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辽宁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p>
10.0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o
)
(
qí
)
睥
睨(
pì
)
味同嚼
蜡(
jiá
A.
菜畦
.
.
.
ng
)
)
< br>砭
骨(
fā
)
< br>
五行
缺土(
xí
B.
猝然(
cú
.
.
ng
)
羸
ng
)
气冲斗
(
chuà
弱(
yí
牛(
dǒu
)
C.
悲怆
.
.
.
ng
)
(
jiè
)
恣睢
(
suī
)
断壁残垣
(
gè
D.
慰藉
.
.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伎俩
绵沿
绿草如茵
月明风清
B.
悲怆
崩塌
修养生息
提纲挈领
C.
抉择
震撼
梦寐以求
纷至沓来
D.
宣泄
端详
锋芒毕露
志同道和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
,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
..
安排好出台改
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可播出后却成为了
B.
以城市生活
为题材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
....
人们争相
谈论的热门话题。
C.
为了救活这
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
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心积虑
。
....
< br>地来到中国十大名胜之一
--
黄
D.
目前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绵绵不绝
....
山。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香菱学诗》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小说通过神态、
语言等描写塑造了一个“苦学”和“乐学”作诗的香菱形象。
B.
《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的苏轼。
C.
《隆中对
》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
提出了以“亲贤远佞
”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D.
吴敬梓
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
的佳作,揭露封建
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
019
年末我国多地出现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蔓延,我
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声入人心
》
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
B.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
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C.
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
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打造
浓郁的安全教育氛围,努力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
位。
D.
最近十年间,我国造林<
/p>
6000
余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 br>但是土地沙
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6.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塞
下秋来风景异,
______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p>
______
。(范仲淹《渔家
傲》)
p>
②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雪。
__
____
,
______
。(岑参《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
第
1
页,共
12
页
③
______
,<
/p>
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④
______
,
______
而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0.0
分)
7.
源源本本
舒婷
床垫晒过了,被单和窗帘等织物
浆洗过了,冬菇和黄花菜因吸饱了阳光,黄灿灿地
都密封贮存起来。一切都准备好,就等
梅雨季节来临。
可是,
每天每天,
太阳若无其事准时上班,
阳光已慷慨得
近似奢侈。
道路依然干燥。
人们开始频频眺望天空。在乡下,农
民们忧郁地在田埂上走来走去,抽水机也搬出
来了。报纸开始排出抗旱消息。
望雨的心情犹如守候一位爱唠叨的老朋友。<
/p>
来得密了真觉得烦,
在该来不来的时候,
无论手上忙着什么,心总是慌慌地倾听着门外。
于是忆起小时候背着书包在水洼边流连而屡屡迟到的事。
尤其夏日骤雨初歇
,
无论
马路上有多少灰尘和落叶,积水依然澄清,映出明净的天
空,冉冉的云和摇动的树
枝。童话里说有个孩子,失足掉进水洼,竟漫游了一个奇异的世
界。至今我还信,
只是这扇门需用幻想的眼睛来叩开。
覆着绿苔的清泉,在怪石间迂回跳跃的小溪,卵石铺底的河流
,都能使人喜悦。人
在经过水的沐浴之后,
重新变得柔韧、
p>
挺拔、
新鲜。
我曾经问我的老师蔡其矫:<
/p>
“何
以有水源的地方都会唤起一种感动?”
“因为,”他偏着头,仿佛听着心中的流水之声。“生命
起源于水。”
他接着问:“除了水,你最喜欢什么?”
“植物。”我不假思索地口答。
家中长辈们常说,
我的手刚能离开母
亲的衣角独立行走时,
立即攥住了一支“草籽
花”。
我时常无限惊异于植物自己的语言和表情。
经过训练的手可以创造闻名的插
花艺术,但大自然花的部落却有自己的组合方式,而且更加和谐、优美,具有竞争
的蓬勃生机。
四
岁的儿子对我说,“妈妈,葡萄还绿的时候摘它,它很痛,要是红了,它很高兴
让我们采
。”
我惊讶地间:“你怎么知道的呀?”
“因为我使劲拽,绿葡萄紧紧抓住枝条,熟了的时候,我们要忘了采,它就难过地
一颗一颗落在地上。”
我弯腰摸摸孩子的脸,像母树以枝条拂过它的腋芽。
我和儿子有共同的经验。我的校园每年两次剪枝,我经过那些
狼藉一地的杈枝时,
仿佛处在大屠杀之中。
那四周无声的尖叫使
我逃也似的飞跑,
直跑到浑身发抖为止。
是广州的植物园,使我好像接近了生命秘密的边缘。
那是极普通的深秋初冬一个日子,
云
层很薄,
阳光也不来装饰。
水很静,
完
完全全。
可能还很浅,
但深绿色的浮游生物使水湾深邃幽远。<
/p>
水杉的华丽的树冠直垂到水面,
看去像庞大的动物在饮水。庄严的
水,安静的树,凤蹑足远去。我脚下的草地似乎
渗出水来,
凉凉
的水意从我的脚跟导向全身。
那一刻我迷迷惘惘地听到有无声的语
言呼唤我,
我全身都在主动回答。
那树木始终严肃地凝视着,
要提醒我一个雪亮的,
然而却隔着层层云雾的秘密。
也许,我曾经是它们的同类?
p>
我终究不能判断那些水杉和我交换的眼色该怎么翻译。
但我发觉我盼
雨的心情是一
棵植物的爱恋和希望。
可是,人类和水的关系不也是自然一个无可违抗的法则吗?
“我和儿子有共同的经验”一句中“共同的经验”指的是什么?
文章写了几件与植物有关的事情?请分条简要概括。
第
2
页,共
12
页
文中画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望雨的心情犹如守候一位爱唠叨的老朋友。
②葡萄还绿的时候摘它,它很痛,要是红了,它很高兴让我们
采。
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我盼雨的心情是一棵植物的爱恋和希
望”?这句话有何作用?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舍得
①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
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
--
舍得。”舍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实际意思偏向于
< br>“舍”。贾平凹的话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舍。
②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
③现实世界纷繁复杂,
我们常常面临着舍的考验,
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选择,
去割舍。
当无法同时完成许多事情
时,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我们就一定要舍,该
舍就舍,是智慧的体现。
2007
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面对旗下淘宝网
是否收费问题时,
他的分析是:
“阿里巴巴”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商
务平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做
大规模;同一时间
想做大规模,
<
/p>
想赚大钱,现有能
力还做不到。因此,马云最终决定不收费。马云
是睿智的,他的舍是为了更大的发
展,是为了走得更远。如今,“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
最好的电子商务平台。
④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
⑤列夫?托尔斯泰在《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写了这样一件事:面对“用脚丈量
多少土地就可得到多少土地”的诱惑,
帕霍姆长时间不停地用脚丈量土地,<
/p>
最终吐
血而死。帕霍姆的贪得无厌是造成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
/p>
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p>
远离混浊的官场,
回归田园。
他舍去对名利
的追求,
体现了淡泊名利的品德,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⑦学会舍,我们能拥有人生的智慧,获得成功;学会舍,我们
能不被物欲所迷、名
利所惑、世俗所左右,就能活得高尚,活得坦荡。
< br>
⑧请记住泰戈尔的名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就再
也飞不远了。”
第一段引用贾平凹的话,作用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
概括第③段的具体事例,并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下面这段文字能与文中哪一段形成对比论证?请具体阐明理由。
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
民众依然希望他担任第三届总统,
但为了推动美
国的民主进程
,
无论民众再怎么拥戴,
大公无私的他还是毅然做出了谁也无法
更改的决
定:不参加第三届总统竞选。他舍弃权利的举动是美丽的,他转身离去的背影亦
是人间
最动人的。
四、语言表达(本
大题共
3
小题,共
9.0
分)
9.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
(只填
写序
号)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
的体现。
______
。人们品读山水,可以领悟到世界的兴<
/p>
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与名山大川寻求灵感。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
/p>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1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请分点概括“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三项措施,
每项不超
过
9
个字。(改编)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连日来,滨城
区街道办事处迅速行动,
落实三项措施、推进此项活动。
3
月
12
日,街道领导在全场开展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大会上作动员
第
3
页,共
12
页
讲话,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加强
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街道成立了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以党委书记为组长,
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
各科室
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设立办公室,明确职责,并有专人负责。为有效
推进工作进程
,设立意见箱
5
个,电子邮箱
1
个,热线电话
2
部,采用这些创新载
体,便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征求群众对全场干部作风的反应。
11.
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用
词得体、语言结构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淘宝要先学会服务好世界上最挑剔的用户。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
马云在发
布会上如是说。现在消费者对于物品的质量和真假尤其挑剔,在这样的形势下,
听
取消费者的建议,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感受也要考虑。正如马云说的“赚钱不
p>
是目的,
只是结果,
学会服务好用户才是最
重要的。
”应该欢迎广大客户来电提问。
要无时无刻不牢记客户
就是上帝这样的服务宗旨。
标点:
______
用语:
______
语言结构:
______
。
< br>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
12.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山中雪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对“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作简要赏析。
p>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p>
16.0
分)
13.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敻无与比,常自
携一壶,逐胜郊野。
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会有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
此。颖士见其
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而去。颖士
仓忙觇
之,
左右曰:
“吏部王尚书,<
/p>
名丘。
”初,
颖士尝造门,
未之面,
极所惊愕。
明日,
具长笺造门谢,尚书命引至庑下,坐而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
耳。”
顷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扬州功曹。
(二)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
子闻之,往请,欲厚
遗之,不肯受,……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
虚左,自迎夷
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
恭。侯
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
注:
公子:
魏公子,
战国时魏昭王少子,
昭王死后,
安釐王即位,
封公子为信陵君。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
.颖士仓忙
觇之(打听,调查)
B
.颖士尝
造门(到……去)
C
.欲厚
遗之(遗留)
D
.公子从车骑,
虚左(空出)
下列句子划横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______
A
.老人上马,呵殿而去
B
.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
C
.为大梁夷门监者
D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
第
4
页,共
1
2
页
人不知而不愠
苟全性命于乱世
公输为楚造云梯之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文:
______
。
②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译文:
______
。
萧颖士和魏公子(信陵君)的待人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七、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0
分)
14.
请以“火把”为话题,写一篇
600-800
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
p>
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第
5
页,共
12
页
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A
【解析】
A
.正确;
B
.有误,“猝然”的“猝”应读“
cù
”,“砭骨”的“砭”
应读“
biān
”;
C
.有误,“羸弱”的“羸”应读“
lé
i
”;
D
.有误,“断壁残垣”的“垣”应
读“
yuá
n
”;
故选:
A
。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
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
音字的读音,
特别是多
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
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
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
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
字、同音字、易误读字,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
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
2.
【答案】
C
【解析】
A
.“绵沿”应该写作“绵延”;
B
.“修养生息”应该写作“休养生息”;
C
.全部正确;
D
.“志同道和”应该写作“志同道
合”。
故选:
C
。
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
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
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
读准字音,辨明
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
量。并且在积
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
3.
【答案】
B
【解析】
A
.使用有误,秩序:整齐而有条理的状况。句中指的是次序。
B
.使用正确,大事宣传:强调的是宣传的力度和重视程度。<
/p>
C
.使用有
误,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该
成语是贬义词
用于此处不恰当。
D
.使用有误,绵绵不绝:指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连续不断。句中应该使用络绎
< br>不绝。
故选:
B
。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
的辨析。
注意近义词的
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
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
结意思相近的词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
同。
4.
【答案】
B
【解析】
ACD
.正确;
B
< br>.有误,《伤仲永》的作者是王安石,不是苏轼;
故选:
B
。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p>
包括作家、
年代、
作品知识,
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
能厚积薄
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第
6
页,共
12
页
-
-
-
-
-
-
-
-
-
上一篇:高考丨古代文化常识歌诀(附详解)
下一篇:谚语(中日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