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diz最新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28 03:53
tags:

diz-设计说明英文

2021年1月28日发(作者:伟)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1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


,


认识西瓜的特征。



2.


科学探究



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 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


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 /p>


结果。



3.


科学态度



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 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


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西瓜(完整的和纵切一半的)


,湿纸巾,塑料


小叉子 或牙签,小餐碟。



教师准备:水果刀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出示西瓜,提出 学习任务:学习科学,让我们从观察


开始。首先,我们以西瓜为例学习怎样观察。



(二)新课学习



1.


整体观察西瓜




1


)分发材料:各组


1


份完整的西瓜




2


)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眼看、鼻闻、手摸、手拍


并且耳 听等方法观察。




3


)交流观察后的发现。例如西瓜的形状、颜色、花纹,


拍打时的声响等。



2.


由外到内继续观察西瓜



< p>
1


)分发材料:各组


1


份 事先切开一半的西瓜




2

< p>
)各组由外到内继续观察


l


教师巡视、指导,引 导学生将感官、功能和可发现的西瓜


的特征结合起来(如:眼——视觉——形状、大小、 颜色、


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


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等。



3.


品尝西瓜,描述味道(舌——味觉——味道)



4.


小结



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用各种感官对西瓜的不同方面都进行了观察,才能对西瓜


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5.


讨论延伸



上述感官除了帮助我们观察 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


生活中,感官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


6.


保护感官




1


)辨识哪些行为有损感官健康。




2


)总结正确保护感官的 方法。



(三)讲述法布尔的观察故事。整理材料、下课







2




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


科学探究



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 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


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


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


科学态度



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 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


态度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不同形状、 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


不同的小球(小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小铁球、球状 药丸


盒等)


,白纸,笔。


< p>
教师准备:体重秤,米尺或软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


木棒等

< p>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


猜一猜:哪根棒更长?



(教师两手分 别握着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小木棒,


让学生判断哪根棒更长?)

< br>


2.


怎么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两 根木棒并排放在一起,对齐一端,观察另一端;也可


以用直尺为标准分别量长度)渗透比 较时需要统一标准的意


识。



(二)新课学习



1.


用眼睛观察比较物品




1


)提供颜色相同但形状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


4


块积木



思考:这


4


块积木颜色都相同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


知道的?




2


)提供同色( 绿色)


、同形状积木


2


块,同色(红色 )


不同形状积木


2


< br>


思考:这


4


块积木颜色都相同 吗?形状都相同吗?你怎么


知道的?




3


)提供更多的积木块,增加比较的灵活性

< br>


2.


借助多个感官观察比较物品




1


)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包括轻重)的玩具球,比较


它们的不同和相同。



思考:这

2


个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




2


)提供两个有较多不同点的玩具球和积木块,比 较它们


的不同和相同。



思考:这


2


个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怎么知道的?



3.


总结(重点总结比较方法)




4.


找我们自己的不同和相同




1



学生两人一 组,


先借助感官找不同


(例如高矮、


胖 瘦、


说话声音等)


,再找相同(例如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人的


共同特征等)




2


)借助工具进行观察比较(例如用笔画出脚的轮廓,用


电子秤称量)



(三)整理材料、下课






3




给物体分类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 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


一定的标准。



2.


科学探究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


类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归纳 分类方法,提升观察、比较、分


类能力,渗透归纳方法。



3.


科学态度




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 /p>


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每组


5


根不同颜色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 削


的)各一支,



普通铅笔(削尖


1


支、未削的


2


支 )





每 组四个容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


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开门见山,交待学习任务



(二)新课学习



1.


认识分类




1


)出示按教材准备好的五支铅笔,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


同和不 同。




2



学生尝试分类:


各小组学生根据比较的结果整理铅笔。


将某一特



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没有这一特征另外放在一起。




3


)教师示范分类:例如以是否带橡皮头为 分类标准,整


理、


示范分类的过程,


帮 助学生提炼分类的流程:


明确对象、


观察比较对象的特征、找出 相同和不同、选择分类标准(同


一次只能采用同一个标准)


,依 据标准分类。




4

< br>)


学生再次分类。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一分为二的标准


(例


如按是否削尖、按冷暖色、按铅笔型号、按品牌等)将铅笔


再次分类。




5


)汇报交流,小结(重点小结一分为二的方法)




2.


分类练习




1


)提供


4


个不同的杯子,




2


)放手让学生按一分为二的标准给杯子分类。




3


)交流、评价。



(三)讲述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对动物分类的科技史,


体会分类 工作由来已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四)课后拓展



用学过的分类方法,整理散乱的图书。







4




让我们发现更多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根据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关系。



2.


科学探究


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


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 的积木,并记录。巩固分类方


法,形成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归纳概括容易< /p>


搭的物体的共同之处。



3.


科学态度



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 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


状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




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积木,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建筑图片,积木搭建作品图片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家玩过积木吗?我 们前面学会了观察、比较和分类方


法后,今天进行搭建积木,相信我们将有更多的发现。



(二)新课学习



1.


探索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


< /p>



1


)每个小组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积木< /p>




2


)明确问 题——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




3


)学生猜想




4


)讨论,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一种形状的积木、另


一种不 同形状的积木不断搭高,比一比哪种形状更容易


搭起来。




5


)学生进行搭建,求证推测是否正确。




6


)将容 易搭的积木挑选出来,思考:“这些容易搭的


积木有什么特点?”




7


)小结:四四方方、表面平平 的积木更容易搭。



2.


试一试:我们组的积木可以搭多高?




1


)要求:不但想办法往高搭,还要能用上更多不同形


状的积木块。




2


)小组分工合作,交待注意事项。




3


)总结和鼓励



(三)介绍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四)整理材料,下课。







第二单元



探访大自然



1




初识大自然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



2.


科学探究


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


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 绍大自然风光。



3.


科学态度



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 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


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


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提前搜集自 己喜爱的自然风光照片,向大家介


绍这是什么地方?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教师准备:


蛙鸣、


杜 鹃鸣叫、


公鸡叫、


雷鸣等音视频资料。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自然,是科学家们 研究的对象。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


里都有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来初步了解。



(二)新课学习



1.


提取对大自然的已有认知并予以丰富




1


)老师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选取带有各种自然之


声的声音资料,学生听音判断和想象)



< /p>



2


)学生认真听,把听到的声音与对应 的物体(现象)


画下来。




3


)交流。学生将头脑中一幅幅大自然的画面,用图画

< br>和言语表述出来。




4


)出示大自然的声音对应的事物(现象)图片,与之


前的交流结果进行 印证或纠正。




5

< br>)学生介绍自己见过的自然风景,丰富学生对大自然


的认识。

(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6


)小结。大自然里有山有水、有动植物,有各种自然


现象(例如雷电)




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


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揭 示出其中的道理。



2.


了解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科技史实




1


)阅读。学生看图、看拼音自读短文,然后互相讲讲


达尔文的故事。




2


)交流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


)总结。我们要像科学家达尔文一样,爱自然,多观


察、勤整理、记录、善坚持。



3.


用手中的笔画出美丽的大自然。



4.


拓展:保护大自然。






2




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



一、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了解一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现象。



2.


科学探究


初步经历明确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考察计划,


经历考< /p>


察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3.


科学态度、


STSE


乐于参与考察活动



观察仔细认真。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考察中知道要爱护大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中考察大自然的选项表,笔


,


小收纳盒子。



教师准备:考察提示


PPT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模仿 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方法,在校园中考


察身边的大自然。



(二)新课学习



1.


明确考察对象



提问:


1.


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


2.


我们在校园里考察身边的大自然,选取哪个区域进行呢?



2.


交待考察提示


< p>


1


)选择植物多的地方




2


)考察时,要记录观察到了什么和 有什么发现。




3

< br>)带回


2-3


样大自然的物品。




4


)爱护校园环境

< br>



5


)注意安全



3.


排队,教师带领下,在校园中的已选取区域进行考察。



4.


完成考察任务之后,教师带领下排队返回教室。



(三)整理,下课




1


)各自整理自己带回的物品,并要求妥善保管好。




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为下节 课作好准备。















3




大自然中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 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和


无生命的



2.


科学探究



培养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3.


科学态度



细致观察,


如实描述,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



4. STSE


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 技术的关


联。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放大镜,塑 料托盘,自己考察带回来的自然


物品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



三、教学时间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提问:



1.


观察物体,需要哪些感官参与?用感官观察时要注意


些什么?



2.


达尔文是怎样考察大自然的?



(二)新课学习



1.


观察自己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




1


)学习使用放大镜


教师首先演示怎样使用放大镜——手持镜柄,


眼看镜片中


的 物象,调整镜片距离物体的远近,直至看到清晰放大的


物象,然后学生练习。

< p>


教师巡视指导并警示学生注意安全,


例如“不要 用放大镜


对着太阳看,以烧伤眼睛”。




2


)小组内分享自己带来的物品,讨论怎么观察每个物


体(借助感官和工具)





3



指导制订观察计划


(包括观察时组内成员怎样分工,


如何做观察记录)





4

)学生观察。



2.


给自己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分类




1


)确定分类的标准(一分为二)< /p>




2


)自行分 类




3


)展 示分类结果,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




4


)扩大物品范围(由个人物品到全组物品)再次分类




5


)继续扩大物品范围(由小组到全班) 再次分类




6


)发现问题:物品越多,一分为二的分类标准比较难


找。


< /p>



7


)教师指导:将物品按照有生命和无 生命划分。



3.


考察交流会




1


)组内整理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


)全班交流,问题汇总




3


)小结: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 与之相关的


科学问题。科学家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

地解决问题,使得科学不断进步的。



4.


拓展—来自大自然的艺术




1


)教师展示叶画、石头拼图作品


< p>


2


)学生创作




3


)学生作品展示



(三)整理材料,下课。




第三单元



认识天气




1




多样的天气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知道阴、晴、雨、 雪、风、雾等天气现象、主要特征和相应


的天气符号。




2


)科学探究


< /p>


初次经历较长时间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并记录天气


现象的 过程。




3


)科学态度



培养坚持性,激发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



4



STSE


了解到人们在监测、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学准备


diz-设计说明英文


diz-设计说明英文


diz-设计说明英文


diz-设计说明英文


diz-设计说明英文


diz-设计说明英文


diz-设计说明英文


diz-设计说明英文



本文更新与2021-01-28 03:5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76816.html

最新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材)的相关文章

  • 余华爱情经典语录,余华爱情句子

    余华的经典语录——余华《第七天》40、我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只怕再也不能看见你——余华《第七天》4可是我再也没遇到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

    语文
  • 心情低落的图片压抑,心情低落的图片发朋友圈

    心情压抑的图片(心太累没人理解的说说带图片)1、有时候很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是什么也不说,只想快点睡过去,告诉自己,明天就好了。有时候,突然会觉得

    语文
  • 经典古训100句图片大全,古训名言警句

    古代经典励志名言100句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

    语文
  • 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名言鲁迅,关于青年奋斗的名言鲁迅

    鲁迅名言名句大全励志1、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下面是我整理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名句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

    语文
  • 三国群英单机版手游礼包码,三国群英手机单机版攻略

    三国群英传7五神兽洞有什么用那是多一个武将技能。青龙飞升召唤出东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青龙。玄武怒流召唤出北方的守护兽,神兽之一的玄武。白虎傲啸召唤出西方的守护兽,

    语文
  • 不收费的情感挽回专家电话,情感挽回免费咨询

    免费的情感挽回机构(揭秘情感挽回机构骗局)1、牛牛(化名)向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被一家名为“实花教育咨询”的情感咨询机构诈骗4万余元。

    语文
最新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材)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