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cereal是什么意思:浅谈鬼字及鬼神文化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2-01 03:01
tags:丰都鬼城

河北的大学排名-4级作文

2020年12月1日发(作者:计东)
宜宾学院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 《从鬼及鬼部字看中国古代鬼神文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110107007


专 业


班 级 2011


指导教师


刘馨芮
语文教育
级7班
高正伟

2004 年 9 月






摘 要

传承几千年的鬼神文化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间
接或是直接的向我们展 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各个方面与
各种内涵,呈现出精彩纷呈的中国古代文化风貌。而鬼字及鬼 部字的
演变和发展又是汉民族鬼神文化以抽象的方式在语言上的具体表现,
因此,在中国历史长 河中,鬼神文化和由此产生的鬼神意识在传统文
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关键字:
字形意 说文解字 鬼神崇拜 恐惧

一、 鬼神探源
我们都知道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水平也
有限,在他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 没有办法科学地了解自然和生
产的矛盾变化,比如在我们现在看来的常识性的许多问题:宇宙是什
么、日月是如何运行的、火山爆发与洪水的危害等等,都让当时的人
们感到惊讶、神秘甚至是恐惧,因 此当时的人们就把自然界的各种突
变与神秘都归结为神的意志和权力,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 br>是在被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的神或者说是鬼操纵着、控制着。在他们
的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 们的想象形象化给人格化了。
虽然就目前而言上古典籍还比较缺少,原始人类社会的鬼神文化业
尚未确切明晰,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根据现有的部分历史材料来对我们
的先民们的原始鬼神观念进行再现 与复原。
在《说文》中:“鬼,人所归为鬼。”段注:“鬼、归二字以叠韵
为训,鬼之为言归 也。”也就是说人死后灵魂是不灭的,这样不灭的
灵魂也就是鬼。郭璞注《尔雅》引《尸子》云:“古者 谓私人为归人。”
人死后灵魂不灭,飘归祖先坟地与已死亲族一起过生活,这就是原始
社会公共 墓地生成的基础,而古人之所以要修建墓地也就是为他们认
为的不灭的灵魂修筑起一个归宿,从而使得逝 者的灵魂得以安定。
那么,鬼神一词中鬼与神在古代又是否有区别呢?通过对大量古籍
资料的 研究我认为鬼与神是有区别存在的,《礼记》中记载到:“魂
气归与天,形魄归于地。”也就是说“归人 ”可分为魂、魄两部分,
而古代“魂”、“魄”两字的含义与今天又有所不同。《说文》中写
到 “魂,阳气也。”而“魄,阴神也。”古人认为“魂”是阳气所以
归于天,而“魄”是阴神所以归于地。 人死以后,灵魂出窍,但魄仍
然留在了尸体本身。《大戴礼·曾天子圆》北周卢辩注:“神为魄,
灵为魂。魂魄者,阴阳之精,有生之本也。及其死也,魂气上升于天
为神,体魄降于地为鬼,各反其所 由出也。”简单的来说古人认为鬼
神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但仍具有一定区别,神往天上去,而鬼游荡人间。
二、 鬼神崇拜
如前文所说到的,古人们相信世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以及结果,都
是强大的鬼神意志的体现,并且他们也相信通过虔诚的方式去祭拜和
取悦这些鬼神,就能对神鬼的意志 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改变鬼神的
决定并对自己产生神秘的保护作用。就这样,原始的鬼神崇拜和形式< br>就产生了,并且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普遍的祭祀活动。
那么上古先人们对于鬼神崇拜的对象 主要有哪一些呢?通过对鬼
部字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主要包括了“人魂”“物魂”“天神”这三个
方面。属于天神的有上帝及日、月、星、斗、宿、风、云、雷、雨诸
神以及神兽;属于地只的有社稷、 山川、五岳、四渎之神;属于人鬼
的主要是各姓的祖先及崇拜的圣贤。后世人们做法事,如建醮坛,设< br>斋供,即古人祭祀的礼仪;唱赞词、诵宝诰,即含有言辞悦天神之意;
上表章、读疏文,也便是申 诉和祈祷之用。
所谓人魂也就是前文所讲到人死后的灵魂,《说文》“魂”、“魄”
二字是古 人对死者观察与分析的概括,如前文提到的称死人的魂魄为
“阴神”,也表明古人对入土之鬼的崇拜心理 。
而物魂字面上看十分的好理解,就是指依托在世间各种物品上的鬼
魂,因为我们的先民们认 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有灵魂的。比如《说
文》中的“鬽”字正是反映了物魂、物鬼。《说文》中写道: “鬽,
老物精也。”《论衡》:“鬼者,老物之精也。”这都反映我们的先
人笃信万物灵性。《 礼记·祭法》有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
为风谷,见怪物,皆曰神。”又云:“大凡生于天地之间 者皆曰命。
万物死曰折,人死曰鬼。”他们认为自然万物有灵性,故称之为“神”、
“命”。此 “神”、“命”不是体内的“小我”,而是“精”或“精
气”,是天地间的“大我”。《淮南子·精神训 》:“精神者天之有也,
而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形骸反其根。”《管子·内业篇》:
“凡物之精,此之为生。下生王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
鬼神。”故在先民的意识中有对自 然界的许多事物都具有这样的自然
崇拜。《周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注曰:百物之神曰鬽。该
字也反映了上古先民对物之精、物之神也就是物魂的崇拜之情。
那么关于神兽,我们都知道上 古有四大神兽,其中鬼部字有“魋”
字,《说文》中解释为“神兽”,此种“神兽”应为开明兽。我国古
代神话中的幽冥世界里有一道门叫做“九门”,这道门也是鬼怪们出
入的通道,而开明兽就是“ 九门”的守护者。郭璞在《山海经·图赞》
中写到:“开明天兽,禀兹金精,虎身人面,表此桀行,瞪视 昆山,
威慑百灵。”(这与《论衡》里提到的身荼、郁垒十分的相似)这里
的“昆山”应该就是 指“昆仑山”,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一直
就是“天堂和地狱之山”,古代有关于幽都的记载,地点 大多在这个
地方。而开明兽的形状、职司,与北欧神话中血斑大犬很相似,一样
都是幽冥世界大 门的守护者。而我们从这些对对开明兽以及其他神兽
的描写中也可以看出古人对这些神兽的崇敬之心。
而我们的古代先民要将对于鬼神的崇拜之情抒发出来就需要通过
一定的形式,也就是前文提到的 普遍的祭祀行为,而祭祀就是通过固
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
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祭祀的对象包括祭天,祭祖,祭鬼
神等许多方面,其中,祭天 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
起源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 天子”
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
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 子民。而祭祀先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在春节期间
进行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 要把家谱、
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
同时,有的地方 也祭祀天神、土地神,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中
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 的妻子)。供品有羊、
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
由家 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
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 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
拜年。而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
不闭 ,众鬼可以出游人间。普是普遍的意思,度是广度堕落三恶道的
众生早日离开,超登三善道,甚至超生西 方极乐世界去享受大乐。所
谓三恶道是指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众生早日超脱。三善道是指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在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不管佛教还是道教,
到了这一天,都会举行“普度”, 希大家能够以慈悲心来同情一切生
灵的产命,不要乱杀害,可以用香花、水果、素菜等来供奉祭祀普度,
这才不会辜负释迦佛祖的慈悲心及目连的大孝心。对于在每年的鬼节
进行打扫坟茔,祭祀鬼神, 超度亡灵,放河灯等习俗,后来发展成为
在鬼节进行郊外踏青,悼念先祖的活动我们将其称为祭鬼神。从 某种
意义上来说,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些祭祀看做是对神灵的讨好与收买,
并且通过对历史文献的 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
时代,人们已经具有较为发达的灵魂鬼神观念,并且产生了大 规模的
祭祀活动。对于这一点,我们在“鬼”字本身从甲骨文到金文的演变
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来 ,早期甲骨文是用(示,祭祀)加上(田,
面具)加上(人,巫师),它造字的本义就是指:在祭祀的过 程中,
巫师带着面具扮演鬼神。而晚期甲骨文省去“示”。早期金文承
续晚期甲骨文字形。中期 金文加 “攴”(持械打击),表示巫师
加“夂”(倒写的“止”), 持械施法,驱逐魔怪。晚期金文 则是
表示戴着面具扮演神灵、魔怪的巫师表演巫术舞蹈。这些都无不说明
了古代规模化与普遍化 的祭祀活动存在。
三、 鬼神恐惧
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中国古代的鬼文化是我们的古代先民们 对自然
界及自身的无法理解的现象感到困惑恐惧而产生的畏惧的心理,并逐
步变化、沉淀成为一 种全社会性的文化传统。那么原始先民对于鬼神
的情感和认识在这一漫长复杂的过程中也积淀的复杂而非 单一。因此
他们将鬼分为“善鬼”和“恶鬼”,对于鬼神的情感也有崇拜信仰和
恐惧甚至敬而远 之的分别存在。
在《说文》中代表恶鬼的字包括我们熟悉的“魃”“鬾”等等。《说
文》中记 载“‘鬾’厉鬼也。”段注释到:“厉之言烈也,厉鬼谓虐厉
之鬼。恶鬼们因为经常在人间作祟伤害无辜 ,所以古人称其为“厉”。
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写到“厉之不如。”杜注释:“厉,恶鬼也。”< br>因此“鬾”应该是泛指恶鬼的意思。《左传》说:“鬼有所归,乃为不
厉”。依据这样一个说法, 如果鬼魂没有一个住所或者是依托,就要
游荡人间害人,这便是恶鬼产生的原因。因此尽管人类从产生开 始就
有了死亡,但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丧葬的习俗。《周易系辞传》有
说:“古之葬者,厚衣 之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也就
是说我们的先民对死者尸体的处方法最早甚至可能是众人 将尸体分
而食之或者弃尸荒野。直到鬼魂观念产生之后,人们才认识不能这样
继续下去,不然将 会招来鬼魂的报复和惩罚。因此,对死者尸体进行
安葬就成了必然之举。从此,下葬的诸习俗也就流传了 下来。我们也
由此可见丧葬习俗的产生也是来源于先民对鬼魂的恐惧。
而《说文》中:“魃, 旱鬼也。”也就是说“魃”是古代传说中造成
旱灾的鬼。《诗大雅》有云“旱魃为虐。”《山海经》曰: “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句,有黄帝女妭,本天女也。黄帝下之杀蚩尤,不得复上。
所居不雨。 ”“妭”就是指“魃”。甚至是在现在的江苏连云港还流传
着这样一种民俗叫做“扒旱魃”。当地人们认 为人死后变成鬼,有的
鬼又变成旱魃,这些旱魃兴风作浪,不让老天下雨。于是人们扒其坟,
焚 其尸,让老天下雨化解旱情。
我们的先民们认为世间许多灾难,特别是像瘟疫、疾病这一类的都
是恶鬼作祟导致的,无法抗拒的,因此对其极为恐惧而且毫无办法。
于是先人将他们对种种灾难缺乏正 确的认识全都归咎于鬼神,以鬼神
祸害带来灾祸作为唯一的解释也就导致了后来许多鬼神在一定层面上成为凶恶与灾难的代名词,同时也就造就了古人对于鬼神恐惧敬畏
的感情存在。
同时,这些恐惧也可以在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以及历朝历代的建筑
中得以呈现。
比如 著名的丰都鬼城,相传从汉代起,阴长生和王方平两人曾先后
在丰都县名山修道成仙,白日飞升。到了唐 代,有人误将“阴”和“王”
两人的姓连在一起,成为“阴王”,再讹传为丰都“阴间之王”。 而明清小说则是为我们渲染出一座别样的鬼城仿阳间司法体系,营造
了一个等级森严的“阴曹地府” ,以惩治生前作奸犯科者。虽阎王判
官小鬼是传说中的虚妄,但其惩恶扬善的社会教化功能又为人们所称
道。历朝历代的人们在名山上修建了阴阳界、奈何桥、十八层地狱等
众多景点,并根据道、佛、 儒教的学说,塑造了大量的人、鬼、神的
形象,把人不能在阳间实现的愿望和理想以及种种恩怨都放到阴 间解
决。他们带着恐惧的心理,相信善恶之人存在因果报应,生死轮回,
教化活着的人多做好事 、行善积德、造福人类,来世方能转世升天。
四、小结
鬼,这一子虚乌有却又无处不在的精 神怪物,历久不衰,经世不灭。
谈鬼、说鬼、论鬼、写鬼、信鬼、怕鬼、祭鬼、骂鬼、驱鬼、打鬼、斗鬼、斩鬼、降鬼、扮鬼、用鬼的大有人在,形成了一套中华独特的
鬼文化。而今天我们从鬼的来源 、对其的崇拜、恐惧几方面,是鬼部
字,习俗等方面对中华鬼文化作一番粗浅的探讨,是希望将我们古老
而多彩的文化继续发扬。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古代鬼神文化是中国民间
俗文化的根基,它虽然往往 披上恐怖可怕的外衣,但它所表现的内容
却都是人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其中不少鬼神的行为 与举
止都渗透着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内涵,向我们展现了精彩纷呈的上
古文化风貌。
我们的古代先民们依据自身对恐惧的认识臆造出鬼神的形象,并赋
予它们巨大的魔力,虔诚地祭祀并匍 匐在其祭坛之下以求得赐福。鬼
神文化作为中国社会颇具影响力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在原始社会的土壤中萌生,同时伴随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
展、变异、更新,具有无限的魅 力与精彩值得我们研究与探寻。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1.
[3]徐华龙.中国鬼文化大辞典[M].广西民族出
版社.1994.
[4]徐华龙.中国鬼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5]赖亚生.神秘的鬼魂世界[M].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6]吕胜男.王寒娜 《说文解字》中国鬼文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院
报.2006
[7]周积明.傅才武.中国人的信仰与崇拜[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周口学校-格列弗游记


武汉所有大学一览表-musicradio音乐之声


史文翔-蓝皮鼠和大脸猫图片


大数据是什么-游离的意思


黑龙江高考-流行妆容


三十秒入睡法-河南高考人数


在周末的英语-巫师3血与酒


评分最高的十部电视剧-学做人



本文更新与2020-12-01 03: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74840.html

浅谈鬼字及鬼神文化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