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词典》熟语(成语)集
2009<
/p>
年
2
月
9
日
A
<
/p>
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喻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B
八竿子打不着(
zhá
o
)
: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
联。
“
竿
”
也
作杆。
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
八字没一撇(
piě
)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
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提倡在党的领导下,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
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百闻不如一见:<
/p>
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
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
确切可靠。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p>
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
如用来比喻人或
集
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比喻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中的人的痛苦和难处。
彼(
bǐ
)一时,此一时:那是一
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事物变化达到某种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
兵来将挡(
dǎng
)
,水来土掩(
yǎn
)
:比喻
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对付办法。
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p>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到目的决不
罢休。
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不经(
jīng
)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一
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
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不期然而然:设有料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也说不期而然。
<
/p>
不入虎穴(
xué
)
,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
功。
p>
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C
差之毫厘,谬(
miù
)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
儿差
错。也说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拆东墙,补西墙:比喻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人或事物不断发展更迭,新陈代谢。
车到山前必有路:比喻事到临头,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指人办事极其无能。
< br>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是由同一个人造成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着了火,大家都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水用尽了,鱼也干死了。比
喻因牵连而受祸害或损失。
吃一堑(
qià
n
)
,长一智
: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
吹胡子瞪(
dè
ng
)眼:形容发脾气或发怒的样子。
此地无银三百两:
民间故事说,
有人把银子埋在地里,
上面写了个
“
此地无银三百两
”
的字牌;
邻居李四
看到字牌,
挖出银子,
在字牌的另一面写上
“
对门李四未曾偷
”
。比喻打出的
幌子正
好暴露了所要掩饰的内容。
此
一时,彼一时:现在是一种情况,那时又是一种情况。指情况已与过去不相同。
D
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毫不隐瞒地公开说出来。也说打开窗
子说亮话。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对事情的原委追问到底。
打鸭子上架: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也说赶鸭子上架。
大早望云霓(
ní
)
< br>: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好像大早的时候盼望雨水一样。
当面锣(
luó
)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讨或争论。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用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遇到的障碍会更大,
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
< br>恶。
丁是丁,卯(
mǎo
p>
)是卯: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儿不含糊、不马虎。也作钉是钉,铆是铆。
< br>
东风吹马耳: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独木不成林(
lí
n
)<
/p>
:一颗树不能成为树林,比喻一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也说独树不
< br>成林。
E
二一添作五:借指双方平分。
F
反其道而行之:采取跟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fó
)
:用来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
覆巢(
p>
chá
o
)无完卵(
luǎn
)
:鸟窝翻落下来不会有完好的鸟蛋,比喻整体覆灭
,个体不能
幸免。
G
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没有实际行动。
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了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合意,
不肯做或不肯要(多用于选择工作或配偶)
。
胳膊拧(
nǐng
)不过大腿:比喻弱
小的敌不过强大的,也说胳膊扭不过大腿。
胳膊肘(
zhǒu
)朝外拐:比喻不向着自家人,而向着外人。也说胳膊肘向外拐
。
割鸡焉用牛刀:杀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
得用大的力量。
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诗《登鹳雀楼》
: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后来用
“
更上一层楼
p>
”
比喻再提高一步。
狗嘴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也说狗嘴长不出象牙。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做坏事。
p>
过屠门而大嚼(
jué
)
< br>: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
H
何乐而不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可以做或很愿意做。
恨铁不成钢:比喻对人要求严格,希望他变得更好。
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喻多方挑剔。
后浪推前浪:比喻后面的事物推动前面的事物,不断前进。
<
/p>
化干戈(
gē
)为玉帛(
bó
)
:比喻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
换汤不换药: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
J
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毛病。
急急如律令(
lì
ng
)
:立即遵照命令。
脚踩两
只船:
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
也说脚踏两
只船。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
井水不犯河水:比喻两不相犯。
敬酒
不吃吃罚酒:比喻好好的劝说不听,用强迫的手段却接受了。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量。
K
慷他人之慨(
kǎi
)
:指拿别人的财物来做人情或挥霍。
可望而不可即(
jí
)
:
只能够想见而不能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
即
”
也作
“
及
”
。
空口说白话:形容光说不做,或只是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
/p>
快刀斩(
zhǎn
)乱麻:比喻用果断的
办法迅速解决复杂的问题。
L
拉大
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形容危害人的人和事人人都痛恨。
老死不相往来:形容相互之间一直不发生联系。
雷声大,雨点小:比喻话说得很有气势或计划订得很大而实际行动却很少。
离弦(
xiá
n
)走板儿:比喻说话或做事偏离公认的准则。
脸红脖子粗:形容发急、发怒或激动时面部颈部红涨。
烈火见真金:只有在烈火中烧炼才能辨别金子的真假,比喻关键时刻才能考验出人的品质。
p>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把人或实力保存下来,将来还
会得到恢复和发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br>dù
)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比喻经常运
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不相合。也说牛头不对马嘴。
M
蚂蚁搬泰山;比喻群众力量大,齐心协力,就可以完成巨大
的任务。
蚂蚁啃(
kěn
)骨头:指利用小型设备或小的力量一点一点地苦干来完成一项巨大的任务。
卖狗皮膏药:比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骗人。
冒天下之大不韪(
wěi
)
: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公然做罪恶极大的事。
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主次轻重缓急,一齐下手。
闷葫芦罐儿:扑满。
明修栈(
zhà
n
)道,暗度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
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鸣鼓而攻之:指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
< br>磨刀不误砍柴工:比喻花时间做好准备工作,不会耽误工作的进度。
抹(
mǒ
)一鼻子灰:想讨好而结果落得没趣。<
/p>
P
赔了夫人又折兵:用来比喻想占便
宜,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损失。
碰一鼻子灰:遭到拒绝或斥责,落得没趣。
皮笑肉不笑:形容虚伪地笑,阴险地笑或自然地笑。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fù
)
< br>:皮都没有了,毛还长在哪儿?比喻事物没有基础,就不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