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大纲-浙江人教版初高中数学教材百度云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第1课时正弦定理 
课后篇巩固探究
 
A组 
1
.
在△
ABC
中,已知
a=<
br>8,
B=
60°,
C=
75°,则
b
等于()
A.4B.4C.4D. 
解析
∵A+B+C=
180°,又
B=<
br>60°,
C=
75°,
∴A=
180°
-B-C=
45°
.
由正弦定理
答案A 
,得
b==
4
.
故选A. <
br>2.在△
ABC
中,若
a=
3,
b=
,
A=
,则角
C
的大小为() 
A.B.C.D.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sin 
B=.
因为
a>b
,所以
A>
B
,所以
B=
,
所以
C=
π
-.
答案D 
3
.
在△
ABC
中,角
A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c
,
C=
2
A<
br>,cos 
A=
,则的值为() 
A.2B.C.D.1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答案C 
4
.
在△
ABC
中,
若
b=
2
a
sin 
B
,则
A
等于()
A.30°或60°B.45°或60° 
C.120°或60°D.30°或150°
=
2cos 
A=
2
×.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
 
∵b=
2
a
sin
B
,
∴
sin 
B=
2sin 
A
sin
B.
 
∵
sin 
B
≠0,
∴
sin
A=.∴A=
30°或150°
.
 
答案D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1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5
.
已知△
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1,则sin
A∶BC=
() 
A.1∶1B.2∶1C.1∶2D.无法确定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
2
R=
2, 
所以sin
A∶BC=
1
∶
2
.
 
答案C
6
.
在△
ABC
中,
a=b
sin
A
,则△
ABC
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解析由已知,得
答案B
=b=
,所以sin 
B=
1,所以
B=
90°,故△ABC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
7
.
在△
ABC
中,,则的值为
. 
 
解
析由正弦定理,得
+
1
=+
1
=+
1
=.
答案 
8
.
在△
ABC
中,
B=
45°,
C=
60°,
c=
1,则最短边的长等于
. 
 
解
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A=
75°
.
由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
B
所对的边
b
为最短边
.
由正
弦定理,得
b=. 
答案 
9
.
在△
ABC
中,lg(sin
A+
sin 
C
)
=
2lg sin
B-
lg(sin 
C-
sin
A
),判断△
ABC
的形状
.
2
解由题意,得(sin 
A+
sin 
C
)(sin
C-
sin 
A
)
=
sin
B
, 
222
即
-
sin
A+
sin
C=
sin
B.
 
222222
由正弦定理,得
-a+c=b
,即
a
+b=c
, 
所以△
ABC
是直角三角形
.
 
10
.
导学号04994001在△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且
a
cos 
C+c=b.
(1)求角
A
的大小; 
(2)若
a=
1,
b=<
br>,求
c
的值
.
 
解(1)由
a
cos
C+c=b
和正弦定理,得sin 
A
cos 
C+
sin
C=
sin 
B.
 
2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
sin
B=
sin(
A+C
)
=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
∴
sin 
C=
cos 
A
sin
C.∵
sin 
C
≠0,
∴
cos
A=.
 
∵
0
π,
∴A=.
(2)由正弦定理,得sin 
B=.
 
∴B=.①
当
B=
时,由
A=
,得
C=
,
∴c=
2
.②当
B=
B组 
时,由
A=
,得
C=
, 
∴c=a=
1
.
综上可得,
c=
1或
c=
2.
 
1
.
在△
ABC
中,若
a=
3,
b=
5,
c=
6,则
A.-B.C.-D.
-
=
()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
=-.
 
答案A 
2
.
在△
ABC
中,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则下列给出的各组条
件能确定三角形有两解
的是() 
A.
a=
10,
b=
8,
A=
30°B.
a=
8,
b=
10,
A=
45° 
C.
a=
10,
b=
8,
A=
150°D
.
a=
8,
b=
10,
A=
60° 
解析对于A,
C,由
a>b
可判断只有一解;对于D,8
<
10sin
60°
=
5可知无解;对于B,10sin 
45°
=
5
<
8
<
10,可知有两解
.
故选B
.
答案B 
3
.
在△
ABC
中,
B=
30°
,
C=
120°,则的值等于
. 
解析由已知,得
A=
30°,所以
.
 
答案
4
.
在△
ABC
中,若tan
A=
,
C=
150°,
BC=
1,则
AB=.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3 
高中数学竞赛初赛-高中数学公开课视频王广心
2019年高中数学教资真题-山东省2018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
高中数学过程性目标国内现状-高中数学 个人工作总结
北京高中数学家教一般多少钱-高中数学竞赛生的经历
高中数学回归分析r-高中数学中比较容易学的部分
江西高中数学各年级上课顺序-高中数学光盘积件如何下载
2007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感受体验情景化
高中数学平行关系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百度文库
- 
                       上一篇:高中数学: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练习 
                       
 
下一篇:高一数学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