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H
(
Synch
ronous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体系),是不同速度的数
位信
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关的同
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
SDH
是一种将
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
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
MSTP
(
Multi-
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
指基于
SDH
平台同时实现
TDM
、
ATM
、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
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MSTP
系列设备为城域网节点设备,是数据网和语音网融合的桥接区。
MSTP
可以应用在城域网各层,对于骨干层:
主要进行中心
节点之间大容量高速
SDH
、
IP
p>
、
ATM
业务的承载、调度并提
供保护;对于汇聚层:
主要完成接入层到骨干层
的
SDH
、
IP
、
ATM
多业务汇聚;对于接入层:
MSTP
则完成用户需求业务的接入。
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
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是一种用于快速
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地址、转发和
交换等能力。更特殊的是,它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
MPLS
是利
用标记(
label
)进行数据转发的。当分组进入网络时,要为其分配固定长度的
短的标记,并将标记与
分组封装在一起,在整个转发过程中,交换节点仅根据
标记进行转发。
< br>MPLS
独立于第二和第三层协议,诸如
ATM
和
IP
。
它提供了一种方式,将
IP
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
固定长度的标签,用于不
同的包转发和包交换技术。它是现有路由和交换协议的接口,如
IP
、
ATM
、帧
中继、资源预留协议(
RSVP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
)等等。
T-MPLS
(
Transpor
tMPLS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在传送网络
中,
将客户信号映射进
MPLS
帧并利用
M
PLS
机制(例如标签交换、标签堆栈)
进行转发,同时它增加
传送层的基本功能,例如连接和性能监测、生存性(保
护恢复)、管理和控制面(
ASON/GMPLS
)。
1
/
8
p>
总体上说,
T-MPLS
选择了
MPLS
体系中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一些特征,
抛弃了
IETF
为
MPLS
定义的繁复的控制协议族,简化了数据平面,去掉了不必
要的转发处理。<
/p>
T-MPLS
继承了现有
SDH
传送网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又可以满足
未来分组化业务传送的需求。
p>
T-MPLS
采用与
SDH
类似的运营方式,这一点对于
大型运营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以继续使用现有
的网络运营和管理系统,减
少对员工的培训成本。由于
T-MP
LS
的目标是成为一种通用的分组传送网,而不
涉及
IP
路由方面的功能,因此
T-MPLS
的实现要比
IP/MPLS
简单,包括设备实现
和网络运营方面。
T-MPLS
最初主
要是定位于支持以太网业务,但事实上它可以
支持各种分组业务和电路业务,如
IP/MPLS
、
SDH
和
OTH
等。
T-MPLS
是一种面
向连接的网络技术,使用
MPLS
p>
的一个功能子集。
MPLS
–
TP
(
MPLS -
Transport Profile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技术。
利用
MPLS
标签交换路径,省去
MPLS
信令和
IP
复杂功
能。支持多业务承载,独
立于客户层和控制面,并可运行于各种物理层技术
-
具有强大的传送能力
(
Q
oS
、
OAM
和可靠性等)。综合起来
,
MPLS-TP
技术的特点为:
<
/p>
引入传送概念的
OAM
机制;结合
2
层和
3
层协议的一
种通用的分组交换传
送技术;避免对三层
IP
< br>不必要的处理;具有高的网络生存性和可扩展性;具有
兼容分组交换、
TDM/
波长技术的通用的分布控制面-
GMPL
S
。
MPLS -
TP
可以用
一个简单公式表述:
MPLS - TP = MPLS +
OAM
–
IPMPLS - TP
是<
/p>
MPLS
的一个子集,去掉了无连接基
于
IP
的转发,增加端到端的
OAM
p>
功能。
OAM
(
operation and
manintenance
)
.
主要负
责通信网络的操作和维护
.
基本
包括配
置管理
,
软件管理
,
< br>性能管理
,
告警管理
,
安全管理等模块
.
OptixMetro:
xx
光传输设备
MSTP+
:
IP
业务占比高的
MSTP
2
/
8
p>
PTN
(分组传送网,
PacketTra
nsportNetwork
)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
构和
具体技术:
在
IP
< br>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
突发性和统计
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
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
(
TCO
),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
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
OAM
和网管、可扩展、较
高的安全性等。
软件定义网络(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是
Emulex
网络一种新型
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
OpenFlow
通过将网
络设备控制面与数
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
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
SPN
(
Slicing
Packet Network
)是中国移动面向
5G
承载提出的创新技术体
系,以以太网内核为基础的新一代融合承载网络架
构。中移动
SPN
技术白皮书
中详细阐
述了
SPN
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涵盖
SDN
集中管控、高效以太组网、
软硬网络切片、灵活连接等几
大方面。
在网络模型上,白皮书指出
SPN
将分为切片分组层(
SPL
),
切片通道层
(
SCL
),切片传送层(
STL
)三层,结合时间
/
时钟同步功能模块和管理
/
控制功
能模块,实现大带宽、低时延、高效率的综合业务承载。
SW(switch)
交换机,交换机是使用硬件来完成以网桥使用软件来完成过滤
、
学习和转发过程的任务。
Switch
中有一张转发表,如果知道目标地址在何处,
就把数据发送到指定地点,如果它不知道
就发送到所有的端口。这样过滤可以
帮助降低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量,提高效率。
CR(Core Router)
,核心路
由器。在因特网中,位于网络核心,主要用于数据
分组选路和转发,一般具有较大吞吐量
的路由器。核心路由器又称
“
骨干路由
器
”
,是位于网络中心的路由器。位于网络边缘的路由器叫接入
路由器。核心路
由器和边缘路由器是相对概念。它们都属于路由器,但是有不同的大小和
容
量。某一层的核心路由器是另一层的边缘路由器。路由器(
R
outer
),是连接因
3
/
8
p>
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
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
交通警察
。
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已成为实现各
种骨干
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
路由和交换机之间
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机发生在
OSI
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
/p>
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机在移
动信息的过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说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
同的。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用来隔离冲突域,连接的所有设备同属于一
个广播域(
子网),负责子网内部通信。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用来隔离广播
域(子网),连接的设
备分属不同子网,工作范围是多个子网之间,负责网络
与网络之间通信。路由器在网络层
,路由器根据
IP
地址寻址,路由器可以处理
< br>TCP/IP
协议,交换机不可以。交换机在中继层,交换机根据
MAC
地址寻址。
CE(Communication
Edge)
设备
:
通信终端
CE:
光端交换机。
CE
就是基站的基带的资源,俗称信道板,
C
DMA
中
CE
的多少
< br>决定语音的容量,而不是象
GSM
那样靠载频的配置决定
容量。
但好象
WCDMA
中,如果基站的容量一样的话,各厂家的
CE
配置
是不一样
的。
SR --
Service Router --
全业务路由器。第二
IP
边缘节点,其功能与第一
IP
边
缘节点
BRAS
类似,用来终结和管理用户的
PPPoE/IPoE
会话。
BRAS
作为传统的
互联网业务的入口,而
SR
作为新的精品业务的入口。这个架构是目前国内大多
数城域网的
现状。
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一种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新型接入网
关。它是宽带接入网的骨干网之间的桥梁,提供基本的接入手段和宽带接入网
的管理
功能。它位于网络的边缘,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实现多种业务的汇聚与
转发,能满足不同
用户对传输容量和带宽利用率的要求,因此是宽带用户接入
的核心设备。
4
/
8
-
-
-
-
-
-
-
-
-
上一篇:丽声拼读故事会英文1-6.doc
下一篇:(整理)飞机之飞行员和机务工作常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