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高中公式大全 >

克莱因公式人教版小学数学全部概念和公式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7 17:45
tags:小学数学公式

表白话语-课外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全部概念和公式
一、 基础知识复习
一)整数、小数、分数、负数 概念:
(一)整数
1 】 整数的意义 :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叫做自然数。 一
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 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有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5】 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
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
数,7是35的约数(因数)。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整除常识:
※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 3
整除。
※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
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 一个数的末 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
都能被 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 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
5000、12344都 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7】 偶数、奇数、质数、合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0也是偶数。
※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100 以内的质数有:2、3、5、7、
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 、79、83、89、97。 ※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 一个数的约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
10的因 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 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
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 数按其约数的个数
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 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
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 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
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28=2×2×7
8】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 几个 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2的约数 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
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1和任
何自然数互质。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3)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4)当合数不是
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5)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 合数互质,
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
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 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
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
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分数:
1 】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 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 分数的分类: ※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 】 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
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4】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
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四) 负数
1】 负数的定义: 负数是正数的相反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
的两个量。
2】 负数的作用: 1、负数是在人为规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出现的。 2、负数常用来表示和正数意
义相反的量。 3、在选择用正数还是负数表示时,首先看是否规定了正方向。 4、一般含有褒义
的量用正数表示,含有贬义的量则用负数表示。
3】 负数的特征:
※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标记(即相当于减号)。都等于负数。
※ 负数比零小,正数都比零大。
※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 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
4】 例题:请问上升7米和向东运动9米可记为 +7米和-9米吗? 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参
考答案: 不可以记为+7米和-9米。 说明: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它
们必须是同一属性的量;(2)它们的意义相反。上升 和下降;向东运动和向西运动才是相反意义
的量,因为上升和向东运动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所以不可 以记为+7米和-9米。
五方法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零 。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
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 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
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
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
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9】. 负数的读法:先读”负”,后面读出正数即可.
10】. 负数的写法:正数前加上 “-”标记(即相当于减号)。
(四)数的整除
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 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
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 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 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
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 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
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 约分和通分 :
※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 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
为止。
※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 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
数作分母的分数。 性质和规律 1】 商不变的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
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零除外),商不变。 即a÷b=(a×c)÷(b×c)=(a÷c)÷(b÷c) (c≠0) 2】
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3】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
数大小的变化:
※.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 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 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 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4】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5】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 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数的四则运算 运算的意义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
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
分 数。 ※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
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 的和叫做积。 ※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
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4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
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 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
个确定的商。
5】小数加减法要注意: (1)小数点对齐,也是把数位对齐。 (2)从最低位算起。 (3)得
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6】.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
数的倒数。
(二) 四则运算式子各部分的关系:
(1)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2)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
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0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余数=被除数-商×除

(三)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 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 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 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
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
即a- b-c=a-(b+c) 。
7】.除法性质: ※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除以后几个数的积,也可以先 除以第一个
除数,再除以第二个除数。 即a÷b÷c=a÷(b×c)
(四)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 br>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 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
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 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
够除,就多 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
“0”占位。每次 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 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 br>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 br>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通分。 通
分方法:求出原来几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
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 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3】.四则运算法则: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算 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有乘、除
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五) 代数初步知识
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 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
算的结果。 例如: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2】 注意事项: ※ 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 写,数
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例:a×b=a.b=ab ※ 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
写。 例:1×a=a ※ 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 母
表示。 ※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 式子中有加号或者
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3】 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 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出字母等于
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 同一个式
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表 图形名 周长公式(c) 面积
公式(s) 备注 长方形 c=2(a+b) s=ab a代表长, b代表宽。
正方形 c=4a s=a×a=a2 a代表边长
平行四边形 s=ah a代表底, h代表高。
梯形 s=(a+b)h÷?? a代表上底, b代表下底; h代表高。
三角形 s=ah÷?? a代表底, h代表高。
圆 C=πd C=2πr S =πr2 r表示半径 d表示直径 c表示周长, π表示圆周率 扇形
S =πr2÷?????? 同上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表 形体 表面积公式(S表) 体积公式(V) 长方体 s
=2(ab+ah+bh) V=abh a代表长;b代表宽;h代表高
正方体 S=6a2 V=a3 a代表棱长
圆柱体 S侧=ch S表=S侧+2×S底 V=Sh 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
圆锥体 ??=sh÷?? 高用h表示
(六) 比和比例
一.比的意义和性质
1】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写作A :B “:”是比号,读作“比”。比
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 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 比的性质
※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 比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3】 比例尺: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或扩大的程度。
※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或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 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
千米, 可写成:1∶50,000,000 或写成:150,000,000。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 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
当于地面距离 500千米,或五千万分之一。 0 30米 60米 90
米 ?? ? ?
※ 特别注意: ? 图上距离做前项,实际距离做后项。 ?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统一再化简。 ?
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 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后项)为1的比。
例如“
※ 求比例尺的方法是:
(1)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2)统一这个比的单位,去掉单位后化简成前项是1的比。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项 目 符号 比a:b=c 分数 a b =c 除法a÷b=c a 前项 分子
被除数 符号 比号 分数线 除号 b 后项 分母 除数 c 比值 分数值 商 性质 前项和后项同
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 商不变的基本性质
4】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 进行分配。这种
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 比例的意义
和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
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 也可写为 ?? ?? =?? ?? 其
中??与??为外项,??与??为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a×d=b×c (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 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
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正比例和反比例
※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 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
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 x y=k (一定)
※ 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 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
字母表示 : x×y=k (一定)
※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二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
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 也可写为 ?? ?? =?? ?? 其
中??与??为外项,??与??为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a×d=b×c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 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
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正比例和反比例
※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 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
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 x y=k (一定) ※ 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
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
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 x×y=k (一定)
※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二)图形 ○ 常○用○单○位:
1】 长度单位(进率是10):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 1公里=1千米
* 公里(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um)
2】 面积单位(进率是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
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
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0000平方毫米; 1亩=平方米。
3】 体积单位(进率是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 1方=1立方米
线:
1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没有长度.
直线:有0个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 有一定长度; 弧
线: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
2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
线。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如
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 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
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 ※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互相平行。 ※ 如果两条直线
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5】 ※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 平
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 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 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2】、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 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 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
越大。
4】、我们学过的角有: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锐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钝
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 平角等于180度; 周角等于360度。 1平角=2直角; 1
周角=2平角=4直角
○ 面○积 ○体○积 ○容○积○周○长;
1】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 面积。(面积用字
母S表示)
2】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体积用字母V表示)
3】容积;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多少叫做该容器的容积。(容积用V表示)
4】 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因此亦 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一般
用字母C表示)
○操○作○知○识
1、 画一个角的步骤如下:
⑴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⑵在量角器所取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⑶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 垂线的画法: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2)过直 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 画平行线的步骤是:
⑴ 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⑵ 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线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
⑶ 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平面图形 ○ 三○角○形
※ 在 同一平面上,由三条线段组成的(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内角和为180°的封闭图
形叫做三角形 。
※ 三角形是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各种多边形都是由三角形组成的。
三角形分类:
(1)按角度分;
a】.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
b】.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
c】.钝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必须大于90度。
(2)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二条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 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 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简称为高。
※ 三角形的高是一条线段。
※ 由于三角形有三条边,所以三角形有三条高。
※ 锐角三角形的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钝角三角形的高中有两条在三角形的外部;直角三角形
的高中有两条恰好是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底是a 高是h)
三角形性质:
1】.三角形的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3】.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中最少有2个锐角。
4】.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
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a b h ※ 用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 平○行○四○边○形
※ 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性质: ※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 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S =ah底×高( “h”表示高,
“a”表示底,“S”面积)
○长○方○形
性质: ※ 有四条边 ,对边平行且相等 .
※ 四个角都是直角 ※ 有2条对称轴
※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长方形有无数条高
※ 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 水平的那一边为长,垂直的那一边为宽
长方形面积公式: S =ab 长×宽 (“S” 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 长方形
周长公式: C=2(a+b) ( C 代表周长 )
○正○方○形
性质: ※ 四条边平行且相等,
※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 有4条对称轴。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正方形面积公式: S=a2 (“S” 表示面积,“a”表示边长)
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 C 代表周长 )
○ 梯○形
梯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
※ 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梯形的面积公式: (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 变形1:h=2s
÷(a+b) ※ 变形2:a=2s÷h-b ※ 变形3:b=2s÷h-a
梯形的周长公式: 上底+下底+腰+腰 用字母表示:a+b+c+d
○ 圆
※ 圆是一种几何图形。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
迹叫做圆。
※ 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
※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
※ 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性质: ※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 面积用s表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圆
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 计算公式: S =πr2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C=πd C=2πr
○ 扇○形
※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 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 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扇形面积公式: s=nπr2360 环形
※ 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
环形面积公式: s=π(R2-r2)
轴对称图形 ※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 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等腰三角形有2条对称轴 ※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 环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立体图形
○ 长○方○体
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
长方体的每一个矩形都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的线叫做 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
方体的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长方
体的特征:
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至少有两个相对的两个面完全 相同。特殊情况时有两个面是
正方形,其他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2】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还可分为四组,每一组
有3条棱 。
3】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4】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表示为a、b、c,它的表面积用S表示 S = 2ab + 2bc+ 2ca= 2 ( ab + bc + ca)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设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它
的体积V:V = abc=Sh 长方体的展开图:
○ 正○方○体
正方体的定义 侧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正方体,即棱长都相等的六面体,又称“立方体”、“正六面体”。
正方体的特征: 〔1〕】有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 〔2〕】有8个顶点。 〔3〕】有12
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4)】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 (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
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棱长为a,它的表面积为S) ※ 因为6个面全部相等,所以正方
体的 表面积=一个面的面积×6=棱长×棱长×6
正方体表面积公式:S=6×a×a 正方体的体积:
※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正方体体积公式: V=a×a×a 正方体体积的固定
概念: ※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立方分米。
圆○柱○体
定义: 以一个圆为底面,上或下移动一定的距离,所经过的空间叫做圆柱体。
性质: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底面,周围的面叫侧面,一个圆柱体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的。
2】.圆柱体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体的高。
3】.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圆柱体的侧面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4】.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5】.圆柱体可以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围成 计算公式 : ?圆柱的底面积 S=πr2 ?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x高, 即: S侧面积=Ch=2πrh ?
底面周长 C=2πr=πd ?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x2 即:S表面积=2πr2+Ch=2πr(r+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即 V=S底面积×h=πr2×h= (π×r×r)h
○ 圆○锥
圆锥的认识: ※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 锥的顶点上
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计算公式: 圆锥体的体积=底面积×高×13 v= sh3 (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的三
分之一) 我们见到钢管和圆木堆成梯形的形状,我们学用下面方法求总根数 : 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三) 统计与概率 一
统计表 *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
做统计表。
组成部分 1】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
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2】种类: *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
百分比的统计表。
3】制作步骤: ○ 1搜集数据 ○ 2整理数据: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
进行分类。 ○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
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 4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
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 统计图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1】分类
○ 1条形统计图:通常有纵向统计图 和 横向统计图 两种。 用一 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起来。 ※ 优
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 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
面注明图例。
※ 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多少个单位(数量)。
※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
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
条,并注明数量。
○ 2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
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 减变化的情况。 ※ 注
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 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
的间隔来确定。

○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
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
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 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
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 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便于对数量的多少直接进行比
较 折线统计图 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情况 便于反映数量发展变化的趋势 扇形统计图 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事物的总体,以相应
的扇形面积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 便于呈现总体与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①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可以选用( )统计图。 ②
要制出能反映三个或三个以上项目以及关系的统计表, 应制成( )统计表。 ③为了给
病人描绘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 )统计图。
四) 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 ,东南对西北)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 ,在进行判断。确定了一个点,除了知道方
向,还要知道距离。
5、判断方向我们一 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
—司南。 ???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先找出数对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然
后在列数与行数相交处描点。表示为:(列数,行数) ??? 竖为列;横为行。列在前,行在后。
五) 时间: (一) 年 月 日
2】 1、3、5、7、8、10、12 这 7 个月是31天,称为大月。
3】 4、 6、9、11这 4 个月是30天,称为小月。
4】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 366天。 平年与闰年大月、小
月天数是相同的,只有二月,闰年比平年多一天。(平8闰9)
判断平年 闰年的方法:一般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比如2000年或2100年)除以400,整除
的就是闰年 ,否则是平年
4】 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1季,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
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
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4】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 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
6】 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 几? 解:因为一个星期是七
天, 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24计时法
1】 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 表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大
概的时间段词语(如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
2】 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
间段得词语 。
3】 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 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
时刻加上12。 比如:午3日→3+12=15时 反过来要把24时
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 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
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 4】 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
开始时刻。
二 统计图
(一)意义 *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
分类 1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
直条,然后把这些 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
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
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
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 深线
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并注明数量。
2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
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
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 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
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
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
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
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
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
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
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 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
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 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 、出油率达不到100%,
完成率、增长了(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三纳税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 分缴纳给国
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 展经济、科技、教育、
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 = 总收入 × 税率
*(四)利息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
建设 ,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 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零或减去一个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一个零或减去一个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明星助理要学什么专业-允许


谭盐盐-儿童营养早餐粥


太阳的外部结构-问到


亚洲经纬度-广东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lie过去分词-大概是什么意思


高职院校扩招-中央政府对权健的态度


英语建议信的万能模板-专科能考研究生吗


乘除法混合运算规则-网络沉迷



本文更新与2020-09-17 17: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1617.html

人教版小学数学全部概念和公式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