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吴大学-苏州东吴大学
宁波大学
2017
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学位点介绍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路与系统
电路与系统是<
/p>
2003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是浙江省一流建设学科(A< /p>
类)、浙
江省重点学科、宁波市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学位点依托
教育部工程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重点实验室。<
/p>
学位点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前沿,
开展低功耗
V LSI
电路设计理论和技术、
新型数字逻辑电
路实现方法
、数字系统设计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微纳系统设计、多媒体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终端软件、
高分辨率数码成像系统、多媒体信号处理与图像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工作。承担 p>
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力量,强调产学研相结合,
服务地方经
济,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学位点负责人
夏银水研究员。学位点共有导师
22
人,其中正高级
8
< p>名(教授4
名,研究员
4
名)。学位
点现有
3
个研究方向: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微纳 系统设计。
夏银水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英国
Napie r
大学博士,
微纳信息系统博士点负责人,现任宁波大学信息学
< br>院执行院长,宁波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浙江省一流建设学科
A
类)< /p>
负责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
者,入选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IET
会员、IEE E
会员、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委员、信
息论分会委员,宁波市智能家电技术创新
联盟理事长、宁波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宁波
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
项、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
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和留学回国基金等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在国际
和国内高级学术刊物或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80
多篇,
其中被
SCI/EI/ISTP
检索的论文有 p>
50
多篇。
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低
功耗集成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SOC
设计、IP
核
设计。
汪鹏君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现任宁波大学科技处处长,曾任
宁波大学人事处处长。
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称号,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
浙江省“新世纪
151
< p>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重点资助培养人员。当选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
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与系统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
委员会委员、宁波市电子学会副会长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
重点基
金、浙江省科技厅、国家博士后基金等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
IEEE
国际 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其中被
SCI/EI/ISTP
收录
60
余篇。已授权
发明专利多项,其
中美国专利
2
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信息密度、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与优化,数字 电路
系统开发等。
胡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电子科学与技
术研究所所长,入选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主持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基金等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
宁波市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
IEEE
国际会议上发 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其中被
SCI/EI/ISTP
< p>收
录
60
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多项。主要研究方向 为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
简家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宁波大学
信息学院副院长,曾任宁波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电气工程及
其自动化系主任,入选浙江
省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和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当选中国< /p>
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传感器敏感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宁波市智能家
电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p>
项,浙江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
1
项及浙江省自然
科学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基金等项目多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
其中被
SCI/EI/ISTP
收录
10
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
10
< p>余项。与多家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已经入校横向课题经费近150
万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