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务志:
期末考试设于
2006
年
1
月
6
日
< br>8:30
~
10:30
,
一班考场
1231
教室,
二班考场
1244
教室。
题型包括
名解
(
5
’
×
4
,
全英文)
、
单选
(
2
’
×
15
)
、<
/p>
填空
(
0.5
’
×
20
)
、<
/p>
简答
(
20
’<
/p>
,
三道)
、
设计
(
10
’×
1
)
、计算(
10
’×
< br>1
)
。
流病不划重点,但上课时
重点掌握内容是做过强调的。
01
的卷子从出题到阅卷,都由<
/p>
根叔一肩挑,
所以几乎只考了第二~十及十二章。
这个学期根叔的心情显然不错,
因此最后
给分很好看。
而在往年,如果课堂纪律不如他的意,最后的红灯率是非常高的。
名解
都是英文,
并且都是流行病学的特色概念,诸如研究方法名称、
偏倚类型和研究指
标等,
(很少考含公式的概念,仅在研究
生复试时要求用文字表述公式的含义)因此参照附
录中英文对照表是比较便捷的策略。<
/p>
单选
题都是概念性的东西。
坊间流传着好
几份往年的试
卷,可以根据那些卷子的相似度分析出题思路。整体而言,单选题并不难。
填空和简答
考得
比较细,在教材上只有
两行篇幅的内容,
却有可能出成简答。
这两个部分是拉分的,复
习的
不二法门就是把重点章节毫无遗漏地领会吃透。相对而言,填空侧重于考核知识性的
概念,
诸如“意义”
、
“条件”
、
“指标”
。简答往往考“比较”
、
“特点”
、
“优缺点”
。根叔曾经在
ppt
列出一张比较队列
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各自特点和优劣的表,
尽管根叔
表示
“不
会拿这么简单的东西考你们”
,事实还是证明掌握这张补充的表可以应付许多问题。其他诸
如发病密度与累计发病率的
比较、病因推断的原则、筛检的应用原则、
实验设计的原则、人
群易感性升高或降低的原因、
疫源地范围大小的影响因素这类,
都很经典,
但考的概率却并
不非常高。
而设计题与计算题则比较灵活,
考核的是应用能力。
很显然实习
课对这种能力的
培养具有很大的价值。流病没有“宝典”
,所以
复旦出版社版多选题只能算一本普通的教学
参考书。
01
预防流行病
发信站
:
日月光华
(2006
年
01
月
06
日
11:29:28
星期五
),
站内信件
I
名解
5'*4
cyclic variation
Cumulative Incidence
OR
route of transmission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II
单选
2'*15
III
填空
0.5'*20
1.
潜伏期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6
< br>空
)
2.
轮状模式中环境因素
包括
(3
空
)
3.
评价预防措施的两个常用指标
(2
空
)
扩大免疫计划中用“四苗”防
治的六种疾病
(6
空
)
5.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3
空
)
IV
简答
为何能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代替
RR
,条件是什么?
(7')
2.
什么是生态学研究,主要局限性是什么?<
/p>
(7')
3.
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主要流
行病学特点
?
(6')
V
设计
10'
乳腺癌和激素的关系,做病例对照研究。如何选择研究
对象?怎样控制偏移与可能的混
杂因素?
VI
计算(全英文)
10'
随访
500
< br>个高危者,
1995.1.1-1997.1.1
追踪两
年。
1995.1.1
共有
50
个
HIV
感染者,
1996.1.1
变为
70
,
1997.1.1
变为
105
,期间人数稳定,无死亡,无新加入。请计算:
1.1995.1.1
的
population at risk
2.1995.1.1
的
prevalence
3.199
5-1997
两年内的
cumulative
incidence
4.1996
年的
incidence
Re:
01
预防流行病
发信站
:
日月光华
(2006
年
01
月
06
日
23:20:36
星期五
),
站内信件
大略说一下,未必对
最后一题的计算
,出现了两种结果,分子一样,都是
1996
年的新病例数
p>
35
A.
分母是
500-70-35/2
B.
分母是
500-70
答案
A
是根叔上课时给的,事实上相当于
1996
年
AIDS
的
发病密度
(ID)
答案
B
则相当于
1996
年
AI
DS
的累积发病率
(CI)
,我个人偏
向于答案
B
书上写得很清楚,
p>
ID
是瞬间发病率,而
CI
是时期发病率
既然题目要求的是全年的发病率,而“全年”恰恰是个时期概念
又何必去用
1996
年
7
月
1
号凌晨
0
时的瞬间发病率估计全年发病率水平呢
这个算法实际上就相当于
(
年初人数
+
年末人数
)/2
用这个
方法去估计
1996
年易感人群的暴露人年就必须假设易感人群
人数的波动在时间
上是均匀、呈直线的,可万一这年的新发病
例都是
1996
年最后一天集体卖血感染上的呢
?那他们不就是几乎在整个
1996
年都应被算作易感人群这个分母嘛?所以说这个方法也
不见得有多么地精确
ID
的应用范围,一般是大范围、大人群,队列中对象进出波动比较厉害的情
况
500
个人算大人群吗?而且两年
内无失访、无死亡、无新病例进入,波动为
0
我实在看不出有
什么必要去硬套
ID
的公式
我当时细细考虑了下,加上实验课上郑英杰就说过不用减新发病例
/2
所以还是用的答案
B
现在看来或许会判错
不过我觉得在这
个问题上我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对概念的理解也是足够透彻的
01
七年流行病学考题
发信站
:
日月光华
(2005
年
06
月
27
日
18:16:44
星期一
),
站内信件
名词解释(
5*4)
传染源
发病密度
流行
流行病学
选择(
2*20)
问答
1
什么叫疫源地?影响因素。
2
病因推断的原则
3
病例对照的概念。有哪些优点?
4
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原则
5
RR
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题(
2*10
)
1
筛检四格表(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2
(题干略)写出评价指标(诸如发病率、死亡率。
。
。
)
02
流病
发信站
:
日月光华
(2007
年
01
月
12
日
10:41:57
星期五
),
站内信件
名解
Ef
,疾病监测,
neyman bi
as,
还有俩个想不起来了
-
。
-
Ef
,
god<
/p>
,故意不写
ARP
,于是我只好在交卷前
在该空白处叹息了一把
sigh
选择
2*20
填空(
12
)
混杂概念,特点;潜伏期概念,卫生意义;疫源地消灭条件
简答:
(英文
)10
如
radiation
expossure
之类的用什么研究?缺点?
(据说是队列研究。
。
。我写了生态学研究
-
。
-
要么是我对英文
意思理解错误)
问答
15
一项研究案例,问是什么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计算:
和
0
1
考题一样
03
流行病
发信站
:
日月光华
(2007
年
12
月
17
日
12:55:56
星期一
),
站内信件
名解
全英
5
×
4
虚假关联
地方病
SAR
EF
人群易感性
选择
10
×
2
选择不算难
填空
10
×
1
筛检可靠性,三个指标(
4
)
;疫源地定义,和消灭三个条件(
4
)
;
WHO
提出的
EPI
(
2
)
大题:
1
历史队列研究的定义和局限性(
8
)<
/p>
2
经空气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点(
p>
7
)
3
列举三个研究的特点(
15
)
< br>
4
第四题没看太懂
-
,
-
英文,两个研究,都是研究一个新的治疗方
法的,
第一个
RR=3
,卡方
=6.8
;第二个
R
R=4
,卡方
=1.5
,让解释一下~
~(
10
)
5
计算题(
10
)英文的,求应答率,
完成率,合作率等。
。
。题目还是看不太懂
-
,
-
04
流病
发信站
:
日月光华
(2008
年
12
月
30
日
16:57:24
星期二
),
站内信件
一、名解
5
×
3
reservior of
infection
ecologic fallacy
endemicity
migrant
epidemilogy
parallel test
二、单选
20
×
2
三、填空
12
乙肝主要传播途径
3
空
轮状模式中环境因素包括
3
空
年龄分布资料的分析方法
____
它描述了
____
____
它描述了
____
四、简答
6
×
3
前瞻性、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异同点
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的病因网络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五、问答
15
有
< br>3
个案例,问各是哪种研究方法,其设计特点
案例描述全英文
大概是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吧
【
p>
04
预防缓考】流行病学
发信站
:
日月光华
(2009
年
02
月
11
日
17:08:59
星期三
),
站内信件
名解(全英文)
续发率
虚假关联
地方病
EF
人群易感性
大题
1.
历史性队列研究,主要局限性
2.
空气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
/p>
3.
以未明原因疾病为例,分述三种研究设计的特点
4.5
和
03
级的一样(全英文)
05
级预防医学流行病学期末试题
发信站
:
日月光华
(2009
年
12
月
28
日
16:34:41
星期一
)
试题:
一
名词解释(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