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区别
社会养老保
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保障制度,其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因退休、失业、伤残而丧失收入
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商业养老保险则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合同形式确立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生活 p>
保障。
按国际惯例,劳动者的养老保险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政府强
制参加的基本年金;二是企业、行业举办的
职业年金;三是个人储蓄性年金即商业养老保
险。
由
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收入分配已经向个人倾斜,
企事业单位还要负担日趋繁重的养老费用,其弊
病越来越明显。因此,
可以预见随着退休制度改革的深入,
由国
家和企业单位负担个人全部养老费用的方式将不复存在,人们有必要为自己的将来多做打算。
我国目前实行
“
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
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其特点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上
采用传统型的基本养老
保险费用的筹集模式,即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
会互济
;
在基本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
强调个人帐户
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劳动贡献差别。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
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
职工。其费基、费率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
定执行。
商业养老保险最主要的特点
是其较高的保障水平。
并且用户可以灵活的选择保障程度。
“<
/p>
保险是为中产阶级
服务的。
”
此种说法虽有其偏颇之处,但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想在退休后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只靠社会 p>
保险并不够,还需要商业养老保险的支持。
在国外,商业养老保单是和房产、
汽车并列的高档消费品。一个人在其一生之中从二十岁到六十岁只有大
约四十年的时间有
收入,因此他必须考虑如何将这些收入连续的分配到没有收入的时间中去。保险是最适
合
于这种需要的一种投资方式。
一.我国解决养老问题的思路
据统计
1996
年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已达
1.1
< br>亿,占全国总人口总数
9.5%
。
按国际标准,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华社会,
而且人口还会迅速老
化。
据世界银行调查,
到
2030
p>
年中国
60
岁以上的人口将会从
9.5%
上升到
22%
。
到
2020
年,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生
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将进入退休年龄。
老年人口比重急剧上升,
年轻人口迅速下降,
中国
p>
将出现人口结构严重的老龄化。据世行专家估计若中国到
2033<
/p>
年仍未能改变目前“现收现
付”的社会保障制度,交税的税率要高
达
39%
才能支撑这种制度。
国务院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
< br>加强社会保险,
鼓励劳动者进行有储蓄性的
商业保险
p>
,
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二、养老政策基本改革思路:
1
.强制性购买社会劳动保险;其中包括养老保险
2
.个人自愿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三、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区别
1
.保险的目的和性质不同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的社会保障,
是一种社会政策。
国家通过法律手段来强制推行。
无论企业或个人愿不愿意,
只要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必须参加社会保险。
社
会保险费或
税的征收、给付待遇的规定都是强制性的。
而商业保险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
自愿签约的基础之上,
保人可根据自身面临的风险自愿
选择投保险种,协议保险金额,决定保障的
标准和档次,保险公司无权强制人们投保。
2
.保险对象和作用不同
社会保险的对象是社会劳动者,目的在于保障他们
的老弱病残和失业时的基本生活,
也就是能满足最低生活保障。
商业保险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为目的。
它可以使人们在退休
时,
能够获得和以前一样的
生活品质。
3
.权利与义务的对待关系不同
社会保险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社会保险的义务,
缴纳社会保险费
,
之后才能获得享受
社会保险金的待遇和权利,强调国家和劳动
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商业保险体现的是合同双
方的责任、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商业保险的保险金额以投保额决
定
偿还额。
4
.待遇水平不同
-
-
-
-
-
-
-
-
-
上一篇:社保知识大全(试题)
下一篇:外研版英语必修四单词(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