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新生:调整心态融进象牙塔
新生产生心理困扰,甚至影响到同学关系
—< /p>
这是新生从憧憬到成熟的一个必经阶段。
许多新生缺乏学习原动力:
有的中学 时代为高考而学目标很明确,
一旦进入大学,
就不
知道为
何要学习;
有的因迫于家长压力选择热门专业,
或是服从调剂等原因,
< p>对所选专业不
感兴趣;
有的觉得毕业后的出路主要靠关系,
在校成绩的好坏不能决定未来;
有的在高中阶
段成绩优异,
可到了大学优秀者更多,
不免自暴自弃??考上大学只是人生马拉松的一个阶
< p>段性起点,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
就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 合理的规划。
大学更注
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与不学完全在于学生自己,
不能再像高中那样等、靠、要,学生应该
加强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
主动 向老师请教,
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确看待比自己优秀的
同学,把心态放平和。
读大学是 很多人独立生活的起点,
建立健康的群体意识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太 p>
自私了”、
“太难相处了”??一味地抱怨别人和慨叹世态并不能帮助找到建 立人际关系的
捷径,
大学生应该把时间花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上面 。
在宿舍、
班级、
社团??等人
际环境中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宽容、忍让、关心,学会求同存异,不以个人的好恶为
评价标
准,
更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
在生活方面, 应
努力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从小事做起,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合理开支,勤俭节约
,在
生活中避免互相攀比。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
多 认识几名学长学姐,多向他们请教生活
和学习方面的问题,也能对更快更好融入新的生活
起到催化剂作用。
似曾相识, p>
却又全然不同,
大学新生需要适应和面对的,
远远超过曾经的预想。机 遇和
挑战并存,
压力与希望同在,
只有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和心理素质,
大学新生才能尽快为自己
的新角色做好准备,在大学阶段最
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给大学新生的礼物
——
尽快融入大集体
按兴趣参加社团
合理安排时间
新生报到后,
很快就会见到你们的班主任了,
这个班主任跟高中不一样,
一般一学期只会参
加大家活动
或者班会几次,
总体负责年级工作的是辅导员,
辅导员一般负责管理多个班级 p>
(两
个到十几个不等)
,
辅导员的工作归根到 底就是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
所以职责上与高中班
主任类似,只是事务性
工作更多(奖、贷、勤、补、减、免??)而且不负责专门上课(有
些可能会担任形势政
策课教师等)
,
大多数学校的辅导员是具有硕士学历以上的教师,
少数
学校的辅导员是学生(通常在读硕士)。
关于社团:
大一开学不久,
各社团就开始摆滩“ 招新”了;要参加“学生会”、“社团
联合会”等校级社团时,还要进行面试等,对学生
会工作有热情的可以考虑去试下(记着:
大二时你竞聘不上部长就应该退出社团了)
p>
。
不要急着加入若干社团,
不是说不好或不让去,
考虑参加什么“社团”时要把握尺度,
因为大一去“学生会”工作时会对学习影响很大, p>
比
如说学生会要办个什么事情,
如果说让你旷课你就得旷课,
学校社团颇多,
根据你的意愿咯,
喜欢哪里就去哪里,<
/p>
不过不要参加太多,
不然忙不过来。
有些社团还需要交入会费的,< /p>
看你
自己的兴趣了。休息日有书社、义工等活动,晚上有体育俱乐部,比如
乒乓,羽毛球,有兴
趣也可以参加。
热门的“社团”一般都要考核通过才 能入会。
加入“社团”会给你带来好处,
社团的各类活动奖励会给你带来
加分帮助,
对拿到奖学金有一定作用,
还可学到许多书本上
没有的东西。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 还是学习,
部分大学都是实行修学分制
(
4
年约修
150
—
200
个学分)
,
修完学分就能毕业。
许多大学每天都安排十几节课,
从早上 p>
8
点到晚上
8
点多,
课时可由自
己安排,
学校一般规定每学期最多修
40
几学分 ,
最少也该
20
学分,
但一般情况是修
< p>26—
30
个学分左右就可以了,一天也就是
5
—
6
节课。许多学校都是由自己选老师,所以老师选得
好坏就十分重要了,
同一种答题;
因为老师改卷的松紧度 不同,
考试成绩就会大不相同了
(会
相差很大)。大学安
排考试时间不同中学,差不多拖
2
个星期,每天只考
1
< p>科。说实在的,
有些课程不用很多时间复习
(比如马哲、
< p>毛思、邓论、
法律基础??)
只要考前看看就行了,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毕业证值多少钱?
下一篇:本科生十个努力方向