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前急救培训手册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
2014
年
06
月
01
日
p>
院前急救是指从第一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救护车
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臵然后将病员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这个阶段。
院前急救是为进入医院以前的急、
危、
重伤病员提供
的特殊医疗服务,
包括
病人发病现场对医疗急救的呼救、现场抢
救、途中监护和运输等环节。
一、院前急救配备
(一)
急救小组人员
:
医师、
护
士、
司机、
转运工人,
小组人数基本应
为四人,
如遇到大型灾害发生时,可酌情增加急救小组医师和护士人数;
(二)急救着装配备
:统一穿着急救衣服和裤子、急
救帽子、无菌橡胶手套、
口罩;
(三
)基本语言要求
:使用普通话进行基本语言沟通,如患者为外国人,统一
使用英语交流。
二、院前急救流程
(一)现场急救和呼救阶段
在急、危
、重伤病员的发病或受到伤害的现场,第一个发现者是病人自己,
其次是在现场的其他人
。现场仅有病人本人,应及时向周围人呼叫,请求援助,
并尽可能地采取自救措施。
p>
其他人发现病人后,
应主动迅速地赶到病人身边,
< br>进
行急救呼救。
大型灾害发生时,
现场的人可能都是受伤者,
在进行呼救的同时应
积极开展自救
互救。
这时的急救呼救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呼叫周围的人给予帮
助,
二是对专业院前急救单位(
120
或者本院急救电话)进行呼救。
(二)呼救信息的接收传递阶段
院前
急救单位(
120
或者本院急救电话)接收到急救呼救信息后会
立即通知
本院急诊科电话员,本院急诊科电话员在接到呼救电话后,应做到以下事项:<
/p>
1.
立即对院前急救资源进行有效调度
,及时通知急救小组人员做好出诊准备;
2.
在完成急救小组通知后,
立即电话病员,
大致询问病史
、
病因及准确地点,
同时告知简单应急处理方法,
并且告知病员,
救护车已经出发,
希望病员能够保<
/p>
持冷静,原地等待或者脱离危险环境。
3.
如遇大型灾害事件发生,导致
3
人
以上群体病员,应简单做出基本评估,
必要时通知出动两组急救小组,
< br>并要立即报告科主任、
护士长,
做好出诊信息回
报
120
指挥中心。
(三)急救小组出发阶段
急救小组在接到电话员通知后,应立即做到以下事项:
1.
急救小组成员应在
3
分钟内做好准备,立即到达救护车;
2.
急救小组再次确认急救物品是否齐全,同时询问电话员,现场是否需要增
加小组成员或者携带特殊急救物品;
3.
急救小组成员应携带出诊本,确认出诊地址、电话号码及基
本病情;
4.
急救车应保证在
5
分钟内出诊。
(四)抵达现场阶段
急救小组抵达现
场的过程是一个急救资源移动的过程。
选择路径要近,
移动
p>
速度要快、安全,到达现场位臵要准确。
急救小组在到达现场的过程中,会遇到堵车、车祸、路线错误等情况,当遇
到无法尽快到
达现场的情况时,在出诊后
10
分钟时再次联系病员,应由急救
医
师电话联系病员,
询问病员病情变化及自我急救后效果,
p>
根据病员情况,
再次告
知病员自我急救措施
,同时告知病员救护车已在路上,希望病员能够保持冷静,
原地等待或者脱离危险环境。
(五)接近病人阶段
不论采取哪种运输工具,
直接到达病员身边的可能性都很小,
即使距离病人
不远,
医务人员也有一个携带药品和器械
、
设备到病人身边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急救小组应做到以下事项:
1.
急
救小组应携带出诊急救包,以及必要的特殊药品、器械;
2.
急救小组应携带急救平车及铲式担架到达病员身边,如已知患者为脊柱损
伤,应携带脊柱板到达现场;
3.
< br>到达现场后,应尽量从正面接近病员,并告诉病员:
“我们是成都市第三
人民医院急救小组,现在由我们为您提供救助”
;
4.
急救小组中司机应保证车辆运行状况,
同时回报本院电话员和
120
接线员,
已经到达现场;
5.
如遇到
大型灾害事件发生,应由现场调度人员统一调度接近病员,如有多
个病员时,
可医师和护士分别接近病员,
告知病员
“我们是成
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救小组,现在由我们为您提供救助”,以安定人心。
(六)现场抢救阶段
院前
急救医师现场抢救面对的病人病情危重,
很多时候还要面对突发的事故
< br>或意外,如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事故时保持镇定,有条理地迅速诊断和抢救,伤
病
员复原的机会便能大大增加。
在基本检查时,
伤病者的伤势或病
情有时会很明
显,例如烧伤及出血、醉酒等;但很多时亦不易察觉,所以医务人员须凭视
觉、
听觉、触觉及嗅觉去找寻和了解伤者的病史、病徵及症状,以正确评估病情。
现场抢救阶段主要有三个内容:
一是病情的
评估;
二是实施抢救;
三是稳定
病情。
这三个内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特别是危重伤病员,
常需要一边评估一
边抢救,
一边稳定病情;
p>
即对已存在的或潜在的威胁病人生命的各种病情进行及
时的发现和处
理。
急救医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的短期评估
(除立即有生命、<
/p>
躯体
及致残的威胁之外)
,其中包括对机
体和行为症状的评估。因为它们与各种并发
症或潜在的、
基本的
病变有关。
评估还包括利用适当的、
有助于诊断的各种措施,<
/p>
并做出解释,
同时还包括其他的专科咨询。
根据初步识别和对病情的评估,
应用
复苏技术、
治疗手段和其他使病人在生物学方面或精神方面都能转向体内稳定的
各种处理措施。
这些技术、
手段和处理措施对病人的进一步医疗或缓解都是必需
的。稳定病情可以包
括机体的任何系统。
此时,
不要忘记
了对机体和行为症状的整体评估。
整个评估过程持续至病人
被处
理好为止,
其中包括迅速确定某一特定病人或在许多病人之中的处理重点问
题。
按现场急救进行的时间先后顺序,急救小组应做到一下事项:
1.
现场观察保证安全
当急救小组到达现场时,
首先应观察现场环境,
有无
危险存在,
同时寻找是否有
病员受伤害的线索,这对判断病情和
伤情很有必要。如现场仍有危险因素存在,
切不可盲目行事,
应
先除去危及在场人员生命或影响救治的因素,
再进行病情评
估及
救治,确保病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2.
病情的评估
(
1
)简单询问病史
病史可由清醒的病员或旁人叙述,急救医师应尽可能采集准确、完整的病史。
①主诉:主诉是病员自己的描述,昏迷者或无法言语者可由旁人代述。院前
急救医师要抓住疾病的主要表现,
例如:
畏寒、
发热、
头痛、
呕吐、
< br>腹泻、
咯血、
呕血、昏迷、眩晕、晕厥、瘫痪、麻木、乏
力、外伤、疼痛、出血、口渴、肢体
活动异常活动等,注意主要症状发生的时间,持续时
间,有无缓解因素,有无伴
随症状,是否使用相关药物治疗及好转情况,这有利于对病情
程度的评估。
②既往史:弄清楚伤者既往或现在患有什么疾病
,是否使用相关治疗,是否
有输血等情况,以便能准确判断病情。
③个人史:是否有疫水、疫源接触史,是否有毒品接触史,是否有冶游史;
④女性病员需详细询问月经史及生育史,如考虑妊娠病员,应详细询问
病员
月经量及阴道出血情况;
⑤考虑家族遗传病时,可询问病员是否有相关家族史;
⑥从病员现场或者身上寻找得到的病史资料,例如药品、复诊本或病历资料
等;
⑦如病员为外伤病员,有活动性出血,应在进行病史
询问的同时,立即进行
止血、包扎,如有胸腹腔及头部外伤的病员,在询问病史的同时,
评估胸腹腔及
头部外伤情况及外露脏器情况,立即进行固定、保护;
在急救医师采集病史的时候,急救护士应做到以下事项:
①立即对病员进行生命体征的评估,包括脉搏、血压、随机指血糖,同时简
单对病员皮肤的检查,必要时可检查体温;
②如病
员有外伤、胸腹腔及头部脏器外露等,立即协助医师止血、包扎、固
定、保护脏器;
p>
转运工人应在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准备转运担架、平车,同时协调周
围环境,
协助保证急救人员及病员安全。
(
2
)发现体征
在询问病史的同时,
即要通过视觉、
听觉和嗅觉发现伤
病员的阳性体征。
如:
通过视觉可发现病员的肢体的变形、肿胀、嘴唇发绀、外出血、皮肤上的针孔、
皮下瘀血、不正常的胸部起伏、痛苦的表情、出汗、肌肉痉挛等;通过听觉可发
现病
员的呻吟、骨折的摩擦声、不正常的呼吸等;通过嗅觉可发现酒精气味、丙
酮气味、尿失
禁等。这些发现对正确评估病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
3
)迅速进行检查
在询问病史后,
应立即进行简单的、
针对性强的体格检查,
p>
同时视、
触、
扣、
听的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应以快速、准备、针对性强为主,用最快的速度检查病
员,做到
最快速度完成,可根据体格检查和病史,立即做出基本的病情评估。
3.
现场抢救
无论伤病员的病情如何,
对伤病员的评估过程和方法大致是相同的。
< br>但对危
重伤病员来说,
常常需要一边评估一边进行抢救和
处理。
先处理可能危害病员生
命的情况,
特别是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
只有在威胁病人的因素解除后,
才能进
行有系统地详细检查及处理其他情况。
急救医师首先应对伤病员进行一次基本检查,判断是否有足以致命的伤情:
①判断伤病员的清醒程度—
Response
轻轻拍打伤病员肩部,高声喊叫:
“您好!您怎么啦?”
,务必要在双耳处喊
叫;
无反应者
,立即用手指评估病员的颈动脉搏动,同时观察病员的胸廓起伏,
同时简单检查病员瞳孔
直径、光反射情况,以上检查应在
10
秒钟以内。在拍打
肩部时不可用力过重,以防加重骨折等损伤。
如病员经评估后生命体征平稳,
瞳孔大小正常、
光反射灵敏,
应使用手指按
压病员眼眶部,
病员出现
眼球活动、
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即停止按压,
以确定
患者意识情况。
如病员评估后为心脏呼吸停止
,
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同时询问旁人,
病员
处于此状态有多长时间。
如病
员评估后心脏未停止,
但意识丧失,
一旦初步确定病员神志昏迷
,
急救
小组应立即开始抢救。
②判断伤病员病的气道是否通畅—
Airway
检查伤病员是否有呼吸,
有呼吸者要注意到呼吸是否有杂音,
必要时应清除
伤病员口腔等部位的异物,使伤病员气道通畅的方法如下:
如病员昏迷,但没有颈椎骨折的可能,急救医师可用仰头举颏(颌)
法
(
或
仰头抬颈法
)
。
方法:
一手臵于前额使头部后仰,
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臵于下颌骨近下颏或
下颌角处,举起下颏
(
颌
)<
/p>
。
如病员昏迷,
又有颈椎骨折的可能,
急救医师应指导急救护士协助固定伤员
头部及颈椎,并用创伤举颌法。
方法:将病员的颈部固定在正
常位臵,并同时用双手手指托起下颌骨。
在施行以上两种方法
时都要注意到:
手指不要压迫病员颈前部,
颏下软组织,
以防压迫气管。动作要轻,颈部上抬不要过度伸展,用力过猛易损伤颈椎。有假
牙托者取出,
清除口腔异
物及呕吐物。
儿童颈部易弯曲,
过度抬颈反会使气管闭
塞,因此儿童不要抬颈牵张过甚。
③判断伤员病是否有呼吸—
Breathing
在畅通呼吸道之后,由于气道通畅可以明确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方法:维持开放气道位臵,用耳贴近病人口鼻,头部侧向病人胸部。眼睛观
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
面部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
< br>耳听病人呼吸道有无
气流通过的声音。
注意点:
A
、保持气道开放位臵;
B
、观察
5
秒钟左右时间
;
C
、有呼吸者,注意气道是否通畅;
D
、无呼吸者,立即使用球囊辅助呼吸,同时准备气管插管;<
/p>
E
、有部分病人因呼吸道不通畅而产生
窒息,以致心跳减慢。可因畅通呼吸
道后,使呼吸恢复,而致心跳亦恢复。
④判断伤病员是否有脉搏—
Circulation
检查脉搏,观察微循环;
对没有呼吸脉搏及微循环者进行心肺复苏;
检查病员的出血情况,并止血;
如病
员昏迷,
但有呼吸和脉搏,
应立即处理可能危及生命的伤势或病
症,
然
后再将病员放臵成平卧位,以确保呼吸通畅。
4.
现场急救
经过简单的评估后,
考虑患者有相关病情,
但
并没有立即出现心脏呼吸骤停,
应视情况而进行现场急救。急救医师应做到以下事项:<
/p>
(
1
)畏寒、
发热:病员出现畏寒、发热、寒战、高热等情况,应立即对体温
进行测量,
同时询问相关各大系统感染性相关症状,
立即使用建立静脉通道,
0.9%
氯化钠注射液
500ml
静脉滴注,在评估其余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转运病员;
(
2
)头晕、头痛:病员头痛多与神经系统相关,应立即评
估神经系统相关症
状体格及检查,吸氧,可建立静脉通道,
0.
9%
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静脉滴注
,如
考虑患者有颅内高压情况,应立即给予甘露醇
125ml<
/p>
静脉滴注;
(
3
)呕吐、腹泻:应询问病员是否有消化道其他症状,同时评估病员血压、
心率,检查血糖情况,可建立静脉通道;
(
4
)咯血:立即询问病员耳鼻喉或者呼吸系统病史及既往史,平卧病员
,减
少病员活动,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在救护车上,可进行吸痰,
p>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如病员烦躁不安,
可予
病员肌肉注射地西泮镇静,
如病员咯
血量较大,如出现呼吸困难
,必要时可现场气管插管,救护车上吸痰,保持呼吸
道通畅,必要时在救护车返回途中联
系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
(
5
p>
)呕血:立即询问病员耳鼻喉或者呼吸系统病史及既往史,平卧病员,减
少病员活动,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0.9%<
/p>
氯
化钠注射液
500ml
静脉滴注,
必要时在救护车返回途中联系急诊科,
做好
抢救准
-
-
-
-
-
-
-
-
-
上一篇:国际单位标准
下一篇:国际私法中英名词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