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在哪-佳木斯大学在哪
西南石油大学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
为加快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一流学科,充分发挥人事
分配制度在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意
见的通知>》
(川人社发〔
2011
〕
2 9
号)等有关绩效工资系列配套文件精神,结
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
法。
一、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1
、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管理
绩
效工资分配应充分体现绩效导向和效率优先的原则,
有利于提高教
学、科
研和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学校核心
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劲
动力。
2
、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
< /p>
绩效工资分配应充分体现利益分享和兼顾公平的原则,
有利于吸引和
稳定人才,有利于各类教职员工队伍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教职工的收
入待遇水平与学校发展水平和地位相适应。
3
、优化学校内部分配结构
绩
效工资分配应充分体现系统科学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有利于在岗位
聘任基础上调整理顺分
配体系,
有利于在不同类型和层级的教职员工之间
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关
系,
形成与学校财务收支状况相联系的动态分配机
制。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将推 进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与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相结
合,落实各二级单位分配自主权
,实行“两级管理、两级分配”
。
2
、 校对各单位(部门)绩效工资实行总额核拨。单位(部门)不得在
学校核定的绩效工资总
额和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以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
贴或奖励性酬金,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
和办法进行绩效工资分配。
各单位(部门)绩效工资总额与本单位(部
门)目标考核结果挂钩,
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与本人岗位考核结果挂钩。
3
、绩效工资的核拨与分配遵循“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重点< /p>
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业绩的单位(部门)和个
< br>人倾斜。
二、绩效工资实施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聘用在校本部教学科研岗位、管理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和
工
勤技能岗位的事业编制内及人事代理人员。
三、绩效工资结构
绩效工资主要分基础性绩效
(原则上占学校绩效总量的
60%
)和奖励性绩效
(原则
上占学校绩效总量的
35%
)两部分;
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地区经济发展、
物价水平等,
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保障功能;
奖励性绩效工资是用于激励受聘各类
岗位的教职工高质量、
高水平完成或超
额完成工作任务的薪酬,主要体现
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多劳多得,优劳优
酬,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
学校奖励平台单列奖励
(
原则上占学校绩效总量的< /p>
5%
)
主要奖励为促进学校
改革与发展做出
特别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单位(部门)或个人,并体现学校各项工
作的基本均衡。
(办法另行制定并适时调整)
四、绩效工资核拨办法
(一)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核拨
1
、总体原则:各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按照学校定编设岗数核拨;
2
、定编设岗
(
1
)机关、直属部门按实际聘任的岗位和人数设置;
< /p>
(
2
)各二级学院编制由教师编制(教学编制
75%
、目标任务编制
25%
,
学院领
导列为教师编制)
、辅导员编制、实验技术编制、处级以下办公室管
理人
员编制
(
不含教学办公室主任
)
及动态调整的追加 目标任务编制构成;
根据各学院定位确定各学院职级比例和各级岗位比例。
(
3
)各二级学院教学工作量编制
=
(各 学院教学工作量
/
学校教学工作
量)
*9 00
;
(
4
)各二级学 院目标任务编制主要根据聘期各学院要完成自身定位的
具体目标任务(特别是国家自然科
学(社科)基金面上(青年基金)
、
SCI(CSSCI)
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国家级(一、二等)
、省部级(一、
二、三等,
占
75%
)获奖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公共课程建设、实
验室建设等平台数以及各学院总体目标定位和要求(占
25%
)确定。
学术成果赋值依据:
?
国家自然科学(社科)基金面上项目,
2
项
/
年编制数
1
?
国家自然科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合作项目,< /p>
2
项
/
年编制
数
?
其他基金项目,
8
项
/
年编制数
1
?
SCI(CSSCI)
文章,
6
篇
/
年(材料院
8
篇< /p>
/
年)编制数
1
?
p>
授权发明专利,
4
项
/
年编制数
1
?
出版专著
/
< p>教材,3
部
/
年编制数
1
?
聘期内国家级科研、
教学成果奖,< /p>
一等奖编制数
5
,
二等奖编制
数
2
?
聘期内省部级科研、
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编制数
1
,
二等奖编 制
数
0.5
,三等奖编制数
0.25
平台建设赋值依据:
为了方便赋值,以
300
编制进行赋值,再折算为
25%
,即
75
编制。
学科建设
?
国家重点学科(
2
级)赋值为
5
?
国家重点学科(
2
级)在建赋值为
2
?
省级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培育学科赋值为
2
?
博士后流动站赋值为
2
?
博士后流动站协助建设赋值为
1
?
博士点赋值为
1
点
5
?
博士点在建赋值为
1
?
硕士点(
2
级)赋值为
0.25
专业建设
?
国家特色专业赋值为
2
?
省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赋值为
1.5
?
校级品牌专业赋值为
1
?
一般专业赋值为
0.5
?
公共课程按开课学院和人数赋值
实验室建设
?
国家重点实验室赋值为
13
?
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省级
重点实验室和中心赋值为
3
?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赋值为
2
?
其他类型的实验室和中心按实际情况赋值
目标定位
?
由于在具体成果中已充分体现定位
,
本次定位均赋值
3
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数
实验队伍编制核算内容:
由实验教学岗位数、
设备使用及管理岗位数
、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岗位
数
、大精设备管理与使用岗位数、科研实验技术人员岗位数组成
实验教学岗位数
大学生社会实践情况-大学生社会实践情况
深圳大学广告学-深圳大学广告学
新的国防大学-新的国防大学
企业办的大学-企业办的大学
河北公办大学-河北公办大学
成都普通大学-成都普通大学
大学申请ps-大学申请ps
大学女生单身-大学女生单身
-
上一篇:哈尔滨师范大学重点学术期刊名录
下一篇:《西南石油大学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