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工学院
13
级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报告
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查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指导教师:陈锴
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学
关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研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
13
级
组
长:
米济柳(设计调查问卷)
组
员
:
李婉菁(设计调查问卷)
李秋培
康芮铭(发放调查问卷)
杨洋
蒲春婷(整理总结问卷)
指导教师
:
陈锴
调研方案
一、主题: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查
二、<
/p>
目的:
通过调查,
使我们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 p>
影响,
认识纳克斯主义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同时了解现在大 学生的
消费现状,
并分析相关的消费心理及暴露的问题,
进而提出相应的建
议及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三、方法:问卷调查
四、对象:大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
庭经济状况、
所受教育、
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
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
生的经济收入来源、
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
< br>点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线索。
五、结果分析:
(一)
、大学生的消费现象
大学生月消费额在
350-500
元的占
10%< /p>
,
500-800
元的占
30%
,< /p>
800-1200
元的占
55%
,
1200
元以上的占
5%
。消费的主要项目中,伙
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
90%
,交通、通讯占每月消费总额的< /p>
68%
,
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
65% p>
,娱乐占每月消费总额的
52%
,学习费用
占
每月消费总额的
47%
,交际占每月消费总额的
28%
< p>,其他类别占每
月消费总额的
6%
。就每月花在娱乐 方面的费用而言,
13%
的大学生
的花费在
元以下,
30%
的大学生的花费在
50- 100
元,
24%
的大学生
的花费在
p>
100-150
元,
15%
的大学生的花费在
150-200
元,
18%
的大学
生的花费在
200
元以上。
每个月的情感投资费,
或者说谈恋爱浪漫气
氛“制造费”中,
花费在
100
元以下占
10%
,花费在
100-2 00
元的
占
9%
,花费在
200-400
元的占
4%
,花费在
400
元以上的占
3%
,另外
本次调查中单身的大学生
占
74%
。大学生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
(
包 p>
括考试、考证、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
)
中,花费在 p>
200
元以下
占
47%
,花费 在
200-300
元的占
20%
,花费在
300-400
元的占
13%
,
花
费在
400-600
元的占
11%
,花费在
600
元以上的占
9%
。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
(
衣、食、住、行
)
、学习
消费
(
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
)
、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
< p>游、娱乐)
、人际交往消费
(
人情、恋爱
< p>)等几个方面。
通过调查,我 们发现,大学生绝大部分的消费还是用于基本生
活的消费(伙食、交通、通讯)
,购物(服装、饰品)消费所占的比
例也很大,
其次是娱乐、 p>
学习的消费,
最后才是人际交往方面的消费。
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购买的商品的选择,
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理智
< p>的,
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判断能力,
对自己的需要定会做出满足
相应需要的行为。但仍有小部分的大学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些盲
目。
而就
购买商品时注重的问题而言,
大学生重视质量与功能的占调
查人数的
46%
,重视实 用性的占总调查人数的
21%
,重视美观别致的
占总调查
人数的
15%
,
重视价格的占总调查人数的
9%< /p>
,
重视新鲜感的
占总调查人数的
5%
,重视品牌的占总调查人数的
4%
。据此
调查结果
发现:
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上是合理的,
他们能够从自身条件出 发进
行出合理的消费行为,大部分的大学生购物时都会考虑商品的质量、
实用性,
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
虽仍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会更看重品牌 p>
新鲜感
,
外观
,
但质量还是最 关键因素。
就在物品选择的标准上
,
对名牌
(
比如:鞋子、衣服、手机等
)
< p>持的态度中,
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占
48%
,
持无所谓态度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占
29%
,认为只是要几件名牌
撑场面就行了,当代大学生热衷,只爱名牌的只占总调查
人数的
6%
,
可以看出
对于名牌,
很少有大学生会刻意追求,
很多人对此持无所谓
的态度。
(二)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
< p>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认识过程:即消费者对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等
活动对商品属性以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
情感过程:
在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认识过程中,
产生的满意或不满
意,
高兴或不高兴的心理体验,
构成有特色的对商品或劳务的感情 色
彩。大学生充满激情,热情奔放,道德感也比较完善,拥有较高的审
< br>美观。感情力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薄弱。多数大学生能理性地思考
和行动,调节
自己的冲动,理性地消费。
意志过程:消费者在 购买活动中有目的,自觉地支配和调节自
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既定购
买目的过程。
(
1
)消费的不平衡性
根据调查分析,大学生由于性别、年级、
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家庭收入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都对其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行为有影响。
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学校所在
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家庭收入。
据调查研究显示,
来自城市和农村的
大学生会有不同的消费水平。
其调查中,
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占总调查
人数的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
44%
,来自城乡 结合
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
12%
,其经济状况处于中等地 位的占总调查人数
的
15%
,较为发达的占总调查人数的
23%
,较为落后的占总调查人数
的
23 %
,
落后的占总调查人数的
3%
。
大学生月消费额在
350-500
元的
占
7%
,
500-800
元的占
27%
,
800-1200
元的占
50%
,
< p>1200元以上的占
12%
。
(
2
)消费的主导性
针 对是否有记账这个习惯,
35%
的大学生很
少有记账的习
惯,
32%
的大学生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
22%
的大学生
对
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
11% p>
的大学生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
有记帐的习惯。
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还有学习、娱
乐方面的支出。
学习支出是为了自我发展的需要,
娱乐的支出是为 了
放松自己、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需要通常包 括要求别人承
认自己,得到他人的好评、
尊重,渴望得到相应名声和地位 的成就感
等。而要获得这种尊重就有许多条件,其中漂亮、美貌、健康和年轻
是重要条件之一。
这点对女性更为重要,
因为这是女性获得他人和社
会承认的一些必要条件。
因此女大学生也开始注重美容包装,
< p>这也就
增加了美容方面的消费。
(
3
)
消费的合理性
< /p>
对于选择购买商品的直接因素,
大多数人会
先考虑价格,其
次是朋友或家人的推荐,再次是商品的品牌,最后是
商场的火爆、促销活动、明星代言。
(三)
、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
1
)消费的冲动性
就 购物时是否会有快感这个问题中,
57%
的
大学生认为会
产生快感,
43%
的大学生认为不会产生快感。对于心情
不好时是否会以购物、大消费来发泄这个问题,
79%
的大学生表示不
< p>会发生这种情况,
21%
的大学生表示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据此显示,
大学生在购物时会存在一些冲动,会有部分同学通过购物来调节心
p>
情,享受消费带来的快感。
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存在一些问题,比
如会有些超前消费的意识。
也有些同学会通过找兼职来缓解消费带来
的压力。
(
2
)消费的盲目性
就 大学生消费时是否有记账的习惯,
35%
的
大学生很少有
记账的习惯,
32%
的大学生没有记账的习惯,
22%
< p>的大学
生
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
11%
的大学生基本上对所有支
出都有记帐的习惯。而
大学生对 于生活水平满意度,
60%
的大学生认
为一般,正好够用
,
27%
的大学生很满意,还有少许盈余,
12%
的大学
生认为勉强可以,咬咬牙能熬过,
1%
的大学生< /p>
.
不满意,总是在预支
下月生活费,
拆东墙 补西墙
。
并就认为周围的同学的消费观而言,
81%
的大学生认为周围同学的消费观是有时理性,有时盲目,
10%
是理性
的,
7%
是相对淡薄的,
2%
< p>的大学生是虚荣攀比的。同时据调查,
53%
的大学
生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
有时理性、有时盲目,
29%
的大学生< /p>
认为自己是理性的,
17%
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观念是相 对淡薄的,
1%
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虚荣攀比的。
< p>对于自己的消费情况
的认识,
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消费很少甚至不会 有记账的习惯,
大多
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和周围的同学的消费都是有时理性
,
有时盲目。
他
们对自己的消费也认识的并不清晰,
p>
有时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行
为。
(
3
)消费的不均衡性
伙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
93%
,交通、
通讯占每月消
费总额的
68%
,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
65%
, 娱乐占每
月消费总额的
52%
,学习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 的
47%
,交际占每月消
费总额的
28%
,其他类别占每月消费总额的
6%
。据此来看,大学生还
是以生活所需为主,
但用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的投入远远不够。
当
然也有一些大学生缩减饮食支出却用于娱乐购物方面,
其结构更为不< /p>
合理。
(四)
、建议及对策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1
)
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教育
大学 通过各种渠道,
比如讲座、
课
程来进行财商教育。教育大
学生学会理财,加强理财意识,树立正确
的消费观。
(
2
)
优化消费环境
< /p>
社会各界要努力树立健康的消费风尚,
企业
要进行正确的宣
传,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
3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大学生注重精神建设方面的消费,
在物质消费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加强精神文明建
设。
(
4
)
大学生加强 自身消费教育
大学生应该变被动消费为主动消
费,合理地、有计划地进行消费。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
上。
自觉增强和完善自我意识水平。
提高文化底蕴,
知识水平的提高,
认知能力审美能力,
抵御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
确定合理的消费 期望,
作有头脑的消费者。
自觉学习一定的商品知识和消费技巧,
积累消费
经验,提高自己的财商。
-
-
-
-
-
-
-
-
-
上一篇:有关 大 学 生 消 费 的 论 文
下一篇: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