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为什么上大学佛经修行经典名句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1-11 06:57
tags:佛经名句

我的寒假-闰年闰月

2021年1月11日发(作者:米友知)
佛经经典名句摘录
一、《金刚经》
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5、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6、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8、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9、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10、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11、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1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3、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二、《地藏经》
1、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祗世界诸分
身地藏菩萨 摩诃萨顶,而作是言: “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
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 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
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 有业重,不生
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
天龙 身, 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
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 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
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 至声闻、罗汉、辟支
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
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
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 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
苦,遇佛授记! ”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
言: “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 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
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 亿人,
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
或毫发许 ,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 如
是三白佛言: “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2、“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3、“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地藏菩萨语)
4、 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 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
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 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
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普广,
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
七遍。 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佛
陀对普广菩萨的开示) 5、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
道,何况本造恶者 。(主命鬼王语)
6、 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
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
恶趣,未得出 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
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 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
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 寐之中,永不复见。(佛
陀对普广菩萨的开示)
7、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 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
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主命鬼王语)
8、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
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
承斯临命终时,他人 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地藏菩萨语)
9、 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
不可为喻。
1 0、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
一声历耳根者,是诸 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佛陀开示)
11、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 临堕趣中,或至门首,
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 ,
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佛陀付嘱地
藏菩萨)
12、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觉林菩萨语)

三、<圆觉经 >
1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
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 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2、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3、众生 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
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 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4、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 修行,
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5、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 坚持禁戒,安处
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
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
归火,动转当风,四 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
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 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
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6、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 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
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7、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
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 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
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8、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9、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
者?
10、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其能证者,无作无 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
切法性平等不坏。
11、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12、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13、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 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
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14、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15、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16、若诸末 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
净心便得开悟。
17、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
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 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
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 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
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18、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19、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20、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 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
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 生
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21、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 ,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
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 br>22、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
觉,于圆觉中 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四、《楞严经》
1、
汝等 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
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2、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
无 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
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 ,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 缘心,为自性者。二
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
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3、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 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
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 成体。阿难!
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
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 、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
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 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
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 性离尘无体,
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
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
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 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
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4、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
指,语阿难言。汝今 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
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告
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 为心,当我拳耀。
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 br>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
难:此是前尘虚 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
受轮转。
5、于是如来,普 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
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 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
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 心失真,认物为己。
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6、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 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
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 相续。
7、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
菩提 ,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8、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 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
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 最后佛,名超
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
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 ,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
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
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我本因地,以念
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
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 为戒。因戒生定。9、
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0、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 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 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
落魔道。
11、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 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
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 12、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
劳。偷心不除, 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
13、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 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
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14、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
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 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
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 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云何名
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 违其现业。
15、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是诸众生求三摩 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
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 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
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 人修三摩地,菩萨天
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 br>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
是则名为第一增 进修行渐次。
16、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
是处。当观淫欲, 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
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 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
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 眼,自然观见十方
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17、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因不流
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
譬 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
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
行渐次。

18、说是语已 。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闻此经了义名
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 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即从
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 遮。善开众生微细沈惑。
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 大
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
鬼、畜生、 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 ,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
是语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 狱。琉璃大王。善星比丘。
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此诸地狱,为有 定处,
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
定义, 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19、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 一切
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
内。因诸 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
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 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著行淫,男
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 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 故众生,
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
境冥 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
此名外分。
20、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楞严十二类众生、十习因、六交报表
十二类众轮回因 颠倒性 和合成 乱想体 流转国土 其类充塞

卵生 虚妄 动 气 飞沈 卵羯逻蓝 鱼鸟龟蛇
胎生
湿生
化生
有色
无色
有想
无想
非有色
非无色
非有想
非无想
杂染
执著
变易
流碍
销散
罔象
愚钝
相待
相引
和妄
怨害






















横竖
翻覆
新故
精耀
阴隐
潜结
枯槁
因依
呼招
回互
食父母
胎竭蒲昙 人畜龙仙
湿相弊尸 含蠢蠕动
化相羯南 转蜕飞行
色相羯南 休咎精明
无色羯南 空散销沈
想相羯南 神鬼精灵
无想羯南 土木金石
非有色相成色羯南 诸水母等
非无色相无色羯南 咒诅厌生
非有想相成想羯南 彼蒲卢等
非无想相无想羯南 土枭镜鸟
注:此表非 仅指有情众生,然皆是有情所生。涵容大千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
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 ,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
转。因坎有离,因离有巽,因巽有艮,因艮有泽,因泽 有震,八卦有六成转生故,
境相显现由此生成。
相交
淫习交接
贪习交计
慢习交陵
嗔习交冲
诈习交诱
狂习交欺
怨习交嫌
见习交明
枉习交加
讼习交喧
发于
相磨
相吸
相恃
相忤
相调
相罔
衔恨
违拒
诬谤
藏覆
如是故有
研磨不休
吸揽不止
驰流不息
忤结不息
引起不住
污罔不止
匣贮车槛
出生相反
合山合石
鉴见照烛
二习
相燃
相陵
相鼓
相击
相延
相加
相吞
相交
相排
相争
业报
铁床同柱
青白寒冰
融铜灌吞
刀山铁橛
杻械枷锁
没溺腾掷
击射抛措
权诈考讯
压奈捶按
披露宿业
观行
欲火
贪水
饮痴水
利刀剑
谗贼
劫杀
违害鬼
见坑
谗虎
阴贼
如避
火坑
瘴海
巨溺
诛戮
豺狼
蛇蛊
鸠酒
毒壑
霹雳
戴山履海
注: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亡者神识先见
猛火满十方界
波涛没溺大地
毒气充塞远近
铁网猛焰炽烈
大山四面来合
恶风吹坏国土

一者
明见,则能遍见种种恶物
开听,听种种闹精神懋乱
通闻,被诸恶气熏急心扰
吸气,结成寒冰冻裂身肉
合触,合山逼体骨肉血溃
不觉,迷极则荒奔走不息
一者
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
闭听,寂无所闻幽魄沈没
塞闻,气掩不通闷绝于地
吐气,飞为猛火焦烂骨髓
离触,刀剑触身心肝屠裂
不迷,觉知则苦无量煎烧

21、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
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
妄,更无根绪。 22、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
淫故。反此三种 。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 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
随杀盗淫事。

六、《弟子规》
1、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3、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4、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5、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6、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7、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8、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9、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10、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11、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12、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13、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14、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15、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16、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七、《太上感应篇》
1、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2、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
皆恶之,刑祸随之, 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3、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
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
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4、
是道则进, 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
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 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
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 己之失。不彰
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
与人 不追悔
5、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
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见他材能可称而 抑之。
6、
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
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
斗合争讼,妄逐 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
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 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7、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8、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
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 事,以当妄取之值。
9、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 鸩酒止渴;
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10、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
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 ;所
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
人语恶、视恶 、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花木兰简介-薪酬设计原则


瞎子观灯-乙类传染病有几种


思想品德表现-浪人情歌伍佰


英语选择题-论文致谢词


熘肉段-酒店管理培训


头像动漫男-安全横幅标语


化学教学设计模板-情人节搞笑图片


认证空间-提篮春光看妈妈



本文更新与2021-01-11 06: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508327.html

佛经修行经典名句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