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cipitous-一杯咖啡
★编号:
06
(第
6
次课)
★课题:
第三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课时:
2
学时
★重点难点:心脏骤停时给药途径和脑复苏的措施
★教学方法:理论授课与模拟操作训练相结合
★教学目的:
1
、了解开胸心脏挤压。
2
、熟悉复苏后的循环、呼吸功能、肾功能及酸碱平衡的监护与护理。
p>
3
、掌握心搏骤停时给药途径;进一步生
命支持的内容和脑复苏的措施。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一、概述
二、基础生命支持(
BLS
)
三、进一
步生命支持(
ACLS
)
进一步生命支持
(advancedcardiac
life support
,
AC
LS)
主要是在
BLS
基础
上应用辅助设备及特殊技术,
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建立有效的静
脉通路,
识别及治疗心律失常,<
/p>
改善并保持心肺功能及治疗原发病。
其中主要包
< br>括氧疗与建立人工气道,循环支持和药物治疗。是心搏骤停后
5
< br>~
10
分钟的第二
个处理阶段,
一般在医疗单位中进行。包括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药物治疗,电除
颤,气管插管,机械呼
吸等一系列维持和监测心肺功能的措施。
(
< br>一
)
明确诊断
尽可能迅速地进行心电监护和必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明确
< br>引起心搏骤停的病因和心律失常,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引起心搏骤停常见原因且易逆转概括为
5-H
,
p>
5-T
,即
:
低血容量
-Hypovolemia
缺氧
-Hypoxia
酸中毒
-Hydrogcnion-acidosis
低
/
高血钾
-Hyp
er-/hypokalemia Other metabolic
低体温
-Hypothermia
毒
物
/
药物中毒
-Tablets/dr
ug OD accidents
心包填塞
-Tamponade Cardial
气胸
-Tension pneumothorax
血栓
-
冠状
动脉
-Thrombosis coronary
血栓
-
肺
-
Thrombosis pulmonary
(
二
)
控制气道
1
.口咽通气管和鼻咽通气管
可以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
2
.气管插管
有条件时,应尽早作气管插管,因其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
止肺部吸入异物和胃内容
物,
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
并可与简易人工呼吸器、
麻
醉机或通气机相接以行机械人工呼吸。
3
.
环甲膜穿刺
遇有插管困难而严重窒息的患者,
可用
16
号粗针头刺人环
甲膜,接上
“
p>
T
”
型管输氧,可立即缓解严重缺氧情况,
为下一步气管插管或气管
造口术赢得时间,为完全复苏奠定基础。
4
.气管造口术
是为了保持较长期的呼吸道通畅,易于清除气道分泌物,
减少呼吸阻力和呼
吸道解剖无效腔,主要用于心肺复苏后仍然长期昏迷病人。
(
三
)
氧疗和人工通气
< br>
1
.简易呼吸器法
简易呼吸器由一个有弹性的皮囊、三通呼吸活门、衔接
管和面罩
组成。
在皮囊后面空气人口处有单向活门,
以确保皮囊舒张时空
气能单
向流入;
其侧方有氧气人口,
有
氧气条件下可自此输氧
10
~
15L<
/p>
/
min
,
可使
吸人
氧气浓度增至
75
%以上。
2
.
机械人工呼吸
和机械人工循环
气管插管呼吸机加压给氧呼吸可减少呼
p>
吸道死腔,保证足够供氧,呼吸参数易于控制,是最有效的人工呼吸,院内复苏
应予提倡使用。
为了减少急救者的体力消耗,解决
人力不足问题,提供更适当的挤压频率、
深度和时间,
现有电动
的、
气动的和手动控制的胸外机械压胸器,
有的更兼施机
械人工呼吸,有利于长途转运中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
(
四
)
开胸心
脏挤压
实验证实开胸心脏按压心排出量高于胸外心脏按压约
一倍,
心脑灌注也高于后者。
大量临床
资料表明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满意,
最终
仅
10
%~
14
%完全康复;
而开胸心脏挤压的长期存活率却高达
28
%。
因此,
开胸
心脏挤压术又重新受到重视
。
1
.适应证
①胸部创伤引起心搏骤停者,胸廓畸形或严重肺气肿、心包填
塞者;
< br>②经常规胸外心脏按压
10
~
1
5
分钟
(
最多不超过
< br>20
分钟
)
无效者;
③动脉内
测压条件下,胸外心脏按压时的舒张压小于
5
.
332kPa
。
2
.方法
p>
采用左前外侧第
4
肋间切口,以右手进胸。
进胸后,右手大鱼际
肌和拇指置于心脏前面,
另四手指和手掌放
在心脏后面,
以
80
次/分的速度,<
/p>
有
节律的挤压心脏。也可用两手法,将两手分别置于左右心室同时
挤压。
(
五
)
药物治疗
1
.用药目的
(1)
增加心肌血液灌注量、脑血流量。
< br>(2)
减轻酸血症,使其他血管活性药物更能发挥效应。
(3)
提高室颤阈或心肌张力,为除颤创造条件。
2
、最佳给药途径
在
CPR
中
药物注入途径有
:
①静脉给药
首选
安全、方便、起效快
②气管内给药
其次
③心内给药
(
1
)
、静脉给药部位
①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
②肘关节或以上部位静脉√
③手背或足背部位静脉×
目前优选上
腔静脉系统的给药途径,早在
80
年代
Kuhn
等,通过试验验证
了中心静脉给药快于肘前静脉给药,
Hedgesde
实验也同样的结论。若病人已建
立中心静脉通道
(
颈内或
/
锁骨下
V)
应首选中心静脉
;
若未建立中心静脉通道,
宜选肘窝处或以上静
脉或颈外静脉,
Kage
和
Birch
er
指出,在心搏骤停时,腕
和手背静脉及下肢远端静脉对用药
是最不利的途径,
因为血液流到远端明显地减
少了。
Emerman
等在狗心跳骤停的模型中,在
CP
R
期间,对经中心静脉、股静脉
和静脉注向靛氰绿染料后的循环
时间研究表明,
在闭胸
CPR
期间中心
静脉、
股静
脉和周围静脉注射后,其循环时间分别为
62.7
±
19.6,86.6
< br>±
23.5,93.6
±
17.
8s(P
<
0.01
=可见经末梢静脉
给药的时间明显慢于中心静脉。
2
)原因
:
心脏骤停,
血流几乎完全停止,
血液流变异常→血流阻力↑→
微循环障碍。
3
)给药方式
:
①错误的观点
:
1)
直接给药完毕不作处理
2)
从莫菲氏滴壶给药,无形中延长了药物到达体内的时间。
②正确方法
:
3)
应在给药后用
10ml
生理盐水冲洗或
加快输液速度
2
分钟
(1ml=15<
/p>
滴,
80
滴
/<
/p>
分
)
。
4)
若肘窝周围静脉给药,须抬高给药肢体至头部。
< br>
(
2
)
、气管内给药
在院前急救或无合适的静脉通道条件下,
p>
选用气管内给药是一种明知选择。
1
)剂量:
是静脉药给的
2
~
2.5
倍。
常用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
2
)方法:
将所需的药物稀释到
10ml
,通过气管导管注入气管内,立即
挤压人工呼吸
囊或接上人工呼吸机,使药液尽快到达肺泡进入肺循环。
< br>
(
3
)
、心内给药
缺点:
①停止
CPR
②穿刺可能损伤肺、心脏血管。
因此是最后的选择。
3
、
CPR
时选用药物的新认识
1
)
、心搏骤停时首选药物
药物治疗的改变
(2000
年准则
)
联合用药在
CPR
中已早予以否认,故
①新三联×
②老三联×
加压素
< br>-Vasopressin
与肾上腺素
-Epineph
rine
当
VF
时首先药物是加压素
-Vasopressin
,
是一种抗
利尿药物。
用法
40u
iv
,
高剂量时,使周围血管收缩,半衰期
10
p>
~
20
分钟,因作用时间较长,因此较优<
/p>
于肾上腺素
-Epincphrine
,
加压素经证实在
CPR
中
:
①增加冠状动脉灌流量
(20mmhg)
②增加
主要器官的血流量③增加心室纤颤平均频率和脑部氧供给。
当
心搏停止或
PEA
(无脉搏心电活动)
,则肾上腺素为首选,机理
:
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兴奋α—受
体,β—受体。复苏的关键是提高冠状
A
的
灌注压,
而冠状
A
是α—受体、<
/p>
β—受体分布密度最广的部位,
因此肾上腺素能
< br>提高冠状
A
的灌注压。
作用
:
增加心肌和外周血管张力、兴
奋心室高低起搏点→
HR
↑→改善心肌
缺血作用→有利于心脏复跳
经典用法为
:
肾上腺素
1mg
,
iv,
每
3-5
分钟一次,不成功考虑以下方案
:
①中剂量
肾上腺素
< br>2-5mg,iv,
每次
3-5
分钟一次。
②递增量
肾上腺素
1mg
→
3mg<
/p>
→
5mg,iv,
每
3-5
分钟一次。
③高剂量
肾上腺素
< br>0.1mg/kg,iv,
每
3-5
分钟一次。注意:高剂量并不增
加
CPR
< br>存活率,反而造成急救后心肌功能异常。
2
)
、碳酸氢钠应用
延时、间歇、慎用
碳酸氢钠应用目的
在于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研究发现心跳骤停后最初
10min<
/p>
主要是呼吸性酸中毒,而不是代谢性酸中毒。因此,有效的方法是加强通气。经
验也证明
CPR
期间未进行有效通气而使用碳酸氢
钠是有害的。
因为:
①不提高除颤成功率
②主动脉舒张压
↓和使右房压↑→冠状动脉灌注压↓→
CPCR
的成功率↓
p>
③外周血
PH
↑
→氧解离曲线左移→抑制氧在组织末梢的释放。
适应症:
①
CPCR
>
10min
。
②血气为代谢性酸中毒
③高血钾
3
)
、复苏开放静脉通道时不应选用的液体
近年来研究发现,
应用含糖液体可使心跳骤停存活者的神经病学结果恶化。
由于心跳骤停后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机体在应激情况下,儿茶酚胺释放和作用,
< br>血糖生成↑和组织利用↓→血糖水平↑。
复苏期间糖代谢主要是无氧酵解过程导<
/p>
致酸性产物增多,
脑组织酸中毒,
若输入
含糖液可损害脑细胞,
使
CPR
成功率
降
低。
因此,复苏时应注意选用
p>
PH
在
6
~
6.8
林格氏液或
0.9%
< br>盐水。
4
)
< br>、多巴胺使用
小剂量:
1
p>
~
5ug/kg/min
,扩血管、主要对
肾、肠系膜血管扩张,有利尿作
用。
中剂量:
5
~
10ug/kg/min
,β刺激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率,故心输
出量增加。
p>
大剂量:
10
~
20ug/kg/min
,α刺激作用,收缩血管,升压作用<
/p>
成人常用方法:微泵静脉维持
50kg
150mg(15ml)+35ml(NS)=50ml
1ml=3mg
假如
1ml/h=1ug/kg/min
0kg
180mg(ml)+32ml(NS)=50ml
1ml=3.6mg
70kg 210mg(21ml)+29ml(NS)=50ml
1ml=4.2mg
(六)电除颤
救护车内配备有心电监测和除颤器。一旦明确为室颤,应
迅速选
用除颤器除颤,
它是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强调除颤越早
越好。
用
一定能量的电流使全部或绝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内同
时发生除极化,
并均匀一
致地进行复极,
然后由窦房结或房室结发放冲动,
从而恢复有规律的、
协调一
致
的收缩。
室颤发生的早期一般为粗
颤,
此时除颤易于成功,
故应争取在
2
分钟内进行,
否则心肌因缺氧由粗颤转为细颤则除颤不易成功。
在除颤器准备好之前,
应持续
心脏按压
。一次除颤未成,当创造条件重复除颤。
四、持续生命支持或复苏后生命支持
(PLS)
持续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
t
,
PLS
)的重点是脑保护、脑复苏
及复苏后疾病的防治,除此之外还应严密监测心、肺、肝、肾、凝血及消化器官
的功能。
precipitous-一杯咖啡
precipitous-一杯咖啡
precipitous-一杯咖啡
precipitous-一杯咖啡
precipitous-一杯咖啡
precipitous-一杯咖啡
precipitous-一杯咖啡
precipitous-一杯咖啡
-
上一篇:英语励志名言(中英文对照)
下一篇:40句唯美英语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