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本主义的意思
|
人
本主义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人本主义是德文
Anthropol
ogismus
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
腊文词源
antropos
和
logos
,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
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
说。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德文
< br>Anthropologismus
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
腊文词源
antropos
和
lo
gos
,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
义,是一种把人生
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
19
世纪德国的
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
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
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
避免采用甚至反对
唯物主义
这个
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
人本主义
或
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
1
则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
人本主义
,并把
他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
。他们都反对把灵魂
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
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
点。但他们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
一般的
人,而不是社会的人。他们不是联系具体历史、联系社会实践
来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
社会性。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一词被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所歪
曲。如德国现象学者谢勒和法西斯主义理论家克拉格斯,就侈谈
哲
学的人本主义
或以
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
为对象的
人本学
或
性
格学
。他们的
人本主义
是一种宣扬非理性主义和种
族主义的唯心
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
-
起源
人本主义的五类起源
首先,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
14
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
2
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
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
素。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
尺度,或以
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前者是文艺复兴
的一个基本方面,
当时
思想家从这一方面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
界中去,并以这个观点来解释人。在这个意
义上人本主义是造成
17
世纪科学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在
一定程度上也是促使
科学主
义
诞
生的一个条件。
17
世纪以来的基础主义和
19
世纪末期以来的
自然主义并不反对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
。
历史上的人本主义运动是同
超自然信仰和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主义相对立的。
撇开历史上的人
本主
义不谈,我们现在讨论当代的人本主义。
人们通常认为当代人
本主义即是
主体哲学
(philosophy
ofthe subject)
。由于哲学家对
主体
的理解并不一致,
在这个意义上,
人本主义
是多义的。
如
果把导源于笛卡尔的
我思
和康德的先验自我的哲学都看作
人本主
义,
那么新康德主义便是人本主义的典型。
我们不谈个别新康德主义
者是否属于人本主义思潮中的哲学家,
整个地说,
新康德主义继承康
德为科学、尤其自然科
学
(
马堡学派
)
和文化科学
(
佛莱堡学派
)
奠立基
础的纲领而努力,
他们由以出发的自我是
一般的、
非经验的和非人格
的,
与人本
主义者所强调的经验自我根本不同。
并且新康德主义特别
重视科
学的价值,
这恰恰是
科学主义
的特征,
< br>同强调个人价值的人
本主义大异其趣。
3
其次,作为
主体哲学
或
意识哲学
的一派,胡塞尔现象学也<
/p>
可以被称为人本主义。
他同康德一样以自我为出发点,
力求为科学知
识奠立基础。不同的是,他求助于
本质直观
,以描述方式进行其构
p>
成客观性的工作。早期反心理学主义使他把逻辑结构看作
真理本
身
。胡塞尔的
我思
有别于康德,不是非人格的,但
客观性的先验
奠基所需要的不是一个主体或主体性,却需要多元的、主体间的、原
子论般的奠基。难道这样的奠基学说是人本主义的
?
< br>是的,要是我们
把任何
主体哲学
当作人本主义的话。
但是人本主义以人的首要性为
特征,而胡塞尔则对日常语言和日常生活
中的
我
给予现象学
还原
(reduction)
。他并不为人的要求作出哲学辩护,
他关心
的是要使哲
学成为严格的科学。
这样看来,
唯心主义现象学不属于人本主义范畴。
第三,
来源于现象学的
哲学人类学
的舍勒
< br>(r)
的反形
式主义价值哲学强调人格是道德行动的中心
,似乎同人本主义一致。
但人格主义并不令人成为善和恶的尺度。
有的人格主义者理解人格主
义是人对于被还原为观念或事物层次作出经常性抗议并充分
注视当
代文化危机的哲学。
人格主义旨趣的这种变化使它向人本
主义方向靠
近。
但人格主义者仍然不甚重视个人定立其自身的能
力,
而更重视个
人的善于容纳他人和向一个价值秩序的开放。<
/p>
所以人格主义还不是完
全的人本主义。但流行于美国的人格主义或
精神主义
(spiritualism
,
以波士顿大学为中心
)
通常也被叫做人本主义。
第四,我们在萨特的
4
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
完全的人本主义。
他的著作
《有和无》
是把现象学、
< br>存在哲学和人本主义冶于一炉的集中体现,
是人本主义
充
分发展的表现。存在主义者断定:
在人的世界、人的主体性世
界
之外并无其他世界。
存在主义作为
典型的人本主义是同自然主义不
相容的。
第五,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社会、人文
科学要求对文本
(text)
或社会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自然科学采用一般
规律来说明所研究现象显然不同。理解和说明是两种不同的科学方
法。
但自然主义则坚持科学方法的连续性,
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对
象与现象都可应用一般规律给予科学说明,
认为这才会获得真正的科
p>
学知识。这样,
方法论解释学同自然主义是对立的。解释学在否认真
理确定性这一点上也同认识论基础主义不相容。
所以在整个哲学
领域
内,早期解释学可以说属于人本主义范畴,是同科学主义对立的。
< br>
第四,我们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
本主义。他的著作《有和
无》是把现象学、存在哲学和人本主义冶于
一炉的集中体现,
是
人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表现。
存在主义者断定:
在
人的世界、人的主体性世界之外并无其他世界。
<
/p>
存在主义作为典型
的人本主义是同自然主义不相容的。
第五,狄尔泰及其后继者的方法论解释学强调社会、人文科学
5
-
-
-
-
-
-
-
-
-
上一篇: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逻辑思维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