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市-浙江大学市
申论案例材料
【篇一:申论案例材料】
给定资料是
申论题目作答的根基。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
概括、提炼、加工等,测查报考
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
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凸显了对给
定资料把握的重要性。给定材料中,案例材料一般都会占据半壁江
山。因此,对于申论作答而言,掌握正确的阅读案例型材料的方法,
十分重
要。只有掌握了方法,方能把握关键信息,切中要点。下面
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各
位考生具体讲解。
一、案例型材料的命制特点
案例型材
料从阅读的难度上来讲,要比观点型材料可读性更高,因
为主要以讲故事为主,用语比较
轻快,少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但阅读量比较大,对考生能在短时间内把握重要信息的
能力要求更
高,因此,能够掌握阅读案例型材料的方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案例型材料的破解之道
结合案例型材料的特点,在阅读案例型材料时主要采取快读法,有
效把握一些重要信
息,获取要点。考生需记忆具体的阅读公式:主
体
+
处境
+
做法
+
结果
+
启 示。而故事的结果不同也决定了启示的不同,
一般而言,如果是成功的案例,启示来源于
做法,我们要向其学习
做法
;
如果是失败的教训,我们在 谈启示抓要点的时候更关注于处境,
把握隐含的答案要点。
例:假如你是一名工会干部,在学习了
给定资料
7
之后,请你写一
份倡议书,
号召爱岗敬业、积极创新。
根据倡议书的行文特点,本篇倡议
书的目的是号召工人爱岗敬业、
积极创新,而且重点强调告诉工人如何去爱岗敬业,积极
创新,也
就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给定资料
7
,找到具体的解 决对策。而给定资料
7
就是典型的案例型材料,为我们讲述了三个爱岗敬 业、积极创新的
典范,所以我们需须通过有限的材料,挖掘重要的信息,通过工人
老梁、孔利明、卢江海等代表的做法,来确定答案要点。比如,老
梁的
故事,原文写到
老梁坚持工作准则,为企业节约成本,而且老
< br>梁是这样理解自己的自主创新,
我是通过这种创造性劳动体会到更
多的价值。我们不该是流水线上的工具,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个创造
性的
个体
,所以通过对这句话中老梁的坚持工作准则和自我职业定
< br>位的转变来得出答案要点,工人要想爱岗敬业、积极创新,首先,
要转变价值观念
。将自我创新作为职业目标,实现自我的重新定位。
申论的复
习从来没有一蹴而就,而对案例型材料的把握更需要日积
月累。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建
议考生在日后的复习中结合案例型
材料的特点和方法,真正破解案例型材料的难点,抓准
要点,在申
论的作答中赢取高分。
更多申论高分技巧请见中公
抄材料是
多数考生在申论考场上使用的伎俩,但每次考完试就会发
现同样是抄材料,一些考生能够
拿到高分,多数考生只能拿一个基
本分数,最终与自己理想的申论分数失之交臂。为解决
广大考生抄
材料不会抄和抄不好的问题,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总结出一种精选
材料案例的方法,以配合大家常用的例证法使用。
为什么要精选材料案例呢
?
众所周知,材料的内容很繁琐,泥沙俱下,
有用没用的都掺杂在一起。而文章又只有
800
—
1000
字,若是照着
材料抄,那结果是精华难以展现,粗糙毕露无遗。
而且在分类点的
论证中,字数也就
250-300
字之间 ,若是案例不精挑细选,既无法
论证清楚分论点,还容易造成分论点论证内容过多,重点
不够突出。
因此材料案例必须精选。
那如何精选案例呢
?
精选案例分作两步走:
第一步:根据分论点主谓宾词和内在关系比较案例优劣
;
第二步:案例加工
(
主体
—
处境
—
做法
—
结果
)
< p>
现在以
2016
年上半年
“
梦想驱动创业
”
为主题的材料为例,各大家示
< br>范该方法的使用。这套题目最后的作文主题是梦想驱动创业,通读
材料后我们可以
得出
总论点为:梦想驱动的创业能够创造创业真价值
分论点:梦想驱动的创业能够激发创业热情
梦想驱动的创业能够培育成功基因
梦想驱动的创业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那
么如果我们要论证
“
梦想驱动的创业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
这一分论
点时,应该选择哪个案例能
?
根据方法:
第一步:根据分论点主谓宾词和内在关系比较案例优劣
通过梳理材料,其中的案例分别是:
材料
2.90
后小尹为更新
ktv
点歌系统而创业 ,解决个性化点歌难题
;
材料
4.
田峥为解决跑步人群跑步数据记录和听歌需求,利用众筹实
现创业梦
想
;
材料
5.
一八九八咖啡馆利用众筹创业并产生裂变,激发创新活力
;
材料
6.
比逗咖啡馆利用众筹成功创业并良好运营
;
材料
7.
小丁为解决弱势群体 问题研发可拆卸特制衣裤,获得好评并
申请专利
;
小韩和小张为解决公益问题创立
“
路人甲
< p>”小额捐赠平台,实现捐赠
人、商业机构和公益项目三者的共赢。<
/p>
根据分论点主谓宾词和内在关系比较材料中案例可知,小韩和小
张
创业的案例更为符合
“
梦想驱动的创业能够创造社会价 值
”
这一分论
点内在关系
;
第二步:案例加工
(
主体
—
处境
—
做法
—
结果
)
原材料内容如下:
一直以来,我国公益项目对捐赠人的奖励多是精神奖励,捐赠人的
心理难以得
到很好的满足,影响公益事业的发展。小韩和小张创立
了
“
路人甲
”
公众小额捐赠平台。他们希望把鼓励捐赠行为实体化、
物质化,能用商业的手段,解决这个社会问题。
“
路人甲
”
的
“
惠捐模
式
”
在中国是首创,即用户在捐赠
10
元后即可兑换一张答谢券,凭
着这张答谢券可享受众多合作商家的超值优惠和在线服务。这样一
来受助
者有尊严,捐赠人有答谢,商家得客户,捐赠人、商业机构
和公益项目
(
或受助人
)
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公益的价值闭环,
互惠共赢,同时也挖掘了优质捐款户背后的巨大价值。
通读材料可知:
主体:小韩和小张
做法:创立了
p>
“
路人甲
”
公众小额捐赠平台,根据捐款金额数量用户
获得相应的答谢卷,再用答谢卷获得商品服务。
结果:解决了社会问题,实现了捐赠人、商业机构和公益项目三者
之间的互惠
共赢。
整合案例可得以下内容:
<
/p>
面对我国公益项目对捐赠人的奖励多是精神奖励,捐赠人的心理难
以得到很好的满足,影响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社会创业家小韩和
小张创立了
路人甲
”
公众小额捐赠平台,根据捐款金额数量用户获 p>
得相应的答谢卷,再用答谢卷获得商品服务,解决了社会问题,实
现
了捐赠人、商业机构和公益项目三者之间的互惠共赢。
(142
字
)
上述内容就是我们在论证
“
梦想驱动的创业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
的精
选案例。
所以广大考生一定要刻苦钻研,在例证法中案例的精选是论证好分<
/p>
论点的前提,如果例子选得不好,那么想对分论点进行有效论证就
无从谈起。再次总结一下:精选材料中的案例方法分两步,精选案
例方法须记牢,分论点
例证自然难不倒。
第一步:根据分论点主谓宾词和内在关系比
较案例优劣
;
第二步:案例加工
(
主体
—
处境
—
做法
< p>—结果
)
中公教育预祝大
家在
2017
事业单位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
【篇三:申论案例材料】
【材料
1
】
< br>我国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使资源、能源
成为我国经济持
续增长的严重制约。
【材料
2
】
< br>2005
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
4.4%
,但原油消耗占世 界
7.3%
,原煤
31%
,钢材
27%
,水泥
40%
,表明我国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 ;
单位产值的资源、能源消耗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使我国资源、
< br>能源和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材料
3
】
< br>由于资源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所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使我国
经济增长付出了过高的、难以承受的资源成本和环
境代价。
【材料
4
】
< br>1980
年到
2000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翻了两番,但是资 源、能源消耗
只翻了一番,特别是
20
世纪
< p>90年代,我国能源自给率始终在
90%
以上,表明
我国既是世界性的能源、资源消费大国,又是生产大国,
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
献,所谓的
“
中国资源威胁论
”
是没
有根据的。
【材料
5
】
< br>前几年我国能源性企业、行业发展过快、过热,近两年片面追求投
资,追求外贷、
追求出口,甚至追求房地产经济扩张又重新抬头,
表明粗放型增长问题依然很严重,使我
国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
更为严重,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材料
6
】
< br>2004
年的绿色指标考核报告表明当年主要的环境损失占
gdp
的
3.o5%
。
【材料
7
】
< br>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不断 提高;机电
产品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研发经费迅速增长,
2006 p>
年达到
1360
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在校大学生多年
保持在
1400
万左右,
每年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100
万左右;世界各国科技贡献率平均为
45%
左右,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贡献率
70%
以上,研发经
费占
gdp
的
2%
以上,科技依赖率 p>
30%
以下,从而表明,近年来我
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落
实科教兴国战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
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初见成效,经济增长开始
转到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但是总体上科技贡献率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与创新型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问题:
1
、资源节约 型社会的内涵及增长方式转变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
2
、分析新型工业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3
、分析增长方式转变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4
、分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
5
、分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
系。
【参考答案】
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
经济和行政等
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
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
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
、更大
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长方式转变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
第一,数量和质量;
第二,速度和效率;第三,依靠资 源、能源消
耗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系。核心是速度和效率的
关系。
2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 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
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身就包含着新型工业化<
/p>
“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
好
”
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二,新型工业化是落实科
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与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新型工业化强调
“
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
”
,
直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
3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以人为 本的,全面的、协调的、
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身就包含了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
要
求,就是要从数量型经济转向质量型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
长。
第二,增长方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从追求投入、
追求数量扩张转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到依靠科技
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也就是从
“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
低效益
”
转向
“
低投入 、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
”
,是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具体
实践,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4<
/p>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全面的、协调的、可
持续的发
展观,本身就包含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
p>
实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
率为核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根本目标,
与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5
、第一,和谐社会 建设是行动纲领,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两大和谐,
一个是人与人的和谐,一个是人与自然
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本
身就包含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
求。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和谐社会
行动纲领
的具体实践,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生态、保护环境,
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环境和
生态条件,
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
事例一:
199 8
年春,某县主要领导决定在该县通向市里的主要公路
沿线建设
“
食用菌百里长廊
”
,要求沿路
7
个乡镇铲除公路两边正在
生长的小麦,把香菇架、椴木节堆放在公路沿线搞食用菌
栽培,以
便上级领导参观。次年
5
月,该领导加大了建设
“
食用菌百里长廊
”
的工作力度,多次主
持召开现场会,宣布哪个乡镇行动不力、完不
成任务,书记、乡长就地免职,并明确表态
,老百姓不搞,可以采
取拉家具、牵耕牛的办法对付,这叫
“
< p>逼民致富”
。
事例二:某
地有个县委书记为了提高该地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
展,提出要召开一个全国性黄牛工
作会议。他把会场布置在贯通三
县的公路边上,下令村民们几天之内在,公路两旁搭建很
多牛棚,
且每户必须牵一头牛到指定的牛棚里以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观考察。
很村民因为家中没有养牛,不得不花钱从外地租,每头牛每天租金
10
元。该书记曾说:
“
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要让领导看到
政绩。
”
靠着这种做法,该县委书记先升任市委领导,后来又当 上了
省级干部。
事例三:某地一镇政
府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一再充当投资主体先< /p>
后办了
8
个公司。由于缺乏市场论证、技术管理人才和产品 营销手
段,没几年,众多项目仓促上马又半途而废,
8
个 公司只运行了
3
年
就被迫停办。该镇因大举借债办企业搞
开发,欠下了
1
亿多元的
“
政
绩债
”
。据测算,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该镇每年只能挤出近百万
元用于还债,还清这些债务大约需要
100
年。
< br>
事例四:由财政投资近
30
亿元兴建的南方某国 际机场,由于建设规
模过度超前,目前客运量和货运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
1
/
3
左右,航
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
置,运营
5
年累计亏损已达
11
亿元。如果
停止营运肯定会影响到政府形象而继续营运则必然加大亏损,有关
部门
陷入了两难境地。
事例五:为美化城市,东部某市有关部门在
市中心广场修建了
6
座
高大的雕塑。然而,雕塑建成后,
专家和市民都批评这些雕塑设计
水准不高,没有艺术性,缺少美感。于是政府便听取群众
和专家的
意见,决定将
6
座雕塑拆掉重建。这时群众又批 评有关部门:才建
成就拆毁,根本不心疼纳税人的钱,你们当初干什么来着
!
根据上述事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
p>
1
、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评析)
2
、在领导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启示)
【参考答案】
这组材料反
映的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工作中经常出现,带有一定的
普遍性。这些问题都和领导决策有
关,说明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
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
干部的决
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结合案例分析题提供的材料依据领导决策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领
导的决
策机制、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的考评办法,我认
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
下:
其一,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在现行
干部管理
体制下,干部任期较短,调动频繁,对干部一些政绩的考核尚无科
学的方法和标准,一些干部急于制造
“
政绩
”
,以利升迁。这种早出
大学物理学下册-大学物理学下册
北京理工大学 王博-北京理工大学 王博
大学毕业做什么工作好-大学毕业做什么工作好
东华理工大学贴吧-东华理工大学贴吧
大学生创业的利-大学生创业的利
武汉大学怎么走-武汉大学怎么走
董卿大学-董卿大学
伦敦大学研究生-伦敦大学研究生
-
上一篇:信息检索例子
下一篇:《创新创业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