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数学 >

2019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套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0-09-17 11:09
tags: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体-高中数学选修1-2第四章思维导图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另外祝您生 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年人教版高中数全套教案

1.1.1集合的含义
“自主学习”10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
使用说明:
点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10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
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初步了解“

”关系的意义.。.
(2)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地理
解集合.
(3)观察关于集合的几组实例,并通过自己动手举出各种集合的例子,初步感受集合语言在
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对象中的意义.
(4)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如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
(5)在学习 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
学态度.
学习重点:
集合概念的形成。
学习难点:
理解集合的元素的确定性和互异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
1、 例(3)到例(8)和例(1)(2)是否具有相同的 特点,它们能否构成集合,如
果能,他们的元素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请你举出一些有关集合的例子。



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称为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
3、集合的元素必须是 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
4、集合的元素一定是 的,相同的几个对象归于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一个
元素。
5、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
如 。
6、如果 a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 a属于A ,记作 ,读作” ”。
如果 a不是集合 A的元素,就说 a不属于A ,记作 ,读作” ”。
7、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
集 ,
有理数集 ,实数集 。
(二) 合作探讨
1、下列元素全体是否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世界上最高的山 (2)世界上的高山。(3)
的人
(5)本届奥运会我国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6)本届奥运会我国参加的所有运动
项目。


2、结合具体例子,请你说明你对集合中元素具有的互异性和确定性的理解。



2
2
的近似值 (4)爱好唱歌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如果用A表示高一(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a表示高一(3)班的一 位同学,
b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a, b与集合A有什么关系?由此可见元素与集合
间有什么关系?


4、请你指出下列集合中的元素。
2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
合;
2
(3)由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4)方程x-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
的集合;
(5)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三)巩固练习
1、用“
?
”或“
?
”符号填空:
(1)3 .Q (2 )3 N (3 )
?
Q (4 )
2
R ( 5)
9
Z (6 )
7
2
2
(
5
) N
2、集合A:比3的倍数小1的所有的数
(1)5 A, (2 )7 A , (3 )-10 A.
(四)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3
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 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方法:


我的问题:


(五)预习内容
预习集合的表示法。



1.1.1集合表示法
使用说明:“自主学习”15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 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
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5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
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集合的表 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
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发展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
界.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即运用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学习难点:难点是集合特征性质的概念,以及运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

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把 一一列举出来,写在 内,用逗号隔开。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具体方法在< br>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 .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
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 。
{
x

?
I | p(
x
)} 其中:1)
x
是集合中元素的代表形式,2)I是
x
的范围,3)p(
x
)
是集合中元素 的共同特征,4)竖线不可省略。
思考?1、{
x
|
x
=3}与{
y
| y=3}是否是同一集合? 2、{
y
| y=x
2
}与{(
x,y
)| y=x
2
}
是否是同一集合?


(二) 合作探讨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
集合;
(3)由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4)方程x-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
的集合;
(5)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试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 方程x-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 所有的奇数;所有偶数;比3的倍数
多一的整数
3) 不等式x-10>0的解集 4)一次函数y=2x+1图象上的所有的
点。

5
2
2
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思考?请你结合具体例子,试比较用自然语 言、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各自的特点和
适用对象。
自己举几个集合的例子,并分别用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1、已知A={x∣x=3k-1,k
?
Z},用“
?
”或“
?
”符号填空:
(1 ) 5 A, (2 ) 7 A , (3 ) -10 A.
2、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 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2) 一次函数y=x+3与y=-2x+6的图象的交
点组成的集合;
3) 不等式4x-5<3的解集 4) 二次函数y= x-4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2
5) 反比例函数y=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
x


3、已知-3
?
{m-1,3m, m+1},求m的值.


(四)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6
2
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方法:

我的问题:


(五)拓展能力:
设集合B={x
?
N∣
6
?
N}
2?x
1) 试判断元素1,元素2与集合B的关系; 2)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1.2.1集合间的关系
使用说明:“自主学习”15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 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
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5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7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
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运用类比的方法,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等的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探索直观图示( Venn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4)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 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
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5)了解集合的包含,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
学习重点:子集的概念
学习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一般的,对于两个集合A 、B,如果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那
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 ,记作 或 . 当集合A不包
含于集合B时,记作A B,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
含”关系
(2)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 “相等”关系, 若 ,则
A?B

B
A
A?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
(3) 真子集的概念: 。
(4) 任何一集合都是它自身的 .

8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5) 空集的概念: 。记作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
思考?包含关系{
a
}
?
A与属于关系
a?A
有什么区别?试结合实例作出解释。



(二)合作探究
例1.观察实例,写出下列集合间的关系。
(1) A={1,3},B={1,3,5,7} (2) A={高一全体女生},B={高
一全体学生}
(3) A={
x
x
是矩形},B={
x

x
是平行四边形} (4) A=N,B=Q
(5) A={
x

x
>3},B={
x

x
>5},C={
x

x
>7} (6) A={
x
︱(
x
+2)(
x
+1)=0},B={-1,-2}


例2 写出集合{a, 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例3 已知集合A={
x

x
> b }, B={
x

x
> 3},若
A?B
,,则求实数b的范围 ?





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巩固练习
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a {a,b,c} (2)0 {
x

x
=0} (3)¢ {
x
?
R︱
x
+1=0},
22
(4){0,1} N (5) {0} {
x

x
=
x
} (6){2,1} {
x

x
-3
x
+2=0}
22
(7)已知集合A={
x
︱2
x
-3< 3
x
},B={
x

x

?
2},则有:
-4 B -3 A {2} B B A
(8) 已知集合A={
x

x
-1=0},则有:
2
1 A, {-1} A , ¢ A , {-1,1} A
(9) {
x

x
是菱形 } {
x

x
是平行四边形 } ;{
x

x
是等腰三角形 } {
x

x
是等边
三角形 }
2.写出集合{a ,b , c}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四)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五)拓展能力
1.已知集合A={-1,2
x
-1,3},B={3,
x
2
}若
A?B
,则求实数
x

2已知集合A={
x
︱2-
x
<0}, B={
x
︱a
x
=1},若
B?A
,,则求实数a的范围 ?

1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3.1集合的运算
使用说明:“自主学习”15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
点评 。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5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的含义.
(2)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运算.
(4)通过复习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对照数或 式的算术运算和代数运算,探究集合之间的
运算.
(5)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 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
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6)通过直观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重点: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学习难点:补集的运算.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试用Venn图表示集合A,B可能的关系。


1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并集: 叫做A,B的并集,记作 (读作"A并
B"). 即A
?
B= , 用Venn图表达如图(1)

交集: 叫做A,B的交集.

A

B
记作 (读作"A交B"),即A∩B=
用Venn图表达如图(2)
A
?
B

3、全集: 那么称这个给定的集合
为全集
(1)

4、补集: ,

叫做A在U中的补集,记作 用Venn图表达如图(3)

(2)

U

C
U
A
A A
?
B B


A

(二) 合作探讨 (3)
1、求下列集合A与B的交集、并集
(1) A={4,5,6,8} B={3,5,7,8} (3)
(2) A={ x|-1

1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新华中学开运动会,设A={ x|x是新华中学高一年级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
B={ x| x是新华中学高一年级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求A∩B.

3、设平面内直线L
1
上点的集合为L
1
,直线L
2
上 点的集合为L
2
,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
L
1
, L
2
的位置关系.




4、设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 A={1,2,3}, B={3,4,5,6},求C
U
A, C
U
B, A∩U,
U∩(A
?
B)




5、设全集U={x|x是三角形}, A={x|x是锐角三角形}, B={x|x是钝角三角形}, 求
A∩B, C
U
(A
?
B)



(三)巩固练习
1、设A={3,5,6,8}, B={4,5,7,8},求A∩B, A
?
B

1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 设A={x|x
2
-4x-5=0}, B={x|x
2
=1}, 求A∩B, A
?
B



3、已知A={x|x是等腰三角形}, B={x|x是直角三角形}, 求A∩B, A
?
B.


4. 已知全集U={1,2,3,4,5,6,7}, A={2,4,5}, B={1,3,5,7},求A∩C
U
B,( C
U
A)∩(C
U
B)


5、设集合A={x|2
?
x<4}, B={x|3x-7
?
8-2x}, 求A∩B, A
?
B



6、设S={x|x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 A={x|x是平行四边形}, B={x|x是菱形},
C={x|x是矩形}, 求C∩B, C
A
B ,C
S
A .




(四)个人收获与问题

1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五)拓展能力
1. 设集合A={x|(x-3)(x-a)=0},B={x|(x-4)(x-1)=0}, 求A∩B, A
?
B




2. 已知全集U= A
?
B={x∈N|0
?
x
?
10}, A∩(C
U
B)={1,3,5,7},试求集合B.








1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2.1函数的概念
使用说明:“自主学习”15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 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
评。

16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合作探究”7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10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3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通过丰富实 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
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 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
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
学习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学习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思考?分析、归纳课本上的三个实例,变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三个实例又有什么
不同之处?





1. 函数的概念:一般的,我们有:
设A,B是 ,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
f
,使对于集合A中
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其中 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 ,与x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
做 ,函数值的集合 叫做函数的 。显然,值域是集
合B的子集。

17
的 ,在集合B中都有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注意:
1
“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
○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 , .
3. 函数相等:若两个函数的 相同,且 在本质上也是相同的,则称两个函数相
等。
4.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5.区间的概念
读课本完成下面两个表格。

y=ax+b(a
?
0)
y=ax
2
+bx+c(
a
?
0)


18
y=
0)


k
x
(k
?
定义域


值 域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x|a
?
x
?
b} {x|a


{x|1
?
x<2.5}


{x|a
?
x


{x|x
?
3}


{x|a?
b}



{x|x<4}








区间表示
数轴表示
{x|2



下列集
区间类型
区间表示
数轴表示
合用区间表示并在数轴上表示




.


(二)合作探讨
例1.已知函数f(x)=
x?3
+
1

x?2
2
(1)求函数的定义域;(2)求f(-3),f( );(3)当a>0时,求f(a), f(a-1)的值。
3




1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例2. 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相等?
(1)y=(
x
)
2
(2)y=
3
x
3
(3) y=
x
2
; (4) y=
x
2
x



(三)巩固练习
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f(x)=
1
4x?7
; (2) f(x)=
1?x
+
x?3
-1 (3) f(x)=
f(x)=
4?x
x?1





2. 已知函数f(x)=3x
2
-5x+2, 求f(-
2
), f(-a), f(a+3), f(a)+ f(3)



3. 若函数f(x)= x
2
+bx+c, 且f(1)=0, f(3)=0, 求f(-1) 的值



4. 已知函数f(x)=
x?2
x?6
,

20
6
x
2
?3x?2
; (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 点(3 , 14)在f(x)的图象上吗?
(2) 当x=4时, 求f(x) 的值;
(3) 当f(x) =2时, 求x的值.




(四)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五)拓展能力
1.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2,4], 求函数f(2x-3)的定义域.



2. 已知函数f(x-4)的定义域[2,4], 求函数f(x)的定义域.




2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2.2函数的表示法
使用说明:“自主学习”5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5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
评。
“巩固练习”10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
问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明确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函数的三种不同表示的相互间转化。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4)纠正认为“y=
f
(x)”就是函数的解析式的片面错误认识.
学习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 法表示函数,什么才算“恰当”?分段函数的表示
及其图象.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阅读课本15页,三个函数问题在表示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2) 你能说出几种函数表示法的各自优缺点吗?




(二)合作探讨
例1.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买x (x∈{1,2,3,4,5})个笔记本需要y元.试用三

2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种表示法表示函数y=
f
(x) .







例2.下表是某校高一(1)班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度几次数学测试的 成绩及班级及班级平
均分表:

王 伟
张 城
赵 磊
班平均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98
90
68
87
76
65
91
88
73
92
75
72
88
86
75
95
80
82
88.2 78.3 85.4 80.3 75.7 82.6
请你对这三们同学在高一学年度的数学学习情况做一个分析







2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例3.画出函数y = | x | .






例4.某市郊空调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
(1)乘坐汽车5公里以内,票价2元;
(2)5公里以上,每增加5公里,票价增加1元(不足5公里按5公里计算).
已知两个相 邻的公共汽车站间相距约为1公里,如果沿途(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设
20个汽车站,请根据题意,写 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2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 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0
(x?0)
(1) y = | x-2 | . (2)
F
(x)={ (3) G(n)= 3n+1 , n
?
{1,2,3}
1
(x?0)






2. 如图,矩形的面积为10,如果矩形的长 为x,宽为y,对角线为d,周长为l,那么你能获
得关于这些量的哪些函数?





x
d
y
3.一个圆柱形的底部直径是 dcm,高是hcm,现在以vcm3s的速度向容器内注入某种溶液
求容器内溶液的高度与xcm关于 注入溶液的时间ts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和
值域。




2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四)学习收获: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五)拓展能力
?
?x
2
?2x,x?0
1. 已知
f
(x)=
?
?
1,x?0

?
?
?x?1,x?0
(1) 求
f
(-1),
f
(
f
(-1)),
f
{
f
[
f
(-1)]}
(2) 画出函数的图象








26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2.3映射
使用说明:“自主学习”5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15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最后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理解映射的概念;
用映射的观点建立函数的概念
重点、难点:映射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函数的概念:

2.观察下列几组对应:


1
?
1

2
?
2



27
平方
1

4
1
2
3
4
2x+1
3
5
7
9
高一
(9)班
全体
同学
每人一个座位
高一
(9)班
的座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⑴ (2) (3)

取绝对值
?
1
开方

1
?
2
1
?
2

4
2

2
?
3
2


3

9
?
3
3

3


(1) 请观察上面五个对应各有什么特征


⑵ 这五个对应中,是否存在几组对应有共同特征?



2.映射的概念



3.映射观点下的函数概念





(二)合作探讨
例1.下列哪些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28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A={P | P是数轴上的点},B=R,对应关系
f
: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A={ P | P是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B={(x,y)| x∈R,y∈R},对应关系
f
:平面直
角体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3)A={三角形},B={x | x是圆},对应关系
f
: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4)A={x |x是新华中学的班级},B={x|x是新华中学的学生},对应关系
f
:每一个班级都对< br>应班里的学生.



例2.下列对应中,哪些是
A

B
的映射?

a a
1 1

b b

2 2


c c

A ⑴ B A ⑵ B

1
a



2
a b
1




3
b c
2

⑶ ⑷

例3.设
f
:A B是A到B的一个映射,其中A=B={( x,y)∣x,y
?
R},
f
:(x,y)
(1)A中元素(-1,2)在B中对应的元素.
(2)在A中什么元素与B中元素(-1,2)对应?



例4.设集合A={a,b,c},B={0,1},试问从A到B的映射共有多少个?

29
(x-y,x+y),求: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巩固练习:
1.已知下列集合A到B的对应,请判断哪些是A到B的映射,并说明理由.
(1)
A?N

B?Z
,对应法则
f
为 “取相反数”;
(2)
A?{?1,0,2}
,B={-1,0,0.5}对应法则“取倒数”; < br>(3)
A?{1,2,3,4,5}

B?R
,对应法则:“求平方根 ”;
(4)
A?{0,1,2,4}

B?{0,1,4,9,64}
对应法则
f:a?b?(a?1)
2

(5)
A
?
N
?

B
={0,1} 对应法则:
B
中的元素
x
除以2得的余数



2. 已知集合A={1,2,3,k},B={4,7,a
4
,a
2
?
3a
},且a
?
N,k
?
N,x
?
A ,y
?
B, 映射
f
:A
元素y=3x+1和A中元素x对应,求a及k的值.



(四)学习收获: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30
B,使B中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3.1函数的基本性质
使用说明:“自主学习”7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8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能力展示10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初步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单调区间的概念,
2,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3,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 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等概念;能运用
函数单调性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数 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善于观察、勇
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函数单调性的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证明;
2,利用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或证明函数单调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1.观察函数 y=x+2, y=-x+2, y=x
2
, y=的图象.
x

3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思考:
1)上述图象有什么变化规律?对于自变量的变化,相应的函数值有哪些变化规律?


2)对于
y?x
2
,列出
x,y
的对应值表,并 体会图象在
y
轴右侧的上升
x

…… -3

-2

-1

0

1

2

3

……

y?x
2



3)在数学上规定:
y?x
2
在区间(0,+
?
)是增函数,请给出增函数的定义。



4)增函数定义中“ 当
x
1
?x
2
时,都有
f(x
1
)?f( x
2
)
”反映了函数值有什么变化?函数的图
象有什么特点?

5)增函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6)类比增函数的定义,请给出减函数的定义,并说明其几何意义。


3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7)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定义是什么?



(二) 合作探究
例1 、如图,定义在闭区间[-5,5]上的函数y=
f
(x)的图象,根据图象说出y=
f
(x)的单调区
间,
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函数y=
f
(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5
-2 1
3
5


思考:能否说
f
?
x
?
在区间
?
?5,5
?
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

结合上面
y?
1
的图象,完成下面两个问题:1)这个函数的定义域I是什么?2)这个函数在
x< br>定义域I上的单调区间是什么?


3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例2 物理学中的波利尔定律
p?
k
V

k< br>是正常数)告诉我们,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体积
V
减小,压强
p
将增 大.试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之.





注:归纳按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
1.请根据下图描述某装配线的生产效率与生产线上工人数量间的关系。



0
2.证明:
(1)函数
f
(x)=x
2
+1在(-
?
,0)上是减函数:
(2)函数
f
(x )=1-
1
在(-
?
,0)上是增函数:
x
工人数
生产效率
(3)函数
f
(x)=-2x+1在R上是减函数:


3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y=
f
(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各个单调区间上图象
y=
f
(x)是增函数还减 函数
(1)y=x
2
-5x-6; (2)y=9-x
2
.




(四)学习收获: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五)拓展能力
1.讨论一次函数y=mx+b(x
?
R) 的单调性.




3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 (1).画出函数
f
(x)=- x
2
+2x+3的图象。
(2) 证明函数
f
(x)=- x
2
+2x+3在区间(-
?
,1]上是增函数
(3).当函数
f
(x)=- x
2
+2x+3在区间(-
?
,m]上是增函数时,求实数m的值.









1.3.2函数的基本性质
使用说明:“自主学习”15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 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
评。
“合作探究”7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8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5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
题。
能力展示5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36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会用函数的单调性求一些函数的最大(小)值.
2.借助具体函数,体验函数最值概念的形成过程,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渗透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形成辩证的思维观点.
重点.难点:
1.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
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增函数与减函数:



2.函数的单调性与单调区间




3.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
f(x)??2x?3


(2)
f(x)??2x?3

x?[?1,2]

(4)
f(x)?x
2
?2x?1

x?[?2,2]

(3)
f
(
x
)
?x
2
?
2
x?
1

(5)
y?
22
0)?(0,2]
(6)
y?

x?[?2,
xx
1).说出y=f(x)的 单调区间,以及在各单调区间上的单调性;


37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指出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并说明它能体现函数的什么特征?





3).怎样理解函数图象最高点?



4).请给出最大值的定义.



5). 函数
f(x)??2x?3

x?(?1,??)
有最大值吗?为什么?




6).函数最大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8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7).类比函数最大值的定义,给出函数最小值的定义及几何意义.




8).讨论函数最小值应注意什么?



(二) 合作探讨
例1、“菊花”烟花是最壮观的烟花之一。制造时一般是期望再它达到最高 点时爆裂。如
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
h
m与时间
t
s之间的关系式h
(
t
)
??
4.9
t
2
?
14.7
t?
18
,那么烟花冲出后什
么时候是它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 面的高度是多少(精确到1m)?







例2.求函数
y?

2
在区间[2,6]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x?1
3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巩固练习
1.设f(x)是定义在区间[-6,11]上的函数。如果f(x) 在区间[-6,-2]上递减, 在区间[-2,11]
上递增,画出f(x)的一个大致的图象,从图象上可以发现f(-2) 是函数f(x)的一个 .
2.某汽车租赁公司的月收益y元与每辆车的月租金x元间的 关系为
x
2
y=-+162x-21000,那么,每辆车的月租金多少元时,租赁公 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
50
益是多少?




3. 已知函数f(x)=x
2
-2x,g(x)= x
2
-2x(x
?
[2,4]).
(1).求f(x) ,g(x)的单调区间;(2)求f(x) ,g(x)的最小值。






4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4. 已知函数f(x)=
x?1
.
(1).求函数f(x)的定义域.
(2).求证函数f(x)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3)求函数f(x)的最小值。





(四)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五)拓展能力
11
1.设0x1?x


4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3.3函数的基本性质
使用说明:“自主学习”8分钟,发现问题,小组讨论,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小组讨论,互督互评,展示个人成果,教师对重点讲评。
“巩固练习”10分钟,组长负责,组内点评。
“个人总结”4分钟,根据组内讨论情况,指出对规律,方法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能力展示8分钟,教师作出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了解奇偶性的 概念,会利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2.在奇偶性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3.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
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 于求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学习难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认识。
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
1.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画出函数
y?x与y?x
2
,从对称的角度观察其图像特点。


4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分析函数
y?x
2
的图像,比较
f
?
x
?
与f
?
?x
?
的关系。

4.给出偶函数的概念。

5.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

6.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何要求?


7.观察函数
y?x
的图像,给出奇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特征。



(二) 合作探讨
例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f
?
x
?
?x
4
(2)
f
?
x
?
?x
5
(3)
f
?
x
?
?




例2已知函数y=f(x)是偶函数,且知道x≥0时的图像,请作出另一半
图像.


43
11
?x
(4)
f
?
x
?
?
2

x
x
y
x
O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例3.已知f(x)是奇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f(x)在(- ∞,0)上也是增函数



(三) 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x
2
?1
(1)
f
?x
?
?2x?3x
(2)
f
?
x
?
? x?2x
(3)
f
?
x
?
?

x
423
(4)
f
?
x
?
?x
2
?
1
(5)
f
?
x
?
?x
2
,x?
?
?1,2
?
(6)
f
?
x
?
?x
2
?4?4?x
2








2.已知函数f(x)=x
?2
,
(1)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2)它的图像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3)它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它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已知f(x)是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 判断f(x)在(-∞,0)上也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并证明你的判断.




4. 已知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试将下图补充完整。

(四) 学习收获: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4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五)拓展能力
1。定义在
(?1,1)
上的奇函数
f(x)
在整个定义域上是减函数,若
f(1?a)?f(1?2a)?0
, 求
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5 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师对重点
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8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点评。
“巩固练习”7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进行总结。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背景及实用性必要性。2、了解根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3、理解根式的概念.理解 分数指数幂的概念。4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根式与分数指
数幂的互化。
重点与难点: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相互转化,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
质;
根式的概念,根式与分数指数幂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无理数指数幂。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动手、思考:一张纸你能折几次,每折一次有多少层呢?
1、回顾初中根式的概念:

2、复习初中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根式的概念及运算:
(1)定义
n
次方根:


(2)讨论:当
n
为奇数时,
n
次方根情况如何?


46
2.1.1 指数函数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n
为偶数时,正数的
n
次方根情况?


强调:负数 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 , 即
(3) 练习:
b
4
?a
,则
a
的4次方根为 ;
b
3
?a
, 则
a
的3次方根为
(4)定义根式:


(5) 计算
(
2
3)
2

3
4
3

3
(?8)
3



(6)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规定:0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7)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
(8)求值:
4
(?7)
4

6
(3?
?
6
)

(a?b)
2

a?b

?
?
36
?
?
49
?
2
?




(9)用分数指数幂表示下列格式:
3
x
2

3
(m?n)
2

m?n

p
6
q
5

p?0



(二)合作探讨
1、
(
n
a
)n

n
a
n
的意义及结果? (特殊到一般)

47

m
2
m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1
2、从盛满1升纯酒精的容器中倒出升,然后用水填满, 再倒出升,又用水填满,这样进
33
行5次,则容器中剩下的纯酒精的升数为多少?




3、如何理解无理指数幂


(三)巩固练习
1. 计算:
5
?32




2
3?
3
1.5?
6
12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5
(?0.1)
5

?
1
?
1
1
2x
3
?
?
2
?
?
x3
?2x
3
?
?
2
?

?
48
(
?
?4)
2

6
(x?y)
6
(x?y)

a
3
b
2
3
ab
2

11

a?0,b?0

(a
4
b
2
)
4
?
3
b
a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我的问题:



思考:
5?26?7?43?6?42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3分钟完成,出现问题, 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师对重点
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0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点评。
“巩固练习”7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学 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进行总结,
并找出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能熟练运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解题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 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
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方法等3、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 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重点与难点: 指数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的性质应用,底数不同的两幂值比较大小。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阅读课本48页,思考以下问题
?
1
?(1)在本节的问题2中时间和碳14含量的对应关系:
p?
??
?
2< br>?
t
5730
和问题1中时间
x

GDP值
y
的对应关系

(2)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能否构成函数?
(3)能否根据上述两个函数关系式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


讨论:为什么规定
a
>0且
a
≠1呢?否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4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函数的图象:
1
y?()
x

3
1
y?()
x

2
y?2
x

y?3
x

y?5
x

1
1
(2)函数
y?
2
x

y?()
x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可否由
y?2
x的图象画出
y?()
x
的图象?
2
2

(3 )从画出的图象(
y?2
x

y?3
x

y?5< br>x
)中,你能发现函数的图象与其底数之间有什
么样的规律?



(二)合作探讨
1、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
a?1

0?a?1

a?1

定义域:
值域:
奇偶性:
0?a?1

向x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上升

a
0
?
1

减函数
5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在第一象限内的
图象纵坐标都小
于1
在第二象限内的
图象纵坐标都小
于1
函数值开始增长
图象下降趋势是较慢,到了某一
越来越缓慢。 值后增长速度极
快;
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1)在[
m


x
?0,
a
x
?1

x?0,a
x
?1



n
]上,f(x)?a
x
(a?0

a?1)
值域是
或 ;
(2)若 ,则
f(x)?1

f(x)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
x?

(3)对于指数函数
f(x)?a
x
(a?0

a?1 )
,总有
f(1)?

(4)当
a?1
时,若 ,则
f(x
1
)?
f(x
2
)
;当
0?a?1
时,若 ,则
f(x
1
)

f(x
2
)
< br>3、人口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由于全球人口迅猛增加,已引起全世界关注.世界人口2000年
大 约是60亿,而且以每年1.3%的增长率增长,按照这种增长速度,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
达到10 0多亿,大有“人口爆炸”的趋势.为此,全球范围内敲起了人口警钟,并把每年的
7月11日定为“世 界人口日”,呼吁各国要控制人口增长.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许多国
家都实行了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问题更为突出,在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的国土上,却养育着22%的世界人口.因
此,中国 的人口问题是公认的社会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达到13亿,

5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年增长率约为1%.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1
按照上述材料中的1%的增长率,从2000年起,x年后我国的人口将达到2000年的○
多少倍?
2
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多少? ○
3
你认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







(三)巩固练习(学习57页例7)
1、比较大小(规范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判断两个幂的大小方法、步骤与格式.)
1.7
2.5
,1.7
1.5
(2)
0.8
?1.1
,0.8
?0.2
(3)
1.7
0.3
,0.9
0.1
(4)0.8
-0.3
和4.9
-0.1
(5)0.9
0.3
(1)
和0.7
0.4




(2)设0<
a
<1,解关于x的不等式
a
?3x?1
>
a
2?5x






5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思考:讨论函数
y






2.2.1对数(一)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 15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师对重点
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6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点评。
“巩固练习”9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进行总结。

53
x
2
?1
?a

a?0.且a?1
)的值域。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说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重点与难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对数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对数产生于17世纪.那时,为了确定船舶在大海中的航程和位置,为了 观察行星运
动所得数据,都必须对具有很多数位的数进行繁复的计算,对数的发明的重要性就在于提高< br>了数字计算的速度.直到计算机与计算器普及之前,对数表与计算尺还在计算中发挥着重要
由3= 9可得到
(1)9是3的平方
2
作用.指数概念扩充到任意实数指数是17
世纪到18世纪逐步形成的.18世纪后人们
将它们联系起来研究.我们在学习中,要注

意指数与对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联系,
这有利于我们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
1
参考课本写出与3
2
=9,()
0.5
=0.71对应的
2
(2)3是9的平方根

对数式子,并标明各部分的名字






⑴、对数定义:一般地,如果
a

a?0且a?1
)的
b
次幂等于
N
, 就是
a
b
?
N
,那么数
b

做以
a
为底
N
的对数,记作 ,其中
a
叫做对数的 ,
N
叫做 。

1
为什么对数的定义中要求底数
a?0
,且
a?1
; 指数式
?
对数式 思考:○
a
x
?N
?


a
→对数底数

5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
是否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呢? 指数 ←
x
→ ○

N
→ 真数


⑵、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⑶、两种特殊的对数:
(1)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
log
10
N
)叫做 ,
log
10
N
记作 .
(2)自然对数:以
e
为底的对数(
log
e
N
)叫做 ,
log
e
N
记作 .
3、常用的对数关系式:
(1)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2)
?

a
0
?1

log
a
1?___
.;(2)
?

a
1
?a

log
a
a?___

n
(3) 对数恒等式:
a
log
a
N
?

log
a
a
?

(二)合作探讨
(1)、给出四 个等式:①
lg(lg10)?0
;②
lg(lne)?0
;③若
l gx?10
,则
x?10
;④若
lnx?e


x ?e
2
。其中正确的是( )
gl][()81
(2)、
o
543
?
; 若
log
2
(log
3
(log
5
x))?0
,则
x?
.
(三)巩固练习
(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5
4
?
625

2
?6
?
11

3
a
?37

(
)
m
?
5.73

643
(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log
1
16??4

log
2
128?7

log
3
27?a

lg0.01??2

2
(3)、求下列各式的值
log
5
25

log
2
1
0

lg0.001

lg100

16
log
15
15

log
0.4
1

log
9
81

log
2.5
6.25

log
7
343

log
3
243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5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方法:

我的问题:

(五) 能力拓展:1、设
log
a
2?
m

log
a
3?n
,求
a
2m?n
的值。



2、设A={0 ,1,2},B={
log
a
1

log
a
2
a
},且A=B,求
a
的值。







2.2.1对数(二)
使用说明:
“ 自主学习”10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师对重点
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1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点评。
“巩固练习”9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进行总结。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说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重点与难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对数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56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根据对数的定义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解答下列问题:
1

loga
2?
m

log
a
3?n
,求
a< br>m?n
; ○

2

log
a
M
?
m

log
a
N?n
,试利用
m
n
表示
log
a
(M
·
N)


2、由指数运算性质填空
指数运算性质 对数运算性质
a
m
·
a
n

a
m

n

a
m

n

a
mn


ab

n

a
n
·
b
n
a
>0,
b
>0,
m

n
∈R

22
logM?(logM)
3、注意表示形式:
aa
4、练习: 用
log
a
x

log
a
y

l og
a
z
表示下列各式
x
2
y
xy
log
a
?

log?

a
3
z
z

lgx

lgy

lgz
表示下列格式
xy
2
?

lg(xyz)?

lg
z
lg
xy
3
z
?

lg
x
?

y
2
z
5、注意:在混合运算 过程中,注意应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公式、配方法等,以提高解题速
log
a
Na
度与解题质量.在运算过程中注意应用:①log
a
1=0,②log
a
a
=1,③=
N
等基本
性质,及lg2+lg5=lg10=1等 技巧.

57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lg27?lg8?lg1000
lg12?1
6、计算:(1) (2)2(lg2)
2
?
lg2lg5
?
(lg2)
2
?
2lg2
?
1






(二)合作探讨
1、判断正误:(其中
a?0,a?1,M?0,N?0

(1)
log
a
(
M?N
)
?
loga
M?
log
a
N
( ) (2)
log
a
(M?N)?log
a
M?log
a
N

(3 )
log
a
(
MN
)
?
log
a
M?
log
a
N
( ) (4)
log
n
a
M?(log
a
M)
n

(5)
log
2
(?3)?log
2
(?5)?lo g
2
15
( )
2、 证明:换底公式
log
log
c
b
a
b?
loga

a?0
,且a?1

c?0
,且
c?1

b?0
).
c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1)
log
n
a
m
b
n
?
m
log< br> (2)
log
1
a
b

a
b?
l og

b
a






58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巩固练习
lg12的值。
1、 已知
lg2?0.3010,lg3?0.4771,试求:



2、 试求:
lg
2
2
?
lg2
?
lg5
?
lg5
的值。(对换5与2,再试一试)



3、 设
lg2?a
,
lg3?b
,试用
a
b
表示
log
5
12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5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五) 能力拓展:
设x,y,均为实数,且3
x
?4
y
,试比较3x与4y的大小






















6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使用说明:
“自主 学习”10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师对重点
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9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点评。
“巩固练习”11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进行总结。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 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2)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 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
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3)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结合图象 类比指数函
数,探索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培养自身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会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数函数的定义,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70页利用计算器填写下表:
碳14的含量
P
生物死亡年
数t

0.00
1
0.5 0.3 0.1 0.01

观察 上表,体会“对每一个碳14的含量P的取值,通过对应关系
t
?log
57301
2
P
,生
物死亡年数t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从而t是P的函数”
1.定义: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
其中
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 br>y
?2log
2
x

x
y?log
5
是否是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
5
6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你能类比前面讨论指数函数性质的思路,提出研究对数函数性质的内容和方法吗?


3、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可用描点法,也可借助科学计算器或计算机)
(1)
y
?log
2
x

(2)
y
?log
1
x

2
(3)
y
?log
3
x

(4)
y
?log
1
x

3
(二)合作探讨
1、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填写如下表格:
图象特征 函数性质
a?1

0?a?1

a?1

0?a?1

函数图象都
图象关于原点和y轴不对称
向y轴正负方向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下降
第一象限的图
象纵坐标都大
于0
第二象限的图
象纵坐标都小
函数的定义域为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的值域为
1
?
?1

减函数
x?1,log
a
x?0



x?1,log
a
x?0


6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于0
2、 思考底数
a
是如何影响函数
y
?log
a
x
的.(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共同总结)
规律:
3、已知
log
a
(3a?1)
恒为正数,求
a
的 取值范围.




(三)巩固练习
1、求函数定义域
1
y?
y?log(1?x)

5

log

2

x

y?log
7
1
1?3x
y?log
3
x



2、比较数值大小
log
10
6

l og
10
8

log
0.5
6

log< br>0.5
4

log
2
0.5

log
2
0.6

log
1.5
1.6

log
1.5
1.4

33


3、函数
y
? log
a
x
在[2,4]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求
a
的值;



(2)求函数
y?
log
3
(x
2
?
6
x?
10)
的最小值.




6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六) 能力拓展:已知函数
f(x)?
和单调性









64
11?x
?log2
,求函数
f(x)
的定义域,并讨论它的奇偶性
x1?x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8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 师对重点
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2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点评。
“巩固练习”10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进行总结。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依赖关系,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加深对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两种函数的内在联系,反函数的概念.

6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由对数函数的定义可知,对数函数
y
?log
2
x
是把指数函数
y?2
x
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对 调位
置而得出的,在列表画
y
?log
2
x
的图象时,也是 把指数函数
y?2
x
的对应值表里的
x

y
数值对换,而得到对数函数
y
?log
2
x
的对应值表,如下:
表一
y?2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图象.
--


x

3 2
-
1
0 1 2 3 …
y





表二
y
?log
2
x

-
3
-
2
-
1

0 1 2 3 …




(二)合作探讨
x


y




材料一:反函数的概念:
当一个函数是一一 映射时,可以把这个函数的因变量作为一个新的函数的自变量,而把
这个函数的自变量作为新的函数的因 变量,我们称这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
由反函数的概念可知,同底数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材料二:以
y?2
x

y?log
2
x
为例研究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 和性质有什么特殊的联
系?
(从定义域,值域,单调性)


66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我们知道,指数函数
y?a
x
(a?0
,且
a?1)
与对数函数
y?log
a
x (a?0
,且
a?1)
互为反
函数,那么,它们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呢?运用所 学的数学知识,探索下面几个问题,亲自发
现其中的奥秘吧!
问题1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画出指数函数
y?2
x
及其反函数
y?log
2
x< br>的图象,
你能发现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特殊的对称性吗?

问题2 取
y?2
x
图象上的几个点,说出它们关于直线
y?x
的对称点的坐标 ,并判断它
们是否在
y
?log
2
x
的图象上,为什么?

问题3 如果P
0
(x
0
,y
0
)在 函数
y?2
x
的图象上,那么P
0
关于直线
y?x
的对称点在函

y
?log
2
x
的图象上吗,为什么?

问题4 由上述探究过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5 上述结论对 于指数函数
y?a
x
(a?0
,且
a?1)
及其反函数y?log
a
x(a?0
,且
a?1)
也成立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1)
y?3
x
; (2)
y?log
6
x


2、已知函数
f
(
x
)?
a
x
?
b
的图像经过点(1,3),且 它的反函数f-1(x)的图像过点(2,0),

67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求f(x).




3、求函数
y?x
3
(x∈R)的反函数,并画出原来的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图象.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2.3幂函数
使用说明:
“自 主学习”10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师对重点
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1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点评。
“巩固练习”9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进行总结。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68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了解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2.能够类比研究一般函数,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过程与方法,来研究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
的对称性。
重点与难点: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幂函数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 br>【问题1】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水果w千克,那么她需要付的钱数p(元)和购买
的水果 量w(千克)之间有何关系?
2
【问题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形的面积
S?a
,这里S是a的函数。
3
【问题3】如果正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体的 体积
V?a
,这里V是a的函数。
1
2
【问题4】如果正方形场地 面积为S,那么正方形的边长
a?S
,这里a是S的函数
?1
【问题5】如果某人t s内骑车行进了
1
km,那么他骑车的速度
V?t
数。
kms,这里v是t的函
以上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数学模型,你能发现以上几个函数解析式有什么 共同点
吗?(从自变量和常数的角度考虑)
这只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类函数的几个具体代 表,如果让你给他们起一个名字的话,
你将会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呢?
幂函数的概念

如果设变量为
x
,函数值为
y
,你能根据以上的生活实例 得到怎样的一些具体的函数式?
这里所得到的函数是幂函数的几个典型代表,你能根据此归纳出幂函数的定义吗?
幂函数的定义:

(二)合作探讨
【探究一】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什么区别?


6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试一试:判断下列函数那些是幂函数?
(1)
y?0.2
(2)
y?x
(3)
y?x
?3
(4)
y?x
?2

x
1
5
我们已经对幂函数的概 念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根据我们前面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的学习经历,你认为我们下面应该研究什 么呢?
几个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幂函数
y?x,y?x
2
,y?x
?1
的图象和性质,请同学们在同一坐标
系中画出它们的 图象。







根据你的学习经历,你能在上边的坐标系内画出函数
y?x,y?x
的图象吗? 3
1
2
【探究二】观察函数
y?x,y?x
2
,y?x
3
,y?x,y?x
?1
的图象,将你发现的结论写在下表内。

定义域
值域
1
2
y?x





y?x

2
y?x

3
y?x

1
2
y?x
?1









2




3
1
2
奇偶性
单调性
【探究 三】根据上表的内容并结合图象,试总结函数:
y?x,y?x,y?x,y?x
的共同性质。
归纳:当
??0
时,


请同学们模仿我们探究幂函数
y?x
?
图象的基本特征
??0
的情况探讨
??0
时幂函数
y?x
?
图象的基本特征。

7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归纳:当
??0
时,


例题剖析
【例1】求下列幂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其奇偶性、单调性。
(1)
y?x
(2)
y?x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1)
3.14
________
?
(2)(?0.38)
3
________
?
?0.39
?

3
2
3
?
3
2
(3)
y?x
?2

1
2
1
2
11
(3)
1.25
?1
__________
1.22
?1
(4)
()
?0.25
____________
()
?0.27< br>
33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函数中,是幂函数的是( )
A、
y?2x
B、
y?2x
3
C、
y?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幂函数的图象一定过原点
B、当
??0
时,幂函数
y?x
?
是减函数
C、当
??0
时,幂函数
y?x
?
是增函数
D、函数
y?x
2
既是二次函数,也是幂函数
3、下列函数中,在
?
??,0
?
是增函数的是( )
32
y?xy?x
A、 B、 C、
1
D、
y?2
x

x
y?
1
3
2
x
D、
y?x

4、函数
y?x
的图象大致是( )


71
3
5


------精选范文、公 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5、已知 某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2,2)
,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单调性:
(1)
y?x
4
(2)
y?x
(3)
y?x
?3

1
4



(四)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我的问题:

(五)能力拓展:





7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5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师
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8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点
评。
“巩固练习”7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 完成,根据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的知识点、方法
进行总结,并找出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理解函数(结合二次函数)零点的概念,领会函 数零点与相应方程要的关系,掌握零
点存在的判定条件.


2、通过对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
3、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重点:零点的概念及存在性的判定.
学习难点:零点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 观察下面几个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应的二次函数如:
方程< br>x
2
?
2
x?
3
?
0
与函数
y?x
2
?2x?3


7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方程
x
2
?
2
x?
1
?
0
与函数
y?x
2
?2x?1

方程
x
2
?
2
x?
3
?
0
与函数
y?x
2
?2x?3

(在下面坐标系中分别做出上述二次函数的图象,并解出的方程根)试说明方程的 根与
图象与x轴交点的关系。








(1) (2) (3)





2、利用上述关系,试说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c?
0(
a?
0)
的根及其对应的二次函数
y?ax
2
?bx?c
(
a?
0)
的图象 有怎样的关系?




3、利用以上两个问题的的 发现,试总结函数
y?f(x)
零点的定义,并说明函数
y?f(x)
零点,方程
f(x)?0
实数根,函数
y?f(x)
的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关系?



(二)合作探讨
1、( Ⅰ)观察二次函数
f
(
x
)
?x
2
?
2< br>x?
3
的图象 (见图1) ,完成下面各小题。
1) 在区间
[?2,1]
上有零点______;
f(?2)?
_______,
f(1)?
_______,
f(?2)
·
f(1)
_____0(<或>).
2) 在区间
[2,4]
上有零点______;
f(2)
·
f(4)
____0(<或>).
(Ⅱ)观察下面函数
y?f(x)
的图象(如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在区间
[a,b]
上______(有无)零点;
f(a)
·
f(b)
_____0(<或>).
2) 在区间
[b,c]
上______(有无)零点;
f(b)
·
f(c)
_____0(<或>).
3) 区间
[c,d]
上______(有无)零点;

7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f(c)
·
f(d)
_____0(<或>)
4) 区间
[a,d]
上______(有无)零点;有 个零点;

f( a)
·
f(d)
_____0(<或>)
由以上几步探索,可以得出什么样的 结论?




2、(根的存在性定理):



在根的存在性定理中只须加入什么条件,零点的个数就是唯一的?


3、求函数
f(x)?lnx?2x?6
的零 点个数.(可以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来画函数的图象)





(三)巩固练习
1.利用函数图象判断下列方程有没有根,有几个根:
(1)?x
2
?
3
x?
5
?
0
; (2)
2x(x?2)??3

(3)
x
2
?
4
x?
4
; (4)
5x
2
?2x?3x
2
?5





7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利用函数的图象,指出下列函数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
(1)
f
(
x
)
??x
3
?
3< br>x?
5
; (2)
f(x)?2xln(x?2)?3

(3)
f
(
x
)
?e
x?1
?
4
x?
4
; (4)
f(x)?3(x?2)(x?3)(x?4)?x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问题:

(五) 能力拓展:
设函数
f(x)?2
x
?ax?1

1) 利用计算机探 求
a
=2和
a
=3时函数
f(x)
零点的个数。
2) 当
a?R
时,函数
f(x)
的零点是怎样分布的。





76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5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师
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8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点
评。
“巩固练习”7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 完成,根据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的知识点、方法
进行总结,并找出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 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
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
3、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学习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 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
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预备知识:
x
=
a?b
为区间
[a

b]
的中点。
2
学习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思考:一条高压电缆上有15个接点 ,现某一
接点发生故障 ,如何可以尽快找到故障接点?



77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试用计算器完成课本89页求函数
f(x)?lnx?2x?6在区间(2,3)上近似解的过程,体
会用二分法的思想,并试着对二分法下一个定义。











3、写出给定精度
?
,用二分法求函数
f(x)
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二)合作探讨
1、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
2
x
?3x?7
的近似解(精确到
0.1
).








78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求函数
f
(
x)
?x
3
?
1.1
x
2
?
0.9x?
1.4
的一个正数零点(精确到
0.1
).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图象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是( )





O


y

y

y
y
x
O
x
O
O
x
(D)
x
(A)
(若函数
f(x)
的图象在
x?x
0
处与
x
轴相切,则零点
x
0
通常称为不变 号零点;
若函数
f(x)
的图象在
x?x
0
处与
x
轴相交,则零点
x
0
通常称为变号零点.)
2、
利用计 算器,求方程lgx?x?3在区间(2,3)上的近似解(精确到0.1)









(B)
(C)

7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四)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问题:



(五)能力拓展:
(2007广东)已知
a
为实数,函数
f (x)?2ax
3
?2x?3?a
,如果函数
y?f(x)
在[-1 ,1]
上有零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8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1)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0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
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15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
点评。
“巩固练习”5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 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
进行总结,并找出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①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意义. ②学会借
助信息技术,利用函数图象及数据表格,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差异.

8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③能恰当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式、图象、表格)并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 ④通过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
段函数等),了解函 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比较常数函数、一次函数、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模
型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
的 含义.
教学难点:怎样选择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
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 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
10元;
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 .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
请问:
① 在本例中涉及哪些数量关系?如何用函数描述这些数量关系?




② 根据例1的数据,你对三种方案分别表现出的回报资金的增长差异有什么认识?




③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图象,并通过图象描述一下三种方案的特点吗?









④根据以上分析,你认为就作出如何选择?

8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二)合作探讨
2、 某公司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准备 制定一个激励销售部门的奖励方案:
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
y
(单位:万元)随销售利

x
(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但奖金不超过5 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现
有三个奖励模型:
y?0.25x

y?log
7
x?1

y?1.002
x
. 问:
① 本例涉及了哪几类函数模型?本例的实质是什么?





② 根据问题中的数据,如何判定所给的奖励模型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③ 通过对三个函数模型增长差异的比较,说明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的要求?请写出例
2的解答.








83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巩固练习
1、四个变量y
1
,y
2
, y
3
,y
4
随变量x变化的数据如下表:
x1
y1
0
5
5
130
10
505
1785.
2
55
1.429
5
15
1130
20
2005
6.37*10
5

25
3130
1.2*10
7

30
4505
2.28*10
8

y2 5 94.478 33733
y3 5 30 80
1.140
7
105 130 155
y4 5 2.3107 1.0461 1.0151 1.005
关于x呈指数型函数变化的变量是 。
2、某种计算机病毒通过电子邮件 进行传播的,如果某台计算机感染上这种病毒,那么
它就会在下一轮病毒发作时传播一次病毒,并感染其 他20台未感染病毒的计算机。
现有10台计算机第一轮病毒感染,问被第5轮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有多少 台?




3、下表是弹簧的长度d与拉力f 的相关数据:
fN
dcm
函数解析式。




14.2
1
28.2
2
41.3
3
57.5
4
70.2
5
描点画出弹簧伸长长度随拉力变化的图象,并写出一个能基本反映这一变化现象的
8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五) 能力拓展:
(2007湖北)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
毒.已知药物 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
y
(毫
克)与时间
t
(小 时)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
y

t
的函数
y
(毫克)
1

?
1
?
关系式为
y?
??

a
为常数),如图所示.据图中提供的信
16
??
息,回答下列问题 :
t?a
O

0.1

t
(小时)
( I)从药物释放开始,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
y
(毫克)与时间
t
(小时)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为 ;
(II)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
0.25
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药

8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










小时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2)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5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
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8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
点评。
“巩固练习”7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 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
进行总结,并找出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①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意义.
②学会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函数图象及数据表格,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
数的增长差异.
③能恰当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式、图象、表格)并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
④通过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
函数等) ,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比较常数函数、一次函数、指 数函数、对数函数模
型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 br>
86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的含义.
教学难点:怎样选择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将实际问 题转化为函数模型,比较常数函数、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
型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 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
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怎样选择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完成
y?
2
x

y ?x
2

y?log
2
x
的图象,通过观察图形试完成以下问题:
log
2
x?x
2
?2
x
成立的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①请在图上标出使不等式
log
2
x?2
x
?x
2






②比较
y?
2
x

y?x
2
的图象,说明两增长的差异



③比较,
y?x
2

y?log
2
x
的图象,说明两者增长 的差异。






(二)合作探讨
(?0)

y?log
a
x(a?1)
通过上述 问题试分别说明①
y?a
x
(
a?
1)

y?x< br>n
(n?0)
;②
y?x
n
n
图象增长的特征,并对
y?a
x
(
a?
1)

y?x
n
(n?0)

y?log
a
x(a?1)
三者图象的增长情况
做一个简单说明。





(三)巩固练习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比较它们的增长情况:

87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1)
y?
0.1
e
x
?
100
x∈[1,10] (2)
y?20lnx?100
x∈[1,10]
(3)
y=
20
x

x
∈[1,10]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知识:




方法:


问题:


(五) 能力拓展:
探究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增长差异分析:
请仿照前面例题使用的方法,探索研究幂 函数
y?x
n
(
n?
0)
、指数函数
y?a
x
(0?a?1)
、对数
函数
y?
log
a
x< br>(0
?a?
1)
在区间
(0,??)
上的衰减差异,并进行交 流、讨论、概括总结,形成

88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较为准确、详尽的结论性报告.(课下完成)




3.2.2函数应用模型实例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5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
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8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
点评。
“巩固练习”7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 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
进行总结,并找出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通过一些实例,来感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广
泛应用,体会解决 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函数的理解
与应用.
学习重点: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
学习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所示所求面积的实际含义;
(2)假设这辆汽车的里程表在汽车行驶这段路程前的读数为2004 km,试建立行驶
这段路程时汽车里程表读数S km与时间t h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相应的图象。








89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若用模型
y?ax
2
来描述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y m与刹车的速率x kmh的关系,
而某种型号的汽车在速率为60 kmh时,紧急刹车滑行的距离为20 m。在限速为100
kmh的高速公路上,一辆这种型号的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为50 m,问这辆车
是否是超速行驶?









(二)合作探讨
3、人中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 注的问题,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有效
控制人口增长提供依据. 早在1798年,英国经济 学家马尔萨斯(1766-1834)就提出了自
然状态下的人口增长模型:
y?y
0
e
rt
,其中t表示经过的时间,
y
0
表示
t?0
时的人口数,
r

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1950?1959年我国的人口 数据资料如下表:
年份
人数
万人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5519
6
5630
0
5748
2
5879
6
6026
6
6145
6
6282
8
6456
3
6599
4
6720
7
1) 如 果各年人口增长率的表彰会值作为我国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率(精确到0.0001),用
马尔萨其余人 口增长模型建立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具体人口增长模型,并检验所得模型
与实际人口数据是否相符;
2) 如果按上表的增长情况,大约在哪一年我国的人口达到13亿?









90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巩固练习
4、已知1650年世界人口为5亿,当时人口的年增 长率为0.3%,1970年世界人口为
36亿,当时人口的年增长率杰2.1%。
1) 用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计算,什么时候世界人口是1650年的2倍?什么时候世界人
口是1970年的2倍 ?
2) 实际上,1850年以前世界人口就超过了10亿,而2003年世界人口还滑有达到
72亿,你对同样的模型得出的两个结果有何看法?










5、以
v。
的速率竖直向上运 动的物体,ts后的高度hm满足h=v。t-4.9t
2
,速率
v
ms
满足
V= v。-9.8t.现在以75ms的速率向上发射一发子弹,问子 弹保持在100m以上
高度的时间有多少秒(精确到0.01s? 在此过程中,子弹速率的范围是多少?


6、在中国轻纺城批发市场,季节性服装当季节即将来临时,价格呈上升趋势. 设某服装开
始 时定价为10元,并且每周(7天)涨价2元,5周后开始保持20元的平稳销售;10
周后当季节即将 过去时,平均每周降价2元,直到16周末,该服装已不再销售.
(1)试建立价格P与周次t之间的函数关系;



2)若此服 装每件进价Q与周次t之间的关系式为
Q??0.125(t?8)
2
?12,t?< br>?
0,16
?
,t?N
,试
问该服装第几周每件销售利润最大 ?

91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四)个人收获与问题:






(五)能力拓展:
(2006 湖南)对1个单位质量的含污物体进行清洗,清洗前其清洁度(含污物体的清洁度
定义为:
( 1-
污物质量
物体质量(含污物)
))为0.8,要求清洗完后的清洁度是0.99, 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甲:一次清洗;方案乙:分两次清洗。该物体初次清洗后的清洁度是
y?ac
x?0.8
,
其中
(0.8<
c
<0.99)< br>是该物体
用y单位质量的水第二次清洗后的清洁度是
(x?a?1)

y?a
x?1
初次清洁度。
(1) 分别求出方案甲以及c=0.95时方案乙的用水量,并比较哪一种方案用水量少发;
(2) 若采用 方案乙,当a为某定值时,如何安排初次与第二次的用水量,使总用水量最少?
并讨论a取不同的值时对 最少总用水量多少的影响。




92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3.2.2函数应用实例2
使用说明:
“自主学习”15分钟完成,出现问题,小组内部讨论完成,展示个人学习成果,教
师对重点概念点评。
“合作探究”8分钟完成,并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小组都督互评,教师重点
点评。
“巩固练习”7分钟完成,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点评。
“个人收获”5分钟完成,根据个人 学习和小组讨论情况,对掌握知识点、方法
进行总结,并找出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最后5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做总结性点评。
通过本节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通过一些实例,来感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广
泛应用,体会解决 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函数的理解
与应用.
学习重点: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
学习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的工资等 固定成本为200无,每桶水的进价是5
无,销售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表所示:
销售单价元
日均销售量桶





93
6
480
7
440
8
400
9
360
10
320
11
280
12
240
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分析,这个经营部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高在海拔x m处的气压强是y Pa, y与x的关系为
y?ce
kx
,其中c,k为常量。如果某游客从
大气压为
1.01× 10
5
Pa的水平面地区,到了海拔为2044m、大气压为0.90× 10
5
Pa的一个高原地区,
感觉没有明显的高山反应,于便准备可攀登当地海拔为5 596m的雪山,从身体缺氧的角度
出发(当大气压低于0.775× 10
5
Pa时,就会比较危险),分析这位游客的决定是否太冒险?







(二)合作探讨
2、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研究:
身高
cm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体重 6.1
kg 3
7.9
0
9.9
9
12.1
5
15.0
2
17.5
0
20.9
2
26.8
6
31.1
1
38.8
5
47.2
5
55.0
5
1) 根 据表提供的数据,能否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使它能比较近似的反映这个地区未成
年男性ykg与身高x cm的函数关系?试写出这个函数模型的解析式。
2) 若体重超过相同身高男性体重平均值的1.2 倍为偏胖,低于0.8倍为偏瘦,那么这个
地区一名身高为175cm ,体重为78kg 的在校男生的体重是否正常?













9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三)巩固练习
3、某地区今年1月,2月,3月某种传染病的人数分别为52,61,68 。为了预测以后
各月的患病人数,甲选择了模型
y?ax
2
?bx?c
,乙选择了
y?pq
x
?r
,其中y为患病人数,x
为月份数,< br>a,b,c,p,q,r
都是常数。结果4月,5月,6月份的患病人数分别为74,78,83 ,
你谁选择的模型较好?







4、要建造一个窖为12000m
2
,深为、6 m的长方体无盖蓄水池,池壁造价为 95元m
2

池底造价为135元m
2
,如何设计水池的长与宽中, 才能使水池的总造价控制在7万元以内
(精确到0.1 m)?


(四) 个人收获与问题:








95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五) 能力拓展:
某公司生产一种电子仪器的固定成本为 20000元,每生产一台仪器需增加投入100
1
2
?
?
400x ?x(0?x?400)
元,已知总收益满足函数:
R(x)?
?
,其中x( 台)是仪器的月产量,
2
?
80000(x?400)
?
(1) 将利润表示为月产量的函数
f(x);
(2) 当月产量为何值时,公司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总收益=总成本+利润)




96

初一能学高中数学吗-数理报高中数学人教A必修五答案


快速解决高中数学-重庆育才高中数学平时难吗


高中数学概率大题古典-高中数学所有公式意思


河北省高中数学竞赛是哪儿举办的-人教版高中数学 选修


高中数学有趣的故事-初中生能学懂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竞赛 一试-浙江省高中数学联赛获奖名单


高中数学说课说理念ppt-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求和逻辑推理


必修一高中数学知识难点及例题-高中数学 必须一



本文更新与2020-09-17 11:0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400776.html

2019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套教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