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江苏师范大学信息门户网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7 11:39
tags:

托福宁波大学-托福宁波大学

2020年11月27日发(作者:明净)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主持人

郭晓飞


主持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


通讯地址: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邮政编码:

312000


联系电话:


真:


电子邮箱:

guoxf@


合作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负责人:

刘宣文


宁波大学

负责人:

陈朝阳


湖州师范学院

负责人:

王玲凤









二○○四年二月制





一、简表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起止年月


姓名

郭晓飞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A

、总体研究

B

、专业大类

C

、教学管理

D

、自选项目

是否招标项目



2008

12

月——

2011

12


性别

出生年月

66

12


学士

/

中国


312000



专业技术职务

/

行政职务


副教授

/

应用心理


实验室主任


绍兴文理学院


最终学位

/

授予国家


邮政编码


学校名称


所在学校


通讯地址


时间







1997-2005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2005-2008


2005-2008


2005-2008


时间


主要教学改


革和 科学研


究工作简历


2004.11


2007.11


总人数








不含主持人


金建生


林慧莲




主要成员


8


高级


8


姓名


中级



性别


电话


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辅导


变态心理学


授课对象


本科生


本科生


本科生


本科生


项目名称


学时


250/


150/


100/


36/


所在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


同上


同上


同上


获奖情况


省第五届教育


科学优秀研究


成果三等奖


校高等教育教


2007.1

关于绍兴名师成长规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师教育学类公共课教学综合改革


大学生心理调节


初级



出生年月


博士后



职称


副教授


中教高级


教授


博士


2


工作单位


绍兴文理


学院教育


学院


同上


同上


硕士


3


学成果二等奖


校第三批优秀建


设课程


参加单位数


4


分工


签章


李黎

68

12


65

3


56

10


项目规划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陈强


鲁志鲲


杜海平


楼英伟






60

6


64

8


66

2


71

4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


总结分析


总结分析







总人数


3


单位:




刘宣文




单位:












单位:


单位:




王玲凤




姓名





单位:


姓名








性别





性别





66

9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副教授




职称





职称





宁波大学


陈朝阳




姓名





性别


姓名





性别


64

2




出生年月


64

10





出生年月


教授




职称


副教授




职称


高级


3


姓名


中级



性别


初级



出生年月


博士后



职称


博士


1


工作单位


浙江师范大


学教育学院




工作单位


宁波大学教


育学院




工作单位


湖州师范学


院教科学院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硕士


2


分工


比较研





分工


比较研





分工


比较研





分工





分工





参加单位数


3


签章





签章





签章





签章





签章





二、立项依据:


(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这些年来,

提 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为适应这一形势


发展要 求,

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以全面提高高


校本科教学质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促进学生实践能 力的提高,

以适应社会


发展的要求是改革的重要方面。


就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的现状来看,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虽然在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方面作出了许多的努力,< /p>

但是,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并不理想,原因主要 在于:


1

、偏重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p>

根据有关应用心理专业毕业学生的


调查,

学生反映最多的问 题是他们感到自己在大学学习过程中,

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


好的锻炼。客 观地说,这些年来,实践教学的环节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在教学过程


中,总的来说,还 是偏重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实


践锻炼的时间偏少,< /p>

也无法获得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导致大多数毕业生

缺乏动手能力,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缺乏工作能力,难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影响了


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适应。


2

、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理论 不能联系实际。

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良好锻炼的还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实践 教学的手段偏于单一。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


心理学的基 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心理学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


咨询和治疗等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非常高,但是 ,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受到师资、实验经费、实验设施等软硬件条件的局限,总的< /p>


来说,

实践教学手段还是比较单一,

实践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性和灵活性,

理论教学也


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造成理论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

制约了学


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 育和提高。


3

、实验设施不够完备,实验教学内容简单 。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不


断地改善教学方法,

增加实验教学时间,

但仍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究其原

< br>因,

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先天不足,

实践教学的 手段还是


比较单一,

不能全方位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高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

也是由于


实验设施不够完备,

现有的实验设施不能充分满足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实验教学 而言,

虽然教学过程比较规范,

但是学生从确定的原理出发,

按照 确定步骤


采取确定的实验手段,

获得确定的实验结果。

在 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虽然有动手实验


的过程,

但是学生很 少需要独立思考,

所以也就很难使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良


好培养。


要改变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这些问题,

我们 需要深入分析存在这些问


题的深层次原因,切实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 到提高。


(二)项目的意义


实施高等学校的质量工程,

应着眼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 /p>


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加大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 p>确保人才培养质


量。


具体来说,

“应用心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在于:


1

、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理念。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 /p>


标定位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

结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要求,

完善实践教学


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 系,优化实践教学内


容,培养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加强 理论学习与社会


实践的结合,强化校

-

校合作和校

-

企合作,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 br>2

、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融合,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通过强化实践教 学环


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促进学生的心理学理论学习与社会


实践活动的融合,

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

通过有层次 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过学生的实践锻炼,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 建一套具有示范性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


模式,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3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层次递进的实验教学模式。

通过改革实验教


学内容和方法,

构建基础实验与综合实验相融合的 实验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


室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 创造更好的条件,

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条件,

并为学生的开放

实验提供形式多样的有效指导,

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 p>解


决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 能力的弊端,

使应


用心理学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

根据我院性质和专业特点,

改革应用 心理学的实践教学环节,

改革其教学


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管 理,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加强对实践教学的


投入,

建立符合本院实际 的特色明显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就能够真正贯彻落实“重


基础、宽口径 、强实践、长应用”的人才培养指导方针,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


具有良好社会适应 能力的具有创业、创新、创造才能的应用心理学专门人才。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

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课题的改革内容


(一)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应 用心理学专业强调应用型的特点,

结合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


彻“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长应用”的十二字方针,构建和优化应用心理学人才


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实践教学措施。


(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系统分析知识传授 、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的方式方法,研究理论传授、


实验课程设置、实践活动设 计、社会实践协调开展的措施,形成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为主线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和 实践教学内容。


(三)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依托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拓展实践教学途径,

构建有助于 学生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建立以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 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强化通


识教育、学科基础教学、实验教学的平台基础 之上,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活


动紧密结合起来。


(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 和培养等方式,

培养和形成一批具有健全的实践教学理念,

具有较高学

< p>
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加强与校企的合


作,通过聘请校企专业人才等方式构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实践指导教 师队伍。


(五)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


调动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把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列为日常的教学


任务,依托大学生学科竞赛基地建设,成立科技创新指导机构,设立科技创新基金,

< p>
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大力组织与鼓励学生参加本省


和全国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二、课题的改革目标


(一)

使 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合理

结合应用心理学的培养目标,联系社会实际的

< p>
需要,构建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 二)

使实践教学内容得到优化

实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更符合学生的 心理特点和


心理需要,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 p>
(三)

使实践教学模式更加完备

在重视理论教学的 同时,构架课堂、实验室、


实践基地有机互动,切实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实践模式。< /p>


(四)

使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

建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评价标准的


评价机制,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意 识和实践教学能力。


三、课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本课题的实施中,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一)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依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学生能力发展和知识学


习的规律,

将理论传授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

对有助于实践教学的各个 要素进行整体


设计,统筹安排,实现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有机统一,形 成适合学


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多元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 体


系。


(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 融合。

在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重视与


学生实践活动的结合,在提高学 生理论素养的同时,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具


体说,要做到在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 教学的平台之上,将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实


习相结合。

按照地方院校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

制定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综合


素质提高要求 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构建系统的实践管理体系。

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


合起来,构建系统的实践管理体 系。促进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以提高


实验教学的质量,建立多元化实践教 学模式,拓展实践教学的渠道,建立稳固的实习


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 多渠道、多元化的办学途径中培育学生的能


力。




2.

实施方案、实 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在总的目标要 求下,通过分项研究、阶段递进,在总体优化的基础上形成较完善


的实践教学体系,

并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中进行改革试点,

在实践过程中完善

方案,最后形成课题成果,并且推广课题成果。


一、实施方案


(一)

2008

10

月~

2009

< p>6

月,组织课题组到同类院校进行考察,并且到实


践基地进行调研,

对应用心理学本科毕业学生进行调查,

在此基础上,

通过比较研究 ,


借鉴有关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经验,

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与优势 ,

构建出适用


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制 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提出切合


实际的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工作 实施计划,保证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顺利进行。


(二)

2009

3

月~

2011

12

月,以在校

07

08

< p>届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为试


点,依据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


力和综合素质。


( 三)

2008

12

月~

2010

12

月,制订实践教师的培养和学习计划,对现有


的实践教学教师进行培养,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力求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梯队,

< br>培养一支科研能力强、

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

且具有良好实践教学能力的 教师队伍。


(四)

2008

12

月~

2011

12

月 ,在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并且依


托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基地的建设以及“林老 师工作坊”活动的基础上,试点应用心


理学专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满足因材施教的 实践教学要求。创建校企合作、校


校合作的新机制,拓展人才培养途径。


(五)

2011

3

月~

2011

6

月,外请专家进行本课题研究与实践 的检查、评


估及指导工作,以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力争试点专业 取得最


佳的教学成效。


(六)

2011

10

月~

2011

年< /p>

12

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本课题的总结与结题验


收工作。


二、实施步骤


1

< p>、

2008

10

月,召开课题组第一次工作 会议,及有关分工,明确管理机制,


制订课题组研究的具体计划,研讨课题的具体研究思 路、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明确


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 br>2

2008

10

月~< /p>

2009

6

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调研、制定总 体的和具体


的实施方案;


3

< p>、

2009

1

月~

2011

12

月,方案实施,以应用心理学专业

07

08

届学生进


行改革试点;


4

2010

6

月,召开包括校外合作单位成员在内的课题组研讨会,交流课题阶

上海大学支教-上海大学支教


中南集团大学-中南集团大学


子望大学-子望大学


大学物理施建青-大学物理施建青


大学兵退伍-大学兵退伍


古堡大学-古堡大学


者名的大学-者名的大学


石油大学谭-石油大学谭



本文更新与2020-11-27 11:3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8767.html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