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理科-上海大学理科
20
第
卷第
20
期·总第
124
期
2011
年
10
月 p>
·下
半
月
刊
中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现状分析
王光磊
罗
浩
黄少慧
*
摘要
:中医学本科的就业问题,关系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与未来。笔者就广东省某医科类高校中医学专业近三 年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总
结了目前中医学专业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
了讨论。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中医院校;大学毕业生
doi
:
10.3969/.1672 -2779.2011.20.011
文章编号
:
< p>1672-2779(
2011
)
-20-0 020-02
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前途,也是
维持
社会稳定、保证国家良性发展的前提。一直以来,大学
生就
业工作都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高校、社会的广泛
重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维护社会稳
定、建设和谐社
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专业的就业问题,关系着我
< br>国中医药的发展与未来。现将我校中医专业近
3
届就业
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1
我校中医学本科就业现状
以下为南方医科大学
2008
、
2009
、
2010 3
届中医学
毕业生就业情况,如表
1
:
< p>
表
1 3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布 (
n
)
毕业年份
毕业人数
考研升学
医疗卫生系统
2008
40
6
2009 121
44
2010
89
22
20
33
27
企事业单位
其他
(
含公务员
)
(
灵活就业
)
8
36
31
6
8
9
经统计
200 8
、
2009
、
2010 3
届毕 业生考研升学比率
分别占毕业生人数的
15%
、
36.4%
、
24.7%
;从事医疗卫
生行业工作的比率分别为
50%
、
27.3%
、
30.3%
;从事企
事业单位工作(包含公务员)所占
百分比分别为
20%
、
29.8%
、 p>
34.8%
;其他(灵活就业)的比率分别是
15%
、
6.6%
、
9%
,
从统计 情况来看中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考研
深造及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之和超过
,而从事
医疗卫生职业的比率并不高,平均百分比不到
30%
,这
个比率也是远远低于我校临床医学本科学生毕业后从
事
医疗卫生行业工作的百分比。
2
中医学本科就业存在的问题
2.1
定位不准确
一定数量的中医学毕业生对自身就
业不能准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过于理想主义,
大多存在
“三大一高”的想法,即“大城市、大医院、
大机关、高薪水”
,不愿意 到县级或基层医疗机构就业,
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2.2
准入条件高
医疗卫生行业需要的是专业程度高、
学历高的专科人才,这也就决定了本科毕业生从业
的难
度,所以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大多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为将
来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工作奠定基础,可以说硕士研
究生成为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的最低标准
是大趋势,这也
是近些年医学生考研比例高的内在原因。
作者单位
: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 药学院(广州
510515)
*通讯作者
2.3
学术争议不断
中西医之争在我国渐演渐烈,
“废
除中
医”说又一次卷土重来。上一轮争论已经过去了半
个多世纪,前段时间又有一位自说当过
“土中医”的张
某在互联网上发起了一场反中医活动。虽然国家已经制
< br>止该行为,人们大都能嗤之以鼻,但对于在校的中医学
专业的学生而言,却不可避
免地产生不良影响
[1]
。
2.4
专业受限制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很多医院明
确表态不接收中医学毕业生,这些医院不仅有三甲
、三
乙,还有民营医院、县级医院,甚至是部分中医院也拒
绝接
收中医学专业学生,而只接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
从事一线的临床工作,这无疑让中医学
毕业生的就业之
路雪上加霜。
2.5
综合素质低
通过对多家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追踪
调查了解到许多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专
业成绩要
求不高,但对各种证书、党员身份、学生干部
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等综合素质能力已成为
选才的重要
条件之一。中医学专业学生显然在这方面比管理类或相
关专业学生缺少应有的经历和准备,这也对中医学专业
学生就业造成一定冲击
[2]
。
3
对中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完善机构建设
明确就业责任
学校党委、学校就
业指导中心、学院都要设置就业工作
的具体责任人,形
成
“校
-
就业中心 p>
-
学院”
三级就业指导机构,
要形成
“ 责
任明确,措施有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毕业
生就业
工作局面。同时在全校范围加大就业工作的宣传
力度,积极动员全校的教职员工关心、参
与毕业生就业
工作,帮助推荐毕业生就业,要逐步形成教师“既关心
学生学业,又关心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3.2
开展就业指导
加强职业规划
3.2.1
集中授课
就业指导课要紧密围绕职业生涯来设
计,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
择业能力,讲授求职择业技巧。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
形
势,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
树立“
先就业,再择业”
,
“先上岗,再发展”的就业观,
培养
学生积极、务实的择业态度,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
业转向积极就业。
3.2.2
个别指导
针对不同个性和特点的学生进行谈
心,了解学生在就业
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时协助毕业
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正确的定位,使他们在择业
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特长优势。
耶鲁大学中国-耶鲁大学中国
南开大学综合-南开大学综合
黔江的大学-黔江的大学
餐饮管理大学-餐饮管理大学
博士进大学-博士进大学
大学转学分-大学转学分
大学规划3000字-大学规划3000字
昆士兰大学专业-昆士兰大学专业
-
上一篇:四川省第二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
下一篇: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国排名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