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哪里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6 09:25
tags:

-

2021年2月6日发(作者:助攻)




人心惟危


,


道心惟微


,


惟精惟一


,


允执厥中


.


出自哪里








“人心惟危


,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


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


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

< p>
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


,


《荀子·解蔽篇》中也 有类似的引注


,


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 危微之几


,


惟明君子


而后能知之.”据 传


,


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


.


当尧


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


,


所托付的是天下


与百姓的重任


,


是华夏文明的火种;


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


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


.


可见其中寓意深 刻


,


意义非



.


一人心惟危



“人心惟危”可以有 多种理解与解释


,


至少可从以下三方面来体

会其内涵


.


首先,“危”之古字形(小彖)


,


上面是人


,


中间是山崖


,


下面是腿骨节形状


,

寓意临高而危


,


包含有危险的意思


.


李□先


生曾有这样的分析:


“人之病 疼各别


,


或在声色


,

< br>或在货利


,


或在


名高

< p>
,


一切胜心、妒心、悭心、吝心、人我心、是非心


,


种种


受病


,


不一而足.”(


《二曲集》


,


中华书局


1996


年版:第


2

< br>页)


如是可以反映出人心之凶险


.

其次,“危”宇包含着“危机”的意思


,


作为对危机的理解


,


其中有


危险


,


同时具有机会


.


禅门有言:“生死事 大


,


异常迅速.”人之生






命有限


,


若是不能在有生之年体会与觉悟生命的意义

< br>,


那么确


实是一种莫大的危机;


但若是能够视透这种危机


,


一旦明了了


生死


,


那么自是危中的机会了


.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在其诗中


表达愿望:让我死了再死


,


来体会这生的意义


.


美国心 理学家


埃利希·弗洛姆也曾有同样的感叹:让我生了再生


,


来参悟这


生死不解之谜


.

< br>类似的表白很能使人联想到一种绝地逢生的


意境


,


也算是一种对“人心之危”的理解吧


.


再者


,


汉字的“危”亦包含着一种”危惧”,如“人人自危”之说< /p>


.


《诗


经·小□》有:“战战兢兢


,


如临探渊


,


如履薄 冰”;老子在其《道


德经·十五章》


形容古之善为道者时称其为 :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实际上

< br>,


危惧中包含着一种警戒


,


如乾 卦之九


三:“君子终日乾乾


,


夕惕若< /p>


,


厉无咎.”朱熹注曰:


(乾之九三)< /p>


“重刚不中


,


居下之上

< br>,


乃危地也.”然而


,


君子占之


,


能忧惧如是


,


则虽处危地而无咎也


.


二道心惟微



“道心”乃天地自然之心


,


可译为英文 的


the heart of nature.


《易

< p>
经·复卦·彖》


中有言,“复


,

< br>其见天地之心乎”.观复之卦象


,


朱熹曾


感叹:积阴之下一阳复生


,


天地生物之心几于灭息


,


而至此乃


复可见


.


朱熹评论说:


“在人则为静极而动


,


恶极而善


,


本心几息

< br>而复见之端也.”对此


,


邵子有诗为证:“冬至于之半< /p>


,


天心无改



.


一阳初动处


,


万物未生时


.


玄酒味方淡


,


太音声正希


.


此言如






不信


,< /p>


更请问包羲.”(朱熹注《周易》


,


上海 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0


页)程颐亦有类似的评论:“一阳复于下


,


乃天地


自然之心也


.


先儒皆以静为见天 地之心


,


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


之心也< /p>


,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周易折中· 卷九·彖上传》




道心之微妙


,


也可从《道德经》中得以引证:“道之为物


,


惟恍


惟惚


.


惚兮恍兮


,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


其中有物


.


窈兮冥 兮


,


其中


有精


,


其中有信.”(


《道德经



·二十一章》


)道之玄妙


,

也衬托出


道心之微妙


.


于是


,


这里就有了“以心观心”的妙用


,


以达到心性


融合惟精惟一的境地


.

< p>
《大学》


作为后代儒学入门经典


,


开宗明义儒家思想的三种基


本纲领:


“大学之道


,


在明明德


,


在亲民


,


在止于至善.”实际上,“明


明德” 也即阐发微妙灵明的本心;


得道之心本与万物融为一体


,


彼此不分你我


,


这也就是“亲民”的内涵;< /p>


道心本来自善


,


而不自

< br>有其善


,


也便是“止至善”.



对于“道心惟微”的体验


,


李□先生还 曾有这样一番精妙的描述


与发挥:“胸次悠然


,


一味养虚


,


以心观心


,


务使一念不生


.


久之


,


自虚室生白


,


天趣流盎


,


彻首彻尾


,


涣然莹然


,


性如朗月


,


心若 澄



,


身体轻松


,


浑是虚灵


.


秦镜朗月


,


不足以喻其明;江汉秋阳


,


不足以拟其皓


.


行且微尘六合


,


瞬息千古.区区语言文字


,


曾何

< p>
足云


.


即有时不得不言


,


或见之语言文字


,


则流于既溢


,


发于自


然;


不烦苦思


,


不费安排


,


言言天机


,


字字性灵


,


融透爽快


,


人已咸






惬矣.”(


《二曲集》中华书局



1993


年版:第


145

< br>页)以心观



,


心性统一


,


犹如无极而太极


,


阴阳乾坤之变化


,


也便是这“人


心惟危


,


道心惟微”的意境与内涵了


.


三“惟精惟一


,


允执厥中”



“十六字心传”,实际是儒学之精髓所在


,



中庸》


之核心与纲领


.


子程子有言:“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

< br>中者


,


天下之正道


.

< p>
庸者


,


天下之定理.”


(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此乃对十六宇 心


传之“惟精惟一


,


允执厥中”的精辟 注解


,


由此演变出


《中庸》

< p>


孔门儒学传授心法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诚然


,


率性必为率天地自然之性


,


也即“惟精惟一’’的写照


.


陆九渊注解这“十六字心传”的时候


,


也强调 了心性的统一


,


而不是偏执于二心之区分:“心一也

< p>
,



人而言


,

< p>
则曰惟危;自道而言


,


则曰惟微

< br>.


罔念作狂


,


克念作圣


,


非危乎


?


无声无臭< /p>


,


无形无体


,


非 微乎?”(


《陆九渊集》中华书



19 80


年版:


396


页)王阳明回答其学 生关于“惟精惟一”


的提问的时候


,


曾 回答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者


,

< p>
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



《王阳明全集》< /p>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92


年版:


13


页)


< p>
于是


,


《中庸》有言,“莫见乎隐


,


莫显乎微


.


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


独便为“允执厥中”,便是要把握这独一无二之真心


,< /p>


体悟这天


人合一的境界


.


诚如《中庸》之描述:“喜怒衰乐之未发


,


谓之





< p>


.


发而皆中节


,


谓之和


.


中也者


,< /p>


天下之大本也


.


和也者

< br>,


天下之


达道也


.


致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



《易经·复卦》之一阳


,


亦有惟精惟一之意象


.

李光地对此曾有


案语:“天地之心”,在人则为道心也


.< /p>


道心甚微


,


故曰“《复》


,


小而辨于物.”惟精以察之


,


惟一以守之


,


则道心流行


,


而微者著



.


颜子“有 不善未尝不知”,是其精也.“知之未尝复行”,是其一


也.“惟精惟一者


,


所以执中而已矣.”《复卦》六爻之中


,


三则“频


复”而“厉”者


,

所谓人心危而难安也


.


四之“中行”而“独”者

< p>
.


所谓


道心微而难著也


.


然皆能自求其心者也


.


李光地断言:“ 尧舜相


传之心学


,


皆于《复》卦见之. ”(


《周易折中·卷九·彖上传》




当代的心理学就人本身的心理现象区分出意识和潜意识


,



及自我(


Ego


) 与自性(


Self



.


意识以及意识性的自我


,


正如


这十六字心传中所描述的人心之惟危;而潜意识包含着集体


无意识的内睿


,


涉及到本性自然的“原型”,接近于道心之惟微


.


“恕”之惟精惟一



《论语·里仁》中 有这样一段记载:子曰:“参乎


!


吾道一以贯

< br>之.”曾子曰:


“惟.”子出


.


门人问:


“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

,


忠恕而已矣.”


《论语



·卫灵公》


中亦有类似的子贡与孔子的对


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那么


,


若是一个“恕”字可以贯穿整个


儒学之教义< /p>


,


可见其意义之非凡


.

< br>恕字中包含着“如同一心”的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6 09: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07101.html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哪里的相关文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哪里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