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梁实秋的翻译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02 06:36
tags:

-

2021年2月2日发(作者:副作用)



梁实秋的翻译史




民国自


1929


年建立到


1949


年终结,只经历了短短的


37


个年头。但这是一个特殊的时


期,目睹了翻译事业的空前繁荣。晚清时期外国 文化大量的涌入改变了中国人落后的观念,


使他们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和国际接轨。


从此中国人和西方人一起探讨学术上的问题,


双方

< br>的交往日益频繁。


梁启超和严复等翻译家的艰苦努力,


用 先进的西方思想、


价值观念和和社


会生活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


使他们强烈的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


大量的西方书籍经翻译家< /p>


的之笔传入中国,


于是中国掀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西学东渐的运动 。


中国的旧知识分子在这


场运动中觉醒,并得到改造,新知识分 子在运动中被孕育出来,并日趋成熟。鲁迅等一批具


有先进思想观念的文人一边熟读西书 ,


一边操笔翻译西书,


把西方的观念和知识融入自己创


作的著作中,成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一、梁实秋简介和他的翻译观



梁实秋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


权威,< /p>


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 的文字创作,


其散


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


代表作


《英国文学史》


< p>
《莎士比亚全集》




梁 实秋的“中庸翻译观”深受其“中庸”的人生哲学的影响,这种人生哲学与他


传统士大夫 式的思想底蕴密不可分,是儒家思想、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他本人的贵族


气质、绅士风度 的杂糅体。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构成了他整个人生哲学的中轴,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被梁实秋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


中西文化的双重洗礼使他在人生


态度、思维方式、文艺思想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中庸”色彩,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他


的翻 译活动。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认识论基础是“诚信”原则与“时中”原则。


诚信为本 、因时而中,这是达到“善”与“美”的条件。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的态度以诚 信为本,努力追求和谐之境。梁实秋内心深处对“真”、“善”、“美”


的追求与莎士比 亚形成了某种内在精神契合,因此选择译莎不仅是他价值取向的表


白,也是其审美理想的 张扬。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认识论中枢是“适度”原则与


“中和”原则。梁实秋受西 方阐释学与中国阐释学的双重影响,试图在客观阐释与主


观阐释之间寻求一条“中庸”之 道,他以异化策略为主、归化策略为辅,注意将“诗


学取向”与“读者接受”相结合,体 现了“适度阐释”的原则;“中庸”的工具性意


义还体现在对审美格调的思维和表达模式 上。儒家美学的核心是“中和”之美,它既


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具体的审美范式。梁实 秋译莎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理念,


融合了西方古典主义严谨、传统、凝练的美学思想 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重味”的精


神,传递渗透于莎士比亚字里行间的自然美、意蕴美、 情感美,激发人们对真理的热


爱、对道德的信念以及对美的追求。另外,梁实秋译莎受语 言审美因素、文体风格、


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审美制约。梁实秋“中庸翻译观”的实践论是 “诚”、


“善”、


“美”


的统一。梁实 秋的翻译实践体现了一种对话精神,他在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学形式的


输入以及语言风格 的再现方面都颇有特色。


梁实秋在处理文化意象与习语等文化内涵


时主要采用直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注意将“尊重作者”与“译者介入”相结合;梁


实 秋在传递文学形式方面主要用白话散文体译莎,虽然改变了原作形式,但也是对翻


译莎作 “无韵诗体”的大胆尝试;梁实秋在处理莎作中的某些语言变体时淡化了原作


语言的“陌 生化”色彩,他的恒常审美定势形成了文本与读者间的一种空缺。本章同


时分析了梁实秋 译莎活动的社会影响。





二、梁实秋和鲁迅论战



1929



9


月梁实秋发表《论鲁迅先生的“硬译” 》一文时,双方交战正值酣畅之际,


因而由此引发的翻译论战自然也就充满了刀光剑影。





与《论 鲁迅先生的“硬译”》同刊发表的还有《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一文。针对这


两篇文章 ,鲁迅写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进行辩驳。他首先质问梁实秋是


否对《 文艺与批评》一书“硬着头皮读下去”了,接着指出梁氏并不能够代表“全国中的最


优秀 者”,他读不懂的译文,不见得别人也读不懂。尽管梁实秋在《答鲁迅先生》一文中声


称 :


“这两篇文章的本身,都是各自独立的,毫无关系的。前一篇的主旨,是说明文学并无


阶级的区别,后一篇的大意,是指出鲁迅先生的几种翻译作品之令人难懂。”然而在把鲁 迅


的“硬译”贬为“死译”后,他又接着指出:鲁迅先生前些年翻译的文字还不是令人看 不懂


的东西,


“但是最近翻译的书似乎改变风格了。”然而通过 仔细分析,便不难看出,这里的


“风格”


一词是具有双关语义的 :


明指鲁迅的译文语言风格,


暗示鲁迅选为翻译对象的作品


的风格,即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和《文艺与批评》两本苏联无产阶级文艺理论书籍。< /p>


鲁迅敏锐地听出这种弦外之音,


义正辞严地指出:


我以前的翻译也和现在一样,


都是逐句甚


至是逐字翻译 的,而梁实秋居然能看懂,但是这回的“比天书还难”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


译本,


梁实秋先生却看不懂了。


言外之意,


梁实秋 将自己的两篇文章同时刊出是别有用心的,


其居心就是假借批判“硬译”来贬低甚至攻击 无产阶级的文艺作品。在《欧化文》中,梁实


秋指出:有人所谓的欧化文,就是里面充满 了“地底”、


“地的”等文字的令人莫名其妙的


白话文,欧化文 的起因是与生吞活剥的“硬译”有关的,而鲁迅先生就是硬译的大师。他继


而又指出,“ 硬译”对时下译坛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结果是“无译不硬,一似硬译”现


象成为时髦 的风尚。他还认为,


“中文是如此之圆滑含浑”,鲁迅先生既然有自己创作的杰


作,



“不能为翻译的便利而改变中文文法,< /p>


无论是哪一国文字,


都不是为了翻译而存在的”

< br>。



三、梁实秋回顾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梁实秋在晚年回顾他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经历时说:


“使我能于断断续续30余年


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有三个人:胡先生、我的父亲、我的妻子。





其实,


翻译莎翁的剧作不是梁实秋个人的选择,


而是胡适先生的倡导。


正由于胡适先生


的倡导合乎梁实秋读第一流书的主张,


才使得梁实秋接受了这个挑战。


1930年,


任职于


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翻译委员会的胡适,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计划。


胡适共物色五人担任翻译,他们是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叶公超和梁实秋,计划五至十


年完成。


对这样一个庞大计划,


梁实秋从一 开始态度就十分积极,


他不仅明确答应承担一部


分任务,而且拟 定了八条具体实施计划,得到了胡适的首肯。从此,梁实秋文学实践中极其


壮丽辉煌的诗 篇开始了,


他个人的命运注定和伟大的莎士比亚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他没有辜


负胡适先生的期望,


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年复一年地 工作着。


特别是当闻一多、


徐志摩等四人


临阵退出,


梁实秋便一个人把全部任务承担起来。


胡适先生对 梁实秋的翻译工作一直非常关


心,有一次,他赴美国开会,临行前还带了梁实秋刚译完的 《亨利四世》


,说:


“我要看看你


的译 本能不能让我一口气读下去。


”胡适还对梁实秋说,等全集译成之时他要举行一个盛大< /p>


的庆祝酒会。可惜,全集译成开酒会之时胡适已经去世了。




抗战爆发前梁实秋完成了八部莎翁剧作的翻译工作,


四部悲剧,


四部喜剧。


“七七事变”


后,


为了躲避日寇的通缉,


梁实秋不得不逃离北 京,


抗战八年间他几乎中断了莎翁剧作的翻


译。抗战胜利后梁实 秋回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课余之暇,他又把荒废多年的莎翁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02 06: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97783.html

梁实秋的翻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