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女生开房-大学女生开房
第
39
卷第
6
期
唐
山
师
范
学 p>
院
学
报
2017
年
11
月
Vol.39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7
哲学经济学研究
论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
张
收,张美玲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
摘 要:
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 代的哲学家,冯友兰对新与旧的矛盾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冯
友兰哲学的新旧观包括“旧
瓶新酒”和“旧邦新命”两部分。通过阐述冯友兰哲学新旧观的丰富意蕴,揭示社
会变迁
、时代变革对文化思想的决定性作用,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冯友兰;新旧观;旧瓶新酒;旧邦新命
中图分类号:
B261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br>1009-9115(2017)06-0127-04
DOI
:
10.3969/.1009-9115.2017.06.028
On Feng Yulan’s Philosophy of New and
Old
ZHANG Shou, ZHANG Mei-ling
(School of Philosoph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As a philosopher who lives in an age of change, Feng Yulan has some unique and profound insight into the conflict of
new and old. Feng Yulan’s philosophy of
new and old consists of New Wine in an Old Bottle
and Serving the Favoring Appointment
with the Old Country. By describing the
rich implication of Feng Yulan’s philosophy of new
and old, this paper reveals the decisive
role of social and time changes in the
shaping of cultural thoughts. Meanwhile, it gives
profound revel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philosophy.
Key
Words:
Feng Yulan; philosophy of new and old; New Wine in an Old Bottle; Serving the Favoring Appointment with the
Old
Country
冯友兰生活在新旧社会交替、传统思想与现
代
学说激烈碰撞的时代。如何理解新与旧的分歧,如
何处理、解
决新与旧的矛盾冲突,是冯友兰终其一
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冯友兰关于中、西方哲学史以
及中国哲学的新与旧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
旧观。
划分为“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
,分别对应西方
哲学史的上古哲学与中古哲学,认为近古哲学尚处
于萌芽状态。
冯友兰说:
“自孔子至淮南王为子学时
代;自董仲舒至康有为为经
学时代。
”
[1,
卷
3
:7]
实际上
是以董仲舒作为子学时代的终结和经学时代的开<
/p>
始,
以清代的今文经学家廖平作为经学时代的结束。
(一)旧瓶装新酒
冯友兰认为,
西方哲学史上的中古哲学,
仍旧沿
袭上古哲学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宗师开创的哲
学系统。其哲学思想虽然有哲学的“新成分”
的哲学家们也常有“新见”
,但是“亦皆依傍古代哲
学诸系统,以古代哲学所用之术语表出之”
[1,
卷
3:6-7]
。
冯友兰将此种模式
称之为“旧瓶装新酒”
。
“旧瓶”
是指上古哲学的诸哲学
系统以及所创造的名词术
一、旧瓶新酒
冯友兰
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历史和哲学
相互影响,历史不断进步,哲学同样处于不断的发
展之中。他说: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时代精神,一时
代之哲学即其时代精神之结晶也。
”
[1,
卷
2:254]
中国哲
学史的发展和中
国历史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西方哲
学家
一般
将西方哲学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
时期。冯友兰借鉴了这一分期标准,将中国
哲学史
──────────
基金项目:黑龙
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资助硕士重点项目(
YJSCX2017-039HLJU
< p>)
收稿日期:
2017-09-03
< p>作者简介:张收(
1990-
)
,男,河南南阳人,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哲学。
-127-
第
39
卷第
6
期
唐
山
师
范
学 p>
院
学
报
2017
年
11
月
语;
“新酒”是指新的时代新的哲学成分与哲学家
的新见解,
比如当时流行的新斯多葛主义、新柏拉
图主义等。中古哲学较之于上古哲学,虽有新的发
展,但是因其“新酒不极多,或不极新之故,故仍
以之装于古代
哲学之旧瓶内,而此旧瓶亦能容受
之”
[1,
< br>卷
3:7]
。
中国哲学史上子学时代与经 学时代的嬗
递也可以用“旧瓶新酒”来表示。经学时代的哲学
家
对哲学的思考及发展大多依傍子学时代的哲学家
之名及其学说,如汉人所谓儒家之六艺(
六经)
,以
及宋人推崇的四书五经等。经学时代的哲学家们多
是通过解释、发挥这些经典表达个人的见解。冯友
兰认为,
自董仲舒至康有为的经学时代,
“诸哲学家
所酿之酒,无论新旧,皆装于
古代哲学,大部分为
经学之旧瓶内”
[1,
卷
3:7]
。
其
间的特例就是佛学的传入和发展。佛学是外
来的、完全不同于经学的另一个哲学系统,不
能将
之硬套入经学的“旧瓶”内。不过冯友兰认为,中
国人讲佛
学,
也依循讲经学的套路,
即中国的佛学家
们
皆依傍佛说,
以发布其所
见
。其所见亦多以佛经中所用术语表出之”
[1,
卷
3:7]
。
按这种方法讲的佛学,也可以称之为经学
,不过所
依据的经是佛经。
另外,
哪怕是
“最革命”
“最中国”
的本土佛学之禅宗,
“仍须托为‘ 教外别传’之说,
明其为佛之真意”
[1,
卷
3:8]
。说是教外别传,其实已经
肯定它是佛教的一部分,只是传授方式有异。这种
认知仍是中古哲学的精神,这种做
法仍是“旧瓶新
酒”的模式。
(二)旧瓶破而新瓶代兴
维持“旧瓶新酒”的
前提是新酒不极新或不极
多,不超过旧瓶所能承受的限度。如果一时期的新
思想极新或极多,以至旧瓶完全不能容纳,就会导
致“旧瓶破而新瓶代兴”<
/p>
[1,
卷
3:9]
。从西方哲学史的发
展来看,
“及乎近世,人之思想全变,新哲学家皆 直
接观察真实,其哲学亦一空依傍。其所用术语,亦
多新造”<
/p>
[1,
卷
3:7]
,
近古哲学是
“新瓶装新酒”
。
在
《中
国哲学史》中,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尚没有近古哲
学,清
代的今文经学三位代表人物:康有为、谭嗣
同、廖平接触到的西方的新事物可谓是极新极
多,
不过
“仍欲以此绝新之酒,
装于旧瓶之内”
[1,
卷
3:435]
。
然而传统经学已无能力再解释这些新思想、
新事物,
< br>“旧瓶”到了被“新酒”撑破的临界点。三人之中,
冯友兰谈到廖平对西学的牵引
比附有许多可笑之
处。
“牵引比附而至于可笑,
是即旧瓶 已扩大至极而
破裂之象也”
[1,
卷<
/p>
3:435]
。
新时期哲学的发展,就是要撇开经学的窠臼,
-128-
p>
一空依傍。这在经学时代行将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开
始,只是能够建立
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尚未出现。冯
友兰完成《中国哲学史》之后,开始建构自己的哲
学体系。从
1937
年到
1946
年,冯友兰通过“贞元
六书”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新理学”哲学体系。其
中《新理学》相当于哲学体系的一个“总纲”
。
《新理
学》之所以区别之以“新”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是
“接着”<
/p>
宋明以来的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讲。
宋明以
来的理学是
p>
“旧理学”
,
冯友兰建构的哲学系统是
“新
< p>理学”
。他把《新理学》和金岳霖的《论道》作比较,
认为
:
“我是旧瓶装新酒,
他是新瓶装新酒。
”
[1,
卷
1:215]
前面论及,<
/p>
“旧瓶装新酒”是经学时代的特征,新时
期的哲学应该是“新瓶装新酒”<
/p>
。如此一来,冯友兰
的《新理学》应该放到经学时代中去。但事实是,
p>
冯友兰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他的“新理学”哲学
体系属于现代哲学
的一部分。
如何理解这种矛盾?第一,冯友兰写作《中国
哲学史》的时候只是一个哲学史家,还不是一个哲
学家,他只看到清代今文学
家将西学附会于经学而
至于牵强可笑,没有预见到新的哲学体系会是什么
形态;
第二,
冯友兰真正建构新的哲学体系的时候,
充分意识到哲学在日新变化背后的不变性,如事物
之理不随时间改变这一哲学与科学
根本的不同。自
古至今,
人的思维能力以及思考所使用的工具譬如语 p>
言文字、
数理逻辑等虽有所改进,
但和科学技术的天
翻地覆比起来却微不足道。
正是由于哲学始终关注的
是社
会、人生、世界的根本性问题,所以“自古代以
后,即无全新底哲学”
< br>[1,
卷
4:16]
。但又须承
认,
“然全
新底哲学虽不能有,
或不易有,
而较新底哲学则能有,
而且事实上各时代皆有”
[1,
卷
4:16]
。
因此,
自古代哲学
以后,
所有哲学都是
“旧瓶装新酒”
,
彻彻底底的
“新
瓶装新酒”则几乎不可
能。事实上《论道》虽然创
造了
“能”
“可能”
这样新的名词,
还是沿用了
“道”
“太极”
“无极”等经学中的概念。金岳霖的哲学也
只能是“较新底”而不可能是“全新
底”
;第三,经
学之“旧瓶”
,在冯友兰的论述里,其实 包括哲学系
统和名词术语两部分。康有为等清代今文经学家的
“
旧瓶装新酒”
,
是既沿袭经学的哲学系统又采用经
学中的
名词术语,试图将西方的新思想、新事物如
政治制度、文化、生活现象等容纳进经学的体
系之
中;冯友兰的“旧瓶装新酒”
,只采用了经学中的一
些名词术语,而且赋予这些名词术语以新意义,他
的形上学体系则和经学的哲学
系统迥然有别。冯友
兰的“新理学”体系和清代今文学家的哲学系统之
< br>间,存在质的差异。
中山大学国防生-中山大学国防生
纽约最好的大学-纽约最好的大学
大学城奥特莱斯-大学城奥特莱斯
山西省大学录取分数线-山西省大学录取分数线
温州职业大学-温州职业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排名-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排名
武汉理工大学mpacc-武汉理工大学mpacc
安徽农业大学在哪-安徽农业大学在哪
-
上一篇:黑龙江大学论文格式
下一篇:全国 哲学类 研究生招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