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1001_高中数学竞赛系列讲座——二次函数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7 19:21
tags:高中数学联赛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初高中数学衔接课教学目标


http:?id=329

高中数学竞赛系列讲座——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是最简单的非线性函数之一,而且有着丰富内涵。在中学数学数材
中,对二次函数 和二次方程,二次三项式及二次不等式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都
有深入和反复的讨论与练习。它对近代数 学,乃至现代数学,影响深远,为历年
来高考数学考试的一项重点考查内容,历久不衰,以它为核心内容 的重点试题,
也年年有所变化,不仅如此,在全国及各地的高中数学竞赛中,有关二次函数的
内 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命题对象。因此,必须透彻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二次函数的 关键是抓住顶点(-b2a,(4ac-b
2)
4a),顶点的由来体现了
配方法(y =ax
2
+bx+c=a(x+b2a)
2
+(4ac-b
2)4a);图象的平移归结为顶点的平移
(y=ax
2
→y=a(x-h)
2
+k);函数的对称性(对称轴x=-b2a,f (-b2a+x)=f
(-b2a-x ),x?R),单调区间(-∞,-b2a),[-b2a,+∞]、极值((4ac-b
2)
4a),
2
判别式(Δb-4ac)与X轴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等,全都与顶点有
关。
一、“四个二次型”概述
在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漫谈ax< br>2
+bx+c》一书中(作者翟连林等),有如
下一个“框图”:
(一元)二次函数
→ a=0 →
y=ax
2
+bx+c (a≠0)




(一元)一次函

y=bx+c(b≠0)


一次二项式
(一元)二次三项式
→ a=0 →
ax
2
+bx+c(a≠0)
bx+c(b≠0)












一元一次方
一元二次方程
→ a=0 → ↓

2

ax+bx+c=0(a≠0)
bx+c=0(b≠0)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c>0或
ax
2
+bx+c<0(a≠0)

一元一次不等式
→ a=0 → bx+c>0或
bx+c<0(b≠0)
观察这个框图,就会发现:在a≠0的条件下,从二次三项式出发,就
可派生出一 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来。故将它们合称为
“四个二次型”。其中二次三项式ax
2
+bx+c(a≠0)像一颗心脏一样,支配着整个
“四个二次型”的运动脉络。而 二次函数y=ax
2
+bx+c(a≠0),犹如“四个二次
型”的首脑或统帅:它的 定义域即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即n?R;
它的解析式f(x)即是二次三项式ax
2
+bx+c(a≠0);若y=0,即ax
2
+bx+c=0(a≠0),
就是初中重点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若y>0或y<0,即ax
2
+bx+c>0或ax
2
+bx+c<0
(a≠0),就是高中一年级重点研究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它总揽全局,是 “四个
二次型”的灵魂。讨论零值的一元二次函数即一元二次方程是研究“四个二次
第 1 页 共 10 页


http:?id=329

型”的关键所在,它直接 影响着两大主干: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可看作二次函数的零点;一 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可看作二
次函数的正、负值区间。心脏、头脑、关键、主干、一句话,“四个二次型 ”联
系密切,把握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利用,便于寻求规律,灵活运用,
使学习事 半功倍。
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上面提到,“四个二次型”的心脏是二次三项 式:二次函数是通过其解析式
来定义的(要特别注意二次项系数a≠0);二次函数的性质是通过其解析 式来研
究的。因此,掌握二次函数首先要会求解析式,进而才能用解析式去解决更多的
问题。
Y=ax
2
+bx+c(a≠0)中有三个字母系数a、b、c,确定二次函数的 解析式就是
确定字母a、b、c的取值。三个未知数的确定需要3个独立的条件,其方法是待
定 系数法,依靠的是方程思想及解方程组。
二次函数有四种待定形式:
1.标准式(定义式):f(x)=ax
2
+bx+c.(a≠0)
2.顶点式: f(x)=a(x-h)
2
+k .(a≠0)
3.两根式(零点式):f(x)=a(x-x
1
)(x-x
2
). (a≠0)
4.三点式:(见罗增儒《高中数学竞赛辅导》)
过三点A(x
1
,f (x
1
))、B(x
2
,f (x
2
))、C(x
3
,f (x
3
))的二次函数可设为
f (x)=a
1
(x-x
2
)(x-x
3
) +a
2
(x-x
1
)(x-x
3
)+a
3
(x-x
1
)(x-x
2
)把ABC坐标依次代入,
即令x=x1
,x
2
,x
3
,得
f (x< br>1
)=a
1
(x
1
-x
2
)(x
1
-x
3
),
f (x
2
)=a
2
(x
2
-x
1
)(x
2
-x
3
),
f (x
3
)=a
3
(x
3
-x
1
)(x
3
-x
2
)
解之,得:a
1
=f (x
1
) (x
1
-x
2< br>)(x
1
-x
3
),a
2
=f (x
2
) (x
2
-x
1
)(x
2
-x< br>3
),a
3
=f (x
3
)
(x
3
-x
1
)(x
3
-x
2
)
从而得二次函数的三点式为:
f(x)=[f(x
1
)(x
1< br>-x
2
)](x
1
-x
3
)(x-x
2)(x-x
3
)+[f(x
2
)
(x
2
-x
1
)(x
2
-x
3
)](x-x
1
)(x -x
3
)+[f(x
3
)(x
3
-x
1
) (x
3
-x
2
)](x-x
1
)(x-x
2
)根据题目所给
的不同条件,灵活地选用上述四种形式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将会得心应手。
例1.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1,-6),(1,-2)和(2,3)三点,求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法一]:用标准式
∵图象过三点(-1,-6)、(1,-2)、(2,3)
2
∴可设y=f (x)=ax+bx+c,且有a-b+c=-6 ①,a+b+c=-2 ②,4a+2b+c=3

解之得:a=1,b=2,c=-5
∴所求二次函数为y=x
2
+2x-5
[解法二]:用三点式
∵图象过三点(-1,-6),(1,-2),(2,3)
∴可设y=a
1
(x-x
2
)(x-x
3
)+ a
2
(x-x
1
)(x-x
3
)+a
3
( x-x
1
)(x-x
2
)=(a
1
+a
2
+a
3
)x
2

[a1
(x
2
+x
3
)+a
2
(x
1+x
3
)+a
3
(x
1
+x
2
)]x +(a
1
x
2
x
3
+a
2
x
1< br>x
3
+a
3
x
1
x
2
)
计算可得:a
1
=-6(-1-1)(-1-2)=-1,
a
2
=-2 (1+1)(1-2)=1,
第 2 页 共 10 页


http:?id=329

a
3
=3 (2+1)(2-1)=1
∴f (x)=x
2
+2x-5
例2. 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点(2,-5),且它的顶点坐轴为(1,-8),
求它的解析式
解:∵它的顶点坐标已知
∴可设f (x)=a(x-1)
2
-8
又函数图象通过点(2,-5),
∴a(2-1)
2
-8=-5
解之,得a=3
故所求的二次函数为:
y=3(x-1)
2
-8
即:y=f (x)=3x
2
-6x-5
2
[评注],以顶点坐标设顶点式a(x -h)+k,只剩下二次项系数a为待定常数,
以另一条件代入得到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求a,这比设 标准式要来得简便得多。
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2,0)和(3,0)两点,并 且它的顶点的
纵坐标为1254,求它的解析式。
解:∵(-2,0)和(3,0)是X轴上的两点,
∴x
1
=-2,x
2
=3
可设y=f(x)=a(x+2)(x-3)
=a(x
2
-x-6)=a[(x-12)
2
-254]
=a(x-12)
2
-254a
它的顶点的纵坐标为-254a
∴-254a=1254,a=-5
故所求的二次函数为:
f (x)=-5(x+2)(x-3)=-5x
2
+5x+30
[想一想]:本例能否用顶点式来求?
例4. 已知二次函数经过3点A(12,34)、B(-1,3)、C(2,3),求解
析式。
[分析]本例当然可用标准式、三点式求解析式,但解方程组与求a
1
、a
2
、a
3
计算较繁。仔细观察三点坐标特点或画个草图帮助分析,注意到三点的特殊位置,
则可引出如下巧解。
[解法一]:顶点式:由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可知,点B、C所连线段的中 垂线
x=(-1+2)2=12即为图象的对称轴,从而点A(12,34)必是二次函数的顶点,故可设顶点式:
f(x)=a(x-(12))
2
+(34)
2
把B或C的坐标代入得:f(-1)=a(-32)+(34)=(94)a+(34)=3
解得:a=1
∴f(x)=(x-(12))
2
+34=x
2
-x+1
[解法二]由B、C的纵坐标相等可知B、C两点是函数y=f (x)与直线y=3的
交点,亦即B、C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f (x)=3即f (x)-3=0的两个根故可设零
点式为:
f (x)-3=a(x+1)(x-2)
把A点坐标代入,有
f (12)-3=a(12+1)(12-2),即-94=-94a,a=1
第 3 页 共 10 页


http:?id=329

从而f (x)=(x+1)(x-2)+3
=x
2
-x+1
三、二次函数的最值
我们知道,二次函数y=f (x)=ax
2
+bx+c (a≠0)利用配方法,可以得出:
y=f(x)=ax
2
+bx+c=a (x+(b2a))
2
+((4ac-b
2)
4a),
它的图 象是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其顶点坐标是(-(b2a),
((4ac-b
2)
4 a))
1.当自变量在全体实数范围内变化时,二次函数的最值为:
a>0, a<0,
y
min
=f
min
=((4ac-b
2)
4a) ; y
max
=f
max
=((4ac-b
2)
4a);
2.当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有限闭区间[p,g]时,其最值在f (p)、f (g)、f
(-b2a)三者中取得,最值情况如下表:
-b2a?[p,g] -b2a
[p,g]
a>0 f
min
=f(-b2a)=((4ac-b
2)
4a) f
min
=min{f (p),f (g)}
f
max
= max{f (p),f (g)} f
max
=max{f (p),f (g)}
a<0 f
max
=f (-b2a)=((4ac-b
2)
4a)
f
min
=min{f (p),f (g)}
例5. 当X为何值时,函数
f(x)=(x-a
1
)
2
+(x-a
2
)
2
+?+(x-a
n
)
2
取最小值。
解:∵f (x)=(x
2
-2a
1
x+a
1
2
)+(x
2
-2a
2
x+a
2
2
)+?
+(x
2
-2a
n
x+a
n
2
)=nx< br>2
-2(a
1
+a
2
?+a
n
)x+(a< br>1
2
+a
2
2
+?+a
n
2
)
∴当x=((a
1
+a
2
+?+a
n)
n)时 ,f(x)有最小值。
[评注]:1994年全国普通高考命制了如下一个填空题,在测量某物 理量的
过程中,因仪器和观察的误差,使得n次测量分别得到a
1
、a
2、?,a
n
共n个数
据。我们规定的所测物理量的“最佳近似值”a是这样一个量 :与其它近似值比
较,a与各数据差的平方和最小,依此规定,从a
1
,a
2
,?a
n
推出a= 读者
从例5的解答中,能否悟到解决此题的灵感?
例6.(198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已知x
1
,x2
是方程x
2
-(k-2)x+(k
2
+3k+5)=0 (k为实数)的两个实数根,x
1
2
+x
2
2
的最大值是:
(A)19; (B)18; (C)509 (D)不存在
解:由韦达定理得:x
1
+x
2
=k-2,x
1
x
2
=k
2
+3k+5
∴x
1
2
+x
2
2
=(x
1
+x
2

2
-2x
1
x
2
=(k-2)
2
-2(k
2
+3k+5)
=-k
2
-10k-6
=-(k+5)
2
+19
如果由此得K=-5时,(x
1
2
+x
2
2

max
=19,选(A),那就错了。为什么?已知
该x
1
,x2
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即方程必须有实数根才行,而此时方程的判
别式Δ≥0,即
Δ=(k-2)
2
-4(k
2
+3k+5)=-3k
2< br>-16k-16≥0 ①
解①得:-4≤k≤-43
∵k=-5[-4,- 43],设f(k)=-(k+5)
2
+19则f(-4)=18,f(-43)=509<1 8
∴当k=-4时,(x
1
2
+x
2
2
)
max
=18,
第 4 页 共 10 页


http:?id=329

∴选(B)
[评注 ]:求二次函数最值时,必须首先考虑函数定义域。否则,审题不慎,
忽略“实数”二字,就会掉进题目 设置的“陷阱”中去了。
例7. 已知f (x)=x
2
-2x+2,在x?[t,t+1]上的最小值为g (t),求
g (t)的表达式。
解:f (x)= (x-1)
2
+1
(1)当t+1<1即t<0时,g(t)=f(t+1)=t
2
+1
(2)当t≤1≤t+1,即0≤t≤1时,g (t)=f (1)=1
(3)当t>1时,g(t)=f (t)=t
2
-2t+2
综合(1)、(2)、(3)得:
222
例8.(1)当x+2y=1时,求2x+3y的最值;
(2)当3x
2
+2y
2
=6x时,求x
2
+y
2
的最值。
解:(1)由x
2
+2y
2
=1得y
2
=12(1-x2
),代入
2x+3y
2
=2x+(32)(1-x
2
)=(-(32))(x-(23))
2
+(136)
又1-x
2
=2y
2
≥0,∴x
2
≤1,-1≤x≤1
∴当x=23时,y=(√10)6,(2x+3y
2

max
=163;
当x=-1时,y=0, (2x+3y
2

min
=-2
(2)由3x
2
+2y
2
=6x,得y< br>2
=(32)x(2-x),代入
x
2
+y
2
=x< br>2
+(32)x(2-x)=-12 (x-3)
2
+92
又y
2
=(32)x (2-x)≥0,得0≤x≤2
当x=2 ,y=0时,(x
2
+y
2

max
=4;当x=0,y= 0时,(x
2
+y
2
)
min
=0
四、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
二次方程问题其实质就是其相应二次函数的零点(图象与x轴的 交点)问题,
因此,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问题,即二次方程的实根在什么区间内的问题,借助
于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利用形数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是非常有益的。
设f (x)=ax
2< br>+bx+c(a≠0)的二实根为x
1
,x
2
,(x
1
<x
2
),Δ=b
2
-4ac,且α、β
(α<β)是预先给定的 两个实数。
1.当两根都在区间(α,β)内,方程系数所满足的充要条件:
∵α<x
1
<x
2
<β,对应的二次函数f (x)的图象有下列两种情形(图1)

当a>0时的充要条件是:Δ>0,α<-b2a<β,f(α)>0,f (β)>0
当a<0时的充要条件是:Δ>0,α<-b2a<β,f(α)<0,f (β)<0
两种情形合并后的充要条件是:
Δ>0,α<-b2a<β,af(α)>0,af (β)>0 ①
2.当两根中有且仅有一根在区间(α,β)内,方程系数所满足的充要条
件:
∵α<x
1
<β或α<x
2
<β,对应的函数f(x)的图象有 下列四种情形(图2)
第 5 页 共 10 页


http:?id=329











从四种情形得充要条件是:
f (α)·f (β)<0 ②
3.当两根都不在区间[α,β]内方程系数所满足的充要条件:
(1)两根分别在区间[α,β]之外的两旁时:
∵x
1
<α<β<x< br>2
,对应的函数f(x)的图象有下列两种情形(图3):

当a>0时的充要条件是:f (α)<0,f (β)<0
当a>0时的充要条件是:f (α)>0,f (β)>0
两种情形合并后的充要条件是:
af (α)<0,af (β)<0 ③
(2)两根分别在区间[α,β]之外的同旁时:
∵x
1
<x
2
<α<β或α<β<x
1
<x< br>2
,对应函数f(x)的图象有下列四种情形
(图4):

当 x
1
<x
2
<α时的充要条件是:
Δ>0,-b2a<α,af (α)>0 ④
当β<x
1
<x
2
时的充要条件是:
Δ>0,-b2a>β,af (β)>0 ⑤
例9.已知方程x
2
+2px+1=0有一个根大于1,有一个根小于1,则P的取值
为 。
解: 记f(x)=x
2
+2px+1,则f(x)r的图象开口向上,当f(x)与x轴的两交点< br>一个在(1,0)左方,另一个在(1,0)右方时,必有f(1)<0,即:
1
2
+2P+1<0,即P<-1
所以P的取值为(-∞,-1)
22
例10.如果方程(1-m)x+2mx-1=0的两个根一个小于零,另一个大于1 ,
试确定m的范围。
解:令f(x)=(1-m
2
)x
2< br>+2mx-1,根据题设条件,f(x)的图形是下列两种情形
之一(图5):


第 6 页 共 10 页


http:?id=329

得充要条件:(1-m
2
)f(0)<0,(1-m
2
)f(1 )<0;即1-m
2
>0,(1-m
2
)(2m-m
2
)< 0
解得:-1<m<0
例11.已知二次函数f(x)=ax
2+bx+c(a≠0).若方程f(x)=x无实根,求证:
方程f[f(x)]=x也无实根,( 北京市1994年高中一年级数学竞赛复赛试题)。
2
证明:已知f(x)=ax+bx+c(a≠0)
方程f(x)=x即f(x)-x=ax2
+(b-1)x+c=0无实根,f(x)-x仍是二次函数,
f(x)-x=0仍是二 次方程,它无实根即Δ=(b-1)
2
-4ac<0
若a>0,则函数y=f(x)-x的图象在x轴上方,
∴y>0,即f(x)-x>0恒成立,即:f(x)>x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
∴对f(x),
有f(f(x))>f(x)>x恒成立
∴f(f(x))=x无实根
若a<0,函数y=f(x)-x的图象在x轴下方
∴y<0,即f(x)-x<0恒成立
∴对任意实数x,f(x) <0恒成立
∴对实数f(x),有:f(f(x))<f(x)<x恒成立
∴f(f(x))=x无实根
综上可知,当f(x)=x无实根时,方程f(f(x))=x也无实根
五.二次函数与二次不等式
前面提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相应于一元二次函数的正值、负值 区间。
解不等式与证明不等式成立,经常要用到二次函数的极值性质、单调性、图象与
x轴的位 置关系等。
例12.对二次函数f(x)= ax
2
+bx+c(a≠0), 求证,必存在x=±M≠0,使f(±M)
均与a同号。
分析:这是一道证明题。从图 象上看,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f(x)
>0的解集要么为全体实数集合R(△<0);要么为 (-∞,x
0
)∪(x
0
,+
∞)(Δ=0,f(x
0< br>)=0),要么为(-∞,x
1
)∪(x
2
,+∞) (Δ>0,f( x
1
)=f(x
2
)=0),故
总可以找到±M≠0,±M?R,或 ±M?(-∞,x
0
)∪(x
0
,+∞),或±M?(-∞,x
1< br>)
∪(x
2
,+∞),使f(±M)>0,因此af(±M)>0,对于a<0 的情形,也是如此,
只不过f(±M)<0,从代数的角度看问题,af(x)>0即a
2x
2
+abx+ac>0 ①它有
解且解集合中包含着x=M与x=-M(M≠0 )一对相反数,因此,需考虑①所对应
的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证明:∵f(x)= ax
2
+bx+c(a≠0)
∴af(x)= a
2
x
2
+abx+ac=14[4a
2
x
2
+4abx+4a c]
=14(2ax+b)
2
-14(b
2
-4ac)
22
∴af(x)>0即:14(2ax+b)-14(b-4ac)>0
亦即(2ax+b)
2
-(b
2
-4ac)>0
(1)当Δ=b
2
-4ac<0时,af(x)>0的解集为(-∞,+∞)
(2)当Δ=b
2
-4ac=0时,af(x)>0的解集为(-∞,-b2a)∪(-b2a ,+∞)
(3)当Δ=b
2
-4ac>0时,方程af(x)=0有两个不等 的实数根x
1
,x
2
(x
1
<x
2
),< br>相应的不等式af(x)>0的解集合为:(-∞,x
1
)∪(x
2
, +∞)
因为三种情况下的解集合均为无穷区间,故均存在- M与M同属于解集合,
使af(±M)>0,从而a与f(±M)同号。
例13.若a
1
,a
2
,?,a
n
,b
1
,b
2
,?,b
n
都是实数,求证:(a
1
b
1
+a< br>2
b
2
+?+a
n
b
n

第 7 页 共 10 页


http:?id=329

2
≤(a< br>1
2
+a
2
2
+?+a
2
n
)(b
1
2
+b
2
2
+?+b
2
n
)
证明:构造二次函数

f(x)=(a
1
x-b
1
)
2
+(a
2
x-b
2
)
2
+ ?+(a
n
x-b
n
)
2
=(a
1
2+a
2
2
+?+a
2
n
)x
2
-2( a
1
b
1
+a
2
b
2
+?+a
n
b
n
)x+(
b
1
2
+b
2
2< br>+?+b
2
n
)
当a
1
2
+a2
2
+?+a
2
n
≠0即a
1
,a
2
,?,a
n
不全为零时,显然有对x?R,f(x)≥0,
故f(x)=0的 判别式:Δ=4(a
1
b
1
+a
2
b
2
+ ?+a
n
b
n

2
-4(a
1
2
+a
2
2
+?+a
2
n
)·(b
1
2+b
2
2
+?+b
2
n
)≤0
即(a
1
b
1
+a
2
b
2
+?+a
n< br>b
n

2
≤(a
1
2
+a
2
2
+?+a
2
n
)·(b
1
2
+b
2< br>2
+?+b
2
n
)
当a
1
=a2
=?=a
n
=0时,结论显然成立,故命题成立。
[评注]本 例中的不等式即是著名的柯西不等式,有时它也写作
。等号当且仅当a
1
b
1
=a
2
b
2
=?=a
n
b
n
时成 立。
例14.设二次函数f(x)= ax
2
+bx+c(a>0),方程f (x)-x=0的两个根x
1
,x
2
满足0<x
1
<x2
<1a。
(1)当x?(0,x
1
)时,证明x<f(x)<x
1

( 2)设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x
0
对称,证明:x
0
<x
1
2。
[分析]该题是一九九七年全国普通高考理工类数学第24题,它综合考查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和不等式的基础知识,以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当 年没有几个考生能完整解答此题。可以从代数与几何两个角
度展开思考:
从代数角度看 ,f(x)是二次函数,从而方程f(x)-x=0即ax
2
+(b-1)x+c=0(a>0)是二次方程,由于x
1
,x
2
是它的两个根,且方程中x
2
的系数是a,因此有表
达式:f(x)-x=a(x-x
1
)(x-x2
)进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题设条件,可得第(1)
问的证明。
从 几何角度看,抛物线y=f(x)-x开口向上,因此在区间[x
1
,x
2
] 的外部,
f(x)-x>0,(1)的左端得证。其次,抛物线y=f(x)的开口也向上,又x
1
=f(x
1
),
于是为了证得(1)的右端,相当于要求证明函数f(x )在区间[0,x
1
]的最大值
是f(x
1
),这相当于证明f(0 )≤f(x
1
),也即C≤x
1
,利用韦达定理和题设,立即
可得。
至于(Ⅱ)的证明,应用配方法可得x
0
=-b2a,进而利用韦达定理与题设,
即得证明。
证明:①欲证:x<f(x)<x
只须证:0<f(x)-x<x
1
-x ①
因为方程 f(x)-x=0的两根为x
1
,x
2
,f(x)=ax
2
+bx+c(a>0),
∴f(x)-x=a(x-x
1
)(x-x
2
)
①式即: 0<a(x-x
1
)(x-x
2
)<x
1
-x ②
∵a>0,x?(0,x
1
),x
1
-x>0,∴a(x
1
-x)>0
②式两边同除以a(x
1
-x)>0,得:0<x< br>2
-x<1a,即:x<x
2
<1a+x
这由已知条件:0< x<x
1
<x
2
<1a,即得:x<x
2
<(1a)<1a +x,
故命题得证。
(2)欲证x
0
<x
1
2,因为x
0
=-b2a,故只须证:x
0
-x
1
2=- b2a-x
1
2<0 ③
由韦达定理,x
1
+x
2
=(-b-1)a,(x
1
+x
2)
2=-(b-1)2a,代入 ③式,有
(-(b2a))-(x
1
2)=(x
2
2)-(1(2a ))<0
第 8 页 共 10 页


http:?id=329

即:x
2
<1a
由已知:0<x
1
<x
2
<1a,命题得证。
[评注]证( 1)用到了二次函数的零点式f(x)-x=a(x-x
1
)(x-x
2
)
证(2)用到了x
0
=-(b(2a)),((x
1
+ x
2
)2)=-((b-1)2a),都是二次
函数二次方程的基础知识。
六、“四个二次型”的综合运用
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 二次不等式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有机整体,函数的研究离不开方程和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的解的讨论同样
要结合函数的性质。
例15.当K为什么实数时,关于X的二次方程7x
2< br>-(k+13)x+k
2
-k-2=0的两
个实根α和β分别满足0<α<1和 1<β<2?
[分析]它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利用求根公式解出α、β,再解不
等式0<α<1和1<β<2顺理成章,但计算变形较繁难。如果把此题的方程的
左端看作是一个二次 函数的话,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解此题,那就简便得多
了。
解:设y=f(x)= 7x
2
-(k+13)x+k
2
-k-2,则因为a=7>0,且方程f(x )=0有两实
根α,β,所以它的图象是开口向上且与X轴相交于两点(α,0)、(β,0)的抛物线。由于0<α<1,1<β<2,可知在x<α或x>β时,f(x)取正值;在
α<x<β时 ,f(x)取负值。于是,当x分列取0,1,2时,有:f(0)=k
2
-k-2>0,f(1)=k
2
-2k-8<0,f(2)=k
2
-3k>0解这三个不 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可得-2<k
<-1和3<k<4。
显然,上述三个一元二次不等式解起来要容易得多。
例16.函数y=(x+1)(x+2)(x+3)(x+4)+5在[-3,3]上的最小值是 。
[分析]这是1996年北京高中一年级数学竞赛的复试题,是一个四次函数
的最值问题。 表面上看起来很难。但借助于配方法、换元法及二次函数极(最)
值性质,可得结果。
解:∵y=(x+1)(x+2)(x+3)(x+4)+5
=[(x+1)(x+4)][(x+2)(x+3)]+5
=(x
2
+5x+4)(x
2
+5x+6)+5
=(x
2
+5x+5-1)(x
2
+5x+5+1)+5
=(x
2
+5x+5)
2
+4
设Z=x
2
+5x+5,则y=Z
2
+4,对Z=x
2
+5x+5=(x+52)2
-54,x?[-3,3],易知
Z
min
=-54,Z
ma x
=29
∴y=Z
2
+4,Z?[-54,29]抛物线开口向上, 对称轴Z=0?[-54,29],∴y
min
=4
故y=(x+1)(x+2)(x+3)(x+4)+5在[-3,3]上的最小值是4。
习题三
1.f(x)是定义在全体实数上的偶函数,它的图象关于x=2为轴对称,已知
当x?(-2,2]时f(x)的表达式为-x
2
+1,则当x?(-6,-2)时,f(x )的表达式是:
(A)-x
2
+1,(B)-(x-2)
2
+1,( C)-(x+2)
2
+1,(D)-(x+4)
2
+1。 ( )
2.已知x
2
-4x+b=0的一个根的相反数为x
2
+4x- b=0的根,则x
2
+bx-4=0的
正根为 。
3. 已 知f(x)=x
2
+(lga+2)x+lgb且f(-1)=-2,又f(x)≥2x对一切 x?R
都成立,求a+b=?
4.设θ?[0,π],关于x的方程x
2
-2∣x∣cosθ+1=0有实根,则
第 9 页 共 10 页


http:?id=329

4x
2
+13∣x∣+23= 。
5.已知方程ax
2
+bx+c=0(a≠0)有实根x
1
与x
2
,设
P=x< br>1
2002
+x
2
2002
,q=x
1
20 01
+x
2
2001
,r=x
1
2000
+x2
2000
则ap+bq+cr= 。
6.若二次函数f (x)=ax
2
+bx+c(a<0)满足f(x+2)=f(2-x),那么
f(0 ),f(-2002),f(2002)的大小关系是(A)f(0)<f(2002)<f(-2002),( B)f(2002)
<f(0)<f(-2002),(C)f(-2002)<f(0)<f(200 2),(D)f(-2002)<f(2002)<
f(0)
7.若sin
2
x+cosx+a=0有实根,试确定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8.已知x,y都是实数,C=x
2
+y
2
-xy-x+y,则C的最小值等 于 。
9.代数式2x
2
+2xy+2y
2
+2x+4y+5的最小值为:(A)0 (B)5 (C)92
(D)3
10.函数f(x)=x
4
- 2x
2
+2的单调增区间是:(A)[1,+∞),(B)
(-∞,-1)∪[1,+ ∞),(C)[-1,0]∪[1,+∞),(D)以上都不对
11.若二次函数f(x)=a x
2
+bx,有f(x
1
)=f(x
2
)(x
1< br>≠x
2
)则f(x
1
+x
2
)= 。
2
12.给定函数f(x)=x+ax+b设P,q是满足P+q=1的实数,证明 ,若对于任
意的实数x,y,均有:pf(x)+qf(y)≥f(px+qy),则0≤p≤1
参考答案
1.(D);2.2;3.110;4.40;5.0;6.(D);7.[ -54,1];8.-13;9.(D);
10.(D);11.0;12.(略)。





需要更多高中数学竞赛资料,请点击:
http:
?id=329

第 10 页 共 10 页

王金战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常州高中数学培训哪里好


高中数学横截面画法-江苏高中数学题库及答案


高中数学线段加绝对值符号-高中数学单元自测试卷


做高中数学题的软件-2019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答案


高中数学不等式及其性质说课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难点中的


高中数学必修二期末考试卷-高中数学函数及其表示讲解


高中数学函数恒成立-高中数学必修四横向知识树


高中数学杂志适合基础较弱-高中数学计算专项训练



本文更新与2020-09-17 19: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1777.html

1001_高中数学竞赛系列讲座——二次函数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