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第六讲 岁时节日民俗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24 18:37
tags:

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学雷锋简介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封锦)
第六讲

岁时节日民俗


【教学目的】





掌握
岁时节日民俗形成的原因,掌握我国岁时民俗 节日的分类及特征;了
解汉族及我国主要少数民族岁时节日及其民俗。

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一、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二、中国汉族岁时节日民俗

三、中国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一、岁时节日民俗概述





岁时节日民俗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岁时民俗,一是节日民 俗。
这两个部分是有紧密联系的。
岁时民俗,
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一般
是指一年之中,
随着季节、
时序的变化,
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不同的 民俗事象
和传承。
而节日民俗是岁时民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季节,
有不同的
岁时节日。在不同的岁时节日中,同样传承下来的是不同的民俗事象。据此,我
们认 为,
岁时节日民俗是指在一年之中的某个相对阶段或特定的日子,
它在人们
的生活中形 成了具有纪念意义或民俗意义的社会性活动,
并由此所传承下来的各
种民俗事象。一般有周期性 ,有特定的主题,有群众的广泛参与。

(一)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岁时节日民俗在精神民俗内容中是最丰富的一种民俗。
它的最 初形成,
是和
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古代天文、
历法知 识,
直接导致了
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





人们对天文知识的认识,
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科学
观察。另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历法
产生了。
有了历法,
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和安排生活就方便多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
正是根据天文、历法知识来划定一年中的时序节令,
将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
纳入自然规律之中,逐步形成不 同的风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日 子越过越好,
为感谢上天的恩赐,
人们在特定的
日子里(一般在农闲时候)举行祭祀仪 式,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这样,节日就产
生了。不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就是相同 的节日在不同的
地方、
不同的民族其内容也不尽相同。
因此,
节日及其民俗的 形成是一个历史累
积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历法节气

中国自古农为本、
以农立国,
而农业生产有着很强季节特 点。
从远古时代起,
中国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农业生产特点的历法知识。
有些节日(如立春、
冬至等)
就是由节气直接发展而来的。

2
、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以生产性节俗来说,
从事农业生产的民 族的节日习俗受农事活动的影响,

春季有迎接春耕的节日典礼,秋季有庆贺丰收的节日典礼。

社会生活对节日民俗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我国古代社会,
鬼神迷信思
想盛行,
求神拜佛、
问卜占卦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因而在我国传统节日中 有
大量这方面的习俗。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人际交往,每
当逢年过节都 会走亲访友,
登门贺岁,
这些都显示了社会生活在节日民俗形成中
的重要影响。

3
、历史事件与传说的影响

历史事件与传说也是影响节日民俗形成的因 素之一。
如端午节的来历,
有纪
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青说、
纪念东汉 孝女曹娥说。
种种传说多数是后人添加上去
的,
可是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却是纪念成原的 说法;
于是在端午节就形成了祭祖屈
原、赛龙舟的风俗,它显然受到历史传说的影响。





4
、宗教信仰的影响





中国是个多神信仰的国家,如原始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 教,
甚至有些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被奉为神灵加以崇拜,
由此产生了一系
列 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总的来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祭祀、禁忌节日,
如春节、寒食节、七月初七 七夕节、中秋节、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节等。春节起源
于原始腊祭,后来增加了祭祖、供神、驱鬼、团圆、 娱乐等内容。第二大类是人
为宗教节日习俗,如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节日习俗。属于道 教
的节日有:正月十五上元节、三月初三蟠桃节(王母娘娘寿诞)
、七月十五中元
节、 发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十五下元节等。属于佛教的节日有:四月初八浴佛
节(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七月十五盂兰盆节、七月三十地藏节、八月初八转法
轮日(释迦牟尼说法日)
、腊月初八 腊八节(佛祖成道日)
。第三大类是多神崇拜
节日习俗。如二月二龙抬头日,又为土地神诞辰; 五月十三关帝诞辰,又称关公
单刀赴会日。




(二)岁时节日民俗的分类





岁时节日及其民俗分为以下几类。





1

宗教性节日及民俗

宗教性节日包括两类:
一类是原始 宗教节日;
一类是
现代宗教节日。
这两类节日都是宗教性质的,
但它们的产生 时代及民俗表现形式
却是不同的。





2

生产性节日与民俗

生产性节日,
一般是指在农业、< br>林业、
牧业、
饲养业、
渔业、手工业等生产中,伴随岁时变换和生产习俗所传承 的群众性活动。首先,
它有固定的时间(也有的日期不确定)
;其次,生产性节日是在生产实践 基础上
产生的,并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再次,它带有祭祀、纪念等意义。其中与农事
生产节日 及民俗最有特色。
农事节日的最初形成,
大约是和农业生产中的祭祀活
动有关。
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和民族,
农事节日的原始信仰成分逐渐减少,
变为
庆祝丰收、< br>祈求丰年。
有些节日还成了农忙季节的生产动员。
如藏族的
“望果节”

是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
“新果节”
,又叫“吃新节”或“尝新节”
,是
许多民族中流行的庆祝农业丰收的节日。
日期各地不一,
一般都在谷子成熟的时
候举行。





3

年节及其民俗

年节,
在各民族中普遍受到重视,其形成一方面有祈求来
年丰收的含义,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 。
春节是我国绝大多
数民族通行的节日,时间是在正月初一。春节,最重视的是除夕。在除夕之 夜,
合家团圆,共庆佳节。





4

文娱性节日及民俗

文娱性节日,
大都具有联欢性质,
目的在于加强个人
和社会团体的社交和友好往来,有时还加入民间的竞技活动。在文娱性活动中 ,
较有特色的是各民族的歌会、
歌节。
在这些活动中除娱乐内容外,
还为未婚 青年
男女提供社交场所和物资交流场所,深受各民族人民的欢迎。




(三)我国岁时节日民俗的特征




长期以来,
农业就在我国占据主要地位,
大量的岁时节日都是为祈求或庆祝
农业丰 收而形成的;
同样,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因而儒家思想
在岁 时节日中也有大量的表现。据此,岁时节日民俗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我国的传统节日,
是 农业文明的伴生物。
许多节期
的选择,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与春 种、夏伏、秋
收、冬藏的生产性节律相应,民间节日中,也就有了春祈、秋收、夏伏、冬腊的
岁 时性生活节律。
所有节日,
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一年四季,
顺应岁时节候的变化,
应和着农业生产的节奏,张弛有度、自然和谐。

2

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

我国是一个贵人伦、
重亲情 的国度。
有许多节
日都是为祭祀祖先而设的,如除夕之夜祭祖、清明节上坟、中元节烧纸钱等。 可
以说岁节祭祖,
几乎是所有节日不可或缺的内容。
另外,
我国是一个非常重 视团
圆、讲亲情的国家。每当节日来临时,一家之主都希望家人能和和气气地、团团
圆圆地坐在 一起吃饭、聊天。只有在这个时候,天伦之乐表现的格外充分。千百
年来,传统节日也成为维系中国社会 人际关系重要的感情纽带。

3

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节日风俗的缘起,< br>与各种原始
信仰有关。最早的节俗活动,意在敬天、祈年、驱灾、避邪。后来,节日逐渐从
避忌、防范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而成为人神共欢的日子。随着经济的繁荣,
文化的昌盛,
节日风俗也以极快的速度向娱乐方向发展。
大量的体育活动也出现
在节日里。每逢重大节日,城 乡还多有盛大的社火、庙会活动。这样,传统节日
就集信仰、经济、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成为 中国广大民众生活必不可
少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汉族岁时节日民俗

(一)汉族岁时民俗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部分,
其文化水平相对于少数民 族来说略高一些,

一点从岁时民俗的影响也可看出。
如大多数民族使用汉族的历法。
因此从民俗学
的角度来研究汉族的岁时民俗就很有必要。

汉族岁时民俗的最 初来源是与古代天文、历法知识有紧密联系。自古以来,
我国民间就传承着仰视天象以观测寒暑季节并为 衣食住行作准备的习俗。
如农谚
所说:
“天河朝东西,收拾穿冬衣;天河朝南北,收拾 把麦割”
。由此可见季节时
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重大。

人们对 天文、历法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殷周时代,历法尚疏,
农事活动,主要靠观察日月星辰来进 行。到了春秋时代,用土圭测日影以定冬、
夏至,
置闰月以定四时成岁的制度逐渐完善,
农事活动有了更可靠的依据。
另外,
我国古代关于天象的记述,
有七政、
二 十八宿、
四象、
三垣、
十二次、
分野之说。
而识别天象,
根 据天象推算时序节令的变化是一种古老的习俗。
有些古俗一直延
续至今。如根据北斗辨方向、定 季节。人们常根据斗抽所指的方向来确定季节;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 天下皆秋;斗柄指北,
天下皆冬。

随老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水平和人们认识能力的 不断提高,历法产生了。
有了历法,
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和安排生活就方便多了。
历法的 产生与人们对天象
的观测有关系,
太阳的出没,
月亮的盈亏规律,
最早被人们 作为制定历法的依据。
如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
,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
,以 寒暑交往,禾谷成
熟为周期,则称为“年”
。至今.我国使用的历法(现在通用阴历和阳历)可 以
说是来源于古代的历法。

由于季节变换和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为了反映四季、 气温、降雨(雪)

物候变化,
我国古代将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
并把每年
365
日分为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等二十四节气,
它对 于农业生产习俗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许多农
业谚语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从以上的叙述中,
我们知道我国岁时和岁时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经历了十分
漫长的历 史时期,
它实际上世人们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体现,
也是民族文化发展史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汉族传统节日

1
、春节

春节又称过 年,是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
至十五日结束。古代的春节叫元旦、元日、新年。 新中国成立后,将正月初一正
式定名为春节。各地民间过年有守岁、吃年饭、贴灶公、贴“福”

字、贴对联、
贴年画、拜年、放鞭炮、放焰火、走亲戚、点蜡烛、包饺子、点旺火、剪纸、赠< br>送贺年片、
耍社火、
游春等习俗。
人们以此来驱邪消灾,
祈望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2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 灯节,是汉族传统的节
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元宵节起源于汉朝。在这一天活动很多,有吃元< br>宵、打太平鼓、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踩高跷、小车会、舞狮子、扭秧歌、
唱大戏等。
节日里,
除吃元宵外、
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惯,
如陕西人吃
“元宵菜”
;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等、它寄托着人们
祈求新一年 圆满顺遂的心愿。

3
、寒食节

寒食节,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 明节前一天,它的设立是为了
纪念春秋时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的。

4

清明节

清明节属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节期 在公历每年的四月
五日前后。它也是汉族传统节日。古时候,清明这天,人们有禁火寒食、上坟扫
墓、踏青春游的习俗。凡坟茔都于这天拜扫,剪除荆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
如今,在南方一些地区 ,清明前还把井沟搞得干干净净,并在井边插上杨柳枝。
此外,各地在节日中还有斗鸡、荡秋千、蹋蹴、 作假花、放风筝、拔河等活动。

5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为 “端午”或“重五”
。古代,
“五”与“午”
相通,因此,
“端五”亦称为‘
“端午”

“重午”
。又古人有于是日用兰草汤沐浴
的习俗,故又称 “沐兰节”
。唐宋时,此日又叫“大中节”

“端阳节”
。明清时北
京人称其为“五月节”

“女儿节”
。道教称此日为“地腊节”
。端午节是我 国民间
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
它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 br>其
来源有四种说法,
其中在民间流行最广、
最有影响的说法是为纪念屈原于五月 初
五投汨罗江。这天,人们会举行各项活动,如吃粽子、躲午、赛龙舟、迎火船、
戴艾蒿、挂菖 蒲、带香包、挂葫芦、驱五毒、饮雄黄酒、悬钟馗等习俗。

6
、七夕节


七夕节,即“七夕乞巧”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
女鹊桥相会 的日子。
这天晚上,
年轻的姑娘和少妇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
并向织
女乞巧,
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
有颗聪慧的心,
会过上幸福美
满的生 活。汉代时,民间便开始向织女乞巧了。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
财富,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 子。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
“女儿节”

“乞巧节”
、< br>“七夕情人节”

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七夕节”
有吃巧食的 风俗。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各地风俗不一。

7
、鬼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
,俗称“鬼节”
。俗传去世的祖先
七月初被阎王释放 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上元节”是人间
的元宵节,
人们张灯结彩 庆元宵。
中元由上元而来。
人们认为:
“中元节”

“鬼
节 ”
,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
里,称为“放水灯 ”


8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
故亦称
“仲秋节”

又因此日恰值中秋之半,且月 色倍明,故又称“秋节”

“月夕”

“月节”
。在中
国人 心目中,中秋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秋祀、拜
月习俗有关。如今,每当中秋 之夜,一轮皓月当空,亮如明镜,圆似玉盘。家家
户户设供桌于庭、上留西瓜、香瓜、葡萄、枣子、苹果 、石榴等各样时鲜果品,
合家园坐,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人们借助各种象征团圆的节物与活动,表
达一个共同的心愿;祈愿家人团圆、生活美满。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情感。对于炎黄子孙来说,即使远在天证海角,中秋节的明月,也能
带去亲人的缕缕相思 与祝福。

9
、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 ,故名“重阳”
。唐
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
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 br>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重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
阳糕、举行庙会、 插茱萸等习俗。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
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
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也反映了中
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 良传统。

10


腊八节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 叫“腊”
,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
初八这一天,
传说释迦牟尼得道成佛,
因此寺院每到这一天都要煮粥供佛,
以后
民间相沿成俗,发展成节,直至今日。腊八节要喝腊 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
米粥中加入红小豆,
后来演变得极为复杂考究,
主料有白米 、
黄米、
江米、
小米、
菱角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 葡萄干、桂圆肉、百合、
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11
、冬至

在每年的阳历
12

22

23
日之间,我国称为“冬至”
,俗称“冬
节”

“长至节 ”
等。
这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
黑夜最长的一天。
过了冬至,
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各地气候从“冬至”开始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
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这天,我国
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 ;南方地区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
的习惯;
有些地区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如台湾 至今仍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
的传统,以示不忘根本,祝福阖家团圆。

三、中国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 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和众多的传统节日,
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一)东北少数民族岁时节日民俗

1
、满族


1
)满族过年

每当年节将近的时候,满族家家户户打扫庭院,贴 窗花、对
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户户还会竖起六米高的灯笼杆,上扎一把松枝或一
面红色 小旗。
。夜晚点上灯,彻夜不熄。年三十家家包饺子,讲究有褶子。码放
饺子要横竖成行,意味来年财路四通八达。
除夕的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
谁吃
到了谁就有好运气。 总之,所有这些讲究都是希望新的一年有个好光景。


2

满族的端午节

满族过五月端午不是为纪念屈原,< br>而是祈福座灾。
届时,
满族人家的房檐上都插上艾蒿,
以防治病邪侵人;
有的人还会到郊外踏露水,

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眼、可以避免生疮疔、闹眼病。





3
)满族的“添仓节”和“虫王节”







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此外还有“ 添
仓节”和“虫王节”




“添仓节”
是在每 年的正月二十五,
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
放在
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 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
二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 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该节
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虫王节”为六月初六。六月天, 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一带的满族过去在
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 免灾,保证地里
的收成好。如今在这一天家家要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2
、朝鲜族


1

朝鲜族春节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除夕全
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
(一种乐器)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人
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 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
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 推
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
,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
孙健 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
,随着长鼓,洞箫,
唢呐载歌载舞直到 尽兴。


2
)老人节

朝鲜族人民的节日。因地区不同, 时间也不同,有的在农历六
月二十四日,有的在八月十五日。届时,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佩带大红花 ,
接受全村人的祝福。
身着鲜艳亮丽服装的朝鲜族妇女和身穿浅色上衣、
深色坎肩、< br>肥大长裤的朝鲜族男子依偎在老人身旁,
与老人们共享天伦之乐。
人们尽情地歌
舞,
踩跳板,
荡秋千,
打球,
摔跤,
竭尽全力让老人们享受节日的欢 乐。
节日里,
有老人的家庭都非常恭敬地备制“麻格里”
(一种米酒)
、打糕 、冷面、狗肉和大
酱汤等食品,尽其享用,对老人多半生的辛勤劳碌表示尊重、感谢。


3

婴儿生日节

朝鲜族婴儿一周岁纪念日,
是 人们十分重视和讲究的节日。
生日来临之际,
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然 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
制作的民族服装
(男孩一般上着五色丝绸短袄.
外加坎肩,女孩上身穿小巧玲珑
的短袄,襟垂用带,下着罗裙)
,然后把孩子抱到生日席桌前,让婴儿 “抓周”

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学雷锋简介


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学雷锋简介


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学雷锋简介


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学雷锋简介


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学雷锋简介


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学雷锋简介


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学雷锋简介


路由器怎么设置密码-学雷锋简介



本文更新与2021-01-24 18: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61862.html

第六讲 岁时节日民俗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