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歌曲串烧-大学歌曲串烧
【北大简史】
一、清朝:京师大学堂(
1898
-
1912
年)
京师大学堂,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
二、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时期:
1912
-
1937
年)
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1917
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
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
,
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
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 937
-
1946
年)
1938
年局势动荡,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 校迁址云南昆明,并定校名为国立西
南联合大学。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与杨振宁是
联大毕业的。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京大学(
1 946
-
1949
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
1949
年至今)
1952
年院系调整,清华 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法、文、理科院系均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学
院机、电
、土、建四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北大从沙滩红楼迁校址于被中共解散的
< br>原燕京大学的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大学。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五四大街< /p>
29
号
1998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后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
当 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典礼上的致辞宣布开拓
985
工程。
【燕园简史】
北大的校园又称燕园,建立在“九大园林”基础上:
勺
园
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荒地,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在此修建了一处园林。取“海淀一勺”之意,所以被起
名为
勺园。
畅春园
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
。
清代,
康熙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
在其旧址上仿江
南山水营建畅
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
蔚秀园
其初为圆明园附园,称“含芳园”
。
咸丰八年(
1 858
年)转赐醇亲王奕譞,御书“蔚秀园”
。
承泽园
圆明园附园之一。始建于雍正三年
p>
(1725
年
)
,初赐于果亲王允礼。北京大学社科中 心办公地是承泽园中的
园中园,经过重新修复后恢复了古建筑风貌,古朴典雅、美丽端庄
。
农
园
最初名为治贝子府,园主为清室贝子载治。
1928
年其子溥侗将此园卖与燕大,大部分改作农场,故又得
名
“农园”
。
鸣鹤园
< br>当年曾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原来和镜春园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乾隆年间,被赐予< /p>
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
镜春园
未名湖畔,曾是春熙园的一部分,是圆
明园附属园林之一。嘉庆七年春熙园的东部改为镜春园,被赐予了
庄静公主。
朗润园
原名“春和园”
,
曾是圆明园的附属园之一,赐给奕欣始称朗润园。载涛对保护园中文物做出了巨大贡献。
淑春园
曾是圆明园的附属园之一。
等到乾隆皇帝将其赏赐给和珅后,经过和珅的大肆修整和营建,淑春园的面貌
才发生了大
的改观。和珅得到淑春园以后,为了应付皇帝的随时召见,就经常居住在淑春园内,并把淑春
园建造得富丽堂皇、花团锦簇,成为当时冠绝京城的私人园林。不仅如此,和珅还仿照圆明园和颐和园来 p>
营建自己的园林。如今石舫是淑春园唯一留下来的建筑。
【燕大简史】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
会大学之一,成立于
1916
年。起初管理非常混乱,指导
191 9
年司徒雷
登出任校长,才开始有了转变。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大学成为
当时中国最美丽和有成就的大学。燕京大学
虽然是教会大学,但是不强调基督教教育,有
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
1921
年
-1926
年,曾为多所教会大学进行设计的美国建筑师亨利
墨 菲接受聘请,为燕京大学进行了总体
规划和建筑设计。建筑全部采用中国古典宫殿的式样
。
标志性“一塔湖图”
1.
图书馆
【简介】原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西楼建于<
/p>
1975
年,
1998
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 由香港实业家李
嘉诚先生捐资兴建的新馆(东楼)落成,在建筑规模上成为亚洲第一大高
校图书馆。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图
书馆题写馆名“北京大学图书馆”
, p>
江泽民同志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题词“百年书城”
。
< br>【藏书】到
2011
年底,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
1, 100
余万册(件)
。其中纸质藏书
800
余万册 ,各
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
300
余万册。现有古籍
150
万册,其中善本书
17
万册,
金石拓片约
24000
种,
560 00
份,绝大部分是石刻文字拓片,其数量居全国前列。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
< br>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著名馆长】著名学者李大钊于
1918
年至
1921
年任图书部主任。他主张各类图书兼 容,中外文化并存。
与此同时(
1917-1918
年)
,
毛泽东也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部助理员。
2.
博雅塔
【简介】博雅塔
原是一座
水塔
,仿照通州燃灯塔,下部为须弥座。高三十七米,十三级,
内中空,有旋梯,
井深
64
尺,
时 喷水高于地面十余尺,
除基座外全是用钢筋水泥建筑,建于
1924
年,初为燕京大学提供生
活用水。
【命名】主要由当时学校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
James Port er
捐资兴建,
1930
年前,燕京大学校内的
< br>文物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的,故取名“博雅”
【特色】为维
护燕园结构布局,
北京大学的任何一个新建的建筑物都不能比博雅塔高。
3.
未名湖
【简介】在清朝是圆明园附属的和珅花园淑春园中人工湖。形状呈
U
形。未名湖湖水面积约
30000
平方
米,合
45
亩。该湖以前靠万泉河供水,目前靠人工蓄水。冬天冰期为滑冰场。
< p>
【淑春园】未名湖一带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乾隆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
【轶闻】该湖由国学大师钱穆命名为未名湖。由于大家争论不定,便只好用“未名”二字
为校园中的那一泓
湖水命名。未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包含名字没有定论,一个是北
大包容的精神。
未名湖景区
4.
花神庙,斯诺墓
花神庙即
慈济寺,
后来毁于大火,
现在仅存一座庙门立于 未名湖畔有点景的妙用。
而当年正殿的旧址,
就是今天
斯 诺墓
所在的地方。
5.
四扇屏
“
夹镜鸣琴
”
的遗物,
原遗于
民主楼
西北边草丛中。
燕大建校时发现,
就 被安放于未名湖的北岸。
6.
抗日联络点:
< p>位于未名湖西南方向,校景亭近旁,是一个不起眼的土丘。
7.
石舫
乾 隆皇帝把与圆明园最近的淑春园赏给宠臣和珅。和珅便在此兴建园林风景。因为孟子曾说:
“ p>
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
。
”在封建时代,石舫仅供 皇家享用。和珅在院子里修建石舫,这在封建王朝时代里就是“
逾制
,
< p>”
有杀头之罪,因此嘉庆皇帝在宣判和珅罪行中便有这一条。后来此院被嘉庆皇帝赏
赐给了和孝公主和丰绅
殷德,他的儿子因为攀上了皇亲,却可以名正言顺地享用这些“僭
侈逾制”之物了。石舫立有四条石屏,刻
有诗文“画舫平临苹岸阔,飞楼俯瞰柳荫多,夹
镜光澄风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
。
8.
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位于未名湖西岸附近的湖中,是圆明园中
长春园
“
西洋 楼
”“
谐奇趣
”
景观的遗物。圆明园大劫
后,被
朗润园的主人载涛
买下运到朗润园。燕京大学
1930
班学生毕业时将石鱼买来送给母校。
文革期间
被推入水中,
1981
年夏天
抽干湖水
才终于重见 天日,但破损。
9.
校景亭
位于北京大学德斋
(红一楼)
北部土山 上,
北面俯临红湖,
原名翼然亭,
是燕园里最
古< /p>
老的一座亭子。
此亭是昔日名园鸣鹤园中一座最大的方亭,得名于乾隆诗赋
,后险遭英法联军摧毁。燕大迁来以后,对翼
然亭进行了修整,并在亭内
彩绘燕园校景
十二幅。
10.
钟亭、蔡元培像
钟亭坐落在未名湖西 岸的小土山上,状如六角,内有一钟。北面临湖,正对
翻尾石鱼
,南面土山脚下< /p>
就是
乾隆诗碑
,诗碑西面不远处,就是
蔡元 培像
(与李大钊像一起落成于
1982
年
10 p>
月
15
日)
。原为
水师
报时的大铜钟
,后一度作为学校报时用。
11.
德才均备体健全
<
/p>
德、才、均、备四斋为原
燕大男生宿舍楼
,成两组品字形,与南边湖 山背后原燕大女生宿舍楼群(现
一至六院)遥相呼应。体、健、全三斋则为原
。
“
体斋
”
和 p>
“
健斋
”
坐落在
“
德才 均备
”
四斋的东面,
“
健斋
”
紧挨着
“
体斋
”
。
< p>“全斋”在前六斋东北面。德斋
(红一楼)
,
现在是北大的宣传部、
组织部、
发展规划部、
计委等单位
的办公室;
才斋(红二楼)
,现在是北大的研究生院;
均斋(红三 楼)
,现在是北大的科研部、
社科部、产业部、科技开发部、国内合作部
等单位的办公室;
备斋(红四楼)
,现在是北大教务部和继续
教育部的办公室。体、健二斋现作为
国际访问学者的公寓
,全斋则作为
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
西门景区
12.
校友门
西校门 p>
,
是燕京大学校友于
1926
年
集资修 建的校门,所以又称为校友门。当时门正中悬挂着由
蔡元培
先生手书的<
/p>
“
燕京大学
”
四字匾额。
1952< /p>
年,
北京大学迁入燕园以后,
门正中也换上了根据毛泽东主席在 p>
1950
年给北大校徽亲笔题字放大而成的
“
北京大学
”
的匾额。
校门左右两侧还有一对原燕京大学于
1924
年从民间
购得的石狮。
13.
校友桥
:西校门内一座精心镂雕镂的石桥,由校友所捐,名校友桥。
14.
华表
【历史】
这两座华表原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
据有关资料推断,
这两座华表至 迟建于乾隆七年
(
1742
)
。
< br>1925
年燕京大学建校舍时,只从圆明园运来了三根,第四根却被运到城里,
< p>1931年曾横卧在天安门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