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电子版)
2004
年
第
5
期(总第
7
期)
导
读:
★
< p>
《
IT-
技术
MBA
培养模式研究与 实践》
申报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
奖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
★
管理学院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
★
电子科大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
班成功开班
★
管理学院分团委荣获红旗分团委称号
★
管理学院学生会获得校优秀学生会称号
★
管理学院
“院领导与你面对面”活动继续举行
★
毕马威业务经理袁先智教授受聘为电子科大兼职教授
★
马永开教授讲授组合投资理论
★
哈佛博士黄旭冬给
MBA
带来精彩讲座
★
IBM
首席顾问刘学敏为电 子科大
EMBA
讲授六西格玛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授杨百寅为我校<
/p>
EMBA
讲授
《战略人力
资源管理》
★
IMF
高级顾问 那复祺教授传道电子科大
EMBA
★
激流勇度尽显巾帼本色——记管理学院“成
电之子”马菁蕴、
李琳
☆
大事简记
☆
★
《
IT-
技 术
MBA
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申报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
奖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
12
月
18
日,管理学院《
IT-
技术
MBA p>
培养
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顺利通过专家鉴
定
,被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鉴定小组由来自清华大学、<
/p>
南开大学、
中山
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省教育厅等的专家教授组
成,
组长由国家
MB A
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
桓教授担任。
< p>
《
IT-
技术
MBA
培养模式的研究 与实践》是
在电子科技大学大力支持下由管理学院曾勇、
井
润田、
滕颖、
陈宏、
李仕明等人完成的研究成果。 p>
此前曾经获得学校和四川省的教学成果一等奖。
经
过评审小组严格、认真的鉴定,
专家们对
IT-
技术 p>
MBA
培养模式给予了
高度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电子科技
大学
“
IT-
技术
MBA
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
践”教学成果在国内
MBA
教育领域率先
探索出一种具有
IT
特色的差异化的 办学
模式;构筑了具有
IT
技术特色的
“ 学科
建设、企业研究与
MBA
教育”三位一体
< p>的支撑体系,
以
IT
产业发展为主线,建
< p>立了学科建设、企业研究与
MBA
教育之
间
相互支撑的互动关系,对于管理教育
中科学处理三者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
值;
将
IT-
技术
MBA
的战略定位与办学理
念融入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整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与管
理、学生职业发展与创
业指导等方面,在
MBA
教育的全 过程体现信息技术的特色与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变革的要
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
IT-
技术
MBA
培养体系。
< p>
因此,
专家组认为,
《
IT-
技术< /p>
MBA
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适应了我国信息产
业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具有重要的创新性,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对于国内相关院校的
MBA
教 育实施特色化、
差异化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致同
< br>意推荐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技术
MB A
的概念在国外始于
1994
年,
国内则是兴起于 近
5
年间。
管理学院自从
1997
年获得
MBA
办学资格时,
就开始思考自己的办学特色问 题。
从
1998
年开始成立
“电子科技大学
MBA
发展思路与战略”课题组,到
2000
年 成立“国内外技术
MBA
项目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课
题
组,再到
2001
年承担国家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信息 技术在工
商管理专业中的应用问题研究与实践”
,最终管理学院提出了电 子科大
MBA
教育
“
IT
导向,
创新与创业并重,
走技术
MBA
之路”
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
《
IT-
技 术
MBA
培养模式的研究
与实践》
就是在 不断的研究与摸索中诞生的一项成果。
目前,
电子科大和管理学院已经投入
了
300
多万元学科建设经费,
资助新兴技术管 理、
供应链与电子商务和金融工程三个学科建
设项目。
据统计,截至
2004
年
10
< p>月底,在毕业的MBA
学生中,投身
IT
企业 或在企业中从事与
IT
有关的学生比例为
31.3
%,有
41.4
%的学生得到了提升,其中,仅在
200 0MBA
-
1
班中,
就有
18
名学生职务得到提升。这也使得电子科大
MBA
倍受众多考生 的追捧,许多企业也非
常青睐科大
MBA
学员!
★
管理学院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
12
9
日,根据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的
安排,
学习
和讨论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工作会
议文件,
筹
划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管理学院党政领< /p>
导、
学校人事处张万祥副处长及管理学院部
分教授
、系主任参加了座谈。
赵璧全书记在会上传达了校领导在学
校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希望与会同
志围绕学校三个
人才计划,
结合学院师资队
伍建设的实际进行讨论。
他强 调学院人才工
作一定要围绕学院学科建设来进行,
起到凝
聚高素质人才、
激发中青年教师积极性、
营
造工
作氛围和产生学术团队的作用。
曾勇院长结合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和<
/p>
发展方向对学院人才工作表示出“喜忧参
半”的心情。他说,近年
来学院引进了一批教授和青年教师,
30
多名师资博士生也将陆续
毕业,这是“喜”
;但学院人才格局的竞争力现状有待加强和年龄局限性等困难也逐渐显 现
出来,这是“忧”
。对此,他强调,学院人才建设离取得学术界“话语 权”和具有实在学术
地位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学院离在中国商学院或管理 学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这个目标还
有很大差距。因此,他鼓励学院中青年教师要有远
大志向、抓住机遇、争取资源,尽快成长
为学术界客观认可的学术带头人。
曾勇院长还结合国内管理学院和商学院发展态势谈到学院
学科建设的规划问题,
指出学院在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应该集中 p>
力量重点发展一些方向,为此在教师培养、人才引进、团队建设方面应该有所侧重。
参加会议的同志围绕学校三个人才建设计划和学校人才工作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
论,
分
别就学校和学院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学科分布 、
各学科地位和主流学科问题、
人才梯队
建设、教授之间
的合作、团队建设等问题各抒己见,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为学
校和学院人才
建设献计献策。
★
电子科大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
班成功开班
日前,
由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国电子信息 产业发展研究院在京合作举办的工商管理研究生
课程班成功开班。
此次开 班旨在培养熟悉工商管理理论与国际化运作规范、
善于运用工商管
理知识
和手段推进政府与企业信息化的中高层管理人才。
有关方面表示,凭仗
电子科技大学的教学经验
,
依托
CCID
的社会资 源
,
强强联合
,
面向
信息
产业
,
电子科技大学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合作举办的工商管理研究生课 程班
必将会使信息产业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不小的提升。
刚刚结束的第一门课程《营销管理》
,
管理学院博士生导 师陈宏教授精彩的讲授受到了
学员们一致的好评。目前
,
学员的报名人数仍在陆续增加中。
★
管理学院拉开全院年度考核序幕
12
月
24
日,管理学院召开全院年度考核动员大会,拉
开了为期
20
余天的年度考核序幕。
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赵璧全传达了学校关于年度考核的
相关通知及注意事
项,
布置了学院根据学校通知精神所作的
考核安排,宣布了学院年度考核
领导小组成员。
管理学院
2004
年教 职工年终考核工作将从
12
月
24
日
开始持续到
2005
年
1
月
< p>14日结束。根据日程安排,学院院
领导、在职博士、学院骨干教师
、系主任将分别面向全院教
工或考核组汇报工作;
教师将分别在各系内汇 报自己一年来
的工作。
☆
管院短讯
☆
★
管理学院学生会获得校优秀学生会称号
12<
/p>
月
19
日下午
2
:
3 0
,管理学院学生会参加了在厦新厅举行的电子科技大学各学院学
生会评
优答辩活动,并顺利获得校优秀学生会称号。
管理学院代表是登台亮相
的第十支答辩队。
由学生会主席黄若亮、
学生会部长代表高丽
薇及学生代表刘晓乔三名同学组成的答辩团队,
以激昂的富有诗意的句子作为开场,
同时也
表达了管理学院培养精品人才的思想。
他们以饱满的热情,
向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管理
学院学生会的具体情况,
从制度的创新,
到组织的改进,
到活动的开展的各个方面让大家了
解管院学生会。
他们用自信和热情向大家展示着作为管理学院学生会一员的自豪,
以精彩的
讲解,
动情的语言引发在场者的共鸣。
最终,
管理学院代表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
评,现场答辩得到了
37.43
分的好成绩,获得校优秀学生会称号。
★
管理学院分团委荣获红旗分团委称号
12
p>
月
23
日,
管理学院分团委参加了在美的厅举行的电子 科技大学各学院分团委评优答
辩活动,并获得
“红旗分团委”称号。
< p>管理学院代表是作为第二支答辩队走上了演讲台的。
由分团委书记张均强、
实 践部部
长刘江及学生代表许昊民三人组成的答辩团队,
表达了管理学院培 养精品人才的思想,
同时
以饱满的热情,
向在场的领导、
老师和同学们介绍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的具体情况,
让大
家从各个方面了解本院分团委学生会。
在答辩中,
管 理学院答辩队首先介绍了完善的内部建设和思想建设,
从创新的制度建设,
到完善的干部培养制度,
力求使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管院浓厚的学科氛围,
同时 别具一格的
组织生活也让人感受到创新的气息充满管理学院;
然后他们展 示了管院一些特色活动以及在
过去一年中获得的种种荣誉,
从大学生研究 训练计划到经管前沿讲座,
体现出管理学院浓厚
的学术氛围和人才辈出的
繁荣景象。
此次答辩每个学院代表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竞争非常激烈。
最终,
管理学院代表
队以精彩的讲
解,动情的语言,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现场答辩得到了
42
分的 p>
好成绩,并以总分
103.5
分获得了小学院中第一的优异成 绩获得了“红旗分团委”的称号
★
管理学院
“院领导与你面对面”活动继续举行
继
2004
年
11
月
11
日管理学院 推出“院领导与你面对面”活动之后,
12
月
22
日下午
信产大楼
313
会议室内,
针对< /p>
2003
级本科生的该项活动继续举行。
管理学院副院长马永开、< /p>
党总支副书记龚漪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
/p>
龚漪副书记首先阐明了活动目的:
进一步加强学院与学生的沟通,
使 学院能够
更直接了解学生,
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院发展动态的活 动。
接着,
马永开副院长就
大学学习与生活谈了自己的想
法。
在座谈中,
他强调,
大学生活的中心在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p>
和坚韧的毅力的锻炼,
好的习惯的形成更可以说将决定自身今后能过什么样的 生活。
当代大
学生应具备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不断完善自我,
充实自我。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大学生所
面临的竞
争与压力远远超过过去,
如何让自己在大学四年生活中学有所值、
学有所用是在竞
争中胜出的重要因素。
而大学学习要达到的目的不在于能参加考试, p>
更重要的培养思维能力,
达到学习所要求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如果说本科学习
是对培养思维能力的初步接触、形成,
那么进入研究生学习则是进入思维能力高度形成阶
段,深造则更助于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提
高。
在
互动交流环节中,
就同学们提出的学院师资配备、就业情况、考研与就业的抉择、学
习能力的培养形成、
对专业的深刻认识等问题,
马副院长与龚书记一一 做了解答,
并就我院
的师资、
就业情况、
资源提供方面的优势进行了详尽地介绍,
在让同学们全面了解了学院的
发
展动态同时,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信心与对学院的信任。
★
毕马威业务经理袁先智教授受聘为电子科大兼职教授
< br>12
月
23
日,美国毕马威
(KPMG)
财
务审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部业务经理袁
先智教
授受聘为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兼职教授,并做《现代金融风险的挑战
< br>和回应》的学术报告。
管理学院党政领导出席了聘任仪
式。管理学院院长曾勇教授为袁先智教
授颁发聘书并为其戴上校徽。管理
学院
党总支书记赵璧全主持本次聘任仪式。
袁
先智教授从金融工程的角度分析
了当前金融风险管理面临的来自银行、
< br>风险投资、
保险业、
能源业等行业形成的对政府和交易监控管理规章制度、
工业基准和一些
国际标准等的挑战,
强调在不断增强的市 场风险、
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商业风险情况下加
强企业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袁先智教授在国外发表专业论文一百二十多篇,<
/p>
著有两本专著。
其研究领域跨越金融工
商管理、公司全面风
险管理、证券交易、财务审计、银行业、保险业和能源行业风险管理咨
询、金融保险业和
能源行业衍生产品定价、非线性数学、随机分析、金融工程、数理统计、
对策论以及数理
经济和优化理论。科研成果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
Ken Arrow
教授(斯坦福
大学经济学教授)和
John Nash
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等一大批国际著名学术界
权威的高度评价
和称赞。
袁先智教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经历,
研究 范围跨越高校学术研究环境、
银行、
保险、
财务审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和能源交易行业。
熟悉各种市场和信用风险模型,
金融产品,
特
别是金融衍生物产品特性与定价方法。
他还 特别熟悉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协议规则对金融风
陕西理工大学地址-陕西理工大学地址
教育部师范大学-教育部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土木-深圳大学土木
陕西科技大学专业-陕西科技大学专业
浙江摄影大学-浙江摄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大学主校区-浙江大学主校区
-
上一篇:北京大学软件工程
下一篇:公需课《弘扬爱国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复习试题与答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