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汕尾新城中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11-27 01:00
tags:苏教版, 小学数学, 六年级

闰年2月多少天-

2020年11月27日发(作者:宗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扇形统计图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1
教学内容:教科书六年级下册1—2页例题1和“练一练”,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数据特点。能 联系百分数意义,
对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做简单分析,并能根据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计算。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做出解释和判断,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发 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发展数学
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一、据案自学
1.知识准备
(1)我们以前学过了____________统计图、
__________统计图。
(2)能清楚的知道数量的多少是__________ 统
计图。
(3)既能清楚的知道数量的多少,还知道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这是______统计图。
2.阅读课本例1
教 师 活 动
一、回顾复习,揭示课题
1.师:说一说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
图及统计图的特点。
2.出示例1扇形统计图
检查课前自主学习内容。
提问:你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做什
么统计图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揭示并板书课
题: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展示,学习新知
3、提问:观察扇形统计图,你了
解到什么?
师:相机说明整个圆代表我国陆地
总面积。
师:问怎样从图中看这样的信息。
生:学生可能提出山地面积最大,
丘陵面积最小。
师:让学生说说怎样比较出来的,
4、提问: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观
察交流,你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是怎
样表示数据吗?它 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师(板书:表示各部分数
量与总数量之间关系)
5、提问:我国陆地总面积是多少?
学生计算,并且完成书上表格。
旁 注


3.整个圆表示我国的陆地__________,每个扇形
分别表示_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这种图形叫____________统计图。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二、交流展示
5.你能与同桌说说你还能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
了什么。

6.用计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并互相展示交
流。
地形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面积/万平方千米


三、拓展训练

7.阅读课本练一练,说一说知道什么,想到什
么?
8.完成练习一第1题。
9.完成练习一第2题。
10.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反思创新

1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
么要与大家说一说。

12.分别说一说你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三、拓展练习。
6、完成练一练
出示统计图,提问:仔细观察这两
幅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师:图中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指出:我国人口数量在世界比
较多,但耕地面积 相对较少,我国
成就之一就是用世界9.9%的耕
地养活了世界19.6%的人口。
7、练习一第1题。
学生练习老师及时点评,根据营养
学观点,可以多吃蔬菜水果, 油脂
类食物要适量控制。
8、练习一第2题。
出示第2题,提问:观察果盘和数< br>据,你能估计其他几种干果各占百
分之几吗?四人小组内交流。
全班反馈,指学生估计几种干果各
占百分之几,并说说怎样估计。
9、练习一第3题。
提问:你知道中国几大海域吗?出
示第3题以及统计图,让学生 检验
自己掌握知识和想法是否正确。
四、回顾总结,拓展新知
老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对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认识,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选择统计图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2
教学内容:教科书六年级下册2—4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用学生认识到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能根据不同统计
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
2、使学生 经历统计图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过程,体会各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和
方式,感受各类统计图的作 用,提高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图与生产、生 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能在学习生活中主
动比较、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初步培养 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到各类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一、据案自学
1.知识准备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例
(1)例题中的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2)从哪幅统计图中能看出六年级一 班同学比
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从哪幅统计图看出下半
年各月阅读本数的变化情况?从哪幅统计 图看
出阅读课外书时间的多少?

(3)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二、交流展示
3.与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根据需要选择统计
图?

4.选择条形统计图是 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r>5.选择折线统计图是因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选择扇形统计图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学之间根据题目具体的说一说怎么选择统
计图的。
三、拓展训练


教 师 活 动

一、回顾激活,引入新课
1、 回顾统计图
老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过哪
些统计图?(板书:条形统计图、
折线 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类
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2、 引入新课
老师: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学习统计
图的比较,进一步了解他们不同特
点和各自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不
同统计图。
二、分析比较,交流展示。
3、出示例2(先出现扇形统计图)
老师:观察扇形统计图,看看从图
中反映了课外阅读哪个方面的情
况,自己思考。 < br>这三幅统计图统计了课外阅读的
哪几方面情况,每幅图表示什么内
容,从图中知道哪些信 息?
4、学生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哪幅统计图能反映出这个班
同学比较喜欢哪种课外书,为什
么?
5、追问:课外阅读这三方面情况,
为什么要从不同统计图了解。
6、老师:阅读这些统计图,你还
能从统计图中对这个班的同学课
旁 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8.阅读课本第4页练一练,完成下面问题?
(1)2012年李大伯家的哪项收入最多,哪项收
入最少?各占年收入的百分之几?

(2)2012年李大伯家的各项收入分别是多少万
元?

(3)2002—2012哪两年间李大伯的收入增长最
多?

(4)2012年李大伯家的收入比2002年增长了百
分之几?

(5)回答上面的问题你分别观察了哪幅统计
图?

9.完成练习一第4题。

10.完成练习一第5题。

四、反思创新

1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知道根
据什么选择统计图了吗?。

12.从生产生活中找一些统计图来说一说。


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获得哪些
信息?集体交流,鼓励孩子发表自
己想法。
7、老师小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
点和应用。
三、拓展训练,巩固提升
8、完成“练一练”
9、练习一第4题
(1)出示两张统计图数据。让学
生说说了解哪些数据。
提问:这两组数据分别用什么统计
图合适?为什么?
追问:第一组数据同样是百分比 ,
为什么用折线统计图而不用扇形
统计图?这两组数据也可以用扇
形统计图吗,为什么 ?第二组为什
么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老师小结想法特点。学生完成统计
图,教师巡视指导。
10、完成练习第5题。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老师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
习,你有哪些收获,把你的认识体
会和大家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统计图应用练习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0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7—8页练习一5—7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同特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
择统计图,能对不同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不同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方式和反
映数据的不同角 度,提高选择、应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
3、使学生在调查统计过 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图的应用价值;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
态度和与人合作、主动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
教学难点:采用适当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每小组学生准备米尺一把,“动手做”记录单一张。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一、自主汇报





二、交流展示


1、学生独立填表计算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想法,然后汇报。






3、学生互相交流想法,然后汇报。





教 师 活 动 旁 注
一、谈话引入

1、师:回想一下,我们已经学过
哪些统计图?(随之板书)这三类
统计图 各有什么特点?
2、师:我们已经知道三类统计图
各自特点,这节课要进行相关的练
习和实践活动,通过练习,进一步
学会根据不同统计图从不同角度
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实 践进
一步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应用练习
3、练习一第5题。
师:从扇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什
么?口算出萝卜种植面积百分比。
4、师追问:如 果黄瓜面积80平方
米,其他蔬菜种植面积是多少呢?
先想一想在算一算,把结果填入书
上表格中。
全班反馈表中数据,说说怎样计算
完成。
5、老师小结。
6、练习一第6题
师:从每幅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什
么,先仔细观察,再同桌之间互相
说一说。
同桌交流后集体汇报。
7、师:20名女生50米跑步成绩
除了扇形统计图外还可以 用什么
统计图来表示?顾英五个学期5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4、学生独立画一画、算一算完成在书上。








5、学生根据老师要求,独立自主开展活动。老
师巡视指导。






6、学生集体交流并且完成。



三、学生自我小结

米跑步成绩除了条形统计图还可
以有什么统计图表示?小组讨论
后集体交流。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师提问:20名女生50米跑成绩用
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表示 ,各
有什么特点?顾英5个学期50米
跑步成绩用的两幅统计图各有什
么特点?
师提问:从每组统计图中你分别获
得哪些信息?
8、老师小结。
三、实践活动
9、练习一第7题
老师:我们班级阅读习惯怎么样,
可以怎 样了解,要怎样方法了解?
(学生集体交流后完成)
10、完成“动手做”
(1)了解操作要求。
提问:这个活动应该怎样操作?指
名学生上台演示,集体交流评议。
(2)老师提出活动要求
学生根据要求开展活动。老师巡视
指导。
(3)师:想一想要比较男女生反
应速度的差异,可以怎样收集整理
数据?
小结:可以分别汇总、收集、整理
男女生实验数据,再计算出男女生
平均数据,最后比较男女生 反应速
度差异。
四、全课总结
老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4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及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
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
展数学思考。
3.学生通过有序观察、合作学习、合理猜想等活动,感受立体图形的学
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抽象和概括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准备: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知识准备:
1.你认识哪些平面图形: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识哪些立体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
一、据案自学
3.读第9页例1场景图,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
是什么?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两类,怎么分?
4.认识圆柱的特征。
(1)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2)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
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
圆柱上下是 。圆柱上下两个面
是 的圆形。圆柱有 个面是
弯曲的。
(3)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__ ______,它
们是___________的两个圆。围成圆柱的曲面叫
做圆柱的____ __________,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
距离叫做_________。
5.读第10页上面的图,这些物体你认识吗?分
别是什么?都是什么体?
6.认识圆锥的特征。
(1)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2)拿出课前准备的圆锥,仔细观察,你能发

教 师 活 动
一、回顾引新:
师问: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平
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二、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将这些物体分一分。
三、交流提升。
1.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
2.说说圆柱的特征。
展示学生的探究方案,全班交流圆
柱的特征,教师适当板书:
上下一样粗 两个圆面 一个曲面
3.说说圆锥的特征。
(1)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有一个顶点 底面是圆形
侧面是一个曲面
(2)认识圆锥的高

旁 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现什么?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_________,圆锥的侧面
是 一个_______。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
离是__________。(特别提醒: 本书所指的圆
锥都是直圆锥)
二、交流展示
7.交流汇报上面的内容
8.第10页练一练
三、拓展训练
9.




10.









四、反思创新
1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
什么疑问?
12.剪下第113、115 页的图形,分别做一个圆
柱和一个圆锥,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并算
出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3)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
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4.讨论:圆柱和圆锥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从底面、侧面、高三个
方面比较。)
四、拓展练习
5.完成“练一练”。
⑴学生在“探究方案”上用不同的
符号标出圆柱和圆锥。
⑵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和不挑
选的理由。
6.做练习二第1题。
⑴ 学生自己现在图上标一标。
⑵ 交流:圆柱圆锥有什么特征?
7.完成练习二第2题。
(1)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形状
用语言描述给同桌听。
⑵打开书看第二题,对照自己看到
的在书中连线。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 圆锥:
两个底面(圆) 一个底面(圆)
一个侧面(曲面) 一个侧面(曲面)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圆柱的表面积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5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的例2、例3,及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二第3~6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
侧面积。
2.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经历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带有商标纸的圆柱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知识准备:
教 师 活 动
一、回顾旧知。

旁 注
1.圆的周长=( )。r=3cm C=( )
学生复习圆的周长与面积练习。
2.圆的面积=( )。r=2dm S=( )
二、自主学习。

一、据案自学
1.据案动手自学。
2.完成学案作业3、4、5题。
活动一:例2:一种圆柱形的罐头,底面直径是
3.自主学习完成6、7、8题。
1 1厘米,高是15厘米。它的侧面有一张商标纸,
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接头处忽
三、交流提高。
略不计)
㈠ 交流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思考:
1.出示圆柱体模型,汇报说出它
3.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看是什么形
的特征,在 模型上指出圆柱的侧面
状?是个 形。
4.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怎样
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长是圆柱的 ,宽是圆柱的 。
积和表面积分别表示哪儿?
2.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
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⑴ 商标纸的面积其实就是圆柱体
的什么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⑵ 你是怎么展开的?有没有不同
5.列式计算商标纸的面积。


活动二: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的形状?
3.出示例2中的罐头盒。
⑴ 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
纸,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测量什么数据比较 方便?(2)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
算圆柱的侧面积。
四、拓展练习。
4.交流“练一练”第1题。

6.请在上面的方格纸上画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7. 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
的 。
8.试一试计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S侧= S底= S表=
二、交流展示
(1)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三、拓展训练
9.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31.4厘米,高是6厘
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
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讨论:
除了知道圆柱的底周长和高可以
计算圆 柱的侧面积,还能从哪些条
件也能求出圆柱的侧面积?
5.交流“练一练”第2题。
6.完成练习二第3题。
7.完成练习二第4题。
⑴ 学生独立练习。
⑵ 展示交流:铝皮围成其实是圆
柱的什么面?羊皮围成的其实是
圆柱的什么面?
8.完成练习二第5题。
⑴ 求油桶用了多少的铁皮,其实
求圆柱形油桶的什么?
11.练习二 第4题
12.练习二 第5题
13.练习二第6题。
四、反思创新
1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
么疑问?
15.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5
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⑵ 学生练习后交流讲评。
9.完成练习二第6题。
⑴ 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表格。
⑵ 全班交流得数及算法。
五、课堂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
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S = c h
= 2πrh
= πdh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06
教学内容:课本第14--17页练习二第7--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圆柱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体会这些计算方
法的联系和区别。
2. 学生通过练习,能运用所学的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
意识。
3.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应用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课前让3~5名学生说一说表面积怎么求?



说一说底面积怎么求?






小组之间交流活动。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导入
1.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
分?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其中
圆柱的底面积怎么算? 侧面积
呢?
2.揭示课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7题。
汇报并讨论:求做这个通风管
要多大的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
为什么?
2.完成练习二第8题。
(1)交流:需要糊彩纸的面是什
么?要求彩纸的面积就是算圆柱
的哪几个面积?
⑵交流算法和结果。
3.完成练习二第9题。
让板演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
的?解答时要注意什么?全班交

旁 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让学生理解博士帽的结构,学生说一说由哪几部
分构成










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情况。







课后拓展,要求学生自主解决。
流。
4.完成练习二第10题。
(1)出示“博士帽”问:认识它
吗?什么样的人可以拥有博士
帽?
(2)观察:这个博士帽是怎么做
成的,包括几部分?
(3)你能算出,做一顶这样的博
士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黑色卡

5.完成练习二第11题。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6.完成练习二第12题。
交流想法:怎么算一根柱子的侧面
积的?为什么不要算底面积?
三、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
收获?
四、拓展题。
出示:一根圆柱形木料 ,底面
直径20厘米,长1.8米,把它截
成3段,使每一段的形状都是圆
柱,截开后 ,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
厘米?像这样截成4段、5段呢?
(1)小组内讨论,尝试解答。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 侧面积 + 两个底面积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圆柱的体积(1)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7
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例4、相关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
的体积公式。
2.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
问题。
3.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
教学难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
教学准备:把圆柱沿底面等分成16份的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知识准备:
1.长方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
2.正方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
3.长方体与正方体共同体积=__________.
一、据案自学
活动一:
教 师 活 动
一、回顾引新
师:说一说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揭 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圆
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交流知识回顾:
⑴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面
积计算公式的?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2.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相等吗?用什么办法验证呢?
(1)思考: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圆柱
可以转化成长方体计算体积吗?
(2)把圆柱的地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照下图
拼一拼。
⑵下面
长方体
和正方
体的底面积都相等,高也相等,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
什么 ?
2.交流圆柱体积计算
方法猜想:拿着你的探
究方案上来谈谈自己
的想法。

拼成了一个近似的 。
(3)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

旁 注

3.操作验证:
⑴谈话:圆柱真的能转化成长方体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吗?
切开后拼成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 。
⑵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二、交流展示
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
6.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联系?
体的过程(从16等份到32等份再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 。
到64等份)
长方体的高等于 。
4.推出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 相等。
⑴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
7.小组汇报:
柱有什么关系?
(1)圆柱的体积= ×
(2)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
⑵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圆柱的体积公式可
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以写成: V =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
三、拓展训练

8.试一试:一个圆柱形零 件,底面半径是5厘米,
高是8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9.
积公式:V=sh
(4)比较: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
圆柱体积相等,表面积也相等吗?
明确: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
来的圆柱的表面积多dh或2rh.
5.交流“自主应用”。
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
圆柱的体积了?分别怎么算?
10.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
是50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11.练习三第1题。
12.练习三第2题。
四、反思创新
1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
么疑问?
14.一个圆柱形钢材, 体积是565.2立方分米,
底面半径是10厘米。这根钢材的长度是多少分
米?
三、巩固拓展
1.做“练一练”第1题。
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
么?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想
法。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
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V=sh
圆 柱 长方体体积 = 底面积 × 高

长 方 体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圆柱的体积练习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08
教学内容:第17、18页练习三第3-9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2.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激发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通过练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学生重新回顾圆柱的体积公式,说一说。






根据师生互问想一想各自怎么求?









理解圆柱的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关系。






教 师 活 动
一、知识梳理
出示补充题示意图




底面积314平方厘米
提问:1.这个圆柱的体积怎么
求?,师板书公式:V=Sh
2.如果已知的是底面半径和高,该
怎么求呢?
3.如果这是一个圆柱体鱼缸。
(1)要计算这个圆柱体鱼缸能装
多少水,就是求什么
(2)圆柱体的容积又怎样求呢?
与求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区别?
师小结:求圆柱的容积与体积
方法一样,容积要从里面量出有关
数据
二、基本练习
·
·
50厘米
旁 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独立思考并回答练习三4、5题。





小组内交流求一个硬币的方法,并完成任务。











思考有没有不会的,或者有什么疑问的。








1.完成练习三第4题。
2.完成练习三第5题。
独立思考后让学生说题中的
数据为什么要强调是从里面量的,
再想计算容积的方法。
三、综合练习
1. 完成练习三第6题。
(1)思考:可以怎样计算1元硬
币的体积?有什么不同的方法?
(2)交流:可以 先算50枚1元硬
币组成的圆柱的体积,再算1枚1
元硬币的体积,也可以先算出枚1
元硬币的厚度,再用底面积乘高。
2.完成练习三第7题。
3.讨论练习三第8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
⑵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题。
用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
的长方形纸上进行合理的裁剪,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笔筒。比一比,
谁做的笔筒容积最大?
六、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3、9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x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教学后记: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09
教学内容:第18、19页练习三第10-16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以及表面积的计算。
2.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激发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通过练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学生互相说一说近段时间学会圆柱的哪些知识。







独立完成以下表格,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动手包扎一下,想一想绳子就是求的什么?

教 师 活 动
一、知识梳理
1.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怎
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其中圆柱的
底面积怎么算?侧面积呢?
2.怎样算圆柱的体积、容积?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10题。
学生计算完成表格。全班交流。
2.完成第11题。
交流时强调求铁皮的面积就
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3.完成第12题。
(1)提问:求水池里的水有
多少吨,要先求出什么?
(2)学生练习,全班交流。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13题。
出示第13题引导观察图并理
解条件。
提问:包扎带除去接头处可以
看成两个什么形状?你能计算周

旁 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说一说表面积是由哪几个面构成的,各怎么求?
互相交流。







说一说橡皮泥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交流思考题的想法?
长吗?多指几名说一说。
2.完成第14题。
(1)出示第14题引导观察图并理解条件。提问:大棚是什么形
状的?它和圆柱是什么关系。
(2)求薄膜的面积可以当成
求什么面积呢?求它的空间呢?
(3)全班交流。强调 :求薄
膜的面积就是求圆柱表面积的一
半,它的空间就是求容积的一半。
3.完成第15题。
出示,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把长方体橡皮泥捏成圆
柱它的什么不变?(或者问,长方
体和圆柱有什么关系?)
4.完成第16题。
引导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5.思考题。
引导:拉出的8厘米部分的体
积 是多少?根据水面下降4厘米,
能算出容器的底面积吗?
求出了容器的底面积,又知道
钢材放入容器中水面上升了9厘
米,怎样算出钢材的体积?
四、全课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练习
完成动手做。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教学后记:

圆锥的体积(1)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10
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例5,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经历操作、猜想、估 计、验证、讨论、
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解 决相关
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圆锥体积方法和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锥容器、圆柱容器、沙子等。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知识准备:
1.圆柱的体积公式=( )
2.圆形的面积公式=( )
一、据案自学
活动一、学习例5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导入
1.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节课
我们应学会什么?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
习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二、自主学习
1.下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

1.你能估计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几分之几吗?

动手做一做:用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形状的空容器各一个。
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
在圆锥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再倒入圆柱形
几?( )
容器里,看看 次正好倒满。
思考:圆锥的体积正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
2.你是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的?
积的几分之几?
生汇报自主学习过程。
想想:怎样求圆锥的体积?
生: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圆锥的体积=
师生小结(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2.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圆锥的底面
1 /3,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积,h表示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
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柱
V=
和圆锥,引导学生认识这样的圆锥

旁 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二、交流展示
3.汇报交流上面的内容
4.有什么疑问?
三、拓展训练
5.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积是170平方厘米,高
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 米?
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圆柱的体积是9.42立方厘米,圆锥 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厘米?(如果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厘
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7.计算圆锥的体积







8.完成练习四第1题。
9.完成练习四第2题。
10.完成练习四第3题
四、反思创新
1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
么疑问?
12.把一个体积是12 0立方厘米的圆柱形木材削
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则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
方厘米。
体积一般不是圆柱的1/3 。
明确: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
..
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
3.推导公式
引导学生得出: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1

3
谈话:如果用V表求圆锥的体积 ,
S表示圆锥的底面积,h表示圆锥
的高,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怎
样表示?(板书 :V=
1
Sh)
3
1

3
4.交流“自主应用”。
⑴交流第1题。追问:为什么要用
“170×1 2”的积去乘
⑵交流第2题。两个圆锥中都是已
知什么?能算出圆锥的体积吗?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只列式并不计算,并
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完成练习四第1、2题。
3.有两个空的玻璃容器,先在圆锥
形容器里注满水, 再把这水倒入圆
柱形容器,圆柱形容器里的水深多
少厘米?
4.完成练习八第3题。
依次出示问题,提问:这两个
问题分别求圆锥的什么?
四、总结延伸
提问: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什么
问题?谈谈你的收获?你还有什么
疑问?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V=


教学后记:

1

3
1
Sh
3
圆锥的体积(2)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八第4~10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迅速地计算圆锥的
体积。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和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互相说一说。










说出判断的理由。


教 师 活 动
一、揭示课题
1.提问: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
一些圆锥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交流提升
1.做练习八第4题。
先让学生各自完成填空,再指
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
2.做练习八第5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判断圆锥
和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让学生说

旁 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先估一估。







先写,后请同学互相说一说为什么?














学习小组内小结。
说判断的理由。
3.做练习八第6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第
一个问题。
(2)组织学生提出其它的问
题进行解答。
4.做练习八第7~9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评讲后集
体订正。
5.交流思考题。
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和估计,再
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推理作出判
断。
三、巩固拓展
1.一个圆柱与和它等底等高
的圆锥的体积和是144立方厘米。
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
米。
2.把一个圆柱体木料削 成一
个最大的圆锥体木料,圆锥的体积
占圆柱体的几分之几?削去的部
分占圆柱体的几 分之几?
3.一个圆柱体比它等底等高
的圆锥体积大48立方厘米,圆柱
体和圆锥体 的体积各是多少?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掌握了圆锥体的哪些
知识?你用圆锥体的体 积的有关
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
题?对这部分知识还有什么疑
问?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整理与练习(一)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复习课 总课时编号:12
教学内容:完成“回顾与整理”及“练习与应用”1~6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掌握其特点,能借助图形说出公式推导 过程,式形结合,
构建体积计算公式系统,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
2.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 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系统掌握体积公式的转化与推导过程,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旁 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学生互相回顾相关圆柱与圆锥的知识。




说一说各自的特征。



说一说转化和推导过程。






独立完成练习题。并交流。











自主练习。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圆柱、圆锥的
一些知识,今天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
顾一下。(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
1.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征?请
同学们完整地表述一下。
2.圆柱体体积公式是什么?请
说说它的转化和推导过程。
根据学生的复习整理,让学生把
下表填写完整。
3.根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解决什么问题?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
积公式能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讨论得出,并小结。
三、练习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第1题。
2.做“练习与应用”第2题。
3.做“练习与应用”第3题。
4.做“练习与应用”第4题。
5.做“练习与应用”第5题。
6.做“练习与应用”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四、巩固拓展
1.填空。
(1)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1厘米,
高是 2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 )
平方厘米。
(2)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
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
是( )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
( )立方米。
2.一个圆柱形铁皮盒,底面半
径2分米,高5分米。
(1)如果沿着这个铁皮盒的侧面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贴一圈商标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
纸?
(2)某工厂做这样的铁皮盒100
个,需要多少铁皮?
(3)如果用这个铁皮盒盛食品,
最多能盛多少升?
3.在一个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
形容器里,放入一个底面半径3厘米
的圆锥形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这
时水面上升0.3厘 米。圆锥形铁块的
高是多少厘米?
五、总结延伸
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
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整理与练习(二)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复习课 总课时编号: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26页“练习与应用”第7~14题及“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学生系统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理解这些体积公式之
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 进一步的提高。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分学习小组互相介绍,做到每一名学生都互相
说一说,各类公式。






小组内互相批阅独立的题目。








探索实际题目,动手做一做。







独立完成巩固习题,并说一说解题思路。








教 师 活 动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圆
柱、圆锥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提升
1.提问,引导学生讨论: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各是 什么?它们
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圆锥体的底面 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
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 做“练习与应用”第7题。
3. 做“练习与应用”第8题。
4. 做“练习与应用”第9题。
引导学生说解答本题应该注意什么?
5. 做“练习与应用”第10题。
引导学生对体积公式进行比较。
6. 做“练习与应用”第11题。
根据学生的解答教师质疑:题目中所
用的方法是不是用的硬纸板最少?
7.做“探索与实践”第12、13题。
分小组测量并计算:再与商标上
标出的容积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
8. 做“探索与实践”第14题。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有几种围法。
三、巩固拓展
1.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
识的合理搭配。
(1)求商标纸的面积是求什
么?你还知道生活中有那些地方是
求物体的侧面积的?
(2)要做一个圆柱底面油桶现
在已经有了一块长25.12分米,宽5
分米的铁皮, 现在要给它配上合适的

旁 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做一做。
底和盖,需要边长几分米的正方形几
块?做成的圆柱体的容积是多少?
2.一块长1 6.56分米,宽8分
米的长方形铁皮,现在要利用它制做
一个圆柱形油桶。怎样制作浪费最少
而容量最大?请画出制作的示意图
并计算出它的容积。
3.一种饮料瓶的 瓶身呈圆柱形
(不包括瓶颈),容积是150毫升。
现在瓶内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高度
为20厘米,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
为5厘米,瓶内现有饮料多少毫升?
四、评价反思
先让学生阅读26页表中的评价
项目,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情
况,说说自 己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
存在什么不足,然后客观地对自己作
出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1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例1、“练一练”和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进行思考,明确转
化后 要实现的目标。
2.学生体会转化策略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提高灵活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
在解决 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把条件适当转化,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教学难点: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一、据案自学
活动一:自学例1
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
教 师 活 动
一、据案自学
旁 注

2
。已知
学案完成活动一的内容并交流。
5
(1)全班交流。
2
1.课件出示例2。学生按照
2
从“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3
1.想一想:“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表示数
5
可知:女生人数是( )份,男
量间有怎样的关系?


2.你准备用什么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3.你能独自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并检验。




二、交流展示
4.解决刚才的问题,你选用了什么策略?你选
择的这个策略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优点?和同
桌说一说。












生人数是( )份,美术组总人
数是( )份,男生占美术组人
( )
数的 ,女生占美术组人数
( )
( )
的 。知道了女生人数占美
( )
( )
术组的 ,求女生有多少人
( )
可以怎么解答?(指名板演)数量
关系式呢?
(2)用方程怎么解答?(展
台展示学案上的解法)
二、交流展示

(3)比较:这两种解法有什
么不同的地方?你比较喜欢哪种
解法?
(4) 追问:你是怎样利用转
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为什么要
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
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
的 几分之几”?
2.交流“练一练”。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合唱
组人数是美术组人数的几分之
几?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三、拓展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三、拓展训练
5、完成“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





2.练习五第1题。
先独立看图填空,再交流是怎
样转化的。








3.练习五第2题。
交流展示学生的学案。
(线段图可以怎样分析,列式
怎样想的。还能用什么策略解答这
个问题?)
4.练习五第3题。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指
导,指名不同解答方法的学生板
演。

6.完成30页练习五第1题。

7. 完成30页练习五第2题。





8. 完成30页练习五第3题。













四、反思创新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应用策略有了哪
四、反思创新
些认识?还有什么体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应

用策略有了哪些认识?还有什么
2.甲乙丙三人一共储蓄35万元,甲储钱数
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是乙的
36
,乙储钱数是丙的,甲乙丙各储蓄多
47
2. 甲乙丙三人一共储蓄35万
元,甲储钱数是乙的
数是丙的
元?







少元?


3
,乙储钱
4
6
,甲乙丙各储蓄多少
7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用假设再调整的策略解决问题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15
教学内容:教学28页的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练习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 定合理
的解题步骤。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 定问题的价值,
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 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教学重点:
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一、据案自学
活动一:自学例2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 br>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
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1.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
略?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2.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你选择的是哪种策略?你所选用的策略应该
怎样想、怎样做?

4.试一试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A:画图的策略:
假设10只船都是大船;
【提示】这些大船一共做了多少人?比实际人数
多坐几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B:列表的策略:
假设5只大船 ,5只小船。
【提示】和实际人数42人相比,会出现什么问
题?为什么会这样?怎么解决?
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总人数
和42人
比较
教 师 活 动
一、引入
1.回顾策略:根据学生回答板
书:画图、列表、倒推、替换 、
假设
2.提出课题:利用这些策略可
以方便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
问题的策略。(揭题)
一、据案自学
岀示例2
1、完成学案活动一,并交流。

旁 注
学生独立思考,选择策略分析
并尝试。


2.交流策略。
A:画图的策略:
怎样画图来解决,学生解释并
引导理解。


B:列表的策略:
思考:怎样用列举策略找到结果
的?学生讲解。教师补充。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C.假设的策略:
思考:用假设的策略解决时,

可以怎样假设大船和小船的

只数?
C: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出答案?
调整的过程和
根据求出的答案算一算,是不是正好能坐42人?
呈现学生假设、
结果。引导并理解。

5 5
5×5+5×
3=40
少了2人


二、交流展示
5.交流A想法
6.交流B想法
7.交流C想法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
有什么体会?

三、拓展训练
8.完成书本29页练一练1




9.完成31页练习五第4题。
二、交流展示
5.交流A想法
6.交流B想法
7.交流C想法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这
个问题的?你有什么体会?


三、拓展训练
8.出示:练一练1的题目
(让学生完整说一说,是怎样
画图、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
9练习五第4题,出示题目:
估一估:可能会是各几块?你是怎
么想的?
a.你估计的怎样?我们就把


你估计的结果作为你的一种假设,
你准备借助什么方法来帮助你调
整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会出现画图和列表两种,
这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并说说为什

么你们都选择列表的方法?

10.完成32页练习五第5题。(在书上完成)





通过学生的交流明白:数量
多,画图起来不方便,用列表的方
法比较方便。
b.学生展示,集体交流,说说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四、反思创新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
题时要注意什么?
2.车棚停着自行车和三轮车一共12辆,一
共有28个车轮。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板书设计:
怎样通过列表、调整,来推算出结
果。
10.完成32页练习五第5题。(在
书上完成)


四、反思创新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2.车棚停着自行车和三轮车
一共12辆,一共有28个车轮。自
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5

总人数
5×5+3×5=40

与42人相比
少了2人

5


教学后记: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16
教学内容:教材下册第31-32页练习五第6-9题,思考题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确定解
题思路,并正确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应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和回顾反思中,进一 步了解策略的特点和相应的解决
方法、过程,发展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
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策略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策略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学 生 活 动







一、据案自学



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独立完成。
教 师 活 动 旁 注
一、谈话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 了解决
问题的策略。回想一下,我们主要
应用哪些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的?
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对这些策
略进行练习。(板书课题)
一、据案自学
(练习五的第6题-第9题)
1、学生读题交流信息。

2、借助画图等策略解决问题。

3、有不同解法吗?比较哪种
解法更方便一些?




二、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作业并讲解理由。

三、拓展训练

练习五思考题。(尝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
题)





四、反思创新

1、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还


二、交流展示
4、学生展示,交流:谁来想
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又
是怎么想?


四、拓展训练
5.练习五思考题。
(1)学生读题后说说题中的
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
流。
(3)集体反馈,展示学生不
同的解法。

四、反思创新

1、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 设计人: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2、了解“鸡兔同笼”的知识。
(阅读课本第32页下面的“你知道吗”有关
内容。

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吗?
2、了解“鸡兔同笼”的知识。
(阅读课本第32页下面的“你
知道吗”有关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1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例1、例2, “练一练”和练习六的第1、2 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 比把一个简单图
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

世组词-


高大的反义词-


机组词-


关于桥的俗语-


弃捐勿复道-


10磅是多少斤-


32p-


课文桂林山水-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01: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65499.html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