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学同学-我和大学同学
在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讲
话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
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
发言,
老师的讲话,
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 p>
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
老了。<
/p>
1988
年,
我本科毕业的时候,
你们中的绝大多数 人还
没有出生。
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
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他
们的孩子都该
考大学了。
就像 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
回首的昨天”
。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
“变现”
的历程,
我们
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
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
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
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 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
84
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
介文人,清贫淡
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
代”
的爹,
也有的离了婚、
生活并不如意,
< p>但在网上交流时,
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
来,
代表他们,
代表那一代人,
向自己的弟弟妹妹 说点什么。
是的 ,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
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
光,定格在五院青
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
20
多年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
今天或 许你们笑
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
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
们记住的是“拼爹”、“
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
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
而今天的你 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
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
样的青年喜欢
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
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
的“三角地”早已荡然
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
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
们当年
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
起点。
我们想 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
发,
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 荫,
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
《诗
经》《楚辞》的世界,
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
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
醒你
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