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解-大学一解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
读书报告的格式
读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1
)内容提要:概括性地归纳 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陈述的基本观点(最好不超过
300
字)
(
2
)心得评论:对该书的评价 与思考;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或反驳作者的观点,或
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或将本书与
类似书籍做比较分析,总之要写出独特的思考和体悟。
(
3
)结语:提出问题、表达期许、归纳全文。
(
4
)参考书目:读书报告中曾 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具体格式参见附录。
读书报告格式
1
.用纸:标准
a4
纸
,
页面设置
:
上
2 .5cm
下
2.5cm
;左
2.5cm
< p>右2.5cm
字间距
:
标准行间距
< p>:1.5倍行距;字数
:3000
字左右
2
、封面设置
报告题目:
2
号楷体
-gb2312
副标题:
4
号楷体字
班级名称:
2
号楷体
-gb2312
学号、姓名:
4
号楷体字
3
、正文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眉:用五号宋体,居中排列,每字间空一格。
页眉内容:
“致远学堂读书报告”
页脚:用五号宋体,居中排列,页脚内容为页码。
4
、参考文献格式
(
1
)著作类
一般著作
规则:作者(或主编、编)
:
《 著作名称》
(版次)
,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马克昌主编:
《刑罚通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51
页。
译著类
规则:
[国别]作者(或主编、编)
< p>,译者译:《著作名称》
(版次)
,出版者及出版年份, p>
页码。
范例:
(美)
罗伯特·
考特、
托马斯·
成伦著,
张军等译:
《法和 经济学》
,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68
页。
(
2
)期刊类
规则:作者:
《文章名》
,载《 期刊名》年份及期数。
范例:陈正云、戴欣:
《略论侵犯著作权犯罪》
,载《法学研究》
1995
年第
3
期。
(
3
)报纸类
规则:作者:
《文章名》
,载《 报纸名》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版。
范例:胡坚编译:
《如此逻辑:窃不算偷?》< /p>
,载《电脑报》
1997
年
12
月< /p>
12
日第
1
版。
(
4
)网页类
规则
a
:作者:
《文章名》
,载网站某年某月某日。篇二:读书报告模式及范文
1
读书报告模式
一、读书报告有没有一定的格式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 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
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
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
你看过这本书。
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 样,
没有任何规范。
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
很尖锐的评
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 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
写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
,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
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
,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
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
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
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
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
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 外,还要对作者、对作
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
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
的书来看,包括:
1
、作者的传 记;
2
、作者其它作品;
3
、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 ;
4
、其它作
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
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
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
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 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
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
文章清丽??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
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
要能指 出一本书的缺点,
而又能言之成理,
使人信服,
实在并非
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
欣赏。
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
结果
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
五、点与面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 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
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
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
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不要引用太多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 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
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
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
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
者。
七、读书报告的内容可包括:
1
、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
、本书在表达(如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处理 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
、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
、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
、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
、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如是否值得向其它读者推介)
;
7
、读后感:
(
1
)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
2
)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
3
)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
4
)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
5
)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
、从本书有何收获;
9
、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八、读书报告的撰写步骤:
(一)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理解原著精髓,推荐阅读“全 本”
;
(二)
确立论题:
每人根据阅读 感受,
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
选择的角度要小
,挖掘要深;
2
、
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
区 图书馆或市图书馆,
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
同时也使学
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3
、上网搜索:如选用专业搜索网站:
或
(四)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五)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2
读书报告范文
1
《老人与海》读书报告
老人与海是一本让你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与执着的书。
老人桑蒂亚戈在与一条大鱼的斗争中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与毅力 ,他是一位渔夫,独自
一个人出海打鱼,
在一无所获的
8 4
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
鱼非常大,
拖着小
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在海上老人与前来抢食的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但他还是没能保住
p>
鱼。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和一身的伤,但他却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p>
他最后被打败了,却没有失败,因为他在抗争时的坚韧已经让他得到了胜利,他在与自己的
极限的抗争中已经得到了胜利。
生活也是这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不放弃。海明威告诉 我们一个人遇到挫折时
要永远的抗争,永远的去拼搏
,
在 不屈的抗争中得到永远的、无形的胜利。
老人的身上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它让他与大海和命运发出了 挑战。他的船是旧的,
船帆是破烂的,一切都昭示着他以前打鱼时并不顺利。但他顽强的
精神支撑着他向所有的挫
折发出不屈的音符,为他的人生谱写一曲优美壮阔的乐章。他依
然坚持着——依然坚持着。
他不懈地与大海抗争,与命运抗争,与所有的挫折与不如意抗
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这种不
懈的抗争,跨越时间与生命的抗争!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而你能不能成功就在于你能否把它发挥 出来,在与磨难的抗争
中发泄出来。文章中好几次都提到了狮子。那不是狮子,是一种象
征,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
神,它昭示着老人无冕之王的光辉!
有人说老人哪里胜利了?他明明没有带回那条大鱼。但是胜利并 不在于是否带回了鱼,
而是在于他有没有挑战自己的极限。老人成功了,他打到了那条让
所有人惊讶的大鱼,至于
到底有没有带回来已经不重要了,能打到这条鱼本身已经是个奇
迹
我在面对着困难时,我会想着成功就在眼前,于是就对克服困难 产生了希望,会一步一
步,一点一点的走下去,直到成功。生活就是一个一个的困难组成
的。老人那永不言败的精
神,将引领着我走向成功,走向希望。
海明威写这个小说的本来用意就是要我们能鼓起勇气,与生活中 的种种不如意去抗争,
与所有的磨难和“不可能”去抗争。困难对我们来说是不存在的,
存在的只有我们心中的畏
惧,而老人战胜了心中的畏惧,于是他被万人所瞩目,他被赞美
,被人们所推崇。海明威是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因为生活中的种种打击而失去对生活的
热情。要像那举起鱼叉的勇敢
的老人一样面对生活中的所有的阻碍,与风暴抗击。而你也
在不断挣扎中成长,变得越来越
成熟。我们所受的种种不如意,难道比老人所受的苦难要
多吗?老人抗击了,为什么我们不
能抗击?为什么我们不能跨越心中的那道障碍,勇敢的
面对那些阻碍?请勇敢的直视前方,
远处的风暴固然恐怖,但你终究要面对。人生的路上
逃避不是办法,只有抗击才能得到成功
与欢乐!
2
《老人与海》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 尔·海明威(
1899
—
1961
)
,美国小说家。
1899
年
7
月
21
日,
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 庭。
他的父亲酷爱打猎、
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
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
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
《星报》当了
6
个月的实习记者。这家报馆要
求新闻报道
简捷明快。海明威在《星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他对创作怀着浓厚的兴趣,一
面当记者
,
一面写小说。
他的创作得到当时著名小说家的鼓励和指点。
他的 一生非常的坎坷,
经历过两次世界战争。战争让他得到荣誉,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
237
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
魔般的战争记忆。
因为这些不寻常的经历,
他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作品,
《太阳照样升起》
< p>、《永
别了,武器》
、
《非洲的青山 》
、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等。其中《老人与海》荣获了诺贝尔文
学奖和普利策奖。
这部小说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
4 8
小时售出
500
万册,
50
530
万册!当他被宣布为当年的普利策文学奖得主时,评论界一致 称好。海明威
自己认为
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1961
年
7
月
2
日,
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整 个世界都
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
的陨落。
内容简介:
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
84
天没有捕到鱼。
起初,
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
海,
可是过了
40
天还没有钓到鱼,
孩子就被父母 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
因为他们认为孩子
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
第
85
天,
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
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
船还大的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
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
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
。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
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
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
与鲨鱼搏斗,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
。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
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让其他的渔
夫佩服不已。老人回到家,倒在床上,沉
沉的睡去。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
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
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
读后感: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报道,说某某人因为感情不顺利就闹自杀 ,某某人因为工作不顺
心而做一些危害他人的事。
。
。难 道那些问题真的那么的难解决?难道生命对于他们而言真的
这么随意?难道他们不在意那
些关心爱护他们的人?我觉得如果真的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你觉
得过不去的坎,可以来看看
《老人与海》
!真的,读完这本书你才知道什么事真正的人生,什
么才是
真正的坚强!
他与大海,
与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对抗,
而我们现在只是面临一些学习上、
生活上的挫折,
与老渔夫相比,
真的只是小巫见大巫。他的双手已经长满老茧,皮肤也已经被刺眼的阳光晒
出斑点,那艘
破烂的渔船也不能抵御什么风暴,自己那破旧的小屋也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
雨的那种。
但是,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他和那个小男孩聊棒球,去酒馆喝酒聊天,仍
然天天早
上迎着第一缕阳光出海捕鱼。无论有没有收获,他都会坚持出海捕鱼,这不只是因
为他要
依靠捕鱼谋生,
而是捕鱼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他的一种记忆。
< p>最后一次捕鱼,
他抓到了一条大鱼。虽然,最后那条大鱼被鲨鱼吃光了,只剩下白色
的骨架。但是,老渔夫
那种不言败的精神,
虽然最后失败了,
< p>但是他勇敢去付出的那种行为,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 br>特别是我们大学生,我们还很年轻,还有很多的机会;我们暂时还没有要为生活而奔劳,也
就不知道生活的艰难。我们所说的挫折、烦恼,只能说是小小的不如意。
在社会上,
还有许多人像那个老渔夫一样, p>
艰难的活着。
那些农民工、
小贩、
修补匠。
< p>。。
。
。
。
都是现实
生活中的那个
“老人”
。
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
我 们城市的建设,
是依靠他们那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