮球
一天下午,
在校园的葡萄架下,
围满了看拍皮球比赛
的同学。
参加比赛的同
学,每个身旁站着两个小伙伴:一个准备
计数,一个准备计时。
这时只见裁判员张老师高高扬起小红旗
,
大喊一声:
“开始!
”
只见参赛的同
学伸手飞快地上下拍动皮球,只听皮球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响
声。
“加油!加
油!
”围观的同学助威
声此起彼伏。比赛紧张极了。有的把球拍的高,有的把球
拍的低,
有的不留神把球拍到了别人脚底下,
引起了小伙伴们一阵欢笑声。
小芳
同学蹲着拍,把球拍得矮矮的。
“一、二、三、四??
”随着计数员大声报数,
她全神贯注,眼睛盯着上下跳动的皮球,头上渗出了汗珠。突然
,她脚下一滑,
坐在了地上,
那球也一下子蹦得老高。
正当同学们为她捏了一把汗的时候,
她猛
得又站
起身来,用手继续拍球。
“
71
.
p>
72
.
73
??”
计数员的报数声越来越响亮,
围观的同学不时地发出喝彩声和欢笑声。
< br>
1
-
-
-
-
-
-
-
-
-
上一篇:描写先概括后具体的语段
下一篇:如何正确的书写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