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
王震
内容提要: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
《学记》就曾明确写道: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里
讲的教学相长并不是指现在理解的师生彼此可以得到促进,而是指通过教学来学习,以
< br>教师之教促教师之学。因此,在教学这种互动过程中,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是
师生互动的受益者,通过学生,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通过学生,教师可以摒弃自
己的许多“霸权假定”
;通过学生,教师会把教学当作—项研究来对待,从而切实改进
自己的教学。
关键词:创新
调动
融洽
反思
最近
几年,我校与时俱进,紧跟课改步伐,掀起了教学改革的热潮。以我们七年级
为实验教学
区,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教学氛围热火朝天。在这几年里,有用
辛勤的汗水换
来的成功喜悦,也有遭受挫折带来的打击,我用随手笔记的方式,记录下
了这两年来的拼
搏全景,下面我从四点来跟大家一起聊聊我们的课改旅程,让我带你们
一块回顾一下我们
的精彩瞬间吧。
一
.
课改研究的基本内容
1
、记录精彩片段。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也许是课堂引导巧妙、应变灵活;
也许是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等,凡是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供以后的教学参考和使用,并且在此基础
上
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
、识记疏漏之处。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的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定会
有一些
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此,教师课后应进行冷静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颐、梳理,
并做出深
刻的反思,同时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使
之成为以后
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
3
、捕捉瞬间灵感。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不
断,此时,师生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捕捉住这些智慧和思维火花非常重要,因为他们
突然而至,转瞬即逝,不及时记录下来,以后的教学也就丧失了好的素材。如教师讲课
时,临时增加的内容或改变的教学方法等;学生上课时,某些绝妙的回答、见解及质疑
等。教学是个师生相长的过程,灵感是师生相互碰撞时的精彩火花。
4
.珍视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
“创新的
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
使学生
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
的见
解尤其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p>
5
.反思再教设计。—节课下来,静心反
思,这节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
方面有何新招;语言结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训
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
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
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
教师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平提
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课改研究的思路、方法、基本路线
(
1
)基本思路:
以课标为本,坚持“教学反思六条”
:第一条,坚持理念创新,注重转变教育教
学
思想;第二条,坚持素质教育,
关注学生的现实学习与未来发展,使学生掌握适应终身
学习的方法;第三条,坚持以人为
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
的学习需要;
第四条,
坚持调动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
以学生为主体,<
/p>
以教师为主导,
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第五条,坚持构建“知
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维整合教学范式;第六条,坚持改变传统
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感悟体验,积极尝试合作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
(2)
基本步骤:
寻找问题――剖析问题――明确问题――谈解问题
1
、寻找问题:实验教师关注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学
生、教
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
察、
角色扮演、轶事记录、
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等。
p>
教研组、平行班老师要创设轻松、
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
教师发现问题所在。
2
、剖析问题:
实验教师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于自己课堂教学活
动的信息。实验教师以
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
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
,以形成对问题的正确态度,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实验教师
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对
问题的理解,
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
(
相互观察和分析
)
来进
行。
3
、明确问题:明确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后,
实验教师开始通过请教专家、同事,
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
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
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
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
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以提升课
堂教学效益。
4
、谈解问题:实验教
师对课堂教学中每种教学行动的效果做出分析后,开始实施
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
程中,实验教师会遇到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
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
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3)
基本方法:
< br>1
、记反思日记。知觉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基本经验来自于感知觉,我们知觉外
部信息所参与的感觉器官不同,其信息获得与保持的效果也有异。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p>
在知觉信息时,
通过单通道视觉获得的信息占我们获得信息的
p>
60
%多,
视听觉的信息含
量占
80
%多,
而如果能让我
们的多感觉通道
(
触动觉、
味觉、
p>
嗅觉等
)
参与到我们的教学
实践中来,
则一定能取得更优的知觉效果。
记反思日记
可以充分调动多渠道的知觉方式,
增加信息来源并提高信息感知的精度。
通过写日记进行反思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日
记的格式或段落可以包括:教学过
程中的经历、与他人的对话、深度的感触、隐语和期望
等。日记反思应体现专题,也可
以就自己刚刚结束的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反思。反思日记
可以分为三栏:第一栏对教学
中包含问题的教学事件进行详细、
忠实地描述;
第二栏谈谈你的看法和体验,
提出问题;
第三栏可以提出改进的教学建议。教师不但应将自己教学中的诸多感悟记下来,还要特
别牢记日记中提到的专题性问题和改进建议,以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
2
、
充当学习者反思。
作为学习者,
我们在儿童期、
青春期和成人初期的学
习经历,
在教学生涯的初期塑造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并且会影响我们的终生。如果我们经
常性地
努力学习一些新的或困难的东西,
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经
历了解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新的
或困难的东西时所面临的恐怖和焦虑。作为教师,我们做学
生时的经历对教师更好地理
解我们现在的学生有重要影响。例如:如果你求学时经常是被
教师冷落的对象,那么等
你做了教师,也许你会更好地注意这类问题,而不至于让你身上
发生的不幸在你的学生
那里再度发生。
“有时最好的学习者会成
为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糟糕透顶的教
师”
。因此,教师如果偶尔能将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也许教师会更好地去
理解学生。
3
、从与同事的交流中反
思。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讲的就是人际交往中
p>
的智慧助长问题。作为教师,同事交往是其个人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作业务上的
交往又构成同事交往的主要内容。同事交往对教师成长的意义在于:同事是业务问题上
的知音,只有同事之间才具有真正专业上的话语空间;同事是教师的监察者,他们最清
楚也最了解我们的短长,
也最了解我们教学中的问题;
同事是朋友,
不论合作程度怎样,
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
对你的成长有价值的东西。因此,
“同事们可以作为一面批判
的
镜子,
反射出我们行动的影像,
??当我们聆听他们讲述相同的
经历时,
就可以检查、
重构和扩展我们自己的实践理论”
。
通过同事进行教学反思,一要有外部环境
的支持,主要是来自学校的支持;二要有
民主、平等对话的氛围。有了这两个外在条件的
支持,教学反思才有可能。
(1)
与同事
就教学中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
问题
)
进行交流,
并从各自教学的角度彼此提供有效的改善
建议;
(2)
带着良好的建议进行教学,可以邀请
(
或学校组织
)
同事去听课,也可以对教
师的教学进行全程录像
(
条件许可的话
)
;
(3)
进行教学对话,就反思教师教学中的得失
进行交流。如果反思者
不在场
(
有时不仅对反思教师还是其他同事都是有益的
)
,交流的
结果经整理后送达反思者本人;
p>
(4)
反思者将同事们的教学交流意见做认真地研究和分
析,并做出书面的个人看法,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进行局部范围内的教学交流;
< br>(5)
再次带着就自己实际教学的改良建议组织教学,与环节
(2)
相同;
(6)
看前后教学有
无实
质性进展,并进一步提出教学改善的建议。
4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反思。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学记》就曾明确写道:
“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
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
学相长也”
。这里讲的教学相长并
不是指现在理解的师生彼此可以得到促进,而是指通
过教学来学习,以教师之教促教师之
学。因此,在教学这种互动过程中,受益者不仅仅
是学生,
教师
也是师生互动的受益者,
通过学生,
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
通过学生,
教师可以摒弃自己的许多“霸权假定”
;通过学生,教师会把教学当作—项研究来对待,
从而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
(
4
)基本
路线:
1
、抓住亮点进行反思
当自己感到愉悦、激动、得意时,抓住亮点进行反思。所谓“亮点”就是教学中的
独特、新颖、成功之处。就是一个亮点,帮助学生实现了学习上的自主、探究、合作,
这种让师生难忘的新颖的学习方式,就是值得教师反思的最好内容。诸如此类,亮点可
以是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一个有效问题设计,可以是平等、自主、合作的—种教学组织
形
式,可以是师生情感碰撞、交融的一瞬间,可以是学生与文本的?段精彩对话,可以
是富
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一道练习??凡是让教师、学生激动、兴奋,甚至有些得意之
处,都
是值得你反思的最好内容。反思时,可以尝试这样的问题:
灵
感来源于什么
?
我是如何想到这个亮点的
?
亮点设计,
“亮”在何处
?(<
/p>
分析时越具体越好
)
这样的亮点设计给
学生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
学生在哪些方面受益
?
这样的亮点设计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
询问其他教师如何评价这个亮点设计
?
这个亮点设计,
对教材、
学生、
教师
、
教学环境、
学习氛围等条件有什么具体要求
< br>?
还可以再次运用吗
?
有没有局
限性
?
通过上述问题的自我剖析,教师必然会由感性的实
践,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2
、抓住重难点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