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手抄报资料
精选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导读:
本文
精选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 很不错,欢
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篇一:管仲选才
选贤任能一定要坚持正直原则。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 变了齐国的落后面貌,富国强兵,
齐国一举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由此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br>不过对于怎样选拔人才,齐桓公并没有不十分明确标准。
一天, 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他一
见养马人就关心地询问:“你觉得哪一件事最难 ?”养马人一时难以
回答。其实,养马人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一年
365
天,打草备料 ,
饮马溜马,调鞍理辔,接驹钉掌,除粪清栏,哪一件事都不是轻松
!
管仲在一旁见养 马人尚在犹豫,
便代养马人回答说:
“以前我也养过
马,依我看,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 这件事最难。为什么呢
?
因为在编
栅栏时备用的木料往往有弯的也有直的。
如 果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
顺手,
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
结实耐用,
开始的选 料就显得很重要,
下第一根桩的时候尤其要慎重。
如果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
随后你就得顺势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
像这样弯曲的木料之后紧接着
使用弯曲的木料,那些笔 直的木料就难以派上用场。相反,如果一开
始就选用笔直的木料,
继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派不上用场
了。其实,选拔人才同编栅栏选料的道理是一样的,国家在起初选拔
肩负重任的人才时,必须慎重行事,从一开始就把握正直的标准,以
便今后按这样的 标准选贤任能。”
听了管仲的这一番高论,
齐桓公深为佩服,
确定了以正直作为国
家选拔贤才的标准,世代相传。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篇二:郑板桥智断遗产案
1746
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
公文,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 人带上堂来。击鼓之
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
郑板 桥细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哑巴原来会说话,
5
岁时生了一
场病才失声不能说活,但耳 朵却好使。哑巴有一个同胞哥哥,父母相
继去世后,留下一大笔财产,其哥哥想独吞家财,便狠心地将哑 巴赶
出了家门。
前任县令因哑巴的哥哥拒不承认哑巴是他的胞弟,
又苦于
没有 证据,对哑巴的告状不予理睬,哑巴每次去衙门告状,都被杖责
赶出。
郑板桥受理了此案,
当即传哑巴的哥哥到堂。
哑巴的哥哥还是像
以前一样说哑 巴不是父母的亲生骨肉,
是父母从外面捡回来的野孩子。
哑巴父母已经去世,无人作证。郑板桥 知道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哑
巴的哥哥是不会认账的,只好宣布退堂,择日再审。
郑板桥略一思索,便有了办法。待哑巴的哥哥离开后,他叫住哑
巴,对他说:“你从 今天开始,守在你哥哥门前,一见他出门,就上
去狠狠地扭打他。”
哑巴眨着眼睛,
疑惑地看着郑板桥,
摇摇头,
意思是不敢这样做。
-校园安全手抄报资料
-校园安全手抄报资料
-校园安全手抄报资料
-校园安全手抄报资料
-校园安全手抄报资料
-校园安全手抄报资料
-校园安全手抄报资料
-校园安全手抄报资料
本文更新与2021-01-24 18: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1307.html
-
上一篇:超级励志的经典名人故事
下一篇:2020高考零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