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生家教-沈阳大学生家教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20
16
—
2017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是
2002
年由兰州交通大学申办,经甘肃省教育厅批
准
成立的兰州交通大学二级学院,
2004
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甘肃省首批独立学院,
属于民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2012
年
6
月,经甘肃省学位委员会(甘学
位
[2012] 10
号)批复,我院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截至
2017
年< /p>
8
月,我院
已经有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
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30
个本科
专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继承兰州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博采众长,
弘扬“博衍明德、文倡格物”的校
训。经过
15
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
主,文、理
、经、管、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根据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结合学院办学定位,
学院确定了本科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是一所本科层次具有行业特色的教学型大学。
根据西 部
地区特别是甘肃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通过应用性专业和课程建 设,
培养
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
创新意识的应用
技术型人才。
学院始终以育人
为本作为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院各
项工作中的中
心地位;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正确处理好新形势
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把提高质量作为
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关;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适应社
会需求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 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精
神。
(二)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系
、工程管理系、电信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
理系、信息管理系、交通运输系、外国
语系、艺术设计系、基础课部、体育部等
9
个系
2
个教学部共
11
个教学单位
36
个本科专 业。
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
文、
理、经、管、艺多学科
交叉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工科专
业围绕土木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交通运输等
< br>专业形成四大专业群,特色鲜明。
3
p>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专业设置情况表(
2016-2017
学年)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学位授予
门类
(学科
门类)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管理学
土木类
土木类
土木类
建筑类
水利类
测绘类
自动化类
电气类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
机械类
机械类
机械类
能源动力类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类
材料类
管理科学与工
程类
管理科学与工
程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类
电子商务类
经济与贸易类
金融学类
外国语言文学
类
新闻传播学类
地理科学类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城乡规划
水利水电工程
测绘工程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
金属材料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专业类
专业名称
专业
代码
081001
081002
081003
082802
081101
081201
080801
080601
080703
080701
080901
080903
080202
080203
080201
080501
081802
081801
080405
120102
修业
批准
首次招
年限
四年
四年
四年
五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年份
生年份
2003
2012
2005
2012
2011
2008
2011
2005
2005
2006
2003
2006
2005
2008
2010
2007
2009
2012
2009
2005
2003
2012
2005
2012
2011
2008
2011
2005
2005
2006
2003
2006
2005
2008
2010
2007
2009
2012
2009
2005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经济学
经济学
文学
文学
理学
工程管理
会计学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
投资学
英语
广告学
地理信息科学
3
120103
120203K
120204
120801
020401
020304
050201
050303
070504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2003
2004
2008
2007
2005
2013
2003
2008
2013
2003
2004
2008
2007
2005
2013
2003
2008
2013
30
31
32
33
34
35
36
艺术学
管理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管理学
设计学类
管理科学与工
程类
机械类
土木类
机械类
计算机类
旅游管理类
工艺美术
工程造价
车辆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物联网工程
酒店管理
130507
120105
080207
081006T
080204
080905
120902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四年
2013
2014
2014
2015
2015
2015
2016
2013
2014
2014
2015
2015
2015
2016
(三)全日制在校生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2016
—
2017
学年,我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
10590
名,在校生均为全日制本
科生。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情况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
学院
2016
年各省录取分数汇编
省
/
直辖市
文科
理科
文科
最高分
469
466
299
461
文科
理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平均分
365
449
423
391
406
275
417.5
375
374
344
备注
录取数
录取数
黑龙江
安徽
贵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4
6
4
8
6
10
8
8
8
22
8
6
8
16
0
10
10
12
16
8
10
26
14
最低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457
404
294
436
3
390
514
462
456
440
423
411
303
443
414
417
383
425
482
347
460
370
445
415
372
411
265
402
360
395
370
391
464
461
425
296
381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庆
甘肃艺术
6
5
12
12
24
8
专业课
244
478
文化课
210
453
470
365
388
469
462
333
369
444
433
346
474
451
甘肃
401
439
385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
学院
现有教学人员
643
人,副高(含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
215< /p>
人,占全院
教学人员的
33.43%
,硕士 以上学历
253
人,占全院教学人员的
39.35%
。师资队
伍较为合理、稳定,整体素质较高。
博文学院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一览表
类别
总计
双师型
具有行业背景
其中:具有工程背景
教
授
副
教
授
职称
讲
师
助
教
无职称
博士
硕士
学位
学士
无学位
373
17
教师数量
643
41
498
331
49
166
165
102
161
24
229
(二)生师比
师资队伍中专任教师
643
人,生师比为
16.47< /p>
:
1
。
3
(三)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及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 br>2016
—
2017
学年,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教师共
643
人,其中具有讲师及以上
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p>
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
436
人。
符合主
讲教师岗位资格的人员中,教授
49
人,副教授
166
人。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
工作中,
学院将 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对高职称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
因此,
主讲本
< br>科课程
(
不含讲座
)
的高职称教师占高职称 总数的比例为
100%
。
2016
—
2017
学年,
学院开课总门数为
645
门,
高职称教师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为
56.82%
。
(四)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 br>2016
年,学院积极筹措办学经费,本着厉行节约、保障重点、统筹兼顾的
原则,加强经费管理,优先保证本科教学工作。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培
养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
(
教高厅〔
2012
〕
2
号
)
的统计口径,
< p>我校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2498.47
万元,
生 均
2359.27
元;
教育改革支出
19.39< /p>
万元,生均
18.30
元;专业建设支出
2 4.24
万元,生均
22.88
元;实验经费支出
69.17
万元,
生均
65.31
元;< /p>
实习经费支出
134.00
万元,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126.53
元。
(五)教学基本条件
2016
—
2017
学年,我院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学院体育
场所与设施建设完善,建有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武术广场等室外
运动场所,
有健身房、
健美操房、
跆拳道馆、 p>
乒乓球室、
台球室等室内运动场所,
并配备各类健身器材
p>
40
件。同时,具有省内一流水平的多功能、拥有专业设施
的
综合性体育馆也已建成投入使用。
1.
教学用房
学院校舍总面积
达
37.81
万平方米,
生均校舍面积
35.70
平方米。
在校舍面
积中,
教学用房面积< /p>
7.56
万平方米,
生均教学用房面积
7.13 p>
平方米;
行政用房
面积
1.19
万平方米,生均行政用房面积
1.12
平方米;宿舍面积达
7. 98
万平方
米,生均宿舍面积达
7.53
平方米。
2.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p>
学院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5896.39
万元,
< p>生均5567.51
元;
教学用计算机
1348
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
7360
个。 p>
3.
图书
201
6
—
2017
学年,
我院图书馆藏纸质图书达到< /p>
103.93
万册,
生均
98.14
册。
图书馆电子图书
61
万册,中文电子全文期刊
2150
余种,外文电子全文期刊
320
余种。
3
4.
信息资源
学校校园网是一个技术先进、
覆盖面宽、
管理手段完善、
网络资源丰富的千
兆骨干、百兆到桌面的智能化校园网。目前校园网出口总带宽为
p>
602M
,并已连
通教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信息点总数达
5000
多个,拥有各类服务器近
20
台
,
为校园网用户提供网络教学、
精品课程、
电子图书、
< p>校园一卡通、网上办公、
邮件系统、教务教学管理、人事管理、信息
发布、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背景音
乐、卫星接收、闭路电视系统、安防监控等多种网络
服务。学校可为师生提供如
WWW
、
DNS
、
FTP
、
DHCP
、电子邮件及办公信息系统 等网络信息服务。
校内采用每个大楼水平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和垂直光
纤以及楼宇间主干光
纤连接到中心机房的综合布线规划。
提供光电转换器 来实现每个分部楼层的数据
转换,
为每个楼层提供
100 Mbps
全交换连接;
同时,
通过网络交换机实现各个楼
宇到中心机房的数据连接,为主干连接提供
1000Mbps
的全 交换连接。在此基础
上建立能满足教学、
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 境,
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
系统,
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 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学校努力构建校园网络信息技
术公共服务体系,
p>
切实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
全面提升校园网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着力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为增强人才培养的适
用性和针对性,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我院主动适应区域
产
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围绕西部地区特别是甘肃经济发展对
各类人才的需求,
广泛开展调研,
加强人才需求预测,
结合我 院教育教学资源实
际,
增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技术类型专业 。
通过努力,
学院现有工
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艺
术学和理学等共
6
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有土木
工程、测
绘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
共
23
个专业;管理学有工程管理、会计学、工程造价等
7
个专业; 文学有英语、
广告学等
2
个专业;
经济学 有国际经济与贸易、
投资学等
2
个专业;
艺术学有 工
艺美术
1
个专业;
理学有地理信息科学
1
个专业,
经过十多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学院现在共设置有
36
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占
63.88 %
。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
、实验实践教学条件、质
量监控等重要方面,
按照理念先进、
< p>思路清晰、方案科学、
机制创新、
成果丰硕、
人才培养质量优秀的要求,
努力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
不断加强特色专 业培育
工作,学院积极申办交通能源、特色领域的专业设置,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工科<
/p>
专业围绕土木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自动化、
交通运输
3
等专业形成四大专业群。计划到“
十三五”末,学院将打造
3
—
5
个品牌专业, p>
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努力承担起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任务。
< /p>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对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及办学水平,
为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优化人 才培养
模式,努力构建专业理念先进、专业目标具体、专业特色鲜明、课程体系科学、<
/p>
课程安排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定过程中,
注意体现先进
科学的专业教育思想,
并建立了吸收企业行业、 p>
用人单位人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方案修订的有效机制,注意发挥产学研在人才
培养中的协同作用。
(二)课程建设
学院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重在提高质量、
培育特色,
围绕培养 应用技术类
型人才这个根本,
坚持以改革促建设,
努力形 成具有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特色的
教学内容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完
成各专业课程建设的达标工作,
即全校课程均达到合格课程标准,
半数以上课程
达到优质课程标准,
p>
30%
以上课程达到精品课程标准。
我院课
程建设围绕具有一套能体现高等教育规律要求的教学大纲、
具有一套
适用
的符合大纲要求的教材、
参考资料、
实验实训指导书,
以及能反映 本课程学
术发展动态的文献等、
具有一套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模 式、
具有一套科
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
具有一套 严格规范的考核办法、
具有一系列满足
课程所必需的实验实训条件、
p>
具有一支素质较高且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具有一
套完备的教
学管理制度。学院通过实施“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
教师、优秀创新教材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数字化校园”等“质量工程”建设项
目。
(三)教材建设
我院教材建设突出适用性原则
,
强调教材建设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正
确把握教学
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
支持高水平教师编写具有符合应用技术
类型
人才培养特色的教材,
积极选用符合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优秀
教材,
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在选择教材内容和编写体系时,
注意体现创新能
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p>
重视教材建设与选用工作,
建立了教材评估和质量信息反 馈制度,
建成了样
本书库,
形成了从教材建设立项
(
编写、
出版
)
到优秀教材评比和选用等 一整套规
范体系。
通过开展优秀教材的申报、
评选和奖励 等工作,
不断完善教材评价与选
用机制。
(四)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强化实践、个性发展的原则,连续多
3
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
完善。
在专业方案制定过程中,
各专业加强了
对专业领域的现状、
趋势的调研分析,
进一步深化和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 格。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
对课程结构不断优化,
努力构建以能力培
养为主线,综合素质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职
业课程相结合,有
利于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 p>
应用技术类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由
“综合素质课程、
学科专 业基础
课程、
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
四大课程模块构成,
四大课程模块中又分别设置了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课内课程和课外课程。实践环节,
要求理工类实践课占总学时(学分)的比例不低于<
/p>
1/3
,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结构设计详见下表
:
应用技术类型专业课程一览表
占模块学时比(
%
)
课程模块
理论
综合素质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职业课程
70
70
70
70
实践
30
30
30
30
必修
70
70
70
70
选修
30
30
30
30
课内
70
70
70
70
课外
30
30
30
30
(
%
)
25
25
30
20
占总学时比
(五)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
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推进学院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
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是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和能力培养的 重要途
径。
学院非常重视实验实践教学,
在学院各专业培 养方案当中,
实验实践课时数
占总课时量将近
1/3 p>
。
学院坚持以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为切入点,
不断加大实验室和实习基
地的建设力度,
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实践 教学体系,
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实习和实
训时间有保证、
效果好;实验开出率高;实验室开放时间长、范围和覆盖面广、
内容与形式丰富;实践教
学效果好。
学院
6
个学科门类
36
个本科专业中工学专业占
23
个,占总数的
< p>63.88%,
实验课开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
,
实验课开设的数量将无疑
决定着学院培养学生的合格程度,
实践课时数占总
课时量将近
学院通过自建的校内
12
个实验室和在校外建立共享 的
79
个实
习实训基地,及时联系安排实践课程,确保了
实验课
100%
的开出率,从而保证
3
< br>
大学就读证明-大学就读证明
大学生文明公约-大学生文明公约
北京电大学费-北京电大学费
西南大学人文地理-西南大学人文地理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官网-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官网
大学工学专业-大学工学专业
政法大学的校花-政法大学的校花
湖南大学收费-湖南大学收费
-
上一篇:兰州交通大学学生医疗保险及住院、门诊费用报销办法问答
下一篇:兰州交通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