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深圳大学专硕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4 13:28
tags:

-

2020年12月14日发(作者:牛谅)


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


杨宇孛1,李青嵩2,母健菲 2,刘玉琪2,李敏2,滕婧2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对 外合作处,重庆,400065,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2.重庆 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重庆,400067)


摘要: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 在必行的大环境下,重庆六所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成员,即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


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探索积极性高,在 理论和实践上走到了全国前列。针对这六所高校转型发


展的探索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能 够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重庆:新 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用人标准转变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同时,重庆科技学院清楚认识到面对国家教育结构调整和综合改< /p>


地方院校成长发展等历史与现实、内部和外部要求的驱动之下,我国


革(特别是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势在必行。[1]2013年1月,教育部启动了应用技术


重庆建设“五大功能区”、石 油和冶金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新要


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 盟和地方高校转

求,在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上还有许多不适应,其中一点就是建设什


型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推进联盟成员间的合作,开展应用技

么样的应用技术型 大学和如何建设需从思想观念上进一步明确。


术大学研究,提出应用技术大学建设、高层 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



3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大学城市 科技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


策建议等。


分析

2014年4月,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办的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


重庆大学城市 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之初也认真分析了学校基本情


盟成立大会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 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峡学院、

况。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200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 本科教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育为主的独立学院。目前学校已初具规模,占地面积达到1300余亩,


六所高校成为 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战略研究试点单位,加入转型

学校已有7院(二级学院)1部(基础部) ,本科专业发展到29个,在


联盟。[2]这六所转型联盟成员高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技 术型大学,


校生发展到两万余人。


为重庆产业培育高层次新型技 术人才。目前全国共有39所高校成为试


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学校建校之初有模仿母体校 办学的痕迹,但


点单位,重庆六所试点高校服务区域发展积极性高、改革创新主动性


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学校要发展,就要适应社会经济和人们大众化高


强,转型发展观念转变快,转型发展走到了全国前列。[3]针对这六所


等教育的需求, 走特色之路。因此,我校把办学定位适时调整到“应


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进行对比、分析 和总结能够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


用型”本科定位,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第一,建设了基本 适应地区


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第二,构建了基本符合社会行业需


1院校历史是转型发展的源头


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第三,初步建设了“应用型”的实践


历史好比一艘船, 装载着记忆驶向未来。“渠清”是因为有


环境;第四,初步建设了“应用型”本科教学需 要的师资队伍。重庆


“活”的源头,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万不能脱离院校成长历史。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也分析了学校近十年的建设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第

在转型发展之初,新建本科院校应当充分挖掘院校历史,它是院校未


一,专业结构与 区域经济需求对接性不强:第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实


来发展的源头。

体经济岗位群契合度不够:第三,师资队伍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特别


1.1院校历史 梳理基础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分析


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第四, 校企合作机制与建设还比较薄弱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制定其转型发展方案之前,充分挖掘了 建校60


等问题。[6]


年发展史。借助60周年校庆之机,集 合在校教职工和广大校友等各方


1.4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对转型发展 基础的分析


力量,编著《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史(1954—2014)》,从学院前身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系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建立于2000年5月。

< br>时期、重庆教育学院组建初期、创业发展时期、开拓发展时期、改制


20lO年被 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成为重庆市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


发展时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时期几个阶段厘清学校历史,分析转型


授权单位的民办本科院校。2013年4月,经教 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转设


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为独立设置的 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成为重庆市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60年办学经历 了三次转型,1984年学校经历了


获得批准转设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由一所教师培训学校到举办全日制师范教育的转变;1995年开始,学


重庆人 文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之初也充分分析了学校校园基本建


校的服务领域由基础教育转向现 代服务业,特别是1999年以后,大力


设、师资队伍与学科专业、学术科研工作、办学 特色、学子成就、社


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学校由成人本科师范院校改制成普通 本科


会影响等基础条件之后研究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转型发展规划。

师范院校之后,主动选择了走新型本科发展之路,步入了学校发展历

2科学定位是转型发展的 基础


史上的第三次转型。[4]


2.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对自身 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清楚梳理校史的基础上,分析出现阶段转型


在深刻分析60年办学历史的基础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将自身转


已 具备的基础:第一,拥有与教育行业水乳交融的合作关系;第二,


型发展建设目标定位为 :依托学校地处重庆核心功能区的地理优势


拥有职业教育办学的丰富积淀:第三,通过成 立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及


和重庆市对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定位,针对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


工作组以及出台一批保障转型发展的配套文件和实施办法等措施为转

特点,以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


型发展做了充分 的准备。


要人才为基本依据,在学校治理结构、教育立交桥搭建、教师队伍建

< p>
1.2院校历史梳理基础上重庆科技学院对转型发展基础的分析


设、产教融 合培养人才、应用型科学研究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并取


重庆科技学院认识到自身是一所 以工为主,以石油与石化、冶金


得实质性的突破。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成重 庆有个性、西


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的普通本科院校。在学校第


部有影响、全国有声音的特色鲜明的新型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为全国


一 、第二战略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传承立


数以百计具有师范办学 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提供示范。[7]


新、科学谋划、锐意进取、勇于实践,实 现了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


2.2重庆科技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全面转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办学条


重庆科技 学院在分析了60多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积淀以及


件建设以及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各 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为建


自身目前的短板的基础上,决心围绕应用技术型大学 建设,深化改


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具有坚持应用技术型大学


发展之路的思想基础;二是具有较深厚的校企合作的行业背景:三是


革 、转变方式、优化结构、促进开放,办社会认同、师生满意的高


水平特色科技大学。它将 学校的转型发展目标定位为:立足“两业两


具有60多年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积淀 ;四是具有与地方社会经


域”(两业”:石油和冶金两个行业:

“两域” :重庆区域和安监领


济建设人才需求相契合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五是具有良好的办学基


域两个领域),坚持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道路,建设高水平特色科技

础和条件;六是具有重庆市教委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的发展环境。[5]


大学。


.168.


万方数据


重庆科技学院还将其建 设目标分阶段为:第一,到2015年,迭到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和水平,形 成特色较鲜明的应用技术


型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到2020年, 建成高层


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西部地区产学研用合作和技术创新与应用

< p>
基地,努力成为全国有示范影响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2.3重 庆三峡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三峡学院在充分分析自身办学基础的情况下, 按照教育部、


重庆市教委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相关要求,结合重庆五


大功能区定位和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及三峡库区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和学


校 实际,将办学定位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其基本定位


是:应用型,地方性,综 合性,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三峡,服务重


庆,辐射全国。[8]


2.4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以“乐 教、乐学、创造、创业”的办学理


念,突出信息科技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把学校建成 行业特色鲜


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输送园地、西部信息化和国际化管


理人才的摇篮,国内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示范高校,国内工科类具有


重要 影响的民办大学。学校的发展目标:注重创造,差异发展,特色


鲜明。[9]

< p>
2.5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通过重庆大学城市 科技学院董事会第三届2013年第一次会议,学


校首届教学工作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 的大讨论,学校从领导到全体


师生员工对于学校“转型发展”达成高度共识,其达成的共 识内容


是:应用技术类大学是学校发展的机遇,强调技术技能型培养的高端


职业教育是学校发展的路径,应用技术类大学是学校创建的目标,为


川渝经济 圈的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智能服务是学校


办学宗旨。由此最终确定学校 的转型发展目标定位为:“应用型”的


本科教育及其高端的职业教育,服务面向定位为: 为重庆地区和西南


区域经济产业群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和技术智能服务。

< p>
2.6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对自身转型发展目标的定位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深 刻分析自身资源与劣势的基础上将自身转


型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 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专业 优势


突出、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水平高、技术研发能力强,西部领

< br>先、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10]


3设施建设是转型发展的支撑< /p>


3.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转 型发展主要任务中就提出发挥管理效益,加


强教学条件建设。针对设施和条件建设中存在 的问题,诸如专业实验


实训室建设统筹规划不够:对外开放服务能力、产学研结合能力、 教


学做一体化功能还须不断提升;实验实训室配套管理机制需要不断强

< br>化和完善,制定一系列措施,力图达到以专业群为基础的实验实训室


布局基本形成 ,实验实训室新型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实验实训室使用


效率大幅提高,到2017年,建 成2—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目标。


措施具体为:第一,按专业群集中资源,整体 规划实训室建设。


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学校转型的专业发展规划为基础,在学校< /p>


实验实训室整体规划和布局方面,配合学校专业集群发展思路,优化


整合学校现有实验实训室,建设信息技术、药品食品、营商管理、


文化艺术、教师教育 等学校实验实训室(中心)。第二,创新建设机


制,力争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实训资源。根 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


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争取相关对口企业、行业协会 的支


持,积极引进企业工作室进校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或引进虚


拟工艺、虚拟实验的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优先支持各教学单位校企


合作共建实 验实训基地。第三,争取财政专项支持,打造重点专业实


验实训室。努力争取包括国家和 市级各类实验实训室专项建设支持项


目,用专项经费解决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验室建设,提 升学校的实践教


学条件。第四,加大统筹管理力度,提升学校实验实训室管理水平。


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包


括网上预约实验,仪器设备的示教示范,实验实训室使用监控等。创


新实验实训管理模式 ,通过立项方式实现综合设计训练、企业真实项


目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的开放管理,提高 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


能力。


万方数据

.3.2重庆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经费保障是设施建设的基础。重庆科技学 院转型发展经费保障:


第一,学校投入:每年以预算方式立专户,每年专项投入不少于5 00万


元支持开展相关工作,并根据建设进展需要,动态调整建设经费,使


2014—2016年经费累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确保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第

< br>二,行业企业投入:以联合培养人才和产学研合作等形式,积极争取


行业企业投入 资金,共同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信息化设施建设措施:第一,进一步完善 校园计算


机有线和无线网络、校园卡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信

< p>
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加快以门户网站、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交


换中心 为核心的数字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以教学、科研、


学工、人事、资产、财务为 重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国家教育信息


化示范高校;第三,全面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导 向的信息化能力提升


工程,建设完善好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人才


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化交流和合作平台,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提供信

息化支撑和保障。


3.3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设


为了适应应用技术类大学建设的需要,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进


一步加大经费投 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使相关的硬件环境较好的达


到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标准。具体措 施为:第二,学校将投资6亿元,


一是用于建设学校三期规划工程,二是用于在重庆巴南 地区新增土地


面积800亩,建设两个二级学院的教学大楼、建设“大学生产学开发园< /p>


区”和国际交流中心。第二,两年内,投资1.5亿元,一是建设土木工

< br>程结构实验室、电气安装工程试验等实验室建设。二是建设机电类专


业实训中心、 建筑类专业实训中心、经管类专业实训中心。


3.4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转型发展的设施建 设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经费保障:学院投入专项经费20亿元人民币,

主要用于实施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队


伍建设、实习实 训基地建等四大计划和专业转型试点、产教融合项目


建设、产教融合大学生创业园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


与交流等六大工程,保障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顺利实施。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目前占地面积2048亩,校舍面积约50万平方

米。有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设备总值上亿元,校内实验(实训)


室114个、校外 实习实训基地92个,各类藏书286万余册。到2020年学


校校园基本建设目标:占 地面积扩大到3000亩,校舍增加至80万平方


米,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增加至200个 ,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增加至150


个,教学仪器设备生均5300元增加至10000元 ,图书资料生均117册增


加至150册。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验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校内和相关


行业企业建设一批理论和实践紧密衔接、能充 分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


要、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基地。具体措施有:第一,建设校内实境 实


训技术馆。构建具有现场实境,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藏品展示、

< br>研发制作为一体的新型教学实训场所,营造适应产业或岗位技能培训


的实训职业模 拟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综合技能


训练,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全面 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第二,建


设校内“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紧贴生产、 教学需要,建


设“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实现师生边教、边学、边做,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同一空间进行。今后5


年 ,校内“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到达15个。第三,学院与


行业、企业合作建立 技术积累创新基地。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


向,主动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引进和 协同创新。引进领军人才、


专业技术骨干,争取与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企业,共建技术 创新中


心、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形成产业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联合体,培育产


业技术积累创新基地。第四,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协同建设


校外实践 教学基地。通过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园


区、企业和高校紧密合作,聘请 生产、服务一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到学院任教,与其它大学、职业院校建立资源共享机 制,共建共享实


习实训基地。


在中国建立应用技术大学,顺应了 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顺应了


社会和民众对高端职业教育的需求。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是 地方本科


院校转型发展的机会,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机遇。重庆六所

< p>
新建本科院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走到了全国前列,


其积极 探索经验对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有一定借鉴价值。他们的


.169.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4 13: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6292.html

重庆六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