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mpacc-上海财经大学mpacc
1
“
挑战杯
”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背景
1.1
什么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 br>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一项重要赛事。
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
要求参
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
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 技术产品或服务,
以获取风险投资
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
创业计划。
1.2
创业计划竞赛的起源
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
业计划竞赛,自
1983
年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举办首届创
业计划竞赛以来,
美国已有包括麻省理工学院、
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 的十多所大
学每年举办这一竞赛。商业计划竞赛大大推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Netscape
、
Excite
、
Yahoo
等公司就是在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竞赛氛围中诞生的。
在中国,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
1998
年在清华大学举行。
< p>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
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
办的首届
“
挑战杯
”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汇集 了全国
120
余所高校的近
400
件作品 ,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
会影响。近年来在北京、
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湖北等地举办了地区性大学生创业计划
赛事。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
一批创业计划进入了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与
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经过市场洗礼,
一部分学生创业公司正 在逐步走向成熟,
创
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
创 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成为大学
生参加素质教育的
新载体,以及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
1.3
创业计划竞赛的目的与意义
在当前国内知识经济的发展
初露端倪形式下,在建设
“
中国硅谷
”
的构想鼓舞 下,创业计划竞
赛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
其意义绝不仅仅是一项学生的创 业竞赛,
它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
意义。
1
.
配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适应了培养复合型、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学生们合作完成一项创业计划过程,
正是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运用 知识能力的过程,
也
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更是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
培养团队精神的过程。
参赛
队
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管理知识的优势互补是创业团队的一个显著特征。
2
.
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了产学研结合。
学生努力发
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
同时一些有远见的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交给
< br>学生创业团队去变成对投资家有吸引力的创业计划,
这本身就是一个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并转
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由创业计划竞赛到创新企业的这种崭新模式,
必将为造就一批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开辟新路。
3
.
鼓励了自主创业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创业精神。
过去我
们主要是教育学生如何去择业,
但现在的经济发展已经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紧
迫要求,
面对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培养青年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鼓励和支持他们在
合适的学业阶段或毕业之后用自己的智力优势创办对社会经济发展有
利的创新企业。
创业计
划竞赛正是把握了这一机遇努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
的有效形式,
参加到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
们不仅为自己描绘和创造了未来
,
还雄心勃勃要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为中国的发展创
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生的创业热情也一定会影响和号召一大批有志青年走上自主创业、
服
务社会的成长道路。
4
.
在建立国内风险投资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
70
年代开始,风险投资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发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 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
一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是推 动了技术和管理的创新。
中国风险投资的起步相
对较晚,
1985
年国内出现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1998
年民建中央向 全国政协提交了
《关于
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学术界称<
/p>
1998
年是中国风险投资的准备年。国内第
一批风险投资
企业也开始起步,
其中四通利方、搜狐、亚信、
金蝶财务等都是成功引资的例 p>
子。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是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它向社会 展示了青年学生的创造力和创
业热情,
而青年创业者的启蒙和实践将直接 影响到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的基础。
创业计划
竞赛活动中,
企业界人士与青年创业者的广泛接触实际上正是在探索和酝酿适合中
国国情的风险投资机制。
人类社会即将迈入崭新的
世纪,以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将成为新世
纪
国与国竞争的主要内容,这必将给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带来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
战
。同时,中国即将加入
WTO
组织,在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 和资本
市场的竞争。
因此,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
“
科教兴国
”
战略的实施,
努力培养广大青 年的创新、
创业意识,
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 p>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时代要求。是培养中国第三代自主创业和科
技创业企业家的摇篮。
1.4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发展趋势预测
据我校参加前
两届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取的一些信息,
团中央、
中国科协、
< p>全国学
联主办本竞赛的目的就是要在广大的大学生中激发创意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创业精神。
通过创业计划竞赛来培养新企业家精神和
培养中国第三代企业家,
经过两届竞赛经验和参赛
学校团队的实际情况分
析,
特别是
2000
年获得金奖的团队几乎都已经产业化或正在进 行产
业化的准备阶段。
组委会明确了今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将会朝着鼓 励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方
向发展。
2
“
挑战杯
”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方案
2.1
竞赛的基本做法
参照
国际上开展创业计划竞赛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
“
挑战杯
”< /p>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基本做法如下:
2.1.1
组织
主办:竞赛以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名义主办。
< p>
协办:
邀请政府机构、科学家组织、
企业家组织以及法律、会计和专 利事务组织作为竞赛协
办单位,
为竞赛产品或服务项目的选择与专利事务 、
竞赛的评审事务、
竞赛的成果转让事务、
竞赛所涉及的
科技政策事务、企业家参与等提供支持。邀请全国性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
等新闻单位
作为竞赛的协办单位,
形成竞赛的舆论宣传氛围,
推广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p>
引
导活动发展。
参赛:以高等学校
为单位,自愿报名,经省级共青团和科协组织推荐参加本项竞赛。
2.1.2
运行
参与:
p>
要求学生以竞赛小组的形式参赛。
参赛者提供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
组成
一个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
在深入研究和进行广泛市场调查 的基础上,
完成一份把产品或服
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
划。同时,创造条件,吸引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注
入资金,
推动商业计划 真正走向市场。
所提出的产品或服务应为参赛者参与的发明创造或经
授权
的发明创造,
也可以是一项可能实现开发研究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所组成的竞赛小 组人
数不限,
可以跨校组成;
所完成的商业计划报告书应 可以直接应用。
商业计划报告书要有文
字版和电子版两种。
赛制:采取学校和全国两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阶段进行。以学校为单位,
广泛开
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
形成竞赛的群众基础,
参赛 者向学校申报参赛作品。
每所学校通过省
市团委向全国竞赛组委会申报<
/p>
5
件以下作品参加预赛,在预赛的基础上选出
200
件作品参
加复赛,对参赛作品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要求;通过复赛选出
50
件作品参加决赛,同时对参
赛作品提出更进一步的完善要求;
通过决赛评出获奖
作品。
p>
通过三阶段竞赛,
使竞赛活动成一个连续和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各省、市也可以组< /p>
织本地的创业计划竞赛。
奖励:竞赛共评选金奖
15
项,银奖
35
项,最佳团队表现奖
< p>1项。
转化:
吸引企业家和投资商 参加参赛作品的投资合作洽谈,
以投资的方式入股,
参加创业计
< br>划的真正实现。
2.1.3
推进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中国大学生 创业计划从组织、
培训、
评审、
宣传、
转化五个方 面同步、
交叉推进。
2.2
竞赛涉及到的问题
2.2.1
参赛所涉及的技术发明的选择
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很重要
的是选择一项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
目前获得这样的技术
产品或
服务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是学生自己创造发明的或参与的科技创造或发明;
二是高 校
教师或科研单位研发的技术产品或服务;
三是国家专利机构发布的专利 技术产品。
后两者可
以通过授权的方式进行。
2.2.2
商业计划报告书的写作
< br>形成一份商业计划报告是参赛的核心。商业计划报告书的写作可以由各高校教师进行指导。
参赛者在基本范示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丰富。
商业计划报告书应立足于把一项产品或 服
务推向市场,成立一个虚拟的现代公司
,
完成它的市场 化运作,必须具备真实可操作性,注
入资金即可运行。
2.2.3
创业竞赛的成果转化
有两种方式:
一是为参赛的商业计划直接注入资金,
使商业计划进入市场化运 作;
二是出资
购买参赛的商业计划报告书,供公司参考或采取另外的方式
投入市场化运作。
3
“
挑战杯
”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各赛段要求
3.1
预赛阶段
预赛时提交
一份创业计划提纲,理想篇幅:
3
—
4
页
A4
纸。
3.1.1
基本部分
1
机会
(
1
)描述创业机会
²
找准现有清晰的或潜在的市场需求;
²
瞄准具体的目标顾客(群);
(
2
)描述产品
/
服务概念
²
使用类比、给出例子;
²
解释怎样满足顾客的需求;
(
3
)
述市场中的竞争
²
竞争者是谁,他们的产品是什么?
²
您的竞争优势是什么?您如何保持这些优势?
2
策略
策略
+
目标市场< /p>
=
创业模型
(
1
)
怎样赢利?
(
2
)
怎样把产品送到顾客的手中?
(
3
)
谁是顾客?
3
怎么做
(
1
)
描述赢利潜力,预期收入、赢利能力、风险资金回收策略;
(
2
)描述管理队伍、全面均衡经验与不足;
(
3
)可操作的行动计划;
(
4
)具体目标。
3.1.2
可选部分:产品
/
服务的命名
命名时应考虑的因素:
直观、使用时髦用语、暗示创业模型、有说服力、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3.1.3
注意问题
(
1
)以顾客为中心描述这一讨论的框架
例如对你的服务
/
产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p>
Ø
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Ø
特定的大型应用;
Ø
这是风险事业的一种解决方法;
Ø
对顾客要求的特殊之处。
例子:
X
是一个提议中的公司,它应用
Y
技术,生产
Z
产品
/
服务以满足迅速发展的
Q
市场
上
D
亿美元的需求 ,使用
S
解决方案,针对
/
解决
R
问题。
(
2
)使用图表 来说明概念,清晰,简洁的书面材料,直截了当。
3.2
复赛阶段
复赛时提交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一份良好的
创业计划包括附录在内,一般控制在
20
—
40
< br>页
A4
纸内。创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4.3.2.1
明确你的目标顾客群
¨
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清晰的市场,并与潜在的顾客交谈。
例如:谁会买荧光雪橇
美国有
2.5
亿人,目标:滑雪爱好者,比方说
30%
的人滑雪,即为< /p>
7
千
5
百万人。细化目
标:
追逐潮流的一部分滑雪爱好者,
8%
,即为
6
百万 ;其中
50%
的人每年购买一个,为
3
百
万,价格:
$$500/
双,估计市场容量:
15
亿 美元。
3.2.2
说明谁会购买产品
/
服务
创业模型,即如何获得利润;销售方式,即如何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价格:
¨
销售方式供选方案;
¨
顾客:销售渠道;
¨
创业用户:决策者?
¨
制造业者:是使用还是转手买卖?
¨
分销商:谁作为你和顾客的桥梁?
¨
科研实验室:有吸引力吗?说明为什么。
¨
为你的产品
/
服务定价;
¨
对于顾客的经济价值;
¨
与本产品竞争的产品价格;
¨
成本
+
利润
=
价格;
¨
从顾客角度出发,他们能否接受的价格下限?
3.2.3
展示大的潜力
¨
使用类比方法说明;
¨
这是一种产品还是一桩生意?这次风险事业是潜力大还是小?
举例说明潜力大的特点。
例如:
3
—
5
年之内的收益达到千万至
1
亿美元:
< p>
每个员工收益达
15
万到
30
万美元 以上;
推出策略是
5
年内上市发行股票 (
IPO
);
税前利润达
20%
以上;
收益和员工年增长率
100%
——
200%
< p>;
5
年内偿清投资的
50%
——
100%
;
市场年年增长贡献率达
20%
以上;
用户在半年内收回产品投资。
3.2.4
描述产品
/
服务
¨
详细描述产品
/
服务的特征及其作用。
3.2.5
分析你的竞争对手
¨
弄清竞争对手和替代产品;
¨
找到合作伙伴;
¨
扫清产品
/
服务进入时市场的障碍;
¨
划出竞争空间;
¨
当前的角逐者
/
解决方案;
¨
谁是当前的直接竞争对手;
¨
有哪些替代产品和解决方案?
¨
从其他角度考虑的解决方案;
¨
运作要求;
¨
我们的竞争力;
¨
与顾客交谈;
¨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些,他们会买吗?
¨
如果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么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3.2.6
与竞争对手相比,你有哪些优势?
¨
注意当前存在的缺陷,说明你能如何最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
确立竞争优势;
¨
当前的运营者
/
解决方案;
¨
谁是当前的直接竞争者?
¨
有哪些替代品和替代方案?
¨
从其他角度的考虑的解决方案?
¨
运作要求;
¨
我们的竞争力;
¨
与顾客交谈。
3.2.7
保护你的优势
¨
考虑风险;
¨
申请专利
/
国际专利保护;
¨
树立一个品牌形象;
¨
行动,行动,再行动,占据市场。
3.2.8
建立社会关系网络
¨
与权威人士建立联系;
¨
结交有关方面的朋友;
¨
平衡技术和创业能力;
¨
加入行业协会;
¨
寻找可靠的顾问。
云南师范大学汉硕-云南师范大学汉硕
大学图书馆平面图-大学图书馆平面图
暨南大学材料-暨南大学材料
大学艺术教育-大学艺术教育
三峡大学后勤集团-三峡大学后勤集团
南昌大学图-南昌大学图
东南大学专业分数线-东南大学专业分数线
北京工业大学中蓝公寓-北京工业大学中蓝公寓
-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案例和商业模式分析
下一篇:创新创业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