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
专题训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
(2019·
北京
)
阅读下
面材料
,
完成
1
~
3
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基
础差
,
底子薄
,
人口多
,
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的
贫困
人口众多。
为了促进发展
,
消除贫困<
/p>
,
实现共同富裕
,
新中国成立以来
,
在党的领导下
,<
/p>
政府始终将扶贫减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之初<
/p>
,
国家实行土地改革
,
< br>建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
,
为消除贫
困奠定了制度基础。
1978
年国家全面实施改革开放
,
经济高速
发展
,
p>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进一步提升减贫成效
,
< br>自
1986
年起
,
党进一步加强对扶
贫工作的领导
,
< br>政府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
,
开始进行有组织、
有计划、
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
,
< br>并先后制定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2000
年
)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
要
(2001—2010
年
)
》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
年
)
》
p>
。
2013
年
,<
/p>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
,
党和政府又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
图
1
1978—2017
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
< br>
(
按
2010
年贫困标准
)
(
图
1
数据来源:国家统
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
2017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
中国统
计出版社
,
2017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
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联合
国总部举办的中
国脱贫成就展开幕式上
,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明确表示
,
中国减贫取得了巨大成
就
,
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
2030<
/p>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经验。
【
材料二】
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
,
加
快推进了扶贫开发的进程。例如
,
我国社会参
< br>与最广泛的民间公益事业
——
希望工程
< br>,
截至
2018
年已累计接受捐
款
150.23
亿元
,
资助困
难学生
594.9
万名
,
援建希望小学
20 110
所。大江南北
,
长城内外
,
因贫困失学的儿童犹如
久旱禾苗逢甘霖
,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而发达地区、
p>
科研院校、
民营企业
,
通过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结对帮扶
,
实施专项扶贫工程<
/p>
,
推动了贫困治理的专业化发展
,
提升了贫困治理的实际成效。如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地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
,
自
1996
年至
2014
年
,
实施合作
项目
8
万余个。
2001
年开始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13
所高校对
西部
13
所高校实施
“
一对一
”<
/p>
结对帮扶。
2015
年开始的
“
万企帮万村
”
行动
p>
,
短短三年
,
就有
5.54
万家民营企业对口帮扶了
6.
28
万个贫困村。事实说明
,
__
p>
①
__
多方资源、协同多
< br>种机制、集全社会之力帮扶贫困地区以及困难群众
,
已成
为中国治理贫困的宝贵经验。
【材料三】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
,
近年来
,
p>
国家实施了精准扶贫战略
,
针对不同贫困区
域
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
,
对扶贫对
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以革命老区延
安为例
,
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
,
全市建档立卡有
劳动能力的
4.51
万户、
13.38
万贫困人口依
靠苹果种植、棚栽、养殖等致富产业脱贫;建立了
43
个扶贫就业基地
,
34
个社区工厂
,
为
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
使
11
589
名贫困人
口依靠稳
定就业脱贫。这种一对一的精准扶贫
,
就像在庄稼的根部施肥浇水
,
效果更为显著。
2019
年
5
月
7
日
,
陕西省人民政
府宣布
,
延安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实践证明
< br>__
②
__
,
< br>为老区脱
贫走出了一条新路。
1
.
根据【材料一】中图
1
的信息
,
给【材料一】的
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示例:四十年来
,
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2
p>
.
依据上下文
,
在
【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
项
是
(B)
A
.
①整合
②延安整体脱贫的地区
B
.
①整合
②延安地区的精准扶贫
C
.
①集合
②延安整体脱贫的地区
D
.
①集合
②延安地区的精准扶贫
3
.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
,
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分别是①党的领
导和政府的支持、
②全社会广泛参与、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
/p>
每空限
10
个字以内
)
二、
(2019·
重庆
A)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
< br>,
完成
1
~
4
题。
【文本一】
刚刚过去的劳动节
,
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
p>
,
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
上好了
“
劳动
”
这一课呢?<
/p>
放学途中
,
书
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
,
孩子们却两手空空;
午餐时
,
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
子不
会剥虾
,
导致无从下口;
更有甚者
p>
,
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
,
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
,
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
/p>
1
:儿子从
2
岁
多
,
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
4
p>
岁多
,
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
在
6
岁
,
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
2
:儿子
10
岁了
,
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劲
,
我很着急。干脆所
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
,
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p>
家长
3
:作为
80
后
,
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
,
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
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
,
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
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
4
p>
: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
,
< br>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
教育
,
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
摘自
p>
“
校长会
”
微信公
众号
)
【文本二】
< br>2017
年
9
月到
12
月期间
,
××省在八所
中小学对
450
名师生就学校劳动教
育
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
,
结果如下。
××
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
的看法
很有必要
耽误工夫
或讨厌
13%
学校劳动教育课的
开设情况
开设了
33%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
作为考核科目
是
3%
统计数据
没有
,
瞎
无所谓
16%
未开设
33%
否
79%
71%
不清楚
34%
不清楚
18%
-审美
-审美
-审美
-审美
-审美
-审美
-审美
-审美
-
上一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题三个
下一篇:(完整word版)四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