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图符号表示含义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
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
φ
10
< br>,
加密区间距
100
,
非加密区间距
200
,
全为双肢箍。
⑵
φ
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
φ
10
< br>,
加密区间距
100
,
非加密区间距
200
,
全为四肢箍。
⑶
φ
8@200(2)
表示箍
筋为
φ
8
,间距为
200
,双肢箍。
⑷
φ
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
φ
8
,加密区间距
100
,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
150
,双
肢箍。
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
Φ
p>
22
,
3
Φ
20
表示上部钢筋为
3
Φ
22,
下部钢筋为
3
Φ
20
。
B
为下部,
T
为上部
⑵
2
φ
12
,
3
Φ
18
表示上部钢筋为
2
< br>φ
12,
下部钢筋为
3
Φ
18
。
⑶
4
Φ
25
,
4
Φ
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 br>4
Φ
25,
下部钢筋为
4
Φ
25
。
⑷
3
Φ
p>
25
,
5
Φ
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3
Φ
25,
下部钢筋为
5
Φ
25
。
二、
梁上
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
Φ
20
p>
表示两根
Φ
20
的
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
Φ
p>
22+
(
4
Φ
p>
12
)
表示
2
Φ
22
为通长,
4
φ
12
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
Φ
25 4/2
表示上
部钢筋上排为
4
Φ
25
,下排为
2
Φ
25
。
⑷
2
Φ
22+
2
Φ
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
φ
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
φ
12
。
⑵
G4
Φ
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
Φ
14
。
⑶
N2
Φ
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
Φ
22
。
⑷
N4
Φ
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
Φ
18
。
四、
梁下
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的下部)
⑴
4
Φ
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
4
Φ
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
Φ
25 2/4
表示有
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
Φ
25
,下排筋
4
Φ
25
p>
。
⑶
6
Φ
25
(
-2
)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
Φ
25
,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4
Φ
25
,全
部伸入支座。
p>
⑷
2
Φ
25 + 3
Φ
22
(
-3
)
/ 5
Φ
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
5
根。
2
Φ
25
伸入支座,
3
Φ
22<
/p>
,
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
Φ
25
,通长布置。
五、
标注示例:
KL7
< br>(
3
)
300
< br>×
700 Y500
×
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
-0.
100
)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
×
700
表示框架梁
7
,有三跨,断面宽
300
,高
700
。
Y500
×
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
500
,高
250
。
N4
Φ
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
10@100/200(2)
2
Φ
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
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
2
根
12
的受扭纵向筋(腰筋)
,每侧各配一根
.
G2B12
指梁的两个
侧面共配置
2
根
12
< br>的纵向构造筋(腰筋)
,每侧各配一根
.
N
是受扭筋的意思,
G
是构
造筋的意思!
没有标注
N
的就是构造钢筋
G
,G
是
15D,N<
/p>
是
L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