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
2011-11-13
1:06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
妙篇一千言章
真妙妙也,真元元也,真神神也,真真真也,真道道也。道与德,得与物,万物得矣。
物得道生,道失物死,得失相生,道同出入。
道,不可同德,不可同失,不可同故其得,有得谓之同,有得有失。
p>
失德归道,道敛致一,一致入真,体真应变,真入至神。神至神,神入元,元至元,元入妙,
湛兮似无(无,一作或)存。非象非声,独立于元始,元始之妙。
元始以真妙观,元始以真妙听,妙观见非象之象,妙听闻无声之声。太(太,一作大
)象无
形无逃,吾妙观;太音希声无逃,吾妙听;吾以妙为无极无上。
< br>
吾故无极无上真妙,真妙真元,真元不可元,真妙真神;真神不可神,真妙真真
;真真不可
真,真妙真道,真道不可道,真妙极矣!
(第一章,
依《道藏》本分章节,下同)
真妙太上,太上真妙。
妙生元,元生
神,神生真,真生道,道生德,德生徼,徼生妙,妙生无,无生有。有则有,
无则无,有
无相生,阴阳相推,太化变易。
妙无体也,有有无无,无无有
有,吾居微(微,一作徼)妙之常。
微(微,一作徼)妙之常
曰道,道之常曰真,真之常曰神,神之常曰元,元之常曰妙,妙之
常曰吾,居无极矣。<
/p>
不可视,不可听,不可转(转,一作抟)
,不可有,有可无,不可元,不可神,不可真,不可
道,入乎无上,同乎无极,是为真
妙矣。
(第二章)
真妙非声非象,实非声象,其上不曒,其下不昧。
恍兮惚兮,杳杳冥冥,真妙妙真,视不见,听不闻。
元始于太妙,寂兮寥兮绳绳兮,湛然不可名。
元妙神妙,真妙道妙,天地虚妙,阴阳同妙,日月合妙,五行合妙,八卦杂妙,万物尽妙。
至虚至静,吾曰虚静,妙始非妙,不可得矣。
(第
三章)
妙体吾元始,孰以元元,孰
以神神,孰以真真,孰以道道,孰以名名,吾强曰妙,入吾妙矣!
然后合为元,散为神,至(至,一作致)一为真,万变为道,升降清浊,布列精魂,变化之
< br>道,穷象极形,复归乎妙。
(第四章)
吾始乎妙,万灵不神,万法不名,万境不生。非不神,妙灵无
照;非不名,妙法无因;非不
生,妙境无缘,妙妙悟对,是谓独立。
不子不孙,同乎无独,出入绵绵,同乎无门。万物归无,不见其元宰。
吾始于妙,寂兮寥兮,绳绳兮,湛然兮,廓然兮,吾不知其生,故曰长生
之道。
(第五章)
自然非妙,妙非自然,吾元始于妙,其上不曒,恍兮惚兮,其下不昧,惚兮恍兮,恍惚混蒙,
上下同妙,妙恍妙惚,非象非物。
吾始元元,妙
惚妙恍,非物非象,吾始神神,杳杳冥冥,非妙非形,吾始真真,冥冥杳杳,
非形非妙,
吾始道道,精中有真,自然之道。
道法自然,自然真道,真者自然之号,吾不知其自然。
真法神,神法元,元法妙,妙无法,故妙为万法之宗。无法法,无元元,无神神,无真真,
p>
无道道,无无无,无有有,吾之至妙,入元始之妙。
(第六章)
p>
至妙无间,无始无极,无尽无际,无央
无间,无无间。无始无无始,无极无无极,无尽无无
尽,无际无无际,无央无无央。
p>
吾始无央,有无一体,吾始无际,混合太微,天地六合,巨细一妙
,妙游巨细,孰观其体。
吾曰:无形无声无名,吾始妙中妙,
三无之妙,吾元始至道,是谓极乐,妙游含容之器与天
地万物为终,然极而不尽。
(第七章)
妙与
天地万物为终尽,吾无终;妙与天地万物为元始,吾无始,德游其中,天地万物不可观
焉
。德游至妙,与物还矣。
(第八章)
妙游无碍,元游无知,神游无方,真游无变,道游无体,德游无名,物游无间,是谓与物
同
游,出生入死之道尽矣。
(第九章)
元篇一千言章
妙元元妙,神元元神,真元元真,道元元道,德元元德,元德
复妙,与物返矣。
元非元,妙形之先;形非形,混然而成。妙
元惚恍,忽然有象,妙元恍惚,忽然有物,物象
杳冥,忽然有精,精元含神,忽然有真,
非色之色,素朴含明,无状之状,无象之象。
元之大象,寥廓
幽光,元和之鸣,元元独闻,元象之形,元元独见。
元元之元
,真祖真母,帝先道始,象之元纪。吾始元元,元于无纪,复归吾始,吾不见吾始,
孰云
吾元始,是谓始终元纪之元。
(第一章,据明《道藏》本分章节并校对,下同)
元元胎光,九元之始,八卦之先,胎光始元
,明明赫赫,恍恍惚惚,元元始光,妙生其(其,
一作真)有。
元显无(无,一作元)藏,黍珠中大象;元起元没,黍珠中巨物。元以大象含万象,元以
巨
物吞万物。
象中象,元非元,物中物,一非一。
元象之元,含光自然,元元胎光,吾所谓象。
物之真元,元母之先,道生道生,吾不能自生。吾元元之母。
(第二章)
胎光元元,元元胎光,吾始元元。神睹(
睹,一作视)不见,神听不闻。神神不遇,神不可
得。故曰:不同神而后知始。
吾始于元元无方,妙天吸光,化妙元元。吾始妙母开户,乘光继元,用
在恍惚,道在绵绵。
无取无舍,
无为
自然,
吾不知其自然,
元始元生,
混然
而成,
妙极元得,
元始自然。
(第三章
)
清浊交混,阴阳一元。非清而清
,元清生浊;非浊而浊,元浊生清。非阴元阴,非阳元阳。
元道斯在阴阳间生清浊,孰能
名元清元浊?阴阳亦然!
妙象元象,妙声元声,声象不可得万
物之根,万物之灵。吾所谓一而非一,一而未彰,吾所
谓元而未元,元而未常。
元一含妙,妙元流光,流光含气,元妙之常。吾曰:元常之道,道法元
常。
(第四章)
阴阳之妙,清浊之杳,杳妙相因而元生。
元含万象,万象含元,万象生元元,元元生万象。
神不知神,真不知真,道不知道,吾元始于虚无。道隐无名,真隐无形,神隐无灵,吾神爽
灵。吾真幽精,神隐无灵,无灵至神,真隐无形,无形至真,道隐无名,无名至真(真,一
作道)
,三无合元。
吾元始之元道,周施(施,一作旋)不可妙,妙不可得,自然元妙,上下往来,周旋自然。
吾始于元元之元,吾不知其自然元道元德,孰能体吾元道元德,复归吾元始,是谓还元返本
< br>之道,尽矣。
(第五章)
元生神,神生元。
吾元自粹,元一旋
生,元色未辟,恍惚杳冥。苍素彤黅含四象,四象含光。
吾元始之妙,用一元,非一元,一元之妙,妙生元,元生妙。
苍素隐显,左右相元,元光恍惚,元出元入。出入无门,吾不知其元,无彤下(下,一作
上)
下,不曒不昧,下上(下上,一作上下)一元,元法自然。
无为自然,自然无为,道在恍惚之先,元元无为之先,孰能体吾无为自然?元因无为,无
为
因元。因元生自然,吾不知其然。吾元始无为之天。
(第六章
)
有无上下,左右内外,恍惚杳冥
,妙妙中间,元在其中。
(第七章)
元黄始妙,妙(妙,一作始)妙相因,元因黄,黄因元,元始黄始,不知其以。
不见之色,不闻之声,妙之又妙,忽然而生,无象之象,无物之状。妙
之又妙,忽然而形,
元元见矣。赤素变化,幽黄洞彰,元常造作,元道由生。吾不知其生
,无为元黄,妙更之根。
根生至妙,妙生元,元生黄,黄生元,三一之妙,自然而成。
元元又元,中有元黄之道。元始,元元之母,元声元象,吾元元之母,声象得矣。吾曰:
此
元元,吾不知其元元。道无上!
(第八章)
< br>
妙隐元生,道隐妙有,有无相生,神用不穷。
(第九章,
《弘典》本缺,据《道藏》本补)
神篇一千言章
元中有神,神之又神,吾不知其神,神中有元。元之又元,吾
不知其元,元神和合,道法自
然,吾不知其自然。
左动右应,右动左应,呼之出之,吸之入之,远之又远,一之又一。神用神,一用一,吾不
知其用。吾曰无为,吾非无为,本不知其用,应之者,静神之道。
p>
妙元生神,吾不知之生。吾所谓至生至妙,生妙,妙由妙生,自生之道。吾元言:于(于,<
/p>
《弘典》本缺,据《道藏》本补)妙生不可穷,无复得其始,吾能知其已!
左动左应,吾不在左;右动右应,吾不在右;呼之出之,吾不在外;吸之入之
,吾不在内。
吾始从而应之,已失吾矣!吾所应运,守乎大方之本,故无方;吾所应变,
立乎大象之首,
故无体。
吾常变化,
吾不知其变化,吾始一于元中,吾方三化至真,与吾为一。一非一,吾用与不用,
吾不知
。其动静,神之又神。
(第一章,据明《道藏》本析章及校,下同)
妙、元、神、一、七、五、九、三(按:明《道藏》本
脱
“
五
”
字)
,阴阳天地日月,土木火金
水,一、二、三;一、二、三;一、
二、三!神在无无之元!
(第二章)
-
-
-
-
-
-
-
-
-
上一篇:五斗经
下一篇:千字文原文和翻译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