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
验
报
告
【实验题目】
霍尔效应
【实验目的】
1.
掌握霍尔效应的原理,霍尔系数和电导率的测量方法
2.
了解霍尔器件的应用并进一步理解半导体的导电机制。
【实验仪器】
样品,磁场部分(直流
恒压源)
,铜
-
康铜热电偶,数字式电
压表测温仪,数字式
测量仪表
【实验原理】
1.
半导体内的载流子
根据半导体导电理
论,
半导体内载流子的产生有两种不同的机构:
本证激发
和杂质电离
(
1<
/p>
)本征激发
半导体材料内共价键上的电
子有可能受到热激发后跃迁到导带上,
在原共价
键上留下一个电
子空位——空穴,
这个空穴很容易受到邻键上的电子跳过来填补
而转移到邻键上。因此半导体内存在参与导电的两种载流子:电子和空穴。
这种
不受外来杂质的影响由半导体本身靠热激发产生电子
-
< br>空穴的过程,称为本征激
发。
(
2
)杂质电离
在纯净的第
IV
族元素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微量
III
或
V
族元素杂质,
称为
半导体掺杂。掺杂后的半导体在温室下的导电性能主要由浅杂质决定。
如果硅材料中掺入微量
III
族元素(
B
,
Al
等)
,这些第
III
族原子在
晶体
中取代部分硅原子位置,
与周围硅原子组成共价键时,
p>
从邻近硅原子价键上夺取
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
而在邻近失去一个点的硅原子价键上产生一个空穴,
这样
满
带中的电子激发到禁带中的杂质能级上,
使硼原子电离成硼离子,
而在满带中
留下空穴参与导电,
这种过程称为在职电离。
p>
产生一个空穴所需的能量称为杂质
电离能。
这样的杂质叫受主杂质,
由受主杂质电离而提供空穴导电为主的半导体
< br>材料称为
p
型半导体。
当温度较
高时,浅受主杂质几乎完全电离,这时价带中的
空穴浓度接近受主杂质浓度。
同理,在
IV
族元素半
导体(硅,锗等)中,掺入微量的
V
族元素,如磷砷
等,
那么杂质原子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多余的
一个价电子只受到磷例子的微
弱束缚,
在温室下这个点子可以脱
离束缚使磷原子成为正离子,
并向半导体提供
一个自由电子。<
/p>
通常把这种向半导体提供一个自由电子而本身成为正离子的杂质
称
为施主杂质,以施主杂质电离提供电子导电为主的半导体材料叫做
n
型半导
体。
2
.霍尔效应
一矩形载流半导体材料如果在与电流垂直方向上施加一磁场
B
,结果在半导
体内与电流和磁场相互垂直的方向上,
产生一横向
电势差
V
H
,
这种现象称为霍尔
效应,
V
H
称为霍尔电势。
(
1
)一种载流子导电的霍尔系数
实
验
报
告
p>
假设一块厚为
a
宽为
b
的
n
型半导体样品,
沿
x
方向的电流密度为
jx
,
B
沿
z
p>
方向,以平均漂移速度
v
沿垂直于
B
的
-x
方向运动的载
流子,受到洛伦兹力
F
L
=q
(
VxB
)的作用,向
-y
方向偏转,则载流子在边界侧沿
y
轴方向渐渐积累而
建立起一电场
E
H<
/p>
,对载流子受洛伦兹力的偏转产生一阻力
F
B
=qE
H
,直到与洛伦兹
力相平衡为止。即
q
(
VxB
)
=qE
H
。由此可知,合成场于
x
轴构成一夹角,称为霍
尔角。考虑到
n
型半导体多数载流子是带负电荷的
电子,则有
q=-e
。因此
n
型
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平均漂移速度为
v=Jx
/n
(
-e
)
=-Ix/nead
式中
n
为导带电
子浓度,
a
为样品厚度。因此,霍尔电压
V
H
=E
H
d=RI
x
B
x
/a
式中
R
为霍尔系数,
R=1/pe
p
为价带空穴浓度。
霍尔系数表达式
为
R=V
H
a/I
x
B
x
若测出
I
,
B
和
V
的大小荷方向就可以按上式
计算出霍尔系数
R
,并按
R
的符号确定样品的导电类型。
(
2
)两种载流子的导电的霍尔系数
如果在半导体中同时存在数量级相同的两种载流子,那么在考虑霍尔效应
时,
就必须同时记及两种载流子在磁场下偏转的结果,
他们有可能是
横向的电子
电流和空穴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横向的总电流为零。
2.
变温霍尔系数
由于半导体存在本征激
发和杂质电离,载流子既来自电离也来自激发,但要
看哪一种占优而其主导作用,
因两者所需要的能量不同,
取决于所处的温度,
因此霍尔系数将随温度变化。图中
A
为
n
型半导体,
B
为
< br>p
型半导体,下面
一
n
型半导体为例分三个温度范围讨论
R-T
关系并
根据曲线斜率求出禁带宽
度
Eg
,杂质
电离能
Ei
(
1
)本征导电区
A
点左侧,属于电
子和空穴混合型导电,本征载流子浓度
n
i
=n=p
R=
(μ
H
/
μ)
·
(
1/e
)
·
(
1+b/1-b
)
·
(1/
n
i
)
μ与
T
无关,在高温下对
R
的影响远小于<
/p>
e
Eg/2kT
最后
R
可近似为
R=Be
Eg/2kT
取对数后得:
lgR=lgB+
p>
(
Eglge/2k
)
/T
Eg=
△(
lgR
)
/
△(
1/T
)
·
(
2k/lge
)
式中
k
为波尔兹曼常数
lge=0.4343
(
2
)杂质饱和电离区
图中
AB
之间。饱和区范围内杂质已全部电离,
载流子浓度与电离杂质的浓度相
等
R=-
μ
H
/
μ
n
eN
d
对于晶格散射为主的
n
型高阻样品,μ
H
/
μ
n
将随温度
T
升高而增大如图
2I
;对
于以杂质散射为主的
n
型低阻样品,μ
H
/
μ
n
将几乎与
T
无关如图
2II<
/p>
。
(
3
)杂质电离区
实
验
报
告
p>
如图
2
当
B
点右侧区域的温度很低时杂质未能全部电离,
样品载流子浓度
n
小于
3/4
Ei/2
kT
施主杂质浓度
点右侧)σ
n
=A
’
e
3.
电导率
若样品沿
x
方向通以电流
I
时,在电极
A
,
P
间,可测得电导电势
V
σ
,样品
材料电导率表达式为:σ
=
1/
ρ
=Ixl/ V
σ
ad
(Ω·
cm
)
-1
仅有电子电导时电导率仅与温度有关,根
据温度分为三个区域讨论
(
1
)本征导电区(
A
点左侧)σ
=Ce
-Ei/2kT
(<
/p>
2
)杂质电离区(
B
=C
’
e
-Ei/2kT
(
3
p>
)杂质饱和电离区(
AB
之间)由于
n=Nd
与温度无关,因而σ取决于迁移率
μ
与温度关系,即取决于载流子散射机理。
5.
实验中存在的副效应
测量霍尔电势总会伴随着一些热效应所产生的电势,
叠加在测量值
V
H
上,
引
起误差
(
1
)埃廷豪森效应:载流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其动能以热能的
形式释放出来
(
2
< br>)
里吉
-
勒迪克效应:当沿
p>
x
方向有一热流
Q
流过样品时,
在
z
方向存在磁场
B
,方向上存在一温度梯度场,引起温差电势。
(
3
)能斯特效应样品即使没有电
流通过,只要
x
方向有一热流
Q
,
Z
方向存在
B,<
/p>
则
y
方向上有一电势
V
n
正比于
Q
x
B
z
(
4
)样品两侧电极不在理想的等位面时,存在一差值电阻
p>
r
,即使不加
B
仍
存
在一电势差。
【实验内容及主要操作步骤】
1.<
/p>
室温下(
300K
)霍尔系数及电阻率测
定
通过测量扁片样品周边任意四点之间的电流和电压,可求得
电阻率
即改变电流值测出
+-V
p>
1
+-V
2
的值,
并通过改变磁场方向和电流正负测出
V
III
< br>(
+
,
0
)
(
+
,
+
)
(
-
,
p>
0
)
(
-
,
-
)的值,指出杂质电离饱和区及产生本征激
发的温度范围
Ρ
=
< br>(
π
d/ln2
)
·
[
(
R
< br>12
,
34
+R
23
,
41
)
/2]
·
f
本实验中
f=1
V
< br>I
=V
4
-V
< br>3
R
12
,
34
=
(
V
4
-V
3
)
/i=V
I
/i V
II
=V
1
-V
4
R
23
,
41
=
(
V
1
-V
4
)
/i=V
II
/i
V
III
=V
4
-V
2
R
13
,
24
=
(
V
4
-V
2
)
/i=V
III
/I
故
Ρ
=
(
π
d/ln2
)
·
[
(
V
1
+V
2
)
/2i]
·
f
d(
样品厚度
)=1.00+-0.02mm R
H
=d/
B=
?
(
V
4
-V
2
)<
/p>
/i
13
=
(<
/p>
d/B
)
·
?<
/p>
V
III
/I
B=0.376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