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三本大学-沈阳三本大学
爱军习武争当精武尖兵
?
?
部队中常说:当兵不爱军,不算好军人;爱军不习武,不算尽义务。爱军,是指军人要
热爱人民解放军这个战斗集体,
处处关心军队建设,
自觉维护军队荣誉;
习武,
是指军人要
努力学
习,刻苦训练,不断提高军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掌握过硬的杀敌本领。
“
爱军
习武
”
这四个字,
鲜明地表达了和平建设时期革命军人的人生意义。
英国军事家劳伦
?
休斯说
过,军营是一所
“
综合大学
”
,士兵们在这里奋斗,学到这样那样的专业知识,直接或间接地
各得其所
……
。但学习如何
打仗,却是首要的必修课程。由此可见,爱军习武,是军人的天
职,
晓兵精武,
是军人的第一特征。
可以说,
不懂军事,
武艺不精,
是不配军人这个称号的。
总政治部颁发施行的《军人道德规范》
,把爱军习武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具
体要求。
?
?
一、爱军习武的重要意义
?
?
(一)爱军习武是履行军人职责的需要。军事训练是伴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随着战
争实践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发展的。
原始社会晚期,
原始人为了在部落之间的武力冲突中获
p>
胜,首领们常向属下传授角斗、射箭等技术,从那时开始,就有了军事训练的萌芽。随着阶<
/p>
级的出现,
统治阶级为适应战争的需要,
组建了军队,
便有了以练习武艺为主要形式的军事
训练。军事素质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关系到战争的胜败。
p>
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就把
“
将熟有能?
”“
兵众熟强?
”“
士卒熟练?
”
作为判断谁胜谁
负的七个条件中的三个。
与孙武基本处于同一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孔子在这方面也有独到的见
解:
“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
(让没有进行过训练的士卒参战,等于白白送死)
。无产阶级
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德国战争短评》一文中指出:
“
虽然民族热忱对战斗有巨大意义,但是
如果缺乏训练和组织而仅凭热忱,任何人都不能打胜仗。
”
强调了军队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
才有战斗力。
事实就是这样。
在我国历史上每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摔打
出来的。
“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
的
“
岳家军
”
,抗倭劲旅
“
戚家军
”
之所以能在抗金和抗倭斗
争中屡建奇功,
原因之一是由于军队有优良的训练素质。
现代战争的严酷性要求军事训练必
须高标准、严要求。据外军计算,在现代战场上,一个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的士兵,其战场
生存能力比普通士兵要高出
30%
。英阿马岛之战中,英海军陆战队远涉重洋,进入气候寒
冷,沼泽密布,漠流纵横的地带作战,士兵背负
50
公斤的装具,徒步机动
80
余公里,横穿
马岛北部难行地段,数次进行远距离奔袭,使阿军猝不及防,
取得了重大胜利。这说明,在
现代战争中,
士兵的负荷、
忍耐能力,
对艰苦环境的适应和抗拒能力,
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
因素。
?
?
(二)爱军习武是形势所需。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37
年里,世界上爆发了
470
余场局部战争,
无战争的日子只有
26
天。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25
年内爆发各种战争
80
余起。可见,世界形势并不太
平,战争的危机时刻存在。我国周边安全也并不乐观,与印度
有
12
万平方公里领土争议,与日本因在东海资源的开发问题上关系
一直非常紧张,在南海
海域,我国有
30
多个岛礁被越南、菲律宾等国家非法侵占,对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形成了严峻挑战。
“
台独
”
势力日益猖獗,挟洋自重,以武抗统,在分裂祖国的歧途上越滑越
远,迫使我们不得不随时准备用武力维护国家统一。
“
藏独
”
、
“
疆独
”
以及
“
法轮功
”
邪教组织
被反华势
力所利用,企图分裂国家,否认党的领导,阴谋颠覆政权。在这些严峻形势面前,
我们当代军人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勤学苦练,
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
命和光荣任务。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
mini ipad
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
?
(三)爱军习武是增强军人素质和成长进步的基本方法。早在战国初期,军事家吴起就
提出:
“
用兵之半,教戒为先。
”
也就是说,用兵作战的方法,军事训练是头一条。他强调将
士应该刻苦学习杀敌本领,
士兵只有学会各种技艺才可授予兵器,
军官只有熟悉阵法和战法
才可授予领兵打仗之权。
在和平时期,
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途径,
也是增强军人素
质的基本方法。
实践表明,
军队的训练有双重目的,
一是能够在一旦爆发的战争中歼灭敌人,
赢得胜利;
二是能够以强大的战斗力威慑敌人,
保障和平。
军事训练对军人的作用不言自明。
对一个退出现役,
参加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来说,
军事训练同样也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据
有关部门调查,深圳市已做出成绩的企业家有
60%
来自军营,上海市
2004
年考聘了
300
名
公安干警,全部是训练有素的退伍兵;某团
153
名训练尖子回乡后,
52
人考聘为人武部干
部,
25
人担任乡镇企业领导,
49
人担任公司骨干。所以军事训练的意义不光是军事领域,
它对于社会其他领域的人才成长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
?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应该认清了爱军习武的重要意义,
体味到
“
武艺练不精,
不算合格兵
”
、
“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
”
两句口号的深刻含义。为了使大家对爱军习武有进一步的认识,
下面我结合课前的思想调查,
把官兵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错误认识在这里和大家
一起分析一下。
?
?
二、走出爱军习武的思想误区
?
?
爱军习武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口号。
本来,
军人从穿上军装那天起,
就应该热爱军队,
尚武精武,
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
特别是军营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
们一些同志在思想上产生了一些误区。
?
?
1
、
“
训练无用
”
。有的同志认为,军人在和平时期操枪弄炮的本事再大,服役期间不打仗
用不上,转业退伍到地方更是派不上用场,当兵几年是
“
浪费青春
”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国
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依赖于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来保证,
而军事训练正是和平时期提高军队
战斗力的基本途径。表面上看,当兵几年,没有参加打仗,似
乎操枪弄炮派不上用场。但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