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是什么意思-kd是什么意思
“南京工业大学杯”
xx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 br>江苏赛区
)
预赛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N
:
14 O
:
16 Na
:
23 S
:
32 K
:
39 Ca
:
40 Ti
:
48
Cr
:
52 Cu
:
64 Ag
:
108 I
:
127 Ba
:
137 La
:
139
题
号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1
.本试卷共
26
题,用
2小时完成,全卷共
150
分;
2
.可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
1
~
2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br>4
分,共
15
题,共
60
分)
1
.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食用松花蛋时蘸些食醋可以去除氨的气味
B
.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C
.只用淀粉溶液即可检验食盐是否为加碘盐
D
.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2
.汽车尾气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正在推广使用的
Pt
-
Rh
-
C uO
-
Cr
2
O
3
-
Al
2
O< br>3
(氧化铝为
载体)是较理想的高效催化剂,用其制成的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净化器,能将
80
%以上有害
尾气转化为无毒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汽车尾气中通常含烃类、
CO
、
NO与
SO
2
等
B
.此方法的缺点是由于
CO< br>2
的增多,会大大地提高空气的酸度
C
.用
CuO
做催化剂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
CO+CuO
=
CO
2
+Cu
,
2NO+2Cu
=
N
2
+2CuO
D
.汽油中的防震剂
Pb(C
2
H
5
)
4
大大降低 有害气体转化速率的现象叫作催化剂中毒
3
.
俄罗斯科学家在利用回旋加速 器进行的实验中,
用含
20
个质子的钙元素的同位素反复轰击
含
95
个质子的镅元素,
结果
4
次成功制成
4
个第
115
号元素的原子。
这
4
个原子在生成数
微秒后衰变成第
113
号元素。前者的一种核素为
115
X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115
号元素衰变成
113
号元素是物理变化
B
.核素
115
X
的中子数为
173
C
.
113
号元素最高正价应为+
3
D
.
115
号与
113
号元素的原子质量比为
115∶113
4
.
xx
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 位科学家。
“烯烃
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 的过程。如
2
分子烯烃
RCH
=
CHR
'用上述催化剂作用 会生成两种新的烯烃
RCH
=
CHR
和
R
'
CH< br>=
CHR
'
。
1
288
288
若让丙烯发生上述“复分解反应”,最不可能生成的新烯烃是(
)
A
.
2
-丁烯
B
.
1
-丁烯
C
.乙烯
D
.丙烯
5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10
mo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1 L mol/L
的
FeC l
3
溶液中,
H
的数目约为×10
B
.
1 mol
金刚石中含有
C
-
C
键的数目约为×10
C
.
g Na
2
O
2
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约为×10
D
.标准状况下,
1 L
甲醇完全燃烧后生成的
CO
2分子个数约为
(1/
××10
6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有
CO
3
或
SO
3
B
.加入
BaCl
2
溶液有白 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
4
C
.某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显碱性
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Ba
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r>.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
3
+
Ca
+
OH
=
CaCO
3
↓+
H
2
O
B
.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
NH
4
+OH
3
+
-
+
-
-
2
+
-< br>2
+
2
-
2
-
2
-
22
2 2
23
+
15
23
-
1
H
2
O
+
NH
3
↑
C
.实验室制
Fe(OH)
3
胶体:
Fe
+
3OH
=
Fe(OH)
3
(胶体)
D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
SO
2
气体:
Ca
+
2 ClO
+
SO
2
+
H
2
O
=
Ca SO
3
↓+
2HClO
8
.类推是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 用的思维方法,但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
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
A
.钠、镁都是活泼金属,由金属钠和镁引起火灾都不能用干冰灭火器灭火
B
.
NaHSO
3
溶液能与
NaAlO
2
反应生成 白色沉淀,
NaHCO
3
溶液也能与
NaAlO
2
反应生成 白色沉
淀
C
.
NH
4
Cl
、
N H
4
I
结构相似,将两种固体分别加热,都分解生成
HX
和
NH
3
D
.原电池中通常是活泼金属做负极,不活泼金属做正极,用铜和铝 与浓硝酸构成原电池
时,铝是负极
9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当溶液呈强酸性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呈强碱性
时,又能生成沉淀。该组离子可能是(
)
A
.
Na
、
Cu
、
NO3
、
CO
3
B
.
NH
4
、
K
、
Cl
、
HCO
3
C< br>.
Mg
、
NH
4
、
SO
4
、
Cl
D
.
Fe
、
Na
、
SO
4
、
NO
3
10
.已知某化合物的晶体是由 以下最小单元密置堆积而成
的,关于该化合物的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1 mol
该化合物中有
1 mol Y
B
.
1 mol
该化合物中有
6 mol O
C
.
1 mol
该化合物中有
2 mol Ba
D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YBa
2
Cu
3
O
6
1
2
+
+
2
-
-
2+
+
2
-
-
+
2
+
-
2-
+
+
-
-
2
+
-
11< br>.
甲苯加到汽油中可增加汽油的辛烷值。
空气与甲苯蒸气的体积比约为以下何值时,甲苯可
发生完全燃烧(
)
A
.9∶1
B
.11∶1
C
.26∶1 D.43∶1
12
.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
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
KOH
溶液中,
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
气,其总反应为:
2C
2
H
6
+
7O
2
+
8KOH
=< br>4K
2
CO
3
+
10H
2
O
,有关 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负极反应为:< br>14H
2
O
+
7O
2
+
28e
=< br>28OH
B
.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
PH
升高
C
.每消耗
1 mol C
2
H
6
,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
14 mol
D
.放电过程中
K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13
.
将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
可制得化合物
X
,
X
溶于水 能电离出
K
、
Cr
、
SO
4
-
3
+
2
-
2
-
+
3
+
2
-
-
,若将
g
X
中的
Cr
全部氧化为
Cr
2
O
7
后,溶液中的
Cr
2
O
7
可和过 量
KI
溶液反应,得到
2
-
-
+
3
+3
.
81
g
I
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r
2
O
7
+
6I
+
14H
=
2 Cr
+
3I
2
+
7H
2
O
,若向溶有 g
X
的溶液中,
加入过量的
BaCl
2
溶液,可得到
g
白色沉淀。
由此可推断出
X
的化学式为
(
)
A
.
K
2
SO
4
·2Cr< br>2
(SO
4
)
3
B
.
2K
2
SO
4
·Cr
2
(SO
4)
3
C
.
K
2
SO
4
·C r
2
(SO
4
)
3
D
.
K
2
SO
4
·
1
2
Cr
2
(SO
4
)
3
14
.
将等物质的量 的
X
、
Y
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 成平衡:
X
(
g
)+
Y
(
g
)=
2Z
(
g
)
;△H<
0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 达到新平衡,下表
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
D
15
.某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为金属氧化物和
NO
2
、
O
2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余烬木条复燃,证明其中含有氧气
B
.若 分解的固体产物全为
CuO
,则产生的混合气体从理论上说可恰好完全溶解于水
C
.若产生
NO
2
和
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r>6∶1,则金属元素在分解过程中化合价降低
D
.若
g Cu(NO
3
)
2
无水晶体受热分解,得到
g
固体,则固体中有
Cu
2
O
二、
(本题共
3
小题,共
25
分)
16
.
(
10
分)为了减少污染,使实验绿色化,学生按下列操
1
改变的条件
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
充入一定量
Z
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
X
的体积分数变大
Z
的浓度不变
Y
的体积分数不变
X
的体积分数变大
作做一个实验:
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
mol/L的
KBr
、
KI
(含
淀粉溶液)
、
NaOH< br>(含酚酞)
、
FeSO
4
(含
KSCN
)溶液各1
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
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右图所示)
,在圆心处 放置
2
粒芝麻大小的
KClO
3
晶体,盖好表面
皿。
打开表面皿,向
KClO
3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 试描述反应的现
象,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e
处:
a
处:
b
处:
c
处:
d
处:
17
.
(
10
分)
已知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3℃,
水-乙醇-环己烷三元共沸物的共沸点为
62
.
1℃
(即在此温度下水、
乙醇和环己烷以%、
%、
%的比例成为蒸汽逸出)
。请回答就下述实验
室制备苯甲酸乙酯提出的问题:
(
1
)①在 圆底烧瓶中加入苯甲酸、浓硫酸、过量的乙醇、沸石。②再向烧
瓶
中
加
入环
己
烷
,
装
上
分
水
器
和回
流
冷
凝
管
。
(
②
的
目的
是
)
;
(
2
)缓慢加热回流,至分水器下层液体不再增多, 停止加热;放出分水器
中液体(液体的三种主要成分是
)
;继续加热,
使多余的
蒸至分水器中;至分水器中液体不再增加,停止加热;
(
3
)将圆底烧瓶中残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用
溶液中和至弱碱性;
用
进行
操作,
分出粗产品;
水层用乙醚
,
醚层与粗产 品合并;
用纯
水洗有机层
2
次,将醚层与水尽量分净,醚层从上口倒入一个干 燥的锥形瓶;
(
4
)
加入适量豆粒大小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剂,摇动锥形瓶,
至醚层澄清透明;
醚层过滤入
一个干燥的圆底烧瓶;进行
,先蒸出
;后蒸出苯甲酸乙酯。
18
.
(
5
分)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每个水分子都能被其他
4
个水分 子包围形
成如右图所示的四面体单元,
由无数个这样的四面体再通过氢键可相互连
接成 一个庞大的分子晶体——冰。
(
1
)氢键的形成使冰的密度比水
,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
平均每个水分子最多形成
个氢键。
(
2
)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
KJ/mol
,而冰的熔化热为
mol
,说明
。
三、
(共
3
小题,共
27
分)
19.
(
6
分)构成蛋白质的甘氨酸在晶体和水溶液中主要以偶极离子(
H< br>3
N
CH
2
COO
)的形式存
在,它是两性电解质, 有两个可解离基团,解离方程如下。
1
+
-
在水溶液中,甘氨酸的带电状况与溶液的
PH
有关。当调节溶液的
PH
使甘 氨酸所带正
负电荷正好相等时,甘氨酸所带的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发生移动现象,此时溶液的
PH
即为甘氨酸的等电点。
(
1
)已知甘氨酸的熔点是
233℃,而二苯胺的熔点只有
53℃,为什么甘氨酸的熔点高
。
(
2
)
等电点时,
R
+-
、
R
、
R
的数量关系是
R
+
-
+-
R
R
(填“<”、
“>”或“=”)
。
+
-
(
3
)
已知甘氨酸的等电点为
5
.
97
,
说明甘氨酸中更易解离的是
基;
在
PH
小 于
5
.
97
的溶液中,甘氨酸带有净
电荷,在电场中将向
极移动。
20
.
(
12
分)目前大爆发的
H5N1
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令全球震惊,它不仅 威胁鸟类生存也危
及人类生命。其中
H
是血凝素(
Hemagglutini n
)
,而
N
是神经氨酸酶(
Neyramidinase
)
,
这两种物质在病毒入侵细胞传播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H
是病毒入 侵的“开路先
锋”,它能和细胞上的蛋白质结合,在细胞膜上打开一个通道,使该病毒能进入细胞进行< br>自我复制,制造出一类新病毒。而进入细胞的功臣
H
却要与宿主细胞膜“纠缠不清”,此
时,
N
通过“水解”方式切断病毒和宿主细胞,再次去寻找下一个感染目标。现在着名 的
“达菲”(达菲的主要成分是
C
16
H
28
N
2
O
4
H
3
PO
4
,结构如下图所示)作用原理就是 使新的病毒
无法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病毒。今天各
国政府及其科学家正在积极研制抗
H5N1
病
毒的疫苗。研究发现,在注射其低剂量疫苗
的同时要注射促进免疫性产生 的化学辅剂化
合物(
ABC
2
·12H
2
O
)方能 产生免疫性,以达
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该化学辅剂
ABC
2
·12H
2
O
中,
A
是正一价金属离子,
B
是正三价金属离子,
C
为负二价
阴离子基团。
A
单质与过量氧气反应的生成物
D
常用于急救器和消防员背包中,以消除呼
出的
CO
2
和湿气并提供
O
2
。
A
还是动植物生长所必 需的元素,
同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
关。
B
加入茜素
[C
14
H
6
O
2
(OH)
2
]
的氨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能生成红色沉淀
[B(C
14
H
7
O
4
)
3
]
,从而鉴定之。
B
溶液中加入
NaOH
先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入
NaOH
时,沉淀
又溶解。
C
与
Ba
在酸性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而可相互鉴定之。
(
1
)该化学辅剂的化学式为
,俗名是
;
(
2
)达菲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填序号)
;
a
.苯基
b
.
酯基
c
.
氨基
d
.
酰氨基
e
.羧基
f
.
烷烃基
g
.磷酸根
(
3
)写出
D
用于急救器和消防员背 包中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
robot是什么意思-kd是什么意思
robot是什么意思-kd是什么意思
robot是什么意思-kd是什么意思
robot是什么意思-kd是什么意思
robot是什么意思-kd是什么意思
robot是什么意思-kd是什么意思
robot是什么意思-kd是什么意思
robot是什么意思-kd是什么意思
本文更新与2021-01-26 18: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7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